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吃?「這7類食物」是傷腎元兇 豬肝、雞胗、調味乳上榜
腎臟不僅是過濾體內廢物、毒素的中樞,同時也負責調節血壓、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然而,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潛藏不少會對腎臟造成負擔的食物,攝取過量還可能導致腎功能受損,因此了解並選擇合適的飲食,是維護身體健康重要的一環。我們本次便針對「傷腎食物」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食物其實是腎臟殺手吧!
手搖飲易發胖又會加重腎臟負擔! 7大傷腎食物你不可不知
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傷腎食物」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含糖飲料」受到最多網友熱議。常喝含糖飲料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外,也可能間接導致血壓、血糖、血脂肪偏高並影響腎功能,甚至造成腎臟損傷,讓不少網友直言「手搖飲不是癌症和三高、洗腎的推手嗎」、「我現在都不喝手搖飲料,(價錢)漲多少跟我沒關係,喝太多以後準備洗腎加糖尿病」,建議平常多喝白開水,若真的難以抗拒手搖飲的魅力,可以選擇無糖或微糖,減少糖分攝取,並避免添加珍珠、芋圓等高熱量配料。
▲網議7大傷腎食物1次告訴你。(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炸物」也是容易傷腎的食物之一,許多炸物如雞排、鹹酥雞等,在下鍋油炸前多會先醃製過,起鍋後又會灑上滿滿的調味料,導致鈉含量過高,加上過多的油脂,可能增加腎臟與身體的負擔。就有網友開心分享1大袋的炸物「戰利品」,讓不少人垂涎三尺,不過有人貼心提醒「太常吃就要洗腎了」,也有人提到其實「各種食品添加物才是洗腎的元兇,一堆炸物裏面都是食品添加物一堆」。
然而,還是有許多民眾直呼「雞排跟可樂可以使人快樂,好難控制啊」,認為炸物香氣撲鼻實在難以抵擋,對此有營養師分享除了減少吃炸物的頻率外,也可以透過「不另外加調味料/醬料」、「與親友分食」等方式,降低傷腎風險的同時也能解解饞。
過量食用內臟類食物也會傷腎 小心飲食地雷多喝水才是預防關鍵
另外,豬肝、雞胗等「內臟類」食物,含有高量的普林(又稱嘌呤),過度食用可能加重腎臟負擔。普林是形成尿酸的主要來源,若食用過多的高普林食物,易使體內尿酸濃度升高,增加尿酸結石形成的風險,除了引起痛風外,也可能導致腎臟感染,甚至腎功能衰竭。因此,控制內臟類食物攝取量並多喝水,對維持腎臟的健康也有幫助。
你喜歡的食物上榜了嗎?你是否也在無形中踩到了傷腎的地雷呢?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或者完全禁食這些食物,只要攝取適當的份量,並搭配其他對腎臟友善的食材,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多運動與攝取充足的水分等,也對腎臟健康大有幫助;讓我們一起遠離腎臟病變的風險吧!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補鈣變傷腎?醫曝「牛奶暗藏3大風險」 這1種人恐喝1杯就傷身
·「這1通便水果」腎不好千萬別常吃!醫嚴厲警告 猝死機率暴增3倍
其他人也在看

香蕉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19歲女因此大腸癌去世?博士破解食物相剋迷思
網傳一則駭人文章,宣稱「19歲女生患大腸癌去世,醫生告誡,香蕉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並列出8種不可以和香蕉一起吃的食物及藥物,包括:哈密瓜、西瓜、優酪乳、馬鈴薯、芋頭、紅薯、牛肉、阿斯匹靈。
健康2.0 ・ 23 小時前
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大醫院篩出12人早期肺癌 發生率達全國100倍
知名演員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引發外界關注。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近日發文指出,2013年台大醫院曾針對全院300位年滿45歲的主管與醫師,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意外發現,其中有12人罹患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天天滑手機眼睛乾又痠?營養師大推「3樣護眼食物」 這1蔬菜可防藍光傷害
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地中海飲食強調多攝取深色蔬菜,也是一種富含葉黃素的護眼飲食法,讓你從餐桌上就開始守護視力。 別讓眼睛過勞退休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JAMA Ophthalmolog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有效延緩黃斑部病變惡化,尤其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而《Frontiers in Nutrition》在2024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與Omega-3可改善視網膜與視覺功能。也就是說,護眼不能只要休息,吃對食物也很重要! 三大護眼食物 吃出好視力 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三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不可少: 1、深海魚(Omega-3):如鮭魚、鯖魚,可維護視神經健康,減少乾眼症狀。2、胡蘿蔔(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幫助夜間視力與眼球免疫。3、菠菜(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濾除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指出特別對吸菸者更安全。 建議攝取方式簡單又美味,不只護眼,還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一舉數得! •早餐:胡蘿蔔蘋果汁+無糖優格+藍莓+堅果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糖尿病生活更安心!人工智慧用胰島素幫浦與連續血糖監測輕鬆控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與血糖搏鬥就像一場無止境的馬拉松,尤其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完全缺乏,生活中隨時都要注意飲食、運動與胰島素注射的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不過,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提到,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智慧型胰島素幫浦(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AID)搭配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正逐步改變我們控糖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生活品質。 AID+CGM可自動校正與智慧計算 有助達標與避免低血糖風險 林嘉鴻醫師解釋,AID具備「自動基礎率控制」與「自動修正劑量」功能,就能根據CGM提供的血糖數據,智慧判斷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胰島素,甚至可達成血糖目標值100 mg/dL的控制目標,大幅減少血糖太高與太低的風險。CGM則是一種能即時偵測皮下組織間液中的血糖值的裝置。 患者只需在身體貼上小小的感測器,系統就會持續每5分鐘提供一次血糖數據,並可即時回傳到手機或幫浦裝置上,讓使用者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AID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驟逝!營養師揭「2類食物」助癌細胞生長、養出發炎體質:想預防要吃得對
