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都不能吃?專家點名「4食物」風險高易中毒 最佳冷藏天數曝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隔夜菜」都不能吃?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報導指出蝦、螃蟹、扇貝、生蠔等海鮮屬高蛋白食物,生活環境中微生物種類繁多,即使經高溫烹煮,若保存不當,細菌仍可在低溫下繁殖。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腹瀉、發燒等症狀,因此海鮮應「現做現吃」,若有剩餘應立即冷凍保存。
溏心蛋滑嫩可口,但未全熟的雞蛋可能殘留沙門氏菌,這種細菌能透過蛋殼氣孔進入蛋內,即使冷藏仍可繁殖。建議半熟蛋務必當天食用,不宜隔夜。
涼拌菜雖清爽,但極易變質,多數涼拌食材未經高溫殺菌,木耳更可能攜帶寄生蟲卵或細菌。豆漿含豐富蛋白質,是細菌最愛的「營養溫床」,若未充分煮沸,殘留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與皂素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阿罐營養師也曾發文提醒民眾,隔夜菜最擔心的就是保存或反覆加熱不當,細菌增生所造成的食物中毒,而很多人觀念會認為,只要剩菜放入冰箱就絕對萬無一失,冰箱的溫度只有抑菌,冷藏食物如果超過3天,依然可能會腐敗。剩菜在冰箱裡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他說,一般來說,要消滅大部分細菌,溫度需要到90度以上,因此熱菜的時候,建議溫度要夠高,千萬不要貪快,如果食材量太多,則可以分段加熱,稍微翻攪一下,讓受熱更均勻。另外,與海鮮蔬菜相比,肉類比較不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但一定也要將其熱透,最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加熱菸今超商開賣 包裝被爆「無尼古丁、焦油含量」國健署回應了
北車性侵案影像遭外流!石崇良:「拍攝就已違法」籲地方查明嚴處
「鼻塞、流鼻血」要小心!34歲歌手NK/T細胞淋巴癌逝 醫:3症狀易誤診
反覆腹脹、貧血忍2年!婦子宮28公分肌瘤「大如籃球」1手術救了她
其他人也在看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隔夜菜別熱了又吃!「4種食物」超危險 專家示警:細菌暴增恐致命
講到「隔夜」的食物,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亞硝酸鹽超標」、「會致癌」等,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了夜,哪怕一口沒動也堅決倒掉。不過,《搜狐網》健康專欄點出「4類食物」,絕不能放隔夜,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朋友臉上出現「乾掉蜂蜜」?醫揭「1驚人疾病」不處理恐蜂窩性組織炎
小朋友皮膚出現乾掉的蜂蜜?當心是「膿痂疹」。兒科醫師傑登在臉書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分享,門診曾見家長帶著小孩來說著:「他臉上這個黃黃的痂,一直好不了」,結果一看,多半是膿痂疹(impetigo)。(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分鐘前
視線模糊恐失明!熟齡族每10位就有1人中「這病」 1圖10秒快檢測
別以為只是眼花或用眼過度!若出現視線模糊、影像扭曲、中心有黑影等狀況,恐怕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醫師提醒,這是台灣50歲以上族群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的主因之一。根據台灣眼科醫學會統計,全台約有24萬人受到影響,平均每10位 65歲以上民眾就有1人罹患,其中7成患者從單眼開始發病,初期幾乎察覺不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早餐只吃水果? 營養師示警「這6種水果」空腹吃易胃痛、血糖飆
有些人早餐只吃水果,不論是為了減重或是單純食量小,營養師蔡濰安在粉絲團《濰濰營養師 認真生活》提醒,只吃水果當早餐也沒有不行,只是要注意某些水果比較不適合空腹吃。 1、鳳梨:鳳梨裡面的鳳梨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然而,若空腹吃鳳梨對胃黏膜產生刺激,有些人會引發胃不適或胃灼熱感。2、荔枝:空腹吃荔枝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過多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3、柿子:柿子也是含醣較高容易導致血糖快速升高的水果,因此不建議空腹吃,另一方面若是未成熟的柿子更是不能。未成熟的柿子有較多的單寧酸容易與胃液融合出現胃脹、胃痛。相信大家應該遇過水果切下去或是咬下去的時候才發現還沒有熟的情況,建議大家某些水果沒熟還是先不吃了。4、木瓜:與鳳梨一樣的道理,木瓜也有木瓜酵素適合飯後吃,尤其是正餐吃較多肉類的,飯後可以來點鳳梨、木瓜幫助消化。5、甘蔗:17世紀的荷蘭統治時期台灣就已經開始種植甘蔗作為蔗糖的主要原料,再強調一次:「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料」可見甘蔗也是糖分高的水果。空腹吃容易血糖飆升。也會促進胃酸分泌。6、檸檬:說到檸檬應該不會有人直接啃檸檬,但是會做成檸檬水每天早上來一杯,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金鐘60》江淑娜消失10年!驚喜現身舞台飆唱成大彩蛋
