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任國民主席將面對的四大難題
國民主席改選進入倒數階段,9月15至19日參選人陸續領表登記,10月18日由全體員投票選出新一任主席。
自「大罷免」後,原被視為熱門人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已明確拒絕接棒,內一度有九人表示有意角逐,創下歷年新高。
經整合後,目前確定參選的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人。
無論誰當選,下一任主席都將帶領國民迎戰明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並為2028年總統大選布局,同時面對兩岸路線調整與內財政困局等重大挑戰。BBC中文採訪多位學者,分析新主席將面臨的四大難題。
1. 「九二共識」路線
國民的兩岸政策一直是民進攻擊的主軸。在剛結束的「大罷免」潮,綠營以「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為口號,指責國民立委「毀憲亂政、親中投共、弱化國安」。
根據台灣陸委會最新民調,近八成民眾贊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國民內對於是否繼續堅持「九二共識」路線,各派系存在分歧。
「九二共識」是指1992年兩岸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的「一個中國」原則,強調「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一中各表)。台灣的「一中」是指中華民國,北京則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國民而言,「九二共識」用以維繫兩岸溝通,但在台灣社會成為了「親中」象徵。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向BBC中文分析,儘管國民是國會多數並在大罷免取得勝利,若想在2028年大選突破,必須處理國家認同與親中標籤等核心議題,以至如何處理與美國關係,「這些國策問題接下來會愈來愈發酵,是選舉會決勝的重中之重」。
但他指出,未來的主席若修正對中路線,「把這個國民非常重要的神主牌拿掉」,必然面對內保守派或者深藍的反彈,2020年江啟臣擔任主席被認為是調整「九二共識」路線的最大希望, 也就因為內保守派深藍勢力而無法完成。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國民內似乎還找不到比「中華民國」更大的公約數,但「中華民國」的含義,仍然在內有相當大的解釋空間,新主席將要建立共識,但如何取得現在還未明確。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強調,許多選民在大罷免中反感民進以「反共」為名操作,「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支持國民的兩岸路線,這是兩件事」,新一任主席必須提出能讓民眾信任的兩岸交流主張。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對BBC中文說,反共已是台灣社會趨勢,也是國際趨勢,國民新主席應該對「中國共」和「中國大陸」分開論述。
「與中國大陸社會的和平相處,以及文化、經濟交流,仍然是國民的強項,但對於政應該另外看待,以符合台灣社會和國際趨勢。這當然會面對內壓力,但也考驗新主席的魄力,需要以廣大民意說服內大老和員。」
2. 部署2028大選:為盧秀燕「抬轎」?
2028年總統大選,無疑是下一任國民主席的重要任務。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指出,目前的共識是盧秀燕最可能選總統,因此無論誰當選主席,都是要「抬轎子」,「主席第一個目的就是怎樣發動內支持,把盧秀燕送進總統府並幫她擋子彈」。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提出,目前枱面上的主席候選人都不可能是2028總統候選人,在野陣營中最佳候選人「只有盧秀燕」,因此新一任國民主席「只能扮演造王者」,是輔佐者的角色,不能太強勢。
盧秀燕連續兩屆任台中市長,長期以「媽媽市長」自居,其務實親民的作風獲不少選民支持。新國會智庫8月的最新民調顯示,其施政表現滿意度高達65.8%,僅27.5%不滿意。相比起來,總統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只有39.3%。
此外,民調指民眾對盧秀燕參選國民主席的支持度約25.8%,居於眾候選人之首。
在8月23日第二輪大罷免投票後,現任國民主席朱立倫公開點名希望交棒給盧,但遭盧秀燕回絕,她強調「媽媽會留在家」、會堅守崗位,並稱國民是民主的大,主席職位不宜欽定參選,應該由有意願的人來公平競選。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向BBC中文表示,現在距離2028年總統大選還有兩年半,國民新主席是否「為盧秀燕輔選」,還是言之尚早。
