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根據疾管署統計,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短短兩週內,已經有約212萬人次完成接種,由於施打需求超出預期,疾管署也緊急增購20萬劑疫苗,確保供應充足。不過,許多人也好奇:流感疫苗該怎麼挑?保護力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有副作用?Podcast《優活問問》將帶大家深入了解今年的流感現況,以及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疫苗,幫助民眾安心面對流感季。
2025年台灣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目前疫情持續升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估,10月將現罕見的流感高峰,呼籲民眾盡早接種疫苗。為此,《優活健康網》訪問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黃建賢,帶大家進一步認識流感現況、流感疫苗挑選、流感疫苗副作用等常見問題。
歡迎收聽Podcast【EP5.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feat.黃建賢醫師】
隨著疫情解封,民眾戴口罩與勤洗手的習慣鬆懈,新冠肺炎與流感疫情逐漸走向全年化。以往流感多集中於每年11月~隔年3月,但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流感病例,尤其6~8月不僅有流感,還有新冠病毒流行,而9月底又出現新一波流感疫情,與往年10月底才進入流感季的情況不同,代表今年流感疫情需特別注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流感病毒型別出現變化,早期以H1N1為主,近期則以H3N2為主。由於病毒型別改變,民眾缺乏對新型病毒的免疫力,導致感染人數增加。特別是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糖尿病患者、肝硬化病人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以及50、60歲的中壯年族群,得到流感的風險更高。
流感跟感冒如何分辨?
不少人說,「今年流感比新冠還難受。」其實這與流感病毒型別不同有關,以目前流行的H3N2為例,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沙啞等呼吸道症狀,並伴隨肌肉痠痛、發燒、發冷等情形,且這一波病人病程通常較長、恢復時間也更久一點。
流感跟感冒如何分辨?流感病毒分為A、B、C、D類型,其中A型(如H1N1、H3N2)症狀最為嚴重,其次為B型,C與D型則多為輕微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若感染A型或B型流感,與普通感冒會有明顯差異,例如,流感不只會高燒到40度,還可能出現劇烈的肌肉痠痛,甚至「痛到無法行走」。因此,若出現高燒、劇烈痠痛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接受檢測。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疫苗的保護作用有2個:
第1,能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
第2,即使感染,症狀通常也會比較輕微。
因此,建議民眾在流感季開始前就儘早施打疫苗,別等到症狀出現才想要接種,此時已來不及發揮保護效果。
流感疫苗打完多久才有保護力?流感疫苗接種後,身體需要2週才能建立足夠的保護力。不過,2025年的情況比較特殊,9月底已經有不少流感病例出現,顯示流感季節提早報到。因此,建議民眾把握時機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怎麼挑?
目前流感疫苗有7種不同的選擇,包括6款針劑疫苗及1款免挨針的鼻噴式疫苗,目的是讓民眾根據身體狀況挑選適合的疫苗。雖然疫苗選擇多元,但也可能讓人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挑選,下面提供一些建議。
例如,傳統流感疫苗多使用雞蛋製成,但部分人對雞蛋或疫苗中成分會產生過敏反應,「細胞培養疫苗」則避免了這個問題,效果與其他疫苗差不多,但過敏機率較低,因此對容易過敏,尤其是對雞蛋過敏的人來說較為合適。
今年也新增了「鼻噴式疫苗」,這是一種直接噴灑在鼻黏膜的疫苗,不需要打針,透過鼻腔吸收來產生免疫反應。特別適合怕打針或容易暈針的人,尤其是孩童可以減少接種時的恐懼與不適,讓整個過程更輕鬆。
總結來說,如果是容易過敏的人,建議選擇細胞培養疫苗;如果是孩童或是怕打針的人,則建議選擇鼻噴式疫苗。
流感疫苗能維持多久?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期大約4~6個月。以往這段時間其實就很足夠了,因為流感的流行季節大多集中在每年11月~隔年3月,剛好和疫苗的效期重疊,能有效提供防護。
流感疫苗為什麼只有三價?過去幾年的流感疫苗為四價疫苗,內容包含兩株A型病毒(H1N1、H3N2)和兩株B型病毒。但自2020年起,B型流感中的「山形株」已不再流行,因此多數專家認為,三價疫苗已足以提供良好保護。
以台灣目前流行情形來看,三價疫苗的涵蓋率:
A型(H1N1):約90%
A型(H3N2):約80%
B型:約94%
雖然,接種疫苗後仍然有可能感染流感,但症狀會比沒有接種疫苗者來得輕微。如果有先打疫苗,即使不小心感染,症狀通常都比較輕微,身體也比較能撐住,至少還能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不至於被拖垮。
流感疫苗會有副作用嗎?
