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視力驟降剩0.1卻渾然不覺...一檢查竟然是「單眼黃斑部病變」
當視線中心出現黑影、線條扭曲,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警訊,應及早檢查治療。(圖片來源/freepik)
視線開始出現扭曲、變形,或視野中央出現模糊黑影,許多人以為只是「眼睛太累」或「揉一揉就好」,殊不知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
根據醫學研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已是全球50歲以上人口失明的首要原因。台灣約每10位65歲以上長者中,就有一位罹患此病,推估患者人數高達24萬人。
然而,臨床上逾7成患者是「單眼發病」,由於另一眼視力良好,大腦會自動「補償」受損的視覺,使患者難以察覺異狀,往往延誤就醫。專家提醒,若錯過治療時機,恐導致視力永久喪失。
1成病例、9成失明...醫:濕性黃斑部病變最危險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辨識細節與顏色,是影響閱讀與駕駛等精細視覺功能的關鍵。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鄭成國指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性」與「濕性」2種類型。
「乾性黃斑部病變約占9成患者,進展緩慢,主要是因黃斑部的感光細胞逐漸退化;濕性黃斑部病變則僅佔1成病例,但卻是導致9成黃斑部病變患者失明的主因。」鄭成國表示。
他也提到,濕性病變是由於眼底出現異常新生血管,這些脆弱的血管容易滲漏血液與液體,造成黃斑部出血、水腫,視力可能在短短幾週內急遽惡化。「雖然濕性黃斑部病變比例不高,但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視力喪失往往是不可逆的。」鄭成國示警。
單眼病變難察覺,患者誤以為沒事
根據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顯示,不到3成民眾有定期進行眼部篩檢。
鄭成國指出,黃斑部病變多半從單眼開始發病,因大腦具有「融像作用」,會將雙眼影像自動整合成單一畫面,使得健康的一眼能暫時補償受損的那一眼。「這種『假象』常讓患者誤以為視力無恙,等到出現明顯視線扭曲或閱讀困難時,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他舉例,一名50歲男性因右眼視力驟降至0.1才就醫,檢查後發現左眼仍視力正常,因此日常完全未察覺異狀,直到某次用手遮住一眼,才驚覺視野嚴重扭曲,檢查顯示病變已持續超過半年。鄭成國表示這種案例非常常見,「單眼病變導致的延誤,是黃斑部病變最可惜、卻也最容易避免的風險。」
新光醫院視網膜專科主任暨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鄭成國分享,黃斑部病變單眼難察覺,易使患者延誤治療。(圖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與控制
至於黃斑部病變要如何預防及治療?
鄭成國表示,目前黃斑部病變無法完全治癒,但若能及早診斷與積極治療,可顯著延緩惡化速度。他指出,對於濕性黃斑部病變,臨床上主要採取「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Anti-VEGF)治療,此類藥物可抑制異常血管生成與滲漏,穩定視力甚至部分恢復清晰度。
他進一步指出,健保目前已提供最高14劑給付,減輕患者長期治療的負擔。不過最關鍵的仍是「持續治療」,「黃斑部病變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即使視力暫時穩定,也不能中斷治療。只有持續追蹤、按時回診,才能最大限度維持視力。」
除了藥物治療外,鄭成國也建議患者調整生活習慣,例如戒菸、控制血壓與血脂、攝取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蔬菜等,以降低病變惡化的風險。
每天10秒,簡單自我檢測
「防盲的第一步,就是發現異常。」鄭成國提醒,民眾可在家中進行簡易的「單眼檢測」,每天花10秒鐘「睜一眼、閉一眼」觀察視野是否出現扭曲、變形或黑影遮蔽。若懷疑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
他提到,家中磁磚、窗框線條都是觀察工具,也可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輔助檢測。方法是將格線放在眼前約30公分處,一次遮住一眼,若發現格線彎曲、缺角或中心模糊,應儘快掛號眼科。
此外,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吸菸習慣者,更屬高危險族群。
鄭成國強調,黃斑部病變的成因複雜,與年齡、遺傳、環境與生活習慣都有關,「雖然乾性病變進展緩慢,但仍可能演變為濕性病變,因此不可掉以輕心。」他也提醒,50歲以上族群若出現以下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1. 看東西變形、直線變彎
