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很油也得脂肪肝?醫曝「這1食物」更可怕 你每天默默吃很多
你是不是也以為脂肪肝只有「吃很油、很胖的人」才會得?其實不然,越來越多外表瘦瘦的人,在健檢時發現自己竟然有脂肪肝!讓人疑惑:「我沒有吃大魚大肉,為什麼會這樣?」
精緻碳水化合物危害 可能還超過吃太油
邱筱宸 醫師指出,不是只有油脂,糖分和精緻澱粉也會害肝!當我們吃太多像是:白飯、白麵包、麵條、麵包、餅乾、甜點、澱粉類、手搖飲、含糖飲料、加工食品等,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悄悄儲存在肝臟,成為「脂肪肝」。
還有這些原因 也會導致脂肪肝
1、久坐、少運動
2、體重不高但內臟脂肪高
3、有胰島素阻抗、血糖偏高
4、營養不均
5、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如類固醇) 或飲酒
6、即使是素食者,也可能因為主食比例偏高,攝取過多精緻澱粉,而導致脂肪肝
脂肪肝怎麼知道?該怎麼追蹤?
脂肪肝大多在健康檢查中發現,透過腹部超音波即可初步判斷。此外,也可以搭配抽血檢查 (如肝功能指數ALT) 確認是否同時有肝臟發炎,或使用非侵入性評估工具 (如肝臟纖維化掃描、抽血FIB-4指數) 追蹤肝臟是否已經纖維化。建議有脂肪肝的人,一定要定期回診抽血和超音波追蹤。
為什麼不能忽略脂肪肝?
脂肪肝雖然初期沒有症狀,但長期未改善,可能進一步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提高肝癌風險。此外,脂肪肝也常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疾病共病,增加全身器官危害。研究顯示,如果同時合併代謝症候群,死亡率會更加上升!
脂肪肝是可以完全逆轉
1、少糖、少加工、避免過多澱粉 (而不是只忌油)
2、多蔬果、高纖維
3、增加日常活動與規律運動
4、避免暴飲暴食、保持作息穩定
5、減重 (對於過重的人,減重5%就可以看到效果)
素食怎麼吃,才能顧肝?
選擇全穀類 (如糙米、燕麥、藜麥) 取代白米白麵,避免過度依賴碳水化合物製品 (麵包、餅乾)、加工素料、含糖飲品,多攝取豆類、堅果、深綠色蔬菜與天然植物蛋白,才能讓肝臟輕鬆不超載!
邱筱宸提醒,脂肪肝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肝功能,甚至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別等到出問題才重視它,現在就開始好好照顧你的肝!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她早餐「戒吃1品項」瘦7公斤、脂肪肝消失了! 醫曝: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吃錯
·醫揭「脂肪肝3大迷思」讓人超錯愕! 吃素、減肥減太快都不妙
其他人也在看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日常生活中一些可能會忽略的症狀,可能在暗示你的身體出問題了!中國一名6旬的老翁長達半年都有胸悶、左腳隱隱作痛的狀況,他以為只是年紀大,沒想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早已轉移到骨頭,醫師就提醒,如果有發現3個症狀,可能就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學中心爆「逃亡」潮 精神科醫師去哪了?
