喝錯豆漿竟讓肌瘤變大!毛豆、豆漿、山藥能不能吃?醫解婦科腫瘤飲食
很多人一發現罹患婦科腫瘤相關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等,第一時間就問:「豆漿還能喝嗎?毛豆能吃嗎?」中醫師羅珮琳分享,她門診十多年來,發現癌症年輕化,連來看減重的人都可能意外發現腫瘤。飲食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剛剛好。
最常問第一名:山藥、豆漿、毛豆可以吃嗎?
羅珮琳表示,在門診遇到婦科腫瘤的患者,無論是良性或惡性,最常被問的問題第一名就是:「山藥、豆漿、毛豆可以吃嗎?」羅珮琳說,山藥與豆漿雖含有植物性雌激素,但其天然含量並不如想像中高,一般人並不會經常大量食用山藥,因此偶爾食用不會造成問題。
至於豆漿,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含量僅占0.2~0.4%,目前研究顯示適量飲用對婦女健康是利多於弊的。營養專家建議每天飲用量不超過300c.c.,不會導致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腫瘤惡化。
看更多:豆漿好處:防癌、控血糖 天天喝有壞處?看豆漿最健康喝法
不過,羅珮琳也提到,曾有少數個案疑似因大量飲用豆漿(將豆漿當白開水喝)而導致子宮肌瘤增大。她強調:「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食物是吃愈多對身體愈好的,即便是人體每天需要補充的水分,大量的飲用還是會造成水中毒。」因此,均衡飲食比單一營養素補充更為重要。
還有乳房纖維囊腫的病患問:「毛豆可以吃嗎?」羅珮琳解釋,毛豆是尚未成熟的黃豆,飲食建議與豆漿相同。毛豆作為優質植物性蛋白質,熱量低且具飽足感,是許多營養師推薦的減重食物。對婦科腫瘤患者,她建議不要每天食用或當作主食。
看更多:女星「乳房都是腫瘤」超痛!纖維囊腫會變乳癌嗎?醫曝乳房保健6習慣
保健食品能吃嗎?小心天然雌激素陷阱
此外,保健食品的問題也經常被問,羅珮琳表示,保健食品對婦科腫瘤的影響,目前缺乏確切的研究證據,會建議患者盡量避免食用標榜「補充天然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她解釋道,雖然部分保健食品是從天然食物中萃取,但其濃度遠高於天然食物,長期服用的影響仍是未知數。一般與雌激素無關的保健食品如鈣片、綜合維生素則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保健食品的成分與濃度不符合標準,甚至驗出不應出現在食物中的塑化劑,羅珮琳提醒,塑化劑目前已知會誘發婦科腫瘤生成。對於認為保健食品有助健康的患者,羅珮琳建議要確認產品來源品質及成分,且長期食用時不要固定使用單一廠牌,應選擇幾家信譽良好的廠牌輪流使用。
看更多:徐若瑄、Selina都有子宮肌瘤 機械手臂治療納健保,傷害小不易影響生育
婦科腫瘤年輕化趨勢值得關注
羅珮琳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婦科腫瘤不僅發生率增加,且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除了專門就診婦科腫瘤的患者增多外,許多原本是一般內科或減重療程的患者,在例行檢查時意外發現罹患卵巢癌、乳癌等婦科癌症,多數患者年齡約40~50歲,所幸大多數是早期發現,經手術及放化療後狀況穩定。
這些觀察顯示,婦科腫瘤年輕化已是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對於婦女而言,定期健康檢查及正確的飲食觀念,對預防和管理婦科腫瘤至關重要。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羅珮琳中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30歲女沒息肉竟罹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也上身 醫讚1習慣至今仍存活
高個子「4種癌」風險大增!每增10公分風險高16% 3招逆轉變優勢
科學證實香菇、高麗菜、奇亞籽這樣吃防大腸癌、乳癌!加1物癌細胞凋亡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頭暈、疲倦?小心血管被油堵住了!營養師3招「救血脂」有效
你常覺得頭暈、下午特別疲倦?小心可能是健康警訊!一名楊先生因頭暈、疲累就醫,一驗之下才發現總膽固醇高達233,遠超過正常標準。醫師警告,高血脂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利,30~39歲年輕族群盛行率竟逼近2成,
健康2.0 ・ 2 小時前
日本婦人「15年不變早餐」吸5萬人朝聖 可減重又有效率
日本一名50多歲的美容護理師「よう」,在孩子獨立後選擇獨自租屋,享受「極簡一人生活」,並透過社群分享她的日常,在IG擁有五萬多粉絲。她分享了自己堅持15年不變的早餐菜單,以及讓飲食準備更輕鬆的巧思,成功維持健康體重。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比果肉還威!柑橘「1部位」是營養寶庫:控血糖、降血脂、護腸道
