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網紅「長期不吃早餐」胃癌死! 醫:太愛吃辣更關鍵
中國一名25歲抗癌網紅「千千」因晚期胃癌於今年5月24日不幸離世,她生前愛吃辣、不吃早餐且飲食不規律,引發網友熱議與不捨。醫師指出,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損害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並呼籲高危險群應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篩檢以預防疾病。
千千曾在個人影片中坦言,多年來不吃早餐、常為了減肥省略正餐,作息混亂且偏好辛辣食物。她的生活習慣讓不少網友質疑是否因此導致胃癌。對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表示,胃癌確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長期攝取重辣、重鹹、醃製品及燒烤食物,以及菸酒,都是明確的高危險因子。
李思錦進一步說明,雖然不吃早餐或三餐不規律與胃癌的直接關聯不大,但過度食用辣椒確實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增加患病風險。她提到,長期讓胃腸處於異常發炎狀態,可能引發腸上皮化生或異生變化,進而演變為胃癌。
多項研究也顯示,重辣飲食與胃癌發生率有關。1994年墨西哥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大量食用紅辣椒的人群胃癌比例顯著較高;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報告指出,四川、重慶等喜好重辣口味的地區,胃癌發生率長期名列前茅;南韓亦因重口味飲食習慣成為胃癌高發國家。
除了飲食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重要成因之一。李思錦提醒,此菌可透過共用餐具傳播,建議民眾使用公筷母匙,並定期接受篩檢。她提到,政府計畫將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納入健保給付,針對45至74歲民眾提供檢查,盼能早期發現與治療。
在治療方面,李思錦表示,近年胃癌療法進步顯著,除傳統手術與化療外,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為晚期患者帶來希望。針對Her2陽性胃癌,健保已給付Enhertu等藥物,幫助延長生存期,雖無法根治,但能提升存活率。
李思錦也特別提醒,年輕人常忽略胃部不適,誤以為是壓力或飲食不均所致,導致胃痛、腹脹、噁心、體重下降等症狀延誤就醫。她建議,若症狀持續超過兩周,應盡快接受胃鏡檢查,尤其有家族病史者更需定期追蹤。
此外,她提到一種較少見的「皮革胃」(linitis plastica),多見於年輕女性,因胃壁硬化導致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延誤至晚期才確診。李思錦強調,無論療法如何進步,早期篩檢與控制危險因子仍是預防關鍵。
她分析,年輕人胃癌往往與基因異常有關,病情進展迅速且易忽略症狀,導致預後不佳。因此,有家族史者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並調整飲食習慣,減少重辣重鹹及醃製、烤炸食物攝取,同時戒菸戒酒,維持規律作息。
李思錦最後呼籲,民眾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刺激性食物與菸酒,一旦出現持續上腹痛、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等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台中益民一中商圈淪空城!剩娃娃機苦撐 在地人分析原因
民進「末日現象」來襲?前扁辦主任:2026恐全面崩盤
輝達總部選址轉向!經濟部證實收到委託 四都招手爭取
其他人也在看

天天喝「牛肉湯」當早餐!查出2.5公分息肉 富二代老台南人罹大腸癌
早餐要怎麼吃才健康?台灣早餐品項選擇多樣,無論是三明治配咖啡或是包子配豆漿,都各有擁護者,甚至很多人熱愛台式早餐,一大早吃乾麵、大腸麵線。如果是台南人,最經典的早餐莫過於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然而過去就曾有醫師分享,曾有喜歡喝牛肉湯當早餐的老台南人,在檢查時發現長了顆2.5公分的息肉,已經屬於早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孔孝真示範洋裝穿搭4招:混搭公式必學,「這樣穿」超減齡
孔孝真向來是韓劇圈裡的時尚指標,她對洋裝的駕馭,更展現出獨有的成熟優雅。她不追求複雜剪裁,而是透過色彩、布料與配件的巧妙搭配,讓簡單的洋裝也能散發高級感。近期她在Instagram上分享的造型裡,從輕盈棉質長裙到修身剪裁款,都散發出自然自在的氛圍,不論正式或休閒場合都能游刃有餘。
