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引進「1152切電腦斷層」 精準判讀早期肺癌、腦部病變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為強化精準診斷量能,高醫岡山醫院最新引進「1152切電腦斷層」,新儀器兼具掃描快速、低輻射劑量及最佳影像解析度等特色,有助於早期肺癌、冠狀動脈狹窄及腦部病變等各種高階的影像判讀,提供北高雄民眾最安全、先進的影像學檢查服務。
衛福部最新統計,癌症及心臟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前兩位,其中,肺癌更是癌症頭號殺手,早期診斷的重要性不容輕忽。岡山高醫院長黃炫廸表示,醫院開院之初就配備了768切高階電腦斷層,如今再增設更高階的1152切電腦斷層,2台頂規儀器與醫學中心同等級,將能提供最好的電腦斷層影像診斷,在地民眾不必舟車勞頓到醫學中心,就能獲得高品質檢查。
影像醫學科主任韓易庭指出,1152切電腦斷層具備極快轉速,全身掃描只需2秒,對於長輩、幼兒或容易躁動的病人,檢查過程中不需額外使用鎮靜藥劑;並可大幅減少輻射量及顯影劑使用量,提升腎臟病患的受檢安全。
除精準診斷早期肺癌,針對心血管疾病,「1152切電腦斷層」可更快速、安全進行篩檢,即使是心律不規則的患者,仍可接受冠狀動脈狹窄的電腦斷層檢查,了解是否有冠心症。
韓易庭說,1152切電腦斷層檢查室內,導入以病人為中心的情境式燈光設計,透過紅、綠、藍、黃等氛圍燈光的節奏與轉場,在檢查期間營造放鬆氛圍,可舒緩受檢病人的緊張與焦慮情緒,提升檢查過程的舒適感。
岡山高醫表示,將結合影像醫學科及健康管理中心團隊的服務量能,強化北高雄民眾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篩檢,提升檢查可近性與完成率。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台灣沒有甜甜價了?全球櫻桃市場陷入危機 最慘國家超意外
退休阿北存款400萬想買哈雷耍帥 阿嬤不忍了只問1事
賴母只能拿200萬!5億高中生婚姻無效 遺產可能這樣分
吃牛排別再點菲力了!最不值得點的「2款牛排」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薑辣素助防癌、抗發炎!醫:嫩薑腐壞恐產生有害物質
薑是華人料理常見的食材,不僅能提升料理風味,更具有多項保健功效。劉博仁醫師指出,薑中的薑辣素具有抗發炎功效,研究顯示可能有助於降低大腸癌、攝護腺癌、肝癌及乳癌的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以色列宣布人質將在週一清早獲釋 就在川普抵達以色列前夕
以色列政府發言人週日(12日)表示,仍在加薩哈瑪斯手中的20名以色列人質,預計將在週一(13日)一早獲得釋放。時機點可能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旋風式訪問以色列前夕。
太報 ・ 2 小時前治療憂鬱症有新招 32歲工程師靠rTMS改善情緒
32 歲陳先生是1名工程師,由於工作壓力長期飽受憂鬱症困擾,已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多年,但情緒低落與失眠問題仍反覆發作,去年因家庭變故導致病情惡化,經主治醫師評估後,建議他嘗試「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治療,情緒與睡眠品質皆獲改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揮原指出,陳先生因憂鬱症病情惡化,出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大陸官媒稱 已查清我方「心戰大隊」全部250名成員真實身份
大陸國安部10日聲稱公佈台灣3名從事「台獨水軍」姓名、生日、照片之後,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11日也發佈懸賞通告,對外徵求18名台灣軍方「政治作戰局心理作戰大隊」(心戰大隊)的「犯罪」線索。而根據大陸央視《日月譚天》11日報導,「辦案人員」透露,經過深入調查,已查清了「心戰大隊」全部250餘名成員的真實身份和崗位職責!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美顏針輔助治療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助病患找回笑容
屏縣52歲陳小姐某日清晨醒來照鏡子時,驚覺臉部出現明顯歪斜,就醫診斷確診為「顏面神經麻痺」,經衛福部屏東醫院中醫科合併美顏針治療後,重新展現笑容。該名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臉部出現明顯歪斜時,不但右眼無法閉合、無法皺眉,微笑時嘴角還不自覺往左偏斜,甚至口水不停從嘴角溢出,伴隨味覺異常與耳後疼痛,在驚慌之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睡不好、頭暈、心悸 卻說不上哪生病?小心「這裡」在作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不好、頭暈、心悸,你也總是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太對嗎?卻又說不上來哪裡生病。中醫師表示,門診常見類似抱怨,有人早上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有人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快,卻檢查不出心臟異常,也有人腸胃總是反覆不適,一緊張就腹瀉,卻無法用胃病解釋,最後才知道全是自律神經在作怪。 中醫師李芳郁表示,自律神經掌管著身體的自動運作,包括...
