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忽高忽低?「這5種食物」有助穩定 粥也上榜
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
然而,不管是第1型糖尿病,還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患者也應改變飲食方式,少吃白麵包或其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轉而食用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來控制病情。以下為5種可有效控制血糖的食物:
1.粥:由於1碗粥的升糖指數(GI)較低,因此用粥來代替油膩的早餐,可以說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建議可食用燕麥製成的粥,因為燕麥片的纖維含量高,有助於調節血糖,並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燕麥屬於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並且富含纖維質,營養師莉亞·約翰斯頓指出,燕麥中的β-葡聚醣纖維對於降低血糖和胰島素反應,具有顯著的效果,含有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和代謝,簡而言之,這就表示吃了粥之後,血糖就不會上升得那麼快,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2.藍莓: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新鮮水果,尤其是低GI值的水果,不妨在飲食中加入藍莓、葡萄和蘋果等低GI的水果。2013年美國的1項研究發現,這些水果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其中的藍莓更是低GI水果中的明星。另外,專家建議每週吃3份這些對糖尿病有益的水果,可以將它們添加到早晨的粥品或以其他方式食用。
3.地瓜:地瓜富含維生素、抗氧化劑和礦物質,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1個不錯的選擇,對健康非常有益,但應適量食用,而且其升糖指數較低,不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此外,地瓜還含有鎂和纖維質,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並保持血糖的穩定。
4.大蒜:大蒜有助於控制血糖,特別是對於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人。2013 年1項來自印度的研究表示,與單獨服用二甲雙胍相比,同時服用大蒜膠囊與二甲雙胍藥物較能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指數。而2017年中國的1項研究則發現,大蒜補充劑對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且無論是生吃、煮熟,還是以補充劑的形式來食用大蒜,都有助於控制血糖。
5.優格: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優格是1種高脂肪的乳製品,所以高血糖的人應避免食用,但有些營養學家對此提出異議,他們表示,如果是無味、無糖的自製優格,因其升糖指數較低,是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營養師點名「這些健康零食」恐害血糖失控! 燕麥棒、無糖餅乾都中鏢
·糖尿病吃藥血糖仍控不好? 醫揭「4大錯誤」:很多糖尿病人忽略了
其他人也在看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糖尿病名醫不吃低脂優格!優格也別配水果一起吃
你以為低脂優格更健康?其實可能讓你吃進更多隱形糖分,搞壞腸道環境。日本糖尿病名醫山田悟教你如何吃優格,才真的有益健康。 低脂優格幾乎添加水果、糖 日本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副院長暨糖尿病中心主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夢想有個家! 她打算「存80萬當頭期」買小套房 網一句點醒:會壓垮自己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雖然房價不斷上漲,年輕人想要買房越來越困難,但仍有人把買房當作人生目標。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從小租屋長大...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乳清蛋白會傷腎?教授破解迷思:這些人能安心補充 保存方法也要注意
在健康風潮帶動下,乳清蛋白迅速成為市場新寵,但「蛋白質多傷腎」的疑慮常讓人卻步。為解開這項迷思,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教授詳解乳清蛋白如何在安全範圍內適量攝取,讓你放心補充、安心食用。 乳清蛋白的適用族群與營養價值? 許多人擔心高蛋白飲食會加重腎臟負擔,但對於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適量攝取乳清蛋白不會對腎臟造成傷害;若已有腎臟疾病,則應依醫師建議食用。此外,不少人認為乳清蛋白僅適合健身族群,事實上乳清蛋白對於營養不足、年長者或非全素食者來說,也是優質蛋白的補充來源,然而乳清蛋白不建議當作正餐替代品,應作為額外補充,讓營養得以均衡。 乳清蛋白保存注意事項? 陳泰源表示,雖然乳清蛋白是乾燥粉末,不像鮮奶那樣容易腐敗,但仍存在變質風險。若保存不當(例如長時間暴露於潮濕、高溫環境中),可能導致結塊、產生異味或微生物孳生。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乳清蛋白應儲存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及高溫潮濕環境。每次使用後,務必將包裝密封,或放至具良好防潮功能的密封容器中。開封後應儘早食用完畢,並依照包裝上的有效日期判斷是否仍可使用。如發現粉末結塊、變色或有異味,即使未逾有效日期,也應避免食用,以確保食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暈車藥多久前吃才有效?藥師曝「正確時間點」 6種人要小心服用