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18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節目「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劇」原先公布以林凡、潘越雲演出,沒想到唱到〈庭院深深〉時,二姊江蕙的妹妹江淑娜竟突然現身,這是她淡出10年來罕見現身,令大批網友相當震驚。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未給予國家隊足夠資源與尊重 國腳痛批足協:台灣人欺負台灣人!理事長王麟祥11/8請辭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中華民國足球協會近期風波不斷,除了因資源、協調紊亂導致台灣隊在日前亞洲盃格賽不敵泰國,無緣會內賽,賽後總教練黃哲明...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MLB運彩分析》10/18 水手遲等不到王牌 藍鳥望完成反客為主大滿貫
明天(18日)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美聯冠軍戰將來到關鍵的第5戰,西雅圖水手與多倫多藍鳥雙方前4場打完以2比2戰成平手,並且4場比賽都要由客場球隊完成逆襲取勝,4場比賽的關鍵,基本還是看打線能否緊抓機會來突破對手先發的封鎖。
Yahoo運動運彩通 ・ 1 天前
本周最強內幕》國民主席就她了?內怨嘆盧秀燕「政治渣女」!苗栗國王愛情故事:鍾東錦年少失學卻娶回富千金
國民主席選舉將在明(18)日將舉行投開票,由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等6位候選人。隨著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逐漸呈現兩強競爭態勢的郝龍斌與鄭麗文,積極與藍營內部重量人士同框、合體,但到選戰後期,外界多認為是鄭麗文居於上風,對於國民百年老店高度可能迎來史上首位女魁,藍營內部掀起「擔憂......
風傳媒 ・ 1 天前放屁頻繁別輕忽!27歲北京女確診大腸癌 醫示警:2種氣味要當心
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明顯增加、氣味異常,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陸一名27歲女子近日發現自己一天放屁超過20次,還出現腹痛與腹瀉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功能差,直到家人勸她就醫,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回魂術復仇詐團1/主創醞釀20年打造暗黑懸疑《回魂計》 舒淇、李心潔攜手報復「最恨的人」
Netflix原創華語影集《回魂計》以詐騙集團綁架案為背景,結合「死後復活」的概念設定,描述舒淇和李心潔飾演的兩位母親為替女兒復仇面臨人性考驗。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金鐘60》小S得獎他被拍到「冷笑」?曾國城無奈回應:讓他們解讀吧
第60屆電視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昨晚圓滿落幕,入行超過30年的主持天王曾國城,以《天才衝衝衝》角逐「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另一節目《型男大主廚》也入圍「綜藝節目獎」,雖然最終雙料失利,但他依舊保持好心情,笑說:「這兩個節目都快20年了,能做這麼久真的很難得!」他強調長壽節目最重要的是讓觀眾形成日常陪伴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茶包、鋁箔紙用過別丟! 網友公認去油、除臭利器政府也背書
廚房流理臺的排水口常積聚油膩污垢,若未徹底清潔,時日一久便會散發出難聞氣味。有網友在社群平台分享一種簡便的除垢除臭訣竅,將使用過的茶包放入排水孔中,既能分解油漬,又能達到消除異味的效果,引發網友熱議。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金鐘獎2025/朱芯儀紅毯化身優雅惡女登場 江淑娜驚喜現身「黑白禮服」掀回憶殺
第60屆金鐘獎進入最後高潮,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8)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展開,其中韓寧、朱芯儀、曾寶儀及江淑娜,相當有默契的分別於星光大道、頒獎者身分、典禮主持人及表演者身分,均著「黑白禮服」亮相,端莊之餘不減個人魅力。
Yahoo奇摩娛樂新聞 ・ 7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