2. 中心視野模糊或出現黑影
3. 顏色辨識能力下降
4. 閱讀時覺得字體缺角或斷裂
他強調,「眼睛不像其他器官,失去視力後往往無法回復。最有效的防盲方法,就是讓問題『早一步被看見』。」
眼科醫師強調,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是造成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它並非無法防範。關鍵在於定期檢查、早期診斷、持續治療。只要養成檢測習慣、關心自己的雙眼健康,就能讓視界更長久清晰。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灣發行穩定幣? 彭金隆思考「一角度」:確有發展空間
川普扮演台灣航運股救星 美宣布對中國造船隻開徵港口費 貨櫃散裝全面上漲
顧立雄坦承海鯤號11月交艦「很大挑戰」 後續艦已先發包
其他人也在看
公股銀招募培育人才 守護資安
隨著駭客攻擊頻率及手法日益升級,公股銀行對資安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各銀行除持續強化技術防護外,也積極招募與培育資安專業人員,以因應未來數位金融轉型與資安挑戰。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鄭麗文嘉義市拉票 打出「黃敏惠牌」
國民主席候選人鄭麗文今天到嘉義市拜票時打「黃敏惠牌」。鄭麗文受訪時表示,最近她有來嘉市拜會市長黃敏惠,她跟黃在立法院同事過,黃當過多屆市長,得到非常高評價,嘉市在黃領導下表現可圈可點,對於女性能夠扛起一片天,大家都很有信心,也希望大家都能支持女性的主席。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心臟 北榮14小時罕見手術搶命
一名50多歲的潘女士,健檢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而且腫瘤位置險惡,更已侵犯心臟,手術成功的機率僅40%。曾一度絕望的她,最後歷經14小時完成「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術後至今半年狀況良好。
公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壓力太大傷五臟?耳鳴、多夢、拉肚子…都與情緒有關!中醫減壓全解析:症狀有哪些?怎麼吃才好?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工作、人際、家庭壓力接踵而至,即使沒有當下反應出症狀,卻可能隱隱埋下健康疾患!中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感到「說不上哪裡不對,但就是不舒服」情況,可能正是五臟發出的求救訊號,建議從飲食、生活作息等方面調整,也可以嘗試穴位保健,在日常之中好好照顧自己。
幸福熟齡 ・ 1 天前
「211餐盤」怎麼吃最有效?醫揭3大重點:便當火腿、香腸換滷豆干
連假剛過,許多人大吃大喝完要開始認真減重,但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醫師指出,飲食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材的加工程度,研究指出,即使是標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減肥效果仍遠不及原型食物,以下整理餐盤「3大重點」吃對不怕胖。
優活健康網 ・ 15 小時前
以哈暫停加薩戰火!陸外交部籲「巴人治巴」還地於巴勒斯坦
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加薩停火協議,雙方13日進行互換人質行動。對此,陸外交部表示,加薩戰後應堅持「巴人治巴」原則,將一如既往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助巴勒斯坦問題獲得公正結果。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被烤雞耽誤的服飾店!好市多靠賣衣服 年賺百億美金
美式賣場好市多深受國人喜愛,近年異軍突起,成為全球主要服飾零售通路,服飾的年銷售額上看百億美元。這是因為好市多常會販售知名品牌的商品,甚至直接找品牌代工廠,特製商品,貼上自有品牌,等於是高檔品牌的廉價「平替版」,讓消費者甘願常常來「尋寶」撿便宜。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久坐逾11小時=死亡率暴增40%!醫教「這個小動作」改善血液循環、防失智
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的關係久坐不動,而這樣的壞習慣也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日本醫師與研究團隊接連警告,「長時間坐著」會導致血液循環惡化、代謝下降,更有最新研究指出,每日久坐超過11小時者,死亡風險比久坐4小時以下者高出約40%,因此呼籲上班族應養成間歇起身活動與「抖腳」的習慣,降低慢性病風險。
鏡報 ・ 23 小時前
