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就關節痛?中醫教你日常保養秘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醫師啊,最近秋冬到了,我關節就開始痠痛」、「我甚至吹冷氣、電風扇都會關節痠痛」、「為什麼以前都不會,最近卻很容易關節痛呢?」我實在很想直接回一句:「因為年紀大了。」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人,但卻能解釋大部分的病情,很多地方會引發疼痛,除了腰椎以外,最常看到的可能就是手指與膝關節了。這些關節有時痛起來又重又沉,早上起來感覺僵硬活動不便,動一動會改善,嚴重時還會像針刺一樣難過,但有時卻完全無異常,就跟常人一樣。
關節疼痛不只因年紀 揭常見退化與生活因素
關節疼痛的原因並非一句年紀大就能完全解釋,還有其他更細的機轉,有年紀體質問題、有免疫異常問題、有生活工作所致。這裡會著重在因年紀退化導致的疼痛為主,當然年紀是很重要的因素,退化導致末梢循環不良、關節肌腱緊繃、關節液減少、骨骼磨損,都是疼痛發生的原因。有的患者常常在寒濕的環境下工作,有的患者過度使用關節,甚至飲食不良、缺乏運動或有舊傷,全是關節疼痛加重因子。
氣血不通易痠痛 急性熱痛要這樣調理
中醫有句名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指的就是氣血循環不暢通時引發的疼痛,然而很多原因都可能引發循環不良,比如寒氣導致血管收縮引發疼痛,發熱發炎使局部血液滯留產生疼痛,氣血虛使循環不足而疼痛,甚至痰濕使氣血凝滯也會產生疼痛,不一而足。
臨床上急性的多屬熱痛,慢性的多屬寒虛,大部分來就診的患者以慢性為多,因此也大多以溫通經脈、補養氣血為主。寒氣導致經脈不通,需要溫通經脈,會使用生薑、桂枝之類的藥材;氣血不足而致循環不佳,需要補養氣血,會使用黃耆、當歸之類的藥材。但平時保養遠比疼痛發作時用藥來得更重要。
改善寒濕疼痛 中醫推薦這些溫補行氣血食材
寒濕導致疼痛,首先避免過多的寒涼食飲,比如冰品、飲料、生菜、生冷瓜果等等,應多食用溫暖行氣血的食材,如蔥、薑、辛香料等等。因退化而疼痛,要防止關節退化,蛋白質與鈣質不可少,蛋、奶、豆類都很有幫助;特別是缺乏蛋白質的年長者,更需要加量攝取。肝主筋、腎主骨,對補養肝腎有助益的核桃、杏仁、芝麻、山藥也可酌量攝取。應避免的則是加工食品,過鹹過油過度調味的料理,以及精緻糖類。
避免這些生活習慣 減少關節疼痛
生活上最應避免的就是使循環變差的習慣,比如碰冷水、吹冷風、進出冷氣房或冰庫等等;冬天要保暖,特別是露出的關節,如手指或膝蓋等等;久坐缺乏運動也是元兇之一,建議每十幾分鐘就起來動一動,增加運動量也對關節痠痛有幫助,同時也避免受傷。
本文來源:《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圓神出版
【延伸閱讀】
天冷就開始關節痛?關節退化只能開刀? 醫授3招維持關節活動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許家印33公司、7帳戶遭凍結!勞斯萊斯「幻影」被接管 車牌暗藏玄機
中國恆大旗集團創辦人許家印資產日前遭到凍結,香港法院判決授權中國恆大集團清盤人接管許家印的全球資產,目前已有33家公司、7個相關銀行帳戶被要求凍結,他名下的兩輛豪車也被接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輛勞斯萊斯「幻影」的香港車牌為HD3333,HD取自恆大諧音、3333則是中國的股票代碼。
鏡報 ・ 7 小時前
高物價+就業憂慮!密大10月消費者信心探5個月低點
綜合外媒周五 (10 日) 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 10 月初步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下降至 55,低於 9 月的 55.1,創五個月新低,但仍優於市場預期。調查顯示,多數家庭仍對高物價與就業前景感到擔憂,並不期待短期內能見到明顯改善。
鉅亨網 ・ 19 小時前
軍情預算大幅萎縮 一套愛國者飛彈的錢高出軍情局年度預算好幾倍
中國接連對我方軍事情報局丶資通電軍指揮部及政戰局心戰大隊人員發佈追緝,反而凸顯軍方情報及反情報單位的任務確有成效,相當程度打擊了中國的軍事威脅,但熟知政府情報體系運作的資深人士今天提醒,軍情局丶電展室等情報單位的年度預算不僅不足,跟以前相比簡直是大幅萎縮,若是未提出改善作為,恐不利於整體國家安全。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中職/宋嘉翔追平轟、再見安 桃猿巨大一勝續命
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今(11)移師樂天桃園球場開打,開出1萬8千人滿場、季後挑戰賽史上單場最佳票房,雙方推派洋投對戰,卻在中段比賽形成打擊戰,兩隊各有大局,握有2勝的統一7-ELEVEN獅靠著林安可締造隊史第四度的季後挑戰賽雙響砲,而桃猿也在宋嘉翔最年輕開轟紀錄追平,以及再見安打下,7:6險勝扳回一城
人間福報 ・ 3 小時前
陸射魚叉飛彈首批彈體年底交運 艦射型飛彈送美回修明年要花8.7億
我國向美國採購100套、400枚陸射型魚叉反艦飛彈系統,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1輛雷達車已運抵台灣,首批彈體也會在年底交運,在此同時,現役魚叉飛彈因為在台服役多年,海軍規劃將艦射型等魚叉飛彈的可修件送回美國維修,明年度編列了8.7億元來執行。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收假注意!雲林褒忠鄉今夜9點起「送肉粽」 經台78線出海
