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膽固醇 調整生活型態是第一步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談到「降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吃藥。新陳代謝內科醫師蔡明劼提醒,藥物確實是強力手段,連美國前總統川普也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但不論台灣或歐美的血脂防治指引,都一致強調,「生活型態調整才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1.飲食篇:多好油、多纖維、少加工,蔡明劼指出,整體飲食型態比單一食物更重要。像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DASH)、台灣健康飲食(TEA)或植素飲食,都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重點原則包括:多吃植物性食物:全穀、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及植物油。選好蛋白質:豆製品、魚、蛋、少油白肉。少碰危險食物:油炸、甜食、含糖飲料、肥肉、加工肉品。
蔡明劼提醒,低醣飲食雖有助減重與提升好膽固醇(HDL-C),但也可能讓壞膽固醇(LDL-C)上升,應慎選方式。雞蛋與乳製品則屬「中間地帶」,適量、低脂、發酵型產品反而更健康。
2.營養補充篇:輔助而非主角;如:魚油(EPA、DHA)能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TG),但對膽固醇影響不大;紅麴可降壞固醇,但品質參差不齊,且可能與史達汀藥物交互作用。黑巧克力、維生素D與茶類對血脂改善有限。蔡醫師提醒:「補充品不是藥品,只能當輔助,加分效果不能保證。」
3.運動篇:規律重於強度,運動雖對總膽固醇影響有限,但能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並提升好膽固醇。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快走、慢跑)或75分鐘高強度(跑步、有氧舞蹈)運動。零碎活動也能累積效果,搭配阻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改善代謝。
蔡明劼強調,血脂管理不該只依賴藥物,真正長久的關鍵在於「吃得對、動得勤、補得巧」。從今天起,改變飲食與運動習慣,就是最實在的心血管健康投資。
其他人也在看

糖尿病藥物新趨勢!研究觀察GIP/GLP-1有望帶來多重效益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容易引發三高、肥胖等慢性代謝問題,長期下來也增加了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近年醫界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凌旺業表示,新型的GIP/GLP-1藥物,除了有效控制血糖,還能明顯減重,甚至進一步減少重大心血管事件,成為心臟健康保護的一大利器。 GIP/GLP-1藥物獲研究證實 亦能控制心血管疾病 凌旺業醫師進一步解釋,過去人們認為這類藥物僅適合糖尿病患者,但近期國際大型臨床研究,如2023年公布的SELECT研究,以及SURPASS-CVOT試驗,紛紛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根據SELECT試驗結果,接受每週施打一次semaglutide(GLP-1類藥物)的患者,不僅平均體重成功減輕超過10%,更顯著降低了2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心肌梗塞和中風)。值得注意的是,參與這項研究的病患甚至多數沒有糖尿病,代表GIP/GLP-1藥物能帶來超越控糖的保護效果。 而另一款備受矚目的雙重機制新藥tirzepatide(GIP/GLP-1雙效藥物),則在大型SURPASS-CVOT試驗中展現卓越的保護能力,並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連吃3年麵包當早餐!45歲男胖10公斤血糖飆升險洗腎
醫師與營養師近期相繼提出警告,指出台式麵包含糖量驚人,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血糖失控、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專家建議,早餐應避免高糖麵包,改以全穀類搭配蛋白質為主。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每天1碗燕麥護心、控糖又抗壓! 營養師揭「5大健康功效」
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分享,燕麥是超級食物中的常青樹,就像健康的百寶箱,每天吃1碗能護心、控糖、顧腸胃,還能增加飽足與幫助抗壓。不過王證瑋提醒,食用時應優先選擇「原型燕麥」(如燕麥片、燕麥粒),避免加糖或奶精的速食燕麥,另外腸...