工作量大、健保給付不佳,近年醫學中心爆「醫師出走潮」,不只急重難科別難找人,連精神科醫師也轉去診所,去年醫學中心執業醫師僅佔二成二,診所卻達三成四,診所醫師人數,已超車醫學中心。就有醫師透露,大環境壓力大、健保制度不友善,都是原因,專家呼籲,政府應提高醫院醫師留任誘因,增加健保資源挹注,避免潛在社安網有破網疑慮。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全是泡泡!37歲失業男酗酒「把肝臟喝成海綿」險喪命
一名37歲肥胖男性因失業心情不佳,長期借酒澆愁,後來出現腹部悶脹不適及皮膚發黃等症狀。經澄清醫院肝臟切片檢查,發現肝臟組織呈現多個大顆泡泡狀結構,已出現肝臟衰竭情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1神秘T霸「大陳絞股藍」掰了 彰化人哭:沒回家的感覺
位於國道一號彰化溪湖交流道附近,有一塊被視為彰化地標的「大陳絞股藍」T霸廣告看板,近日有網友發現,這塊神秘看板竟已悄然下架,不少彰化在地網友紛紛表示遺憾,甚至有網友感嘆「完全沒有回家的感覺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慶日晴朗炎熱8縣市亮高溫燈號 吳德榮︰首波帶明顯冷空氣東北季風估下周末到
今天(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天氣晴朗炎熱,中央氣象署發布8縣市高溫資訊示警,其中新北有攝氏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說,今天各地大多為晴時多雲,白天偏熱,預估第一波帶有明顯冷空氣東北季風,在18日晚間或19日抵達。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3 小時前
擺脫脂肪肝沒有特效藥,減重、運動最有效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一般而言,「減重、運動與飲食控制」是目前醫學上公認最有效的脂肪肝治療方式,胃腸肝膽內科醫師楊國鑫指出,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直接消除脂肪肝,通常要到肝臟開始出現發炎症狀,才會進行藥物治療,且主要是控制因脂肪肝造成的肝炎或引發脂肪肝的相關疾病,並不是直接針對脂肪肝本身來做治療。 以緩和減重的方式為佳「大家都想要一顆特效藥,藥吃下去就減肥成功了、脂肪肝也沒有了。」楊國鑫表示,雖然脂肪肝已成為普遍流行的國病,可是願意在狀況加劇前積極改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人卻是寥寥可數。或許是因為脂肪肝沒有明顯不適,又無法單靠藥物根除,「所以大家才會那麼消極吧!」楊國鑫無奈的說。 不過楊國鑫也特別提醒,「千萬別幻想抽脂或接受減肥手術就能一勞永逸。」任何手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必須小心評估。另外根據研究顯示,減重太快反而很可能讓脂肪肝變得更嚴重,所以還是推薦以緩和減重的方式為佳。「目前針對脂肪肝的特效藥還是只有一個,就是改善過去不良習慣,減去身上多餘脂肪,多做運動、多活多動!」 您是脂肪肝高風險族群嗎?脂肪肝的成因,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原發性的脂肪肝與基因遺傳、肥胖體質較為相關;次發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2歲媽媽減肥18kg!3個月神逆襲從大媽→減肥教科書就靠5方法,這招還能加速燃脂太神了
高齡減肥其實不只是外貌問題,更是健康投資!一位小紅書網友分享,自己62歲的媽媽短短3個多月、近100天就狂甩18公斤,不但外型年輕一大截,血糖、血壓也都回到正常值,整個人神采奕奕。靠的不是流行速成法,
女人我最大 ・ 14 小時前
不是水煮!醫揭「花椰菜最佳煮法」:保留最多抗癌成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醫師廖志穎表示,一項超過60萬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吃半碗花椰菜,可以減少20%~26%的罹癌風險,建議每週至少吃2~3次,可採清蒸3~5分鐘,蒸到鮮綠微脆即可,能保留最多的抗癌營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天前
狂甩51公斤!42歲女體重破百瘦出小蠻腰 靠「4招」體年齡回春到27歲
肥胖不只與癌症有關,隨著年紀增長,還會對各器官、關節造成負擔。衛福部彰化醫院一名42歲個管師吳雅婷,原本體重是104公斤,擔心肥胖危害健康而決定減重,靠著飲食調控及增加身體活動量,13個月後甩肉51公斤,身體年齡更是從69歲回春到27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11震後失蹤14年!6歲女童遺骸「飄120公里」尋獲 母親泣訴:要好好歡迎她回家
據《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報導,宮城縣警方指出,縣內南三陸町在2023年2月曾進行人行天橋的整修工程,事後在進行周邊清理工作時,建築公司的工人發現了類似人類遺骸的物品,於是立刻通報警方。警方則經過DNA與蛋白質的分析,確定了是在311大地震中失蹤的宮城縣女孩山根捺...
CTWANT ・ 6 小時前
饒河夜市人氣王!連外國觀光客都瘋排的冰火湯圓,Q彈湯圓趁熱吃,冰底淋上桂花檸檬汁一秒變神級甜點!