收假民眾注意!雲林縣褒忠鄉將進行「送肉粽」科儀,11日晚間9時至深夜12時從三民路、埔姜街口出發,經過台78線快速道路通往出海口,提醒民眾盡早迴避。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林岳平透露挑戰賽牛棚調度考量 沒守住優勢就有變數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桃園11日電)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季後挑戰賽第2戰打擊端有不錯發揮,但遭樂天桃猿逆轉吞敗;獅隊總教練「餅總」林岳平解釋牛棚投手調度考量,點出比賽瞬息萬變,面對優勢時沒能守住就有變數。
中央社 ・ 1 小時前
不是女老師!台灣男性「擇偶最愛職業排名」曝光 近4成都選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條件,無論是外貌還是個性,甚至是職業,都有著各自的標準。《Dcard》和yes123求職網就針對男性進行了擇偶職業相關調查,結果已經出爐,引發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長大卻不想成熟?醫:長期「彼得潘症候群」會拖垮工作與人際關係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在心理學領域中,有些成年人雖然在年齡上已經成熟,但心智層面卻停留在逃避責任、不願面對現實的狀態。精神科醫師楊聰才表示,這種情況被稱為「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描述一群行為和心態上仍停留於「不想長大」的人。雖然彼得潘症候群並非正式收錄於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但在心理諮商和臨床觀察中,常見於不同年齡與性別的成人族群。 患有彼得潘傾向的成年人,常展現出責任逃避的行為。楊聰才醫師指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任性散漫,犯錯時傾向推卸責任,不願意承擔後果。當面臨重大決策時,也常常以拖延或推託的方式處理,難以做出成熟的選擇。這種行為模式雖然能短暫減輕壓力,但長期會造成現實問題累積,影響工作與人際關係。 缺乏自信與低抗壓性 心理反應波動大 楊聰才醫師提到,另一個常見特徵是缺乏自信,且對壓力的承受度偏低。這些人通常害怕失敗,容易因為擔心犯錯而退縮,並且在遇到挫折時傾向尋找藉口,或迅速陷入負面情緒。他們在面對壓力情境時,缺少有效的應對策略,容易出現情緒失控或逃避反應,進一步影響到自我形象與人際互動。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通常非常害怕孤單,因此在人際互動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換腎媽拚子! 剖腹產下男嬰激動落淚
器官移植病人也能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過去,許多移植女性病人因懷孕風險高而被迫放棄生育。39歲腎臟移植的林女士克服重重關卡,終於成功懷孕並順利誕下健康男嬰。寶寶在滿月前夕,與父母一同公開亮相,分享這段充
中廣新聞網 ・ 6 小時前
期望擁抱新生命 奇美醫院助腎移植媽媽順利圓夢
器官移植病人也能擁抱新生命,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奇美醫院跨域團隊成功助39歲腎移植媽喜迎健康男寶寶。9日,奇美醫院舉辦一場溫馨的滿月派對,寶寶在滿月前夕與父母一同公開亮相。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佳里奇美醫院院長田宇峯、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等出席,一起分享這段充滿淚水與希望的奇蹟歷程。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和出生登記資料統計,2001至2012年,全台僅有97例腎臟移植女性成功生產,比例為每26400名新生兒中有1例。田宇峯院長說明,台灣腎移植後女性的活產率達79.4%,但早產率也有46.8%、低出生體重率53.3%、剖腹產率50.7%,遠高於一般孕婦。移植後懷孕需面對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對胎兒可能造成影響。若是高齡或自然受孕,難度更是倍增。39歲的林女士,17歲時因雙側腎臟衰竭,開始近8年的洗腎生活,一邊選擇血液透析洗腎治療,一邊等待腎臟移植。25歲時,幸運獲得大愛捐贈者的健康腎臟,由田宇峯院長團隊成功移植,終擺脫洗腎束縛。林女士與先生交往10年,雙方感情穩定,由於腎臟移植病人懷孕存在高風險,家人勸說不要懷孕,但林女士依舊有著為人媽媽的夢想,期待有個屬於自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金鐘60/小禎佩甄閨密組頒獎 即興嗨唱王世堅〈沒出息〉全場笑瘋
李佩甄一上台就幽默開場,笑問:「妳記得我們上次來廣播金鐘是幾年嗎?」 小禎隨即自虧:「完全忘記,要吃銀杏!」兩人機智互動、全場笑聲連連。接著更即興唱了王世堅的〈沒出息〉「我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要排練,我只能匆匆忙忙,連!滾!帶!爬」,讓現場氣氛...