疑慰助金歸屬喬不攏!房客控被解約 房東:租約已到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溢流後,有許多房屋受損嚴重,光復鄉有租客因為修繕與慰助金歸屬,與房東爭執不休,現在面臨解除租約無家可歸的困境。不過內政部表示,這次家園支持中央3方案每戶共補助35萬元,其中清理的5萬及復原的10萬會由受災的租客領取,至於房東作為房屋所有權人需負責修繕,則可以領房屋修復補助金20萬元,兩者可以分開申請。但第一線開立證明文件的村長坦言,實務執行上還是有困難,盼主管機關能夠出面協調。租客和屋主因為房屋修繕和請領補助問題,雙方爭論不休,你一言我一句,火藥味越來越濃,受災租客林小姐說:「你如果不清我是不會租給你喔,你要我清好後租給你是不可能的啦,沒關係這補助沒多少錢讓你們去領這樣子跟我講,結果第二天就變卦了。」光復鄉受災租客林小姐,指控遭房東終止租約,她表示為了能順利續租,親自清理房屋,甚至先擱下姊姊後事,現在卻因為和房東起爭執,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受災租客林小姐說:「因為很多爭執以後他叫我說不要租我了,碰到惡房東,真的很惡。」洪災發生後,雙方從9月25日開始,多次協調修繕與補助歸屬,租客不滿10月4日慈濟發放慰助金時,屋主女兒先領走一戶5萬元,認為慰助金應該由實際受災住戶領取,雙方歷經多輪談判最終撕破臉。屋主陳先生說:「他(租客)如果沒領到當然是我要負責(清理),對不對,阿如果他(租客)有領到是他要幫我負責(清理),我領到我自己負責,這個修理還要很久嘛,租給他也沒意思。」因為無情天災,鬧得租客和房東對簿公堂。不過根據相關規定,這次花蓮溢流成災,家園支持中央3方案,每戶共補助35萬元,租客只要向鄉公所申請居住證明,就可以領到清理及復原的慰助金,共計15萬元,至於房東作為房屋所有權人,則是可以領中央加碼的20萬元,也就是說,租客跟房東是分開領取的。不過身為開立證明第一線的村長,也坦言執行很困難,大華村長曾天滄說:「要領錢的話呢,就是還要蓋村長證明啦,一戶只能蓋一張。」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居民流離失所仰賴補助維生,不過承租戶與屋主間,補助歸屬爭議頻傳,就盼相關單位能出面協調溝通,讓災民都能獲得應有援助。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2 小時前
瘦身教練實證!甩肉12kg體脂狂降零復胖,低脂蛋白質這樣吃最燃脂
一提到「減重餐」如何瘦得長久,很多人腦中浮現清淡、無味、永遠餓肚子的畫面,但事實正好相反!曾協助超過3,500人成功甩肉的日本瘦身講師、護理師松田理惠強調,只要...
早安健康 ・ 19 小時前

連假收假日 高雄輕軌駁二站異常啟動接駁 僅影響百名旅客
南部中心/綜合報到12號是連假最後一天,高雄輕軌卻突發狀況,一台列車因為偶發性異常,停在駁二大義無法運行,擔心拖回車輛占用軌道會影響營運,高捷公司採用巴士接駁,讓其他路段就正常營運。只有100多名旅客受到影響。
民視 ・ 10 小時前國民主席選舉 選到連滾帶爬 沒出息
(記者謝自宗台北報導)國民主席選舉,內鬥內行,郝龍斌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的選舉氣勢,在突然宣布不參加第三次辯論會後,各項民調一路滑落,甚至有跌到第四、五名的連滾帶爬窘境。為此,日前趙少康輔選郝龍斌竟然...
自立晚報 ・ 9 小時前
遮陽板新用法 茶農"披身上"防曬傷曝:涼涼的
中部中心 / 中部綜合報導許多開車族,會購買遮陽板放在車子的前擋風玻璃,來降低車內溫度,老是頂著大太陽工作的茶農,利用同樣道理,將遮陽板披在身上,防止曬傷。有茶農戴斗笠採茶遮陽不夠 還覆蓋一層遮陽板 進行全面性的降溫及防曬。(圖/民視新聞)大太陽下,蟬鳴聲不斷,採茶的工人們,頭戴斗笠,整個臉包的,只看的到眼睛,不過他們背上,還多了,一塊銀色大板子。車內的遮陽板能夠降低車內溫度 現在也被茶農拿來使用降溫。(圖/民視新聞)天氣炎熱,汽車玻璃就算貼上隔熱紙,還是難以抵擋陽光的侵襲,因此許多駕駛都會,準備鋁箔材質的遮陽板,來避免車內溫度飆高,採茶工人披在身上的就是,放在車輛前擋風玻璃的遮陽板。而記者實測,遮陽板,裝與不裝,真的差很多。車內溫度一路上升到60度,放上遮陽板,又慢慢下降到44度,之間差距多達16度,這也難怪,採茶工人,會拿車用遮陽板來擋陽光。用來遮車子的遮陽板,現在也蹦出新用法,可以遮人防曬,一物多用。原文出處:「遮陽板」新用法 茶農「披身上」防曬傷曝:涼涼的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NanaQ兩個月水費僅178元!她親揭7大省錢秘訣雙十熱炸好天氣倒數!氣象粉專揭「這天斷崖大降溫」北部恐探20度日頭赤炎炎!7縣市高溫警報 台北內湖飆出37.1度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輝達總部怎麼走?黃仁勳話中露端倪!北市新壽T17T18合意終止協商若破局…T12松南營區誰勝算大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5月,宣布海外總部要落腳北士科T17、T18,並與新壽簽訂MOU,卻沒想到時隔5個月進度是零,中間的紛擾一度讓輝達發函請北市府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現T12以及民生社區松南營區兩個備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