bella儂儂 ・ 1 天前
治療後仍中鏢!她幽門桿菌「二度陽性」 醫示警:這2種情況最容易傳染
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1個月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醫師經詢問得知,陳小姐的家中常有聚餐,中秋過後天氣轉涼經常吃火鍋,由於家庭成員過去也曾檢驗出幽門桿菌感染,推測是聚餐時沒落實公筷母匙,才造成重複感染情形。 幽門桿菌治療後仍會感染! 家人中鏢傳染機率就高 幽門桿菌不是治療後就一勞永逸,沒注意還是有重複感染的可能!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已經被證實與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康本初說明,傳染途徑主要是經口傳染,因此用餐時倘沒公筷母匙,同桌的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因此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有無感染。 患者感染不一定有症狀 就醫檢驗才準確 民眾該如何確認有感染幽門桿菌?康本初說,檢測幽門桿
常春月刊 ・ 1 天前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千萬別拖,務必盡早就醫,才不會小病變大病。身體有狀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就曾分享,有位83歲阿嬤患有C型肝炎、肝癌病史,3年前被檢查出一顆大小約1.9公分的肝臟腫瘤,癌症指數一度飆至4925 ng/ml,也不打算動手術要等身體自行修復。後來聽從醫師建議,連續7個月吃地瓜葉,再次檢查後發現癌症指數降至5.3 ng/ml,腫瘤也消失了。醫師得知結果後,很是驚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沒吃很油也得脂肪肝?醫曝「這1食物」更可怕 你每天默默吃很多
你是不是也以為脂肪肝只有「吃很油、很胖的人」才會得?其實不然,越來越多外表瘦瘦的人,在健檢時發現自己竟然有脂肪肝!讓人疑惑:「我沒有吃大魚大肉,為什麼會這樣?」 精緻碳水化合物危害 可能還超過吃太油 邱筱宸 醫師指出,不是只有油脂,糖分和精緻澱粉也會害肝!當我們吃太多像是:白飯、白麵包、麵條、麵包、餅乾、甜點、澱粉類、手搖飲、含糖飲料、加工食品等,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悄悄儲存在肝臟,成為「脂肪肝」。 還有這些原因 也會導致脂肪肝 1、久坐、少運動2、體重不高但內臟脂肪高3、有胰島素阻抗、血糖偏高4、營養不均5、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如類固醇) 或飲酒6、即使是素食者,也可能因為主食比例偏高,攝取過多精緻澱粉,而導致脂肪肝 脂肪肝怎麼知道?該怎麼追蹤? 脂肪肝大多在健康檢查中發現,透過腹部超音波即可初步判斷。此外,也可以搭配抽血檢查 (如肝功能指數ALT) 確認是否同時有肝臟發炎,或使用非侵入性評估工具 (如肝臟纖維化掃描、抽血FIB-4指數) 追蹤肝臟是否已經纖維化。建議有脂肪肝的人,一定要定期回診抽血和超音波追蹤。 為什麼不能忽略脂肪肝? 脂肪肝雖然初期沒有症狀,但長期未改善,可能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00後整頓職場用3招 上班族超有感
生活中心/饒婉馨報導西元2000年後出生的,被簡稱為「00後」。現在有不少「00後」一代已開始進入職場了,有不少人也感受到隨之而來的衝擊,有部分上班族稱此為「整頓職場」。近日有一位上班族在Dcard論壇分享自己感受,他整理出個人最有感的三點;依順序分別是「不想加班、不想應酬會直接走人」、「被凹雜事(打掃、列印、買便當)選擇不做」和「不合理的原因被主管罵會回嘴甚至爆炸」。
民視 ・ 1 天前

奧客壽司吃到飽只吃生魚片 店員不忍了1舉動被讚爆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連鎖壽司品牌爭鮮旗下的「MAGiC TOUCH 」近期推出499元壽司吃到飽活動,原本是想讓饕客大啖壽司、衝人氣,沒想到卻意外掀起「浪費食物」爭議。近日有民眾在店內目擊,有顧客竟把壽司當生魚片吃,只吃魚料、不吃醋飯。畫面被網友PO上《Threads》後掀起熱議,不少人留言狠批「499元吃到飽不代表能浪費!」、「這樣的胃口不如去買刺身算了」。
民視 ・ 3 小時前
「只能再活3個月」卻協助逾百人 抗癌鬥士讓病友看到希望
「生命不在於長短,只要活出精彩」,56歲的康琬琪,10年前被診斷罹患肝癌末期,醫生還告訴她只能再活3個月,讓她「連死亡都準備好」,事後不僅抗癌成功,還毅然辭去工作擔任志工服務社會。她的抗癌故事感動許多人,甚至還有病友說,看到康琬琪彷彿「讓我看到希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2台大醫罹肺癌!前感染醫曝「2癌症滿惡性」:以目前醫學難以治療