CTWANT ・ 1 天前
不是酒精!新研究揭「1飲品」害人嚴重憂鬱:女性更明顯
含糖飲料頗受歡迎,但眾多研究表明,喝太多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密切相關,此外,最新研究顯示,常喝含糖飲料還與憂鬱症風險增加、症狀嚴重度有關,女性尤其明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天狂噴20個屁!27歲女一檢查竟「癌末了」 醫示警:出現2屁味很危險
放屁是人體正常、健康的生理反應,但若是過於頻繁且發出惡臭就必須特別當心了!中國大陸一名OL發現自己一整天一直放屁,不僅狂噴超過20個屁,甚至還持續腹痛、腹瀉,一就醫竟發現自己已是大腸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翁吃飯愛配1物慘得癌前病變!醫嘆:2A致癌物 罹癌率高90% 很多人忽略
吃飯錯誤習慣小心提高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有位伯伯吃飯愛配熱騰騰的湯,結果出現吞嚥怪怪、胸悶等問題,看遍耳鼻喉科也未見改善,後來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食道癌風險大幅提高。
健康2.0 ・ 1 天前
不用飆汗運動!每天「1輕鬆動作」就能降血壓、防心梗
許多女性在停經後血壓會開始升高。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是因停經後,可保護血管的雌激素減少,使得血壓升高。但一篇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來26次,3個月內能讓血壓顯著下降。因此,不用跑步、不用流汗,光是在生活裡多幾次起身,就能有效地降血壓,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類醃製物」超養生!護腸道、抗發炎、調解免疫:要天天吃
一般認為,醃製品不利健康,但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泡菜等發酵食物能調節免疫、抗發炎,還能提升營養的吸收度,例如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多酚的吸收度。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天吃發酵食物 6 週的受試者,腸道菌相明顯變得多樣,發炎指標都下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只少糖!營養師認證「這6種飲料」更穩血糖 牛奶、蕃茄汁都上榜
影響血糖的不只是吃什麼,還有喝什麼。想要穩定血糖,避免含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飲料、檸檬水與加糖紅茶)是顯而易見的選擇。不過,還有一些飲品能進一步正向影響你的代謝功能。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種對血糖友善的聰明選擇。 1、白開水水不僅零熱量,還能提供血糖控制不可或缺的水分補充。研究顯示,喝水與第 2 型糖尿病風險降低 6% 有關。尤其當人們從含糖飲料改喝白水時,能減少糖分與熱量攝取,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進而支持血糖控制。 2、咖啡不論是含咖啡因或低因咖啡,研究都顯示,經常喝咖啡的人,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原因在於咖啡中的植物化合物(植化素),能保護肝臟與胰臟細胞健康,避免脂肪肝並維持胰島素功能。但要注意,咖啡加料很重要。若添加過多糖漿與奶油,會抵消咖啡的益處。營養師建議可在研磨咖啡時撒一點肉桂粉,增添風味又無需加糖。 3、紅茶若不喝咖啡,可以選茶。研究顯示,茶與降低糖尿病與其併發症風險有關。茶中的成分能改善胰島素阻抗,並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研究者甚至指出,這些茶成分未來可能被開發成糖尿病輔助管理產品。建議選擇紅茶或烏龍茶(綠茶也同樣有效)。與咖啡相同,避免添加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喝即溶咖啡會害眼?醫揭「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內幕 先別太恐慌
最新研究發現,即溶咖啡可能增加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風險約7倍!不過,別急著丟掉家裡的即溶咖啡包,研究使用先進統計方法分析基因數據,雖然提供了重要線索,但仍需更多證據證實。建議適度減少即溶咖啡攝取,但無需過度恐慌。 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已知危險因子 根據目前醫學研究,乾性AMD的危險因子可分為「不可控制」和「可控制」兩大類: ▲不可控制因子.年齡:50歲後風險顯著增加,75歲時每3人就有1人面臨風險.遺傳/家族史:一等親患病者風險增加3倍.高度近視:風險約增加2倍 ▲可控制因子.吸菸:是最重要的可控危險因子,風險增加2-4倍.高血壓、高血脂:增加1.3-1.5倍風險.肥胖(BMI≥30):風險約增加1.4倍.紫外線暴露:長期未防護增加1.2倍風險.不良飲食習慣:缺乏抗氧化劑攝取.缺乏運動:約增加1.2倍風險.即溶咖啡攝取:最新發現,風險疑似增加6.92倍? 研究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 用芯看世界 張芯瑜眼科醫師指出,這篇「基因相關性與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支持速溶咖啡與老年性黃斑病變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中國研究團隊於2025年6月發表在Food Science & Nutrition 的研究。研究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吃錯反而壞健康!早餐「9種地雷食物」曝光 心臟科醫師:絕對不碰