CTWANT ・ 2 小時前
外地青年返鄉救災 看見部落互助文化
國慶連假,別人放假休息,阿陶莫部落的青年卻選擇回家救災。從北部、南部一路趕回來的族人,不怕烈日、不怕泥濘,大家分工合作、默契十足,只為讓家園早點恢復。年僅十七歲的曾宇靖放下書包就投入救災,幼教老師...
大愛電視 ・ 4 小時前

電扶梯「卡鞋」4人遭波及!1女乘客送醫 北捷還原案發經過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藍彥欣/台北報導台北捷運新埔站5號出口今(11)日中午12點33分發生一起電扶梯意外,一名旅客因鞋子卡於電扶梯,導致電扶梯自趨安全啟動...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網軍後製加工猛造烏山頭水庫光電板謠言 台灣汽電共生與經濟部連假忙滅火
針對網傳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潔工人直接用藥水清洗」一事,身為「事主」的台灣汽電共生公司集團今(11)日特別發出聲明表示,經本集團嚴查確認後,確認乃不實之謠言,針對傳播者本公司將採取積極法律行動,不要再刻意以訛傳訛,並請各位媒體先進協助澄清,以正視聽。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進貨黑心豬大腸寧夏路陳先生 實際進貨數量曝光
屏東地檢署追查百威食品有限公司販售工業雙氧水加工的豬大腸流向,先前查出寧夏路豬肉商陳先生買了1330公斤,台北市衛生局比對進出貨紀錄後確認,陳先生購買數量應該是674公斤,陸續賣給寧夏夜市攤商和少數散
健康2.0 ・ 15 小時前
天天滑手機眼睛乾又痠?營養師大推「3樣護眼食物」 這1蔬菜可防藍光傷害
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地中海飲食強調多攝取深色蔬菜,也是一種富含葉黃素的護眼飲食法,讓你從餐桌上就開始守護視力。 別讓眼睛過勞退休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JAMA Ophthalmolog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有效延緩黃斑部病變惡化,尤其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而《Frontiers in Nutrition》在2024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與Omega-3可改善視網膜與視覺功能。也就是說,護眼不能只要休息,吃對食物也很重要! 三大護眼食物 吃出好視力 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三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不可少: 1、深海魚(Omega-3):如鮭魚、鯖魚,可維護視神經健康,減少乾眼症狀。2、胡蘿蔔(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幫助夜間視力與眼球免疫。3、菠菜(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濾除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指出特別對吸菸者更安全。 建議攝取方式簡單又美味,不只護眼,還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一舉數得! •早餐:胡蘿蔔蘋果汁+無糖優格+藍莓+堅果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天天喝「牛肉湯」當早餐!查出2.5公分息肉 富二代老台南人罹大腸癌
早餐要怎麼吃才健康?台灣早餐品項選擇多樣,無論是三明治配咖啡或是包子配豆漿,都各有擁護者,甚至很多人熱愛台式早餐,一大早吃乾麵、大腸麵線。如果是台南人,最經典的早餐莫過於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然而過去就曾有醫師分享,曾有喜歡喝牛肉湯當早餐的老台南人,在檢查時發現長了顆2.5公分的息肉,已經屬於早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