長途行程搭乘交通工具時,部分民眾可能出現暈車、暈船或暈機等不適症狀,因此選擇服用暈車藥來緩解。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服用暈車藥前,應了解藥品種類、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才能安心享受每段旅程。 常見暈車藥品類型與用法? 1、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常見的成分包括cyclizine、dimenhydrinate、diphenhydramine、meclizine等,通常建議在出發前30至60分鐘服用,以發揮預防效果。 2、副交感神經阻斷劑(Anticholinergics)最常見的成分為scopolamine,常見劑型包括口服藥與貼片兩種:•口服藥:可於出發前30至60分鐘服用。•貼片:應於出發前4小時貼於耳後,藥效可持續約72小時,適合長途旅程需求。 暈車藥雖可緩解不適,但部分成分可能導致如嗜睡、口乾、排尿困難、便祕及視力模糊或調節困難等感官反應。 服用暈車藥前 應注意以下事項 •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服用前應主動告知目前使用的其他藥品或身體狀況,以評估是否適合服用暈車藥。 •避免重複或混用藥品勿與具鎮靜效果的藥品(如感冒藥、安眠藥等)同時服用,以免加重副作用。 •服藥後避免高風險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女性更容易失智!阿茲海默症風險激增 研究:大腦發炎基因是男性2倍
台灣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7.99%,其中阿茲海默症佔比高達56.88%,是最常見的失智類型。隨著人口老化,預估2030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接近6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明顯高於男性,最新研究揭示,這並非僅因壽命較長,而是源於生物學上的基因差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已經吃得很健康卻瘦不了?醫師曝3大重點「關鍵在食材」 吃對211餐盤不怕胖
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 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姊妹淘 ・ 18 小時前
華人長者看日照中心:少數族群易被忽視
隨著美國社會老齡人口逐漸增多,長者照護需求日益增加。對許多需要白天照顧,但不適合住進護理機構的長者而言,「成人日間中心」...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桃警「民力任務隊地方技能競賽」登場 強化民防意識與實戰經驗
為精進民力任務隊的協勤專業技能,並驗證平日訓練成果,桃園市警察局於本(10)月3日在桃園分局盛大舉辦「民力任務隊地方技能競賽」,此次競賽聚焦於緊急救護兩大關鍵項目,包含心肺復甦術(CPR)及止血帶包紮,藉由實際操作測驗,全面提升民力夥伴們在協勤或突發狀況時的應變與急救能力。 警方表示,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失眠救星!7個「提高睡眠品質」方法:睡前不要滑手機、減少咖啡攝取,「這點」超有感
「失眠」絕對是現代人最大煩惱之一!你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明明睡了七、八個小時,早上醒來卻依然無精打采,需要仰賴大量咖啡因提神醒腦?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把「睡眠不足」列為全球公共健康問題之一,而要改善這種狀況,從日常習慣慢慢改變就能進一步提升睡眠品質!小編整理出7個「提高睡眠品質」方法,快一起筆記下來吧!
BEAUTY美人圈 ・ 1 天前
50歲後「這樣跑」增免疫力、穩自律神經! 專家:效果更好又不傷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於20歲、30歲的年輕人而言,很多事都是初次體驗。雖然可能經歷失敗,但也較容易獲得成就感。 相反的,到了50歲、60歲時,接觸全新領域或挑戰新目標的機會逐漸減少。然而,不分年齡,任何初次體驗並獲得成果的事,都能提高自信心。 慢跑是最佳有氧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抗疲勞又抗老 不同於高爾夫球,需要上課學習技術,慢慢看見成果、培養手感。慢跑的指標,比如距離與速度清楚易懂,成果具體可見,是一種容易感覺進步的運動。此外,慢跑又是有氧運動的模範生,只要簡單操作,效果就能明顯反映在體重上。 瘦身順利能提升自信,感覺「我還能做到」;感覺體力衰退仍能打破自己的距離與時間紀錄,進而獲得自信,相信自己的身體還有進步空間。 事實上,慢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造成疲勞的物質不易累積,也就較不容易感到疲倦。體力變好,自然也更有行動力,整體更顯年輕。 有一說,運動過度會產生活性氧(自由基),有害身體健康,還會加速老化,但只要依照WHO定義的適度運動:「每週150分鐘到300分鐘、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來慢跑,根本無須擔心慢跑傷身。 長時間待在室內 自律神經變鈍、身體抗壓力下降 慢跑時,來自手機
健康醫療網 ・ 13 小時前
靠「這招」買便宜機票!17歲男登機被攔下 慘遭航空公司禁搭3年
福斯新聞報導,帕森斯(Hunter Parsons)的兒子原訂搭乘從佛羅里達州蓋恩斯維爾飛往紐約市的航班,中途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轉機,計畫是在夏洛特下機,因為他就住在當地,不繼續前往最終目的地。家人表示,他們過去幾年一直使用網站Skip Lagged購票,但如果早知道後果,絕不...