這次趁著到松山機場接機的同時,我們來到饒河街夜市吃晚餐和宵夜,除了必吃的胡椒餅、 藥燉排骨、烤肉串之外,有間甜點總能在夏夜裡、甚至冬天裡,吸引長長人龍,那就是「 御品元冰火湯圓」,以冰火交織的衝突感聞名,將傳統的熱呼呼芝麻花生湯圓,搭配刨得細緻如雪花般的冰屑,形成冰與火的極致對比,正因如此也總是許多遊客排隊的熱門店。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2 天前
吃錯水果恐骨鬆!醫公開「地雷清單」西瓜也上榜
天氣熱,許多民眾喜歡食用水果消暑解渴,但骨科醫師張耀元提醒,部分水果若食用過量,反而可能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同時分享了夏季水果的選擇要點,協助民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兼顧骨骼健康。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近200萬人證實!不吃早餐竟會讓你更容易憂鬱?
最新研究顯示,跳過早餐不僅影響生理健康,更可能增加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一項涵蓋近200萬人的大規模研究運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法,證實了不吃早餐與重度憂鬱症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治療後仍中鏢!她幽門桿菌「二度陽性」 醫示警:這2種情況最容易傳染
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1個月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醫師經詢問得知,陳小姐的家中常有聚餐,中秋過後天氣轉涼經常吃火鍋,由於家庭成員過去也曾檢驗出幽門桿菌感染,推測是聚餐時沒落實公筷母匙,才造成重複感染情形。 幽門桿菌治療後仍會感染! 家人中鏢傳染機率就高 幽門桿菌不是治療後就一勞永逸,沒注意還是有重複感染的可能!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已經被證實與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康本初說明,傳染途徑主要是經口傳染,因此用餐時倘沒公筷母匙,同桌的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因此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有無感染。 患者感染不一定有症狀 就醫檢驗才準確 民眾該如何確認有感染幽門桿菌?康本初說,檢測幽門桿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咖啡一天喝「這杯數」最長壽!研究:加糖、無咖啡因也可降死亡率
長久以來,咖啡被視為提神飲品,但它對健康的影響遠超想像。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近日引述一項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的研究,揭示了咖啡與壽命的驚人關聯:適量飲用咖啡,無論有無加糖或有無咖啡因,皆與總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有關,但關鍵在於必須掌握其「黃金飲用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一名62歲的阿嬤近日頻繁出現皮膚乾癢、心悸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更年期或皮膚疾病所致,結果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竟高達474,已經接近危急邊緣。對此,中醫師艾莉絲表示,造成血糖飆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警告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隨時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直擊/顏正國靈堂擺設曝光!白色花海圍繞 連3天開放粉絲致意
顏正國肺腺癌病逝3天,今(10)日迎來51歲冥誕,也是靈堂首日對外開放,上午10時起陸續有粉絲前來弔唁,場面哀戚。靈堂現場擺設也曝光,遺照周圍以白色花海圍繞,布置相當簡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陳幸妤很兇?久違露面影片瘋傳!患者評價曝
[NOWnews今日新聞]前總統陳水扁女兒、牙醫師陳幸妤,過往因家庭背景屢遭媒體跟拍,數度在鏡頭前崩潰、飆罵,兇悍形象深植人心。不過,近日一名網友找陳幸妤矯正牙齒,也上傳互動影片,影片中可見陳幸妤被網...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抗發炎、降膽固醇必吃食物清單!名醫教你護心清血管!
你知道用什麼天然的方法,不吃藥就能降壞膽固醇嗎?今天邀請到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郝文瑞醫師來破解,不抽菸不喝酒沒有危險因子的人,竟然容易罹患心肌梗塞?關鍵原因是什麼? 保護心血管怎麼吃最好?一起來看看!抗發炎、清血管!名醫曝護心降膽固醇這樣吃!郝文瑞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多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與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加上美國心臟協會(AHA)與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等權威指......
風傳媒 ・ 2 小時前
創下最強9月!這檔記憶體稅後淨利「年增1121.74%」 EPS寫4.06元獲利超越第二季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AI浪潮襲來,記憶體成近期市場一大題材,繼大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先後公布營收後,近期熱門股群聯(8299)也...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