一般人吃橘子、柳丁時,會剝掉白色筋膜,但醫師張家銘表示,那層白色筋膜其實是果皮與果肉之間的營養寶庫,富含果膠、膳食纖維、多種植化物,有助於穩定血糖、降膽固醇、抗發炎、護腸道、改善免疫力、修復血管及血液循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0歲婦早餐「這樣喝」無糖五穀粉險糖尿病前期!五穀粉怎麼選?醫教5招
全球健康意識抬頭,穀物粉成為許多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選擇,但這看似健康的習慣可能暗藏血糖危機。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將穀物磨成粉末後,原本的膳食纖維屏障被破壞,導致澱粉更容易快速分解為葡萄糖,使血糖急遽
健康2.0 ・ 2 小時前
白蘿蔔農藥殘留不合格 知名餐廳、生鮮外送通路都有份
台北市衛生局10/7公布8月份市售蔬果農藥殘留檢驗結果,一共抽驗49件,驗出7件不符規定,其中不乏在知名餐廳和美食外送平台供應的蔬菜,其中還有1件來源商無法提供產品來源證明。 海霸王白蘿蔔來源商
健康2.0 ・ 2 小時前
真的18天狂甩11kg!蘋果型女孩瘦身爆改,從大肚腩→小腰精靠4招逆襲成功
想減肥卻老是卡關?小紅書上一位網友親身實測,短短18天就靠「蘋果型身材專屬瘦身法」成功甩掉11公斤,體脂還下降2﹒9%!她不節食、不靠偏方,反而掌握正確運動與飲食策略,才華麗蛻變成人人稱羨的小腰精。想
女人我最大 ・ 2 小時前
時常流鼻血是鼻咽癌?醫揭鼻咽癌症狀像感冒易輕忽!流鼻血常見原因曝
時常流鼻血是鼻咽癌嗎?耳鼻喉科醫師表示,流鼻血的原因多元,未必與鼻咽癌直接相關,但若頻繁發生或不易止血,或出現鼻塞、耳悶、單耳聽力下降等症狀持續超過2周,則必須尋求專業醫師診斷,釐清真正病因,及早對症
健康2.0 ・ 2 小時前
吃211餐盤也瘦不下來?關鍵在這裡,研究揭:原型食物減重效果翻倍
不少人依循「211餐盤」原則飲食,卻發現有人輕鬆瘦下來,有人努力多時卻成效有限。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問題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他引用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即使飲食內容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同樣的營養比例下,採用最低程度加工(MPF)飲食者減重效果幾乎是超加工食品(UPF)組的兩倍。 加工不同,減重成果差一倍該研究納入 55 名 BMI 介於 25 至 40 的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飲食中超過一半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實驗採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每位參與者分別接受八週「最低加工飲食」(MPF)與八週「超加工飲食」(UPF),中間間隔四週恢復原本飲食,以排除基因與代謝差異。 結果顯示,兩組皆有體重下降,但 MPF 組平均減重 2.06%,UPF 組僅 1.05%,差距接近兩倍。更值得注意的是,MPF 組減掉的主要是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相對地,UPF 組雖有體重下降,卻幾乎未改善脂肪比例。 李唐越指出,換句話說,即使吃得『看起來很健康』,如果食物加工太多,效果仍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說,食物的加工程度往往是減重成效的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比吃魚油更讚!「1種魚」護心血管 營養師大推:助延緩老化
鮭魚營養豐富,不只護心、養腦,還有助於抗發炎。營養師薛曉晶提到,研究發現,直接食用「完整鮭魚」,比單獨攝取魚油膠囊,更能顯著提升體內EPA和DHA的濃度。而鮭魚不只護心血管,還能延緩老化,提升記憶與專注力,甚至穩定免疫、改善代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10幾年來沒一天不痛」癌細胞入侵骨、腦…她4度化療靠健身增肌:花半年甩掉拐杖,重拾行動自由
剛過中午,緩步走上二樓的麗明大口大口喘著氣,一時也說不出話,似乎還有些許噁心不適感。我們詢問她需要什麼幫忙,一同前來的姊姊慧明輕輕揮手對我們說:「不用,給她一點時間,讓她自己慢慢緩過來,她可以的!沒事!」
幸福熟齡 ・ 1 天前
綠豆薏仁湯快速起沙開花訣竅!不用泡水、免用壓力鍋、省瓦斯好吃又方便
綠豆薏仁湯是炎夏的消暑妙品。還可以清熱解毒、消水腫、美白肌膚。不過,綠豆、薏仁不易煮熟該怎麼辦?香港人分享綠豆快速起沙訣竅,好吃又節能減碳。 薏仁綠豆極速煮熟、起沙開花祕訣 香港人愛用海帶臭草
健康2.0 ・ 1 天前
已婚女主持「騙單身」交往追求賣花郎 判賠95萬餘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從事專業主持的已婚倪姓女子,與詹姓男子交往,並出示配偶欄位空白的身分證證明自己單身,期間詹男借貸、贈予倪女上百萬元,詹男發現倪女已婚的事實,向法院起訴請求返還交往時給予倪女的款項並賠償精神慰撫金,新北地院審理後,判決倪女應賠償詹男95 萬7800元。可上訴。 以花卉採收與行銷為業的詹男起訴主張,他與倪女於110年5月...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