他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國民內目前人氣最高的直轄市長們如盧秀燕和蔣萬安等人都不參選主席的情況下,實力派地方諸侯和中央若是意見不合拍時,基層將很難決定應該聽誰的,「畢竟聽中央號令是義理,聽父母官和人氣王的話是實利」。
他指出,新一任國民主席最重要的任務,將是建構制度,有效將地方諸侯意見納入中央決策諮詢體系,「確保中央和地方保持統一陣線」。
3. 藍白合
過去一年,國民與民眾在立法院及「大罷免」投票中多次聯手,展現出合作的成效。但回顧2024年總統大選,藍白拉鋸數月仍未能決定正副總統提名是「侯柯配」還是「柯侯配」,最終協商破局而無法整合。
隨著2026年地方選舉開始部署,雙方如何協調提名與資源分配再次成為焦點。彰化縣議長謝典林最近就提出,藍白應以對比式的全民調方式,共同推出縣市長候選人。
民眾主席黃國昌也宣布將參選新北市市長,並對國民說「不排斥共推最強候選人」。張峻豪分析,民眾的策略是向國民提出政治籌碼,「這個交換一定不會只在新北市,也有可能在新竹等,這是未來主席處理藍白合很麻煩的事情」。
學者宋文笛指出,面臨選戰的提名階段時,維持藍營與白營之間的合作關係會是重大考驗。縣市議員選舉比起區域立委選舉,當選所需的得票率門檻更低,「要說服藍白兩邊的潛在候選人們互相禮讓,也就更加不容易」。
劉必榮教授則認為藍白合作仍有空間,他指過去合作難以推進,部分原因是雙方勢力複雜,「一下子就談到說總統誰正誰副,但這是需要時間鋪墊的」。他說,國民新任主席的任務,將是協調雙方在地方選舉的人選布局、共同推候選人,從地方開始逐步累積互信。
莊嘉穎表示,明年地方選舉藍白是否會分裂,仍是未知數,對新一任國民主席而言,最重要將是內協調,整合和分配資源,這樣才曉得如何與民眾合作,「這對選舉,尤其大選相當重要」。
劉嘉薇教授指出,國民新主席和民眾的關係將非常關鍵,2024年敗在雙方因民調數據及統計誤差出現分歧,原來科學的民意調查被政治語言解讀,所以破局,未能成功整合藍白候選人。
「2028如果要成功,必須將民意調查整合的方式訂得更加清楚、可操作,沒有政治語言的解釋空間,才可能整合成功。」
4. 國民的財政壓力
國民曾被形容為「最有錢的政」,近年卻面臨財政壓力。
「下任主席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下,支應中央和地方部工的薪水、輔選以及補助候選人,都是很大的挑戰。」劉嘉薇教授說。
根據台灣內政部的公開資料,截至去年國民申報的資產總額超過237億新台幣(7.35億美元;53.5億人民幣),但該申報因受行政院「不當產處理委員會」(產會)處分,有97.6%資產被凍結,實際可用的非限制資產只有約5.6億元(1867萬美元;1.3億人民幣)。
台灣立法院在2016年通過《政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針對國民從二戰後接收台灣以來的資產進行清查及追討,「產會」負責調查、返還、追徵不當產等事務。該條例被時任國民主席洪秀柱稱為是台灣民主蒙羞向下沈淪,時任總統蔡英文則形容為轉型正義的初步落實。
以政治獻金來看,國民去年收入近9000萬(300萬美元;2135萬人民幣),少於民進的1.1億元(366萬美元;2608萬人民幣)。由於每次選舉都需要消耗大量經費,未來主席將要絞盡腦汁籌備經費。
專門研究派政治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說,主席要能說服內不同派系也願意捐款,「朱立倫之所以屹立不搖,很大原因是募款能力上獲得全面支持」。那麼新任主席的路線能否符合不同派別的期待,便是另一挑戰。
劉必榮認為,現在不同表態要參選主席的人都有不同人脈募款,「如果你找一個非常學院派的,他沒有地方人脈,肯定募不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翁履中舉例,民進「三隻小豬運動」以小額捐款激起社會支持,是在野資源不足時突破困境的經驗。
該運動始於2011年10月,時任民進主席蔡英文競選總統時,在台南造勢晚會收到三胞胎小孩送的三個小豬撲滿,但因沒有選舉權的未成年人不能政治獻金,引來監察院關切,綠營支持者批評監察院的做法不中立,是凸顯了民進小額捐款與國民「家大業大」的不對稱。
蔡英文團隊當時順勢發起「三隻小豬運動」,呼籲支持者將捐款放入小豬撲滿,激起全台各地民眾響應,最終募集到14萬隻小豬、金額達2億新台幣(667萬美元;4745萬人民幣)。2012落選後,蔡英文在2016年再發起「小豬再起」,號召民眾小額捐款。
翁履中說,以蔡英文「三隻小豬」訴諸感性募款的例子,國民未來要贏得支持,須思考如何「讓人民感動」,而不止是「養活機器」。「你只要論述對了,兩岸路線對了,現在台灣政治的大環境,其實對在野陣營不管是募款或各方面都是有利的。」
看更多相關新聞
主席之爭!軍系基層看好鄭麗文 退將力挺郝龍斌
張榮味力挺郝龍斌 王金平暫不表態
白營樂見「這人」選藍魁!陳智菡:有接觸
國民主席選中生代還是大老?李中:員會選盧秀燕信任的人