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啟一天能量的來源就是好好吃頓早餐,但早餐要怎麼吃才健康?對此,美國心臟專科醫師布霍瑞吉(Sanjay Bhojraj)觀察,許多患者雖有運動習慣,但仍會面臨動脈堵塞與代謝異常等健康問題,而關鍵在於每天吃下肚的食物,尤其看似無害,卻會對血管造成慢性傷害的加工食品與高糖高脂飲品,因此整理出9種「絕對不碰」的食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早餐神隊友!營養師大推「一碗燕麥」:不只護心控糖,更是天然抗壓藥
燕麥,這個在餐桌上看似樸實的穀類,其實是公認的「營養密度高手」。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心血管和血糖問題日益普遍。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分享,燕麥就像一個「健康的百寶箱」,不只是護心、控糖的好幫手,更能在高壓下發揮穩定情緒的「抗壓」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謝哲青震撼證實罹患心肌炎!暴瘦10公斤 近況曝光現身金鐘獎頒獎
知名作家暨主持人謝哲青日前坦言罹患「心肌炎」,一度引發外界關注。所幸經過治療與調養後,他的健康狀況已逐漸恢復,今(11日)受邀出席第60屆廣播金鐘獎,與歌手邵大倫攜手擔任頒獎嘉賓,精神奕奕現身典禮現場,展現滿滿正能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季後賽/水手打15局投手全燒光 美聯冠軍賽G1先發沒得選只剩「他」
美聯分區系列賽G5水手和老虎上演季後賽史上耗時最久的殊死戰,水手最終靠著波蘭柯(Jorge Polanco)再見安打3:2擊敗老虎,由於米勒(Bryce Miller)是唯一1位11日沒有出賽的先發投手,美聯冠軍賽G1水手沒有更多選擇只能派他掛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週運動5天!30歲男探病順便健檢 驚見「胃有50顆腫瘤」胃部全摘除了
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2019年統計指出,男性一生罹癌機率達65.5%、女性為51.2%,等於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然而,許多人仍抱持「還輪不到我」的想法。日本一名男子泰生(たいせい)30歲時確診胃癌,雖然外表強健、熱愛運動,卻因檢查意外發現罹癌,最終接受「胃全摘手術」,他的經歷也讓女友重新思考健康檢查與身體意識的重要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蔣萬安霸氣出手!北士科地權大逆轉 專家揭新壽「唯一活路」關鍵倒數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北市府與新光人壽之間的北士科地權攻防戰,隨著蔣萬安一句「地要收回來」掀起熱議。AI巨頭輝達(NVIDIA)原本規劃在北士科T...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高齡海嘯!全台「老人宅」高達85萬戶 十年翻一倍 專家:3大影響
全台高齡化問題難解,也衍生出「獨老宅」問題。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資料,全台截至第一季為止,全台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達85萬宅,僅一名老人居住宅數達65.5萬宅,兩項數據相較10年前同期,都有將近翻倍成長。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這波「高齡海嘯」不僅衝擊社會結構,更將是未來房市供需的關鍵。
Yahoo奇摩股市 ・ 4 小時前

護心、抗發炎、降壓控糖!超級食物「羽衣甘藍這樣吃」效果最好 但2種人別天天吃
羽衣甘藍這個被譽為「超級食物」的綠葉蔬菜到底憑什麼那麼紅?真的適合天天喝嗎?有什麼風險要注意?這篇就用最新的實證研究,帶你全面解析羽衣甘藍的優缺點,讓你喝得安心、吃得聰明! 為什麼羽衣甘藍被稱為「超級綠蔬」?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解釋,羽衣甘藍(Kale)是十字花科蔬菜,營養密度極高,每100g就含有超過700µg的維生素K,還富含葉黃素、維生素C、鈣、鎂與膳食纖維。根據《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年的研究,32名高膽固醇男性每天飲用150ml甘藍汁,連續12週後: • HDL(好膽固醇)上升27%• LDL(壞膽固醇)下降10%•動脈硬化指數降低24%•穀胱甘肽過氧化酶活性顯著上升,抗氧化力提升 這項研究結果代表,不只是營養素「數字漂亮」,而是真正能在臨床實驗中看到心血管風險指標的明確改善。也就是說,適量攝取羽衣甘藍,能夠幫助提升保護性膽固醇(HDL)、降低壞膽固醇(LDL)與動脈硬化指數,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降血壓與血糖? 還真的有科學根據 在《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