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噴式流感疫苗來了!適合誰?有哪些副作用?公費自費一次搞懂
台灣首次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今年10月起,除了傳統的注射型疫苗,多了一種無痛、免打針的新選擇。鼻噴式流感疫苗只需將減毒病毒株噴入鼻腔,就能在鼻黏膜中引發免疫反應,對害怕打針的孩子或大人來說,是更舒適的接種方式。不過,鼻噴式流感疫苗哪些人可以施打?需要自費嗎?又該怎麼和注射型疫苗做選擇?以下帶你一次搞懂。
目錄
鼻噴式流感疫苗是什麼?和注射型疫苗差別有何不同?
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的流感疫苗,透過噴霧方式將減毒病毒株直接噴入鼻腔,模擬自然感染的過程,引發免疫反應,通常鼻噴式流感疫苗在接種後約2週,人體內會產生抗體。
由於鼻腔是流感病毒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關卡,這類鼻噴式疫苗透過誘發IgA抗體至鼻腔黏膜,相當於直接在黏膜處建立第一道防線,保護上呼吸道避免病毒大量繁殖後持續進攻,保護力可維持約12個月,同時,血液內也能產生IgG抗體。不同於傳統「不活化」的注射型疫苗,它不需要針筒,也不會造成注射疼痛,特別適合害怕打針的2至18歲族群。
那如果接種過鼻噴式流感疫苗,還需要補打注射型疫苗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新聞稿說明,台灣流感疫苗的株別,每年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訂定,所以鼻噴式與注射型疫苗使用的病毒株相同,因此擇一接種即可,不需重複施打。
至於鼻噴式流感疫苗與注射型流感疫苗該怎麼選擇?可以參考下列表格:
疫苗種類 | |
---|---|
活性減毒疫苗 | 不活化疫苗 |
2歲~18歲 | 6個月以上皆可接種 |
孕婦、免疫低下者、有哮喘的2~4歲幼童、服用阿司匹靈者、過敏者 | 嚴重過敏或曾有不良反應者 |
約12個月 | 約6個月 |
以呼吸道症狀為主 | 注射部位紅腫、疼痛 |
無,需自費 | 有自費及公費疫苗可選 |
誰可以打鼻噴式流感疫苗?哪些人不適合?
鼻噴式疫苗主要建議給健康的兒童與青少年,適用年齡為「滿2歲~未滿18歲」,但因為鼻噴式疫苗屬於活病毒,雖然致病性不高,仍建議免疫功能較差者避免接種。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蘇怡寧醫師也整理出,以下6類人不適合接種鼻噴式疫苗:
孕婦
2歲以下嬰幼兒
免疫功能低下,或是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者
有哮喘或喘鳴病史的2~4歲幼童
服用阿司匹靈或水楊酸者
對疫苗成分嚴重過敏者
鼻噴式流感疫苗有副作用嗎?
兒童胸腔科醫師徐嘉賢表示,小朋友接種完鼻噴式流感疫苗後,大約要2週左右才能產生保護作用,期間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流鼻水、鼻塞、發燒與喉嚨痛等類似感冒的呼吸道症狀。
鼻噴式流感疫苗的價格多少?能公費使用嗎?
目前疾管署尚未將鼻噴式流感疫苗納入公費疫苗計畫,需自費接種。各醫療院所價格約新台幣 1,600~2,000 元不等,建議接種前先向院所確認費用與庫存狀況。
鼻噴式流感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使用嗎?