CTWANT ・ 11 小時前
男工作20年不升遷!50歲時「被現實打醒」後悔了:不應該這樣
日本一名50歲上班族堅持「不升遷、只想當普通社員」,享受下班後陪家人與玩音樂的自由,卻因薪資多年未成長,退休金估算僅每月13萬4000日圓,與同期同事差距高達1.3倍,讓他驚覺「做自己也要有經濟實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上廁所衛生紙要用幾張才夠?專家揭「最佳數量」 質地也別太粗糙
衛生紙要用幾張才夠、正確擦拭的方向、衛生紙該如何選擇以及應該站著還是坐著擦?這些看似小事的如廁後清潔問題,卻可能影響健康,英國媒體整理專家多項意見,提醒民眾擦拭要由前往後才是正確的方向,尤其女性更需遵守這個原則。 女性上廁所未擦拭 局部潮濕恐引濕疹 《每日郵報》報導,據美國衛生紙廠商Cottonelle的1項調查發現,一般人在上廁所時,用7張衛生紙就足夠了,但有些網友認為,每次擦拭時至少會使用10至12張衛生紙,但也有人只用4至5張。泌尿和直腸領域的專家表示,對於一般人來說,7張就夠了,且清潔時,動作必須輕柔,若劇烈地摩擦和擦洗,將會刺激皮膚,導致肛門搔癢。另建議使用吸水性強且柔軟的衛生紙,婦產科權威教授李茂盛表示,女生小便後如未以衛生紙擦拭局部,易使外陰部、尿道口附近過於潮濕,可能引發濕疹,但如果使用到不潔或質地過於粗糙的衛生紙,則會增加陰道炎、尿道炎等風險。為了避免感染,應該使用質地較優的品牌衛生紙。 女性尿道比男性短 如廁後由前往後擦避免感染 關於擦拭的正確方向?國外專家指出,擦拭要由前往後才是正確的方向,尤其對女性而言更為重要,以免糞便細菌進入尿道,導致尿道感染。女性的尿道比男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台人困惑「交通不便、20年沒去」!台灣「這景點」外國客愛去 原因曝光
台灣以多元文化美食、自然景觀與人情味著稱,每年吸引大量外國旅客造訪,其中北部的九份、十分等等也是許多外國遊客的必訪景點,就有名網友好奇九份和十分交通相當不便,為什麼還是如此受歡迎?引起熱烈討論,有人認為九份與十分有獨特的感性氣氛,但也有人抱怨環境髒亂、人擠人,褒貶不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金鐘紅毯/最美醫師!鄧惠文反差現身「薄紗秀超美線條」美到屏息
第60屆金鐘獎紅毯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7)日下午5點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登場,眾星雲集爭奇鬥艷,不少入圍者攜手製作團隊登場,也有首次踏上金鐘紅毯的新面孔,從造型、氣勢到互動話題全都成為鎂光燈焦點,皆為典禮揭開華麗序幕。鄧惠文與黃豪平一同走紅毯,他身穿性感白紗現身,反差形象引發暴動。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阿拉伯航空起飛11秒警報狂響 高度急降「差60公尺」掉進地中海
義大利國家飛航安全局(ANSV)說明,這起事件發生於9月20日晚間9時57分。當時該架A320準備飛往約旦安曼的阿麗亞王后國際機場,起飛約11秒後觸發「地面接近警告系統」(GPWS)拉升警報。系統顯示,飛機在飛行初期高度急遽下降,一度距離海面僅約200英尺(約60公尺),速度達每...
CTWANT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