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阿姨全身痛3年竟是「公主病」?1治療讓止痛藥從6顆變1顆
63歲陳阿姨服飾店工作忙碌,過去3年多來深陷全身莫名痠痛折磨,手腳時常無力,走路都得靠拐杖才能勉強支撐,看過多科醫師始終無解,直到日前診斷出罹患「纖維肌痛症」,此症又被稱為「公主病」,讓她自嘲「原來我是老公主」,經安排高壓氧治療後,生活已逐漸重回正軌。
纖維肌痛症症狀複雜致病原因不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陳阿姨最初因全身痠痛、手腳無力求診,病程已超過3年。症狀從原本的雙腳痠痛,逐步演變成全身多處疼痛,甚至一碰到肌肉就會感到疼痛。這也連帶影響到她的日常作息,出現疲倦、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儘管四處就醫,卻檢查不出明顯異常,讓陳阿姨苦不堪言,最近還得拄著拐杖才能行走。經過抽絲剝繭,終於確認病因是「纖維肌痛症」。
30至60歲女性好發公主病
黃柏豪表示,纖維肌痛症的症狀複雜,確切致病原因尚不明確。患者常被誤認為是關節炎、免疫系統問題或慢性疲勞等疾病。此症好發於30至60歲的女性,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因此又被稱為「公主病」。現代人身心壓力大、睡眠品質差,且伴隨憂鬱或焦慮的族群,更是罹患纖維肌痛症的高風險族群。
痛覺系統調校失衡導致疼痛感加劇
他解釋,纖維肌痛症並非肌肉發炎,而是痛覺系統的調校失衡所致。研究顯示,患者大腦與脊髓的痛覺中樞像是被調得太大聲,同樣的訊號被放大,連本不應該感到痛的觸碰和溫度刺激也被誤判為疼痛,這種現象稱為「中樞敏化」。
除了中樞的敏感度增加,周邊神經也可能出現問題。近年多項研究發現,約一半的纖維肌痛症患者皮膚小神經纖維密度降低,出現所謂的小纖維病變,這可以解釋患者的灼熱、刺痛、麻木,以及心悸、腸胃不適等自律神經症狀。不過這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且與典型的小纖維神經病不同,需要進一步鑑別。
多重因素共同影響纖維肌痛症發生
纖維肌痛症的發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遺傳易感性、長期壓力與睡眠障礙會導致止痛系統出現「煞車失靈」的情況;焦慮、對疼痛的災難化思考等情緒與認知因素,透過腦網絡放大痛覺;反覆的疼痛和活動量下降,又反過來鞏固了中樞敏化,形成惡性循環。2019年國際學會的診斷框架也將這些機轉納入纖維肌痛症病理機轉的核心概念。
黃柏豪表示,簡單來說,纖維肌痛症是痛覺系統過度警戒,加上部分周邊神經受損的綜合疾患,而非單一部位的發炎問題。了解這一點,有助於採取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包括改善睡眠與壓力、規律漸進運動、認知行為治療,並搭配調節神經傳導的藥物,目標是將「音量」調回正常範圍,讓身體從長期緊繃的警報狀態恢復到穩定狀態。
看更多:常常很累全身痛?小心真得到「公主病」!中醫治療針藥並行 天氣濕冷肌肉緊繃也有解
高壓氧治療可望改善纖維肌痛症狀
而上述病例陳阿姨在排除感染、免疫疾病等問題後,考量她長期服藥仍無明顯改善,因此建議採用高壓氧治療,希望能夠幫助緩解症狀。黃柏豪解釋,高壓氧治療原本多用於治療潛水夫病、糖尿病足或缺血性傷口,近年來有多篇研究發現,對纖維肌痛症患者也能發揮療效。高壓氧可提升血液含氧量,促進組織修復與神經調節。儘管目前這方面的研究病例數不多,但仍不失為一種有證據支持的輔助治療選擇。
看更多:他輕忽1事「腳皮整片脫落」!腳底滲血才知道嚴重了 差點截肢
止痛藥從6顆變1顆 擺脫疼痛人生
陳阿姨在接受第一次高壓氧療程後,就感受到疼痛減輕。第二次出艙時,她驚訝地發現原本需要拐杖支撐的雙腳竟然能夠自己走動,甚至一度忘記自己帶著拐杖。到了第五次療程,陳阿姨明確表示全身痠痛大幅改善,原本一天必須吃6顆止痛藥,後來減少到僅需1顆,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及早尋求專業診斷有助控制纖維肌痛
黃柏豪提醒,高壓氧治療雖然能有效降低纖維肌痛症患者的疼痛強度,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能完全康復。民眾若出現長期全身痠痛,尤其是持續超過3個月且找不到明顯病因時,應盡快尋求專業診斷。除了藥物治療外,維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減少壓力等方式,也有助於降低疼痛感受,恢復原有的生活步調。
◎ 圖片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黃柏豪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這些症狀恐是偏頭痛惡化前兆!中醫「黃金穴位」秒殺頑固頭痛
更年期荷爾蒙下降真相曝!女性常見「這部位」變形 恐引爆心血管疾病
這食物會毒害大腦、增44%失智風險!超可怕很多人會吃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沈春華《中文怪物》鬼臉暴紅!自嘲「沒出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資深媒體人、前中視當家主播沈春華近日在社群發文,感嘆自己上節目《中文怪物》後的意外反響。她笑稱:「真沒想到《中文怪物》的影響力這麼大!」她透露這幾天不論熟識與否,身邊的人開口第一句都是「欸~我看到妳上《中文怪物》了,好意外啊!」她也談到電視圈和網路節目差異的看法。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有保護令也沒用!幼童洗碗背後傳槍響⋯突遭「父持槍射腿」再連掌3摑
