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少糖!營養師認證「這6種飲料」更穩血糖 牛奶、蕃茄汁都上榜
影響血糖的不只是吃什麼,還有喝什麼。想要穩定血糖,避免含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飲料、檸檬水與加糖紅茶)是顯而易見的選擇。不過,還有一些飲品能進一步正向影響你的代謝功能。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種對血糖友善的聰明選擇。
1、白開水
水不僅零熱量,還能提供血糖控制不可或缺的水分補充。研究顯示,喝水與第 2 型糖尿病風險降低 6% 有關。尤其當人們從含糖飲料改喝白水時,能減少糖分與熱量攝取,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進而支持血糖控制。
2、咖啡
不論是含咖啡因或低因咖啡,研究都顯示,經常喝咖啡的人,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原因在於咖啡中的植物化合物(植化素),能保護肝臟與胰臟細胞健康,避免脂肪肝並維持胰島素功能。
但要注意,咖啡加料很重要。若添加過多糖漿與奶油,會抵消咖啡的益處。營養師建議可在研磨咖啡時撒一點肉桂粉,增添風味又無需加糖。
3、紅茶
若不喝咖啡,可以選茶。研究顯示,茶與降低糖尿病與其併發症風險有關。茶中的成分能改善胰島素阻抗,並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研究者甚至指出,這些茶成分未來可能被開發成糖尿病輔助管理產品。建議選擇紅茶或烏龍茶(綠茶也同樣有效)。與咖啡相同,避免添加糖分。
4、綠茶
若你偏好清淡口感或低咖啡因,綠茶是不錯選擇。研究顯示,喝綠茶能輕微降低空腹血糖。綠茶中的兒茶素可阻止部分碳水化合物吸收,改善葡萄糖代謝,並減少氧化壓力,這些都有助於血糖穩定。
雖然並非所有研究都證實效果(有研究顯示綠茶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無明顯影響),但它仍然是零熱量、不含糖的飲品,適合作為日常選擇。
5、牛奶
雖然植物奶很流行,但研究指出,乳製品中的蛋白質(酪蛋白與乳清蛋白)能降低餐後血糖反應。原因在於它們能延緩消化並改善胰島素反應。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以控制飽和脂肪攝取。
注意:一杯(240ml)1% 低脂牛奶含約 12 公克碳水化合物,若有糖尿病,記得將其計入每日碳水總量。
6、蕃茄汁
想要兼具風味與血糖友善,不妨試試蕃茄汁。一項小型研究顯示,25 位女性在高碳水早餐前 30 分鐘喝約 200ml 蕃茄汁,餐後血糖比喝水時更低,儘管蕃茄汁額外增加了熱量。原因可能在於蕃茄的纖維能延緩消化,減少餐後血糖上升。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吃甜仍血糖不穩?營養師揭原因 大推「3種食物」穩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吃得很健康卻血糖飆高?營養師曝「這些家常菜」藏地雷 三杯、紅燒都上榜
其他人也在看

退休女師自製健康早餐 「1吃法」險得糖尿病還變胖!很多人中
許多人會將五穀米等穀物磨成粉後沖泡飲用。但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60多歲女子每天早餐喝一大杯自製的五穀粉,即使無糖,但半年內她體重增加2公斤,尤其是腹部變大、血糖飆升,已接近糖尿病前期。他表示,此因穀物磨成粉狀後,容易變成「糖水」,讓人變胖、血糖飆升、內臟脂肪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率破98% 他皮膚裂、灰指甲嚇到「不敢洗腳」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一旦腳有傷口,照護起來常常是大問題!68歲的康先生,就因為有糖尿病及中風病史,雙腳下肢出現皮膚龜裂及灰指甲問題,讓他長期不敢碰水、不敢洗腳,一度對醫療失去信心並感到自卑。醫師提醒,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率高達98%,得小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截肢的風險。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指出,隨著高齡化與慢性病盛行,...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酒精!新研究揭「1飲品」害人嚴重憂鬱:女性更明顯
含糖飲料頗受歡迎,但眾多研究表明,喝太多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密切相關,此外,最新研究顯示,常喝含糖飲料還與憂鬱症風險增加、症狀嚴重度有關,女性尤其明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每天只要12分鐘!只是改變走路速度 血糖、壓力、體重都變好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緊湊,想運動卻總是抽不出時間?其實,只要每天花12分鐘快走,就能有效促進身體代謝、提升心肺功能,甚至改善情緒與睡眠,是忙碌生活中最實用的養生良方。 上班族的運動祕訣:善用
健康2.0 ・ 8 小時前
鳳梨、西瓜、芒果少吃為妙 恐害血糖狂飆!研究曝這些水果助HbA1c控制更好
害怕血糖飆升不要吃水果?新鮮水果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與選擇策略,一直是營養醫學領域的重要議題。長期以來,許多糖尿病患者因擔心血糖飆升而完全避開水果,營養師薛曉晶指出,這其實是個常見迷思,研究顯示,每
健康2.0 ・ 8 小時前
地瓜比白吐司更穩血糖?營養師:關鍵在纖維與加工度
營養師林俐岑分享臨床案例指出,有糖尿病患者被建議以蒸地瓜取代早餐白吐司時,因地瓜較甜而感到疑慮。專家表示,食物升糖速度並非僅由甜度決定,纖維含量、加工程度、進食速度及搭配食物等因素都扮演關鍵角色。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不只能控糖!GIP/GLP-1藥物助減重、護心血管,研究證實降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