68歲婦手抖步伐變慢疑巴金森氏症 竟是「藥物副作用」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68歲的阿琴姨除了高血壓及偶爾頭暈外,身體都很健康,但最近兩三個月,她除了動作和步伐變得越來越緩慢及僵硬之外,開始手會顫抖了。一位朋友告訴阿琴姨和她的家人,阿琴姨看起來很像她一位有巴金森氏症的家人,建議阿琴姨去看一下神經內科。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禛看了阿琴姨和她的病歷、用藥資料後說明,阿琴姨看起來的確像是有巴金森氏症的表現,但是她最近因為頭暈,在其他醫療院所有使用新的頭暈用藥,其中有一種藥物可能引起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先停掉該藥物再觀察。果然,把那個藥物停掉後兩三週,阿琴姨的僵硬、手抖都開始減少,步伐和動作都不再那麼緩慢。 用藥不當致類巴金森氏症 停藥過慢症狀恐終身殘留 王毓禛醫師指出,此類因藥物引起的「類巴金森氏症」案例,其實在神經內科門診並不罕見。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與巴金森氏症極為相似,有時就被其他醫師當作巴金森氏症在治療,讓患者多吃了不必要的藥物,而且還延誤治療時間。藥物引起的「類巴金森氏症」,若停藥過慢,拖延太久,有些患者的症狀將會終身無法消除。民眾應對此現象提高警覺,並與醫師保持密切溝通,以確保用藥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健
健康醫療網 ・ 13 小時前
很多人沒注意!全聯用「全支付」無信用卡回饋 店員教2招補優惠
到全聯消費使用「全支付」結帳相當方便,日前有全聯店員分享,自己常看到不少顧客「全支付綁國泰Cube信用卡」,提醒大家這樣拿不到信用卡的回饋,想要補回優惠,建議「直接刷實體卡」或「卡綁PxPay付款」,若已將全支付綁信用卡,也能到設定介面解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只少糖!營養師認證「這6種飲料」更穩血糖 牛奶、蕃茄汁都上榜
影響血糖的不只是吃什麼,還有喝什麼。想要穩定血糖,避免含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飲料、檸檬水與加糖紅茶)是顯而易見的選擇。不過,還有一些飲品能進一步正向影響你的代謝功能。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種對血糖友善的聰明選擇。 1、白開水水不僅零熱量,還能提供血糖控制不可或缺的水分補充。研究顯示,喝水與第 2 型糖尿病風險降低 6% 有關。尤其當人們從含糖飲料改喝白水時,能減少糖分與熱量攝取,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進而支持血糖控制。 2、咖啡不論是含咖啡因或低因咖啡,研究都顯示,經常喝咖啡的人,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原因在於咖啡中的植物化合物(植化素),能保護肝臟與胰臟細胞健康,避免脂肪肝並維持胰島素功能。但要注意,咖啡加料很重要。若添加過多糖漿與奶油,會抵消咖啡的益處。營養師建議可在研磨咖啡時撒一點肉桂粉,增添風味又無需加糖。 3、紅茶若不喝咖啡,可以選茶。研究顯示,茶與降低糖尿病與其併發症風險有關。茶中的成分能改善胰島素阻抗,並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研究者甚至指出,這些茶成分未來可能被開發成糖尿病輔助管理產品。建議選擇紅茶或烏龍茶(綠茶也同樣有效)。與咖啡相同,避免添加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過白的食物=警訊!自然食物有「這些特質」 吃錯恐奪命
一般人總以為「白」代表乾淨,醫師張家銘表示,過白的食物往往是警訊。若食物白得不自然、亮得發光、味道不自然,例如過白的魚丸、豆干、米粉,都可能經過雙氧水漂白。他表示,工業等級的高濃度過氧化氫,一旦進入血液,可能釋放大量氣泡,造成「氣體栓塞」,讓腦部或心臟的血管瞬間堵住,嚴重可致死。真正自然的食物本就會有一點顏色、有香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外送粥變泡麵碗? 監視器揭驚人關鍵 外送員成最大謎團
台南一位消費者訂購的廣東粥竟以泡麵碗包裝送達,引發一連串調查。店家堅決否認使用泡麵碗出餐,並提供監視器畫面自清,但時間點顯示消費者尚未下單,店家解釋為時間設定有誤。消費者也另外調閱鄰居監視器,發現外送員抵達時餐點已是泡麵碗包裝,且碗蓋完全貼合。外送員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人物,但平台至今仍在聯繫外送員釐清事件真相。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