台中一名孩童持續遭父親不當體罰,即便社會局人員前往訪視輔導、為孩童聲請保護令,父親仍怪罪孩子「都是你害的,不要講就好了」。直到某日,孩童在家中洗碗時背後突然傳出BB槍射擊聲響,且他的右大腿還被BB彈擊中,又被父親連摑3巴掌,孩童崩潰嚇得求助。經台中地院審理,孩童確實長期處於無助狀態,家庭功能不足,因此裁定延長安置三個月,可抗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吳克群替26歲癌末女孩籌備婚宴「盼成止痛劑」 新娘插管告白惹哭全場
45歲歌手吳克群出道多年唱紅許多歌曲,近年則將事業重心移往中國發展,然而,吳克群近期無預警釋出婚禮的畫面,原來是他暖心替一位26歲癌末的女孩籌備婚宴,感性表示:「希望婚禮成為她的止痛劑」。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0歲婦早餐「這樣喝」無糖五穀粉險糖尿病前期!五穀粉怎麼選?醫教5招
全球健康意識抬頭,穀物粉成為許多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選擇,但這看似健康的習慣可能暗藏血糖危機。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將穀物磨成粉末後,原本的膳食纖維屏障被破壞,導致澱粉更容易快速分解為葡萄糖,使血糖急遽
健康2.0 ・ 8 小時前
頭暈、疲倦?小心血管被油堵住了!營養師3招「救血脂」有效
你常覺得頭暈、下午特別疲倦?小心可能是健康警訊!一名楊先生因頭暈、疲累就醫,一驗之下才發現總膽固醇高達233,遠超過正常標準。醫師警告,高血脂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利,30~39歲年輕族群盛行率竟逼近2成,
健康2.0 ・ 8 小時前
早餐9點後才吃 醫師:發生糖尿病風險高59%
[NOWnews今日新聞]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但其實更該關心的是血糖是否波動太大,家醫科醫師王姿允表示,我在門診常常建議學員第一餐一定要早上10點以前完成,跟穩定血糖有很大的關係,許多初診來吃的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吃211餐盤也瘦不下來?關鍵在這裡,研究揭:原型食物減重效果翻倍
不少人依循「211餐盤」原則飲食,卻發現有人輕鬆瘦下來,有人努力多時卻成效有限。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問題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他引用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即使飲食內容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同樣的營養比例下,採用最低程度加工(MPF)飲食者減重效果幾乎是超加工食品(UPF)組的兩倍。 加工不同,減重成果差一倍該研究納入 55 名 BMI 介於 25 至 40 的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飲食中超過一半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實驗採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每位參與者分別接受八週「最低加工飲食」(MPF)與八週「超加工飲食」(UPF),中間間隔四週恢復原本飲食,以排除基因與代謝差異。 結果顯示,兩組皆有體重下降,但 MPF 組平均減重 2.06%,UPF 組僅 1.05%,差距接近兩倍。更值得注意的是,MPF 組減掉的主要是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相對地,UPF 組雖有體重下降,卻幾乎未改善脂肪比例。 李唐越指出,換句話說,即使吃得『看起來很健康』,如果食物加工太多,效果仍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說,食物的加工程度往往是減重成效的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不能跑!顏寬恒判刑後對「限制出境」提抗告 最高法院今駁回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國民立委顏寬恒日前因涉嫌貪污、偽造文書等罪,遭二審判刑8年4月;台中高分院也隨即裁定對顏限制出境、出海8個月。顏對此提出抗告,最高法院審理後,於今(14)日正式駁回,確定將對他限制8個月。
民視 ・ 1 小時前
2026星座運勢轉機年!唐綺陽點名三星座將苦盡甘來 苦主留言洗版:拜託讓我出運吧!
「射手2025慘到爆,拜託2026讓我脫離悲情人生吧!」 ——— 這句留言成了《唐綺陽談星私廚》留言版名場面?!唐綺陽更在本集節目中揭露,2026 年的星象關鍵字是「轉機」,並點名三大星座最有機會...