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打兩岸牌 羅智強喊修憲 推總統二輪決選制
其他人也在看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名列140近4年最佳 校方:各項目多呈現進步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最新公布2026世界大學排名,台大較去年進步32名,衝到140名,是近4年最佳成績。校方表示,各項目多呈現進步,尤其產學合作項目排世界第1,且學校近1年來也獲得多項教學、就業、永續的國際獎項,對於排名都會虛心參考,持續國際化與培育人才。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森遊竹縣完登者已破千 逾3成連4年來挑戰
新竹縣一年一度的「森遊竹縣」活動將在10月31日封關,還剩3週左右的時間可以自我挑戰。縣府交通旅遊處統計,目前完登10條步道者已破千人,其中超過3成是連續4年都來挑戰的「舊雨」。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說,自2022年起舉辦「森遊竹縣」後,這個活動已成新竹縣每年的人氣活動之一,這從今年完登人數再度破千可見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日本國慶祝賀團赴台 古屋暗示帶高市親筆信給賴總統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9日專電)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上午率團赴台參加雙十國慶,媒體在機場詢問自民新總裁高市早苗是否託他帶親筆信給總統賴清德,古屋表示,「以前安倍晉三、岸田文雄擔任總裁時代,他曾拿著總裁親筆信到台灣」,他笑著說:「我只能這樣說」。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國際包裹藏1.2公斤大麻花 警跟監險遭衝撞開槍逮4嫌
運毒集團將大麻花毒品真空封裝後藏在電腦包當中,再透過國際快捷包裹郵寄來台,結果,申報通關時被海關人員發現有異報警,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跟監郵包流向,一舉逮捕4名集團成員,緝捕過程中,一名嫌犯企圖開車
中廣新聞網 ・ 1 小時前
全是泡泡!37歲失業男酗酒「把肝臟喝成海綿」險喪命
一名37歲肥胖男性因失業心情不佳,長期借酒澆愁,後來出現腹部悶脹不適及皮膚發黃等症狀。經澄清醫院肝臟切片檢查,發現肝臟組織呈現多個大顆泡泡狀結構,已出現肝臟衰竭情形。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以哈衝突為美國敲響警鐘 蓋拉格籲警惕中國威脅
(中央社華盛頓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說,以色列遭哈瑪斯襲擊的慘痛經歷,為美國提供一些教訓。他說,以色列因自滿,曾以為戰爭永遠不會來臨,美國在台灣議題上會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中央社 ・ 1 小時前不是開玩笑!科學家證實:馬鈴薯與番茄「真的是親戚」
我們熟悉的馬鈴薯,竟然是「番茄的後代」?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之一,並非單一物種演化而來,而是約900萬年前,番茄與另一種茄屬植物「意外相愛」後誕生的結晶。
聯合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舉 盧秀燕陪吃「4輪小吃」菜色全不同
國民將於10月18日舉行主席選舉,6名候選人中,台中市長盧秀燕先後招待郝龍斌、羅智強及鄭麗文吃小吃,而張亞中今晚(8日)回老家,盧秀燕招待在滬舍餘味吃上海菜,由於「4輪小吃」菜色全不同,民眾好奇從米糕、肉圓、牛肉麵吃到上海菜,是否有「從低價吃到高價差別待遇」,台中市府強調是下班私人行程,並未回應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預警陳時奮涉騷擾、學術倫理醜聞 國民:再犯就是血流成河
常為綠營助攻的旅美學者陳時奮爭議不斷,國民發言人鄧凱勛上午也於臉書披露收到北美海外學者反映,提供證據指控陳涉騷擾、學術倫理等重大醜聞,還遭重懲。鄧表示,發文是對陳的最後警告,再犯就是血流成河。
太報 ・ 3 小時前
鄭麗文揆選情出現震憾彈?邱毅曝3重大轉折:她惹出這事衝擊最大
國民主席選舉訂於10月18日舉行投票,6位候選人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將爭奪魁大位,日前有不少份民調都顯示,鄭麗文的情勢大好。對此,前立委邱毅在臉書發文表示,原本鄭麗文的選舉情勢一馬當先,但因為上周的3個變化出現轉折。邱毅表示,國民主席選舉原本是鄭麗文一馬當先,情勢也......