顏正國過去是知名童星,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7日傳出因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歲。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也回憶, 2013年上半年,台大為全院300位45歲以上的主管及醫師進行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卻意外發現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要再丟掉!洋蔥這1處是超強消炎神物 洋蔥、蒜頭最營養吃法學起來
洋蔥、蔥、蒜頭是天然的抗病毒幫手!營養師薛曉晶推薦大家可以煮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增強免疫的蔥蔥雞湯,做法超級簡單,而且超美味,完整食譜及步驟快學起來。 蔥蔥雞湯的食材包括洋蔥、蔥、蒜頭、雞骨架和
健康2.0 ・ 1 天前
韓國瑜國慶演說充斥滿滿國內政治口水 黃帝穎列兩大事由痛批失格、丟臉
114年國慶大會今(10)日登場,擔任國慶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大會主席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在演說中砲火猛烈,包括批評台灣社會被大罷免撕裂、未來被關稅談判犧牲等。對此,律師黃帝穎在臉書發文批評,韓國瑜把滿滿國內政治口水放在正式國慶致詞講稿,在國際友人、外賓面前就是失格、丟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他腰酸背痛一個多月 醫一照猛搖頭「骨頭被吃掉了!」
一名59歲患者腰酸背痛一個多月找不出原因,就醫一照才發現竟是癌轉移!對此,復健科醫師鍾佩珍表示,坐骨神經痛並非疾病本身,而是多種病因造成的症狀,從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到癌症轉移都可能引發,民眾若出現腰部到腳趾的疼痛或麻痺感,應盡速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維生素D3怎麼吃?藥師點名「4類人才需補充」:亂補反而傷身
在臉書、IG擁有高人氣的健康粉專「周藥師吃給你看」,長期透過血糖機實測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深受網友信賴。近期他則針對維生素D3做出解析,直指多數人其實不需要特別補充,除非屬於「特定4種族群」,否則盲目攝取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季後賽/補位漏接!錯失雙殺守備 斯漢送大禮給費城人害道奇落後
國聯分區系列賽G4道奇和費城人上演精彩投手戰,前6局打完雙方先發投手都沒有失分,道奇7局上換上斯漢(Emmet Sheehan)中繼,不料他因為自己補位漏接導致雙殺守備無法完成,隨後他也為這個失誤付出代價,被費城人敲出二壘安打先馳得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張宇深夜離家出走 老公不以為意「叫外送爽吃」火上加油
張宇坦言,成為母親之後壓力倍增,生活節奏緊湊,難以放鬆。她表示,偶爾會到住家附近的酒吧小酌,讓自己短暫逃離育兒與家庭責任。「很多時候都在陪孩子寫功課、學才藝,事情一件接一件,久了真的會覺得身心疲憊。」她如此形容日常的壓力。節目中,她回憶起某次夜晚照顧完孩...
CTWANT ・ 8 小時前
提前上班破道奇「8局魔咒」球迷轟動!佐佐木朗希飆火球連續解決9人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尋求連霸的道奇在先前的5場季後賽,牛棚於第8局一共失掉11分,但就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似乎找到「8局魔咒」的解答!前幾場比賽都是在9局才上場的佐佐木,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提前上班」於8局登板,接著連續解決9名打者,後援3局無失分,沒被敲安,飆出2次三振,優異表現讓滿場道奇球迷興奮的大喊他的名字「ROKI」。
FTV Sports ・ 1 天前
陳珮騏無預警公開24年前嫩照:原來真的老了 對比現況震撼全網
女星陳珮騏起初以模特兒身分出道,後來跨足戲劇圈成為家喻戶曉的八點檔演員,近日,陳珮騏在斷捨離時意外翻出24年前的舊照,感慨表示:「我真的老了」,不過照片仍讓網友驚呼連連。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