視疫苗種類和醫師建議而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由於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因此建議和同為活性減毒疫苗的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或水痘疫苗、卡介苗分開施打,例如同一天接種、但打在不同部位,或至少間隔一個月以上。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B型肝炎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等不活化疫苗,則沒有時間隔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接種流感疫苗的9歲以下兒童,無論是使用注射型或鼻噴式疫苗,最好間隔一個月要補打第二劑,才能確保當年度的免疫反應足夠。
活性減毒疫苗 | 不活化疫苗 |
---|---|
建議間隔至少一個月,或同天但不同部位接種(實際狀況仍需依醫師建議)。 | 一般可同時接種,無需間隔(實際狀況仍需依醫師建議)。 |
去年打過流感疫苗/得過流感,今年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需要,仍建議接種。因為流感病毒分A型與B型,其中A型又細分H1N1、H3N2等亞型,每個型別又包含許多不同病毒株,得過一次流感,只代表對某型有免疫力,卻不保證對其他病毒株有保護力。疾管署特別提醒,流感病毒變異速度快,每年流行株不同,即使曾感染或施打過舊株,仍可能再度感染,因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仍是必要,也是維持保護力的最佳方式。
尤其,流感重症對兒童的威脅程度不亞於腸病毒,萬萬不可輕忽!無論是傳統針劑或鼻噴式流感疫苗,防護效果皆已獲得驗證,台北醫學大學兒科部主任張璽提醒,近期流感疫情已逐步升溫,建議儘早接種,以降低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若需使用鼻噴式流感疫苗,經醫師評估後,適用對象即可透過鼻腔噴霧接種,提升兒童與青少年接種疫苗的意願。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橄欖油輸了!醫揭最適合炒菜的油是這款台灣之光,3種植物油千萬別熱炒 不讓癌症、中風盯上你!專家曝1平價食材=天然抗病藥,降血壓還防骨鬆
其他人也在看

鼬獾染狂犬病!闖入太平農場暴斃 「餵食點」恐加速疫情擴散
「太平山區發現狂犬病毒感染鼬獾屍體!」專家憂疫情恐擴散,呼籲民眾勿隨意餵食野生動物。截至7月底,台中已新增3例鼬獾狂犬病案例,太平區更是新增地點。該區不僅野生動物豐富,還有流浪犬和餵食據點,病毒恐藉此跨物種傳染。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民眾應提高警覺,避免被感染動物抓傷,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根據疾管署統計,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短短兩週內,已經有約212萬人次完成接種,由於施打需求超出預期,疾管署也緊急增購20萬劑疫苗,確保供應充足。不過,許多人也好奇:流感疫苗該怎麼挑?保護力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有副作用?Podcast《優活問問》將帶大家深入了解今年的流感現況,以及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疫苗,幫助民眾安心面對流感季。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洗面乳怎麼選?皮膚科醫揭選購5大原則:敏感肌和一般膚質「其實沒差」
「洗臉」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程序,不過為應對不同膚質屬性、季節與生活作息需求,挑選「洗面乳」也成了一件不簡單的小事!到底洗面乳該怎麼挑?不同膚質又該怎麼選擇適合的洗臉產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皮膚科權威暨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解答洗面乳挑選5觀念。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打疫苗送好禮! 桃園啟動「左流右新、健康安心」巡迴接種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為提升社區的整體防護力,桃園市府衛生局明天(18日)起相繼推出「左流右新、健康安心」三場社區巡迴接種服務,現場也準備了多項好禮,鼓勵大家踴躍參加,一次完成流感與新冠疫苗的接種,獲得雙重保護。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只有發燒沒其他症狀?「不明熱」原因與診斷,4大真兇恐藏重病警訊
日前長榮空姐抱病值勤返台後不久病逝,引發社會關注,有媒體報導指出疑是罹患免疫罕病「史迪爾氏症」。不過近日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孔祥琪)在其粉絲專頁發...
早安健康 ・ 1 天前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專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種防重症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第40週(9/28-10/4)統計資料顯示,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5萬人次,疫情明顯處於高原爆發期。雖第41週(10/5-10/11)因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13萬7千餘人次,顯示病毒傳播快速,社區流感傳播鏈尚未有效阻斷,疫情恐將持續處於高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一張紙嚇得蒼蠅不敢來!神奇「68驅蠅法」真相揭秘,專家認證防蠅3妙招
想好好享用一頓飯,卻被蒼蠅「突襲」該怎麼辦?無論是在家、餐廳,甚至戶外露營,蒼蠅在餐桌上亂飛不僅煩人,更可能帶來衛生疑慮。最近有網友分享,一張普通的白紙竟能神奇...
早安健康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22 小時前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22 小時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22 小時前
入秋養生這樣吃!中醫揭「4種水果」潤肺護喉又顧腸胃
近期天氣逐漸明顯轉涼,入夜後更是明顯,不少人紛紛出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中醫師推薦4種秋天水果,不僅能止咳化痰、改善便秘,還能提升免疫力,邀請民眾一起顧好健康、迎接舒心的秋天。
鏡報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