Yahoo奇摩社群 ・ 1 天前
7旬婦「雙腳沉重」憂中風前兆!急診醫一問傻了:真的太強
「超慢跑」的強度低,衝擊力小,很適合想運動但體力不足的人,或是老年人。昨(12)日,一名急診科醫師分享,有一位70多歲的阿姨表示雙腳異常沉重,擔心是中風的前兆,於是急忙就醫,但是在醫生問診後,竟發現該名婦人一口氣做了超過30分鐘的超慢跑。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表示,運動並非越多越好,超慢跑雖然強度低,但姿勢錯誤或過量,仍可能導致運動傷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喝錯豆漿竟讓肌瘤變大!毛豆、豆漿、山藥能不能吃?醫解婦科腫瘤飲食
很多人一發現罹患婦科腫瘤相關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等,第一時間就問:「豆漿還能喝嗎?毛豆能吃嗎?」中醫師羅珮琳分享,她門診十多年來,發現癌症年輕化,連來看減重的人都可能意外發現腫瘤
健康2.0 ・ 8 小時前
每週運動5天!30歲男探病順便健檢 驚見「胃有50顆腫瘤」胃部全摘除了
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2019年統計指出,男性一生罹癌機率達65.5%、女性為51.2%,等於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然而,許多人仍抱持「還輪不到我」的想法。日本一名男子泰生(たいせい)30歲時確診胃癌,雖然外表強健、熱愛運動,卻因檢查意外發現罹癌,最終接受「胃全摘手術」,他的經歷也讓女友重新思考健康檢查與身體意識的重要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館長3器官出事認了「考慮赴中國醫治」!竟嗆:台灣健保快倒了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近年不再挺台反共,而是全力進軍中國撈人民幣,言語中也一口一個「同胞」、「祖國」。不過還沒等到賺大錢,館長近日驚傳身體出狀況,先是腦部血管萎縮,又有頻繁嗝嗝叫、心悸與心律不整的狀況,一查發現有中風危機,腦胃心3器官接連出事,令他一度感嘆「覺得再這樣下去,我真的會暴斃。」眼看吃藥也無法緩解不適,館長近日有意飛到中國治療,聲稱要親自體驗「那邊醫療進步到什麼程度」。
民視 ・ 1 天前
不是酒精!新研究揭「1飲品」害人嚴重憂鬱:女性更明顯
含糖飲料頗受歡迎,但眾多研究表明,喝太多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密切相關,此外,最新研究顯示,常喝含糖飲料還與憂鬱症風險增加、症狀嚴重度有關,女性尤其明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直「這樣喝」咖啡超傷身!營養師揭露咖啡因真相 4方法提神更有效
一直喝咖啡提神,其實是在「提前透支」健康!營養師提醒,咖啡能提神是因為,咖啡因會阻斷腺苷接收器,讓大腦誤以為身體尚未疲勞,但實際上身體依然很疲憊,過度依賴咖啡因提神,還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使精神狀態
健康2.0 ・ 1 天前

他20多歲就罹大腸癌 「1食物」釀禍!譚敦慈:我絕不碰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過去確診患者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她的一位親戚2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飲食習慣除了重油、重鹹外,還愛吃「豆腐乳」這項食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纖維肌痛症「公主病」折磨3年,6旬阿姨靠高壓氧治療重拾行動力
63歲陳阿姨長年在服飾店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與走動,過去三年多卻深受全身莫名痠痛困擾,手腳無力,走路甚至需要靠拐杖支撐。她四處就醫仍無法找出病因,直到日前被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自嘲「原來我是老公主」,經高壓氧治療後,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陳阿姨最初因全身痠痛、手腳無力就醫,病程超過三年,由雙腳痠痛逐漸延伸至全身多個部位,「有時一壓到肌肉就會痛」,並伴隨疲倦、睡眠障礙與注意力不集中,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纖維肌痛症確切致病原因不明黃柏豪說明,纖維肌痛症症狀複雜,確切致病原因尚不明,患者常被誤認為關節炎、免疫疾病或慢性疲勞症候群。此病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因此俗稱「公主病」,常見於30至60歲族群;現代人身心壓力大、睡眠品質差、伴隨焦慮或憂鬱者,更是高風險族群。 經醫療團隊排除感染及免疫疾病等可能後,研判症狀由纖維肌痛症引起,並建議採用高壓氧治療。黃柏豪指出,高壓氧原本多用於潛水夫病、糖尿病足或缺血性傷口,近年研究顯示對纖維肌痛症亦有輔助療效,可提升血液含氧量,促進組織修復與神經調節。 多管齊下,治療才有效果陳阿姨在第一次療程後即感疼痛減輕,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周杰倫震撼宣布全新巡演!官方證實這時間登場 25週年後全新概念規模
華語天王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於10月11日在上海體育場圓滿落幕,三場共吸引超過18萬人到場,創下上海體育場史上最高觀眾人次紀錄。這套自2019年啟動、橫跨六年的巡演,總計舉辦110場,見證了無數歌迷的青春記憶,也正式劃下完美句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睡不好要做哪種運動?做瑜伽讓你更好睡、有氧能幫你睡得更深
你有失眠、睡眠品質不好的困擾嗎?現在愈來愈多研究指出,運動是改善睡眠品質最有效、也最安全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可是運動類型百百款,每種都對睡眠有幫助嗎?根據研究,做瑜伽等身心運動的人,在主觀睡眠品質上表現最佳,但如果從客觀睡眠效率來看,有氧運動的表現更好!
Yahoo奇摩趣運動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