現代人飲食西化、久坐少動,讓「三高」與肥胖成為常見的健康隱憂。長期下來,不僅增加代謝症候群,還可能演變成心肌梗塞、中風等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醫界近年出現重大突破!GIP/GLP-1藥物 不僅能有效降血糖,還能幫助減重,甚至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成為守護心臟的新利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凌旺業指出,過去大家以為GLP-1藥物只適合糖尿病患者,但近年大型國際研究顯示,它的保護力遠超想像。 例如,2023年公布的 SELECT研究 發現,每週施打一次GLP-1藥物 semaglutide 的患者,平均體重減輕超過 10%,同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 20%,包含心肌梗塞與中風。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些參與者大多沒有糖尿病,代表GLP-1藥物的好處並不侷限於糖友。 另一項 SURPASS-CVOT試驗 也證實,雙效藥物 tirzepatide(GIP/GLP-1雙重機制),在控糖、減重與心血管保護上都展現亮眼成效,與已驗證的GLP-1藥物相比毫不遜色。 這類藥物為什麼能護心?凌旺業解釋,除了促進胰島素分泌、穩定血糖外,它們還能: *減少體脂肪 *改善血脂 *降低血管發炎 多重作用
常春月刊 ・ 1 天前
「3種飲料」混搭喝能長壽!起床先喝「它」2杯:不是白開水
喝對飲料有助健康與長壽。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飲用7~8杯飲料,包括咖啡、茶和白開水的組合,相較於喝不到4杯飲料者,死亡風險大降低28%,喝咖啡與茶比例為2比3,建議早上2杯咖啡,白天喝茶,並在過程中適量喝水,是最佳補充水分的健康節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類醃製物」超養生!護腸道、抗發炎、調解免疫:要天天吃
一般認為,醃製品不利健康,但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泡菜等發酵食物能調節免疫、抗發炎,還能提升營養的吸收度,例如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多酚的吸收度。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天吃發酵食物 6 週的受試者,腸道菌相明顯變得多樣,發炎指標都下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0年研究證實!日喝「1飲品」超養生:老了沒癌症、不失智
除了提神,咖啡還有眾多的健康益處。醫師張家銘表示,一項哈佛大學橫跨30年的研究發現,能夠「健康老化」的女性每天平均攝取315 毫克的咖啡因,等於3杯小杯的咖啡,且每多喝一杯咖啡,健康老化的機率就提升2~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海鯤號恐無法11月測試 王定宇:安全優先、循序漸進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10/13)日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進行「潛艦國造專案進度報告」,以秘密會議的形式進行。民進立委、召委王定宇表示,雖然海鯤號的進度稍有落後,但安全是首要考量,目前仍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太報 ・ 4 小時前
翁吃飯愛配1物慘得癌前病變!醫嘆:2A致癌物 罹癌率高90% 很多人忽略
吃飯錯誤習慣小心提高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有位伯伯吃飯愛配熱騰騰的湯,結果出現吞嚥怪怪、胸悶等問題,看遍耳鼻喉科也未見改善,後來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食道癌風險大幅提高。
健康2.0 ・ 1 天前

MLB》華裔王牌投手布萊恩吳回歸 水手爭冠戰力上升
水手華裔投手布萊恩吳(Bryan Woo)傷癒回歸,隨即被列入球團公布的美聯冠軍賽名單,這將是他生涯首度參加季後賽。布萊恩吳兩年前登上大聯盟,本季締造15勝7敗、防禦率2.94的超強戰績,初次獲選為明星賽投手。水手沿用分區系列賽的投手陣容,只在冠軍賽增添布萊恩吳,替換掉1名野手。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吃錯反而壞健康!早餐「9種地雷食物」曝光 心臟科醫師:絕對不碰
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啟一天能量的來源就是好好吃頓早餐,但早餐要怎麼吃才健康?對此,美國心臟專科醫師布霍瑞吉(Sanjay Bhojraj)觀察,許多患者雖有運動習慣,但仍會面臨動脈堵塞與代謝異常等健康問題,而關鍵在於每天吃下肚的食物,尤其看似無害,卻會對血管造成慢性傷害的加工食品與高糖高脂飲品,因此整理出9種「絕對不碰」的食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比果肉還威!柑橘「1部位」是營養寶庫:控血糖、降血脂、護腸道
一般人吃橘子、柳丁時,會剝掉白色筋膜,但醫師張家銘表示,那層白色筋膜其實是果皮與果肉之間的營養寶庫,富含果膠、膳食纖維、多種植化物,有助於穩定血糖、降膽固醇、抗發炎、護腸道、改善免疫力、修復血管及血液循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違規開罰36000元!「藍色馬路」上路 汽機車族千萬小心這區域
台灣長年被外媒點名為「行人地獄」,政府近年積極翻轉惡名,不只強化取締力度,連馬路顏色都全面變臉!近日有民眾發現,新鋪好的道路竟出現一大片「藍色格子」,誤以為是科技執法新系統,沒想到真相超暖心,卻也藏著重罰規定,若違規最高可罰到3萬6千元,汽機車族可得睜大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藍營「台灣頭到尾」都有咖!蔡正元曝2隱憂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正積極備戰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前立委蔡正元分析,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國民幾乎都有現成人選,不論是台北副市長李四川、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或立委柯志恩、謝龍介等人,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郝龍斌拚縣市長選舉南部至少拿下一都 鄭麗文喊2026翻轉台南灣
國民主席10月18日改選,進入最後黃金周,候選人郝龍斌、鄭麗文今天在政見說明會聚焦2026年選戰布局,鄭麗文認為,未來擔任主席將穩住北北基桃,深入並翻轉南台灣;郝龍斌則喊話,只要台南、高雄拿不下一都,就辭職負責。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