風傳媒 ・ 1 天前

拍戲不能直呼他的名 傑瑞德雷托《創:戰神》入戲超深被虧
每次演戲時都以入戲過深聞名的傑瑞德雷托(Jared Leto),過去就鬧過好些新聞,到了《創:戰神》(Tron: Aries)也是如此,要求大家禁止叫他本名,結果碰上了奧斯卡影帝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被虧而破功。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羅思容走入高齡家庭 錄節目談母女情與照護挑戰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8日電)客語歌手羅思容隨節目「誰來晚餐16」拜訪家中有高齡老人的三明治家庭,她分享自己照顧高齡母親的經驗,因媽媽已94歲,也失智多年,笑稱現在媽媽就像小女孩般無憂無慮。
中央社 ・ 15 小時前新北消保官協調全真瑜珈 會員可限時取回私人物品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8日電)全真瑜珈日前在無預警停止營業後就大門深鎖,會員難入內取回私人物品。新北消保官在會員陳情下與業者協調,中和館9日、汐止館15日限時開門供會員取回私人物品。
中央社 ・ 20 小時前就業中心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
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基隆就業中心積極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因家庭因素離職超過180天的女性,都可向基隆就業中心提出申請。基隆就業中心表示,「婦女再就業計畫」包括三大補助項目,分別是自主訓練獎勵金最高3萬元、再就業獎勵金最高3萬元,以及提供雇主工時調整獎勵金每月3千元,最長12個月,以鼓勵企業提供彈性工時職缺。就業中心進一步說明,為了鼓勵因結婚、生育、料理家務等因素退出勞動市場180天以上的女性申請「自主訓練獎勵」,提出申請者,在訓練期滿的次日起30天內,便可申請2萬元的自主訓練獎勵金,完成自主訓練的次日起180天內,透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或自行就業者,於就業次日起30天內,可再申請獎勵金1萬元,若穩定就業滿90天後,便可申請領取再就業獎勵金3萬元,加起來最高可領到6萬元 ...
台灣新生報 ・ 17 小時前
渣打集團:台灣企客加重跨境金融、多幣別資金五大要求
渣打集團發布《貿易的未來︰韌性》調查報告,全球經濟結構性變化與地緣政治情勢對企業成本產生顯著影響,逾六成受訪企業預期營運成本將上升5%至14%。隨著物流、營運和產品相關成本上升推動企業調整策略,半數企業正在提升業務韌性與應變能力。台灣作為亞洲樞紐與產業國際鏈結點的關鍵地位加深,台灣企業客戶更加重視跨境貿易金融解決方案、多幣別資金與風險管理、即時外匯結算能力及各地市場的合規要求。
太報 ・ 1 天前金片子入圍公布 小薰鄭又菲搶影后
「2025台北國際金片子大賽」8日公布入圍名單,今年共有323件作品參賽。經評選後,共24部作品入圍角逐總獎金113萬元,劇情片《抓耙子》以半自傳式手法探討罪惡與反抗,一舉入圍導演、女演員、攝影、音效、剪輯等5項個人獎。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邱垂正:中國大陸是現狀威脅 賴總統致力台海和平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8日電)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是台海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最大威脅,台灣的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不可或缺,是維持全球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總統賴清德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中央社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