流感疫苗確實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因為它是將病毒的一部分(不是整個病毒)注射進體內,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反應,這種反應的機轉和感染流感時類似。
不過,真正感染流感時,病毒會在體內繁殖,症狀通常會拖上1~2週,而疫苗只是單次刺激,不具繁殖力,所以引起的症狀較輕微,像是鼻塞、輕微咳嗽、發燒或注射部位痠痛,大多在1、2天內就會緩解,就像一場小感冒,卻能幫身體建立保護力。
這些副作用雖然會有一點不舒服,但實際上,身體有產生反應反而是好事,表示疫苗確實刺激到免疫系統,開始建立保護力;反過來說,如果打完疫苗完全沒有反應,有可能是身體免疫力較差,疫苗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
打流感疫苗不舒服該怎麼辦?通常會建議使用普拿疼來舒緩症狀,如果對普拿疼過敏,也可以改用其他退燒止痛藥物。其實,大部分人的症狀都不會太嚴重,大多數不需要吃藥,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就能很快緩解。
流感會自己好嗎?
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是兩回事。一般感冒大多由其他病毒引起的,症狀像是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有時發燒,但整體病程較輕,也較少出現併發症,死亡率幾乎可以忽略。通常多喝水、多休息就會自然痊癒。
流行性感冒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狀比較明顯,像是高燒、全身痠痛、疲倦等,而且風險在於「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併發肺炎,甚至可能引發重症或死亡」。根據病毒株的不同,死亡率可能從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到五不等,尤其是當碰上新的病毒株,身體沒有既有的免疫記憶時,風險會更高。
面對流感千萬不能像感冒一樣掉以輕心,「絕不能忍一忍就過去了」,仍需盡早就醫、投藥,並且事先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預防重症或降低死亡風險。尤其今年情況特別不一樣,9月中下旬開始流感疫情就明顯升溫,整體比往年提早。面對這樣的狀況,民眾更要有預防的意識,盡早做準備。
本文為錄音精華整理,本集內容由《優活健康網》總編輯林筱庭主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7歲童染「A型流感」併發腦病變險喪命⋯中醫揭流感重症「9大徵兆」
流感新增16例死亡!5歲女童發病到過世「僅10天」疾管署籲做1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其他人也在看


空服員離世 長榮航空致歉 承諾以更高標準照顧員工
針對日前孫姓空服員不幸離世事件,長榮航空今(17)日召開記者會,由孫嘉明總經理親率團隊,向孫小姐家屬及社會大眾深深鞠躬,致上最沉痛的歉意。孫總經理強調:「這次的事件,對我們是個極其沉痛的提醒。我們承諾,將以更高的標準,來打造一個讓所有同仁都能更安心、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響應世界肺阻塞日 「全民階力挑戰」台中廣三SOGO11/2登場
(中都新聞)【記者謝佩吟/台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阻塞(COPD)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八名,每年約有近6 […]
觀傳媒 ・ 1 天前

院方切蛋糕慶祝!苗栗砍人案「正義男」康復出院 直言:只是做了應該的事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苗栗本月2日發生男子於超商前隨機砍人事件,林姓男子為保護女童遭砍重傷,在大千綜合醫院團隊救治下住院休養,今(17)...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長榮高層為空服員之死道歉!提四改進措施 允1周內完成調查報告
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住院不幸離世,引發社會關注,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今(10/17)率領一級主管首度露面說明,並鞠躬致歉。孫嘉明表示,首先要為孫小組不幸離世事件,對社會帶來的紛擾,在此向孫小姐家屬和社會大眾最深歉意。
太報 ・ 1 天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放屁頻繁別輕忽!27歲北京女確診大腸癌 醫示警:2種氣味要當心
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明顯增加、氣味異常,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陸一名27歲女子近日發現自己一天放屁超過20次,還出現腹痛與腹瀉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功能差,直到家人勸她就醫,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愛咬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5症狀暗藏警訊要小心
許多人習慣在炎夏嚼食冰塊消暑,但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背後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健康警訊。藥師陳雨亭鄭重提醒,對冰塊的強烈渴望,恐是身體「缺鐵」的求救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日本糖尿病名醫不吃低脂優格!優格也別配水果一起吃
你以為低脂優格更健康?其實可能讓你吃進更多隱形糖分,搞壞腸道環境。日本糖尿病名醫山田悟教你如何吃優格,才真的有益健康。 低脂優格幾乎添加水果、糖 日本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副院長暨糖尿病中心主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