資深演員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引發社會對肺腺癌的關注。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指出,除了眾所週知的吸菸和空污因素外,最新研究顯示「飲食習慣」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隱形推手,長期攝取高糖、高脂食物可能創造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
姊妹淘 ・ 20 小時前

吃錯水果恐骨鬆!醫公開「地雷清單」西瓜也上榜
天氣熱,許多民眾喜歡食用水果消暑解渴,但骨科醫師張耀元提醒,部分水果若食用過量,反而可能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同時分享了夏季水果的選擇要點,協助民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兼顧骨骼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熱爆飆38°C跟雙颱有關!「這天起」大降溫轉雨 新熱帶擾動蠢蠢欲動
國慶連假邁入第2天,今(11)日仍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高溫炎熱,大台北、西半部地區局部地區甚至出現36-38度高溫。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指出,炎熱天氣將再持續一週,下週末(18-19日)東北季風南下報到,將大幅轉涼,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天氣最為明顯,降雨也會增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62歲媽媽減肥18kg!3個月神逆襲從大媽→減肥教科書就靠5方法,這招還能加速燃脂太神了
高齡減肥其實不只是外貌問題,更是健康投資!一位小紅書網友分享,自己62歲的媽媽短短3個多月、近100天就狂甩18公斤,不但外型年輕一大截,血糖、血壓也都回到正常值,整個人神采奕奕。靠的不是流行速成法,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這種油比橄欖油好用又健康!醫師大推:不怕高溫、更適合中式料理
你以為健康飲食只能靠橄欖油?其實台灣的苦茶油早就是「隱藏版地中海飲食好油」!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欣瑜指出,苦茶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耐高溫、發煙點高,特別適合爆炒、煎煮等中式料理,不輸
健康2.0 ・ 23 小時前黃秋生「不赦之罪」訪高雄 透露對當導演感興趣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高雄11日電)香港影帝黃秋生獲選今年高雄電影節焦點影人,他帶著新片「不赦之罪」雙導演林善、譚善揚來台。黃秋生近年跟許多年輕導演合作,他透露對當導演有興趣,也想嘗試申請金馬創投。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我把女兒放在冷凍櫃」!75歲婦自首藏屍20年…頸部勒痕、頭部重傷疑遭殺害
日本茨城縣阿見町近日爆出一起駭人聽聞的藏屍案,一名75歲的婦人今(2025)年9月23日主動前往警察局自首,對警方說出「女兒的遺體在家裡的冷凍庫裡」一番話,現場員警獲報後也立即展開調查,並在婦人廚房的冷凍櫃裡發現一具女屍,警方後續在9月25日以涉犯遺棄屍體罪將婦人正式逮捕,全案始末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18 小時前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巨頭大幅漲價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官方9日大幅升級稀土出口管制,引發全球關切之際,中國兩大稀土巨頭公告,調高第4季稀土精礦價格,比第3季大漲37%,漲幅創兩年以來新高,這已經是連續第5次漲價。
中央社 ・ 9 小時前陸「長臂管轄」半導體業成本增 營運壓力顯著增加
美中貿易戰火重燃,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中國大陸加徵最高100%的關稅,並對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以反制大陸對稀土與相關技...
聯合新聞網 ・ 52 分鐘前
本周最強內幕》國造潛艦砸500億,真完蛋還是有人唱衰?民進2026超怕丟高雄,贏柯志恩得靠「無聊男子」?
近年兩岸情勢越趨緊張,去(2024)年雙十國慶後,共軍隨即對台灣啟動大型軍演,對於今年國慶前後的解放軍動態,國防部情次室情研中心副主任潘俊光上校9日表示,國慶時間是參考項目之一,國防部會持續掌握相關動態。軍事焦點方面,對民進政府加速建構不對稱戰力(asymmetric warfare)至關重要的「國防自主」政策中,極具指標性的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這......
風傳媒 ・ 1 天前
大番茄與小番茄有什麼差異?茄紅素抗氧化 加「這款油」一起吃助吸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番茄紅潤的外表不只是吸引人的顏色,它蘊含的營養與植化素,對健康有多重好處,尤其是對抗氧化與癌症防護。了解如何吃對番茄,能讓健康效果加倍。 大番茄:健康守護的紅色力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大番茄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水量高達94.5%,並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等礦物質。與小番茄不同,大番茄屬於蔬菜,每100克僅約20大卡,碳水化合物量也只有小番茄的一半,更適合穩定血糖。 除了基本營養,大番茄還富含多種植化素,包括胡蘿蔔素、楊梅素、維生素C、茄紅素,以及維生素P類黃酮。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能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與分裂,尤其紅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越高,與維生素A、B、C、E共同作用時,可進一步保護細胞染色體不受自由基損害。 研究指出,大番茄可能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也可能對肺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有保護作用,雖然證據力仍有限,但長期攝取有潛在健康益處。 小技巧:加油脂吸收更好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建議烹調大番茄時可加入橄欖油涼拌,或加熱後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健康醫療網 ・ 20 小時前
出事了?美國聯準會、英格蘭銀行總部「打上綠光」 台灣央行揭密
今(10)日適逢雙十國慶,總統府前舉行的國慶典禮延續去年「中華民國生日快樂」,除向來震撼人心國防部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外,還有空軍雷虎小組駕駛勇鷹號高教機壓軸施放彩煙。相對較少人注意的是,今除是國慶日外,同時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中央銀行(央行)今在臉書分享美英央行總部大樓「綠光罩頂」的由來,引發討論。央行指......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