匯流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邱澤《女孩》化身酗酒家暴父 曝內心絕望「演藝生涯的期末考」
由舒淇執導的《女孩》,近日發布正式預告,集結邱澤、9m88、白小櫻、林品彤等演員,電影以一名女孩的成長視角,回望她出身的家庭,折射出一個世代共同的傷口。舒淇以極具個人風格的鏡頭語言,描繪女性在破碎家庭中的堅韌與自我救贖。邱澤與9m88飾演的父母角色,成為貫穿全片的情感軸線,也展現他們前所未見的銀幕樣貌。
Yahoo娛樂訊息 ・ 13 小時前華梵教師辦義賣聯展 所得助整建陶瓷教室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華梵大學佛教藝術系集結工藝界4大名師,舉辦創系以來首次教師作品義賣聯展,包括畫作、陶藝、金工等,義賣所得將捐給學校,用來整建陶瓷教室。
中央社 ・ 5 小時前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禁令!電動車與高階設備恐受衝擊 經濟部啟動應變機制
面對中國政府於本(10)月9日進一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今(12)日回應指出,目前我國半導體製程所需的含稀土產品與衍生物,主要仰賴歐美與日本進口,並非高度依賴中國,短期內直接衝擊有限。但考量全球市場連動與成本變化,經濟部已啟動監控機制,並與國內相關業者密切聯繫,積極強化台灣在關鍵原物料供應上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葛謨主張擴大資優教育與特殊高中名額 批曼達尼取消政策錯誤
紐約市長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資優班與特殊高中相關的教育政策成為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市長候選人葛謨(Andrew Cuom...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
紅莧菜煮水可排尿酸、治痛風?營養師說話了
網傳「紅莧菜煮水,一日喝3碗,晚上痛風就好了,莧菜是鹼性可中和尿酸」。這是真的嗎? 食療不能治療痛風 嘉義長庚醫院內科部風濕科主治醫師林靖麒表示,人體70~80%的尿酸是體內代謝產生,無法透過
健康2.0 ・ 1 天前
松山文創園區盛大廠慶! 86週年席開35桌邀百歲老員工齊聚重溫「第二個家」
臺北市市定古蹟「松山菸廠」迎來建廠86週年,松山文創園區於國慶日舉辦一年一度的「松菸廠慶」盛會,以辦桌形式在菸廠大禮堂(現多功能展演廳)席開35桌。本次活動邀請到理葉部、切葉部、雪茄部等各部門老員工及眷屬共300多人回娘家,出席老員工平均年齡高達75歲,總年齡合計超過萬歲。特別的是,曾於警勤室任職逾34年、高齡104歲的黃長江先生,以及最後一任廠長林文章先生也親臨現場。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表示,松山菸廠不僅陪伴老員工走過一甲子的工業歲月,轉型為文創園區後,更成為引領文化創意產業成長的重要基地。他期盼每年都能透過廠慶活動,將老員工珍貴的生命故事與新世代的創意進行交流與傳承,讓「松菸精神」跨時代持續發光。美食佳餚伴經典金曲,表演藝術展現跨世代傳承松山文創園區總監趙釧玲表示,松山菸廠的歷史意義不只是古蹟本身,還有過去老員工們「以廠為家」的生活與工作經驗。廠慶活動自2019年松菸建廠80週年啟動以來,已連續三年舉辦盛大的萬歲宴,成為園區最具情感溫度的年度盛會。今日的廠慶現場,外燴團隊克服古蹟禁止明火的限制,帶來豐富的美食佳餚。活動更安排了多項充滿巧思的表演:表演藝術: 表演團隊「九涉」帶來以
台灣好新聞 ・ 9 小時前高醫大人工智慧生醫研究院揭牌 開辦研究會聚焦AI醫學
高雄醫學大學10至12日舉辦特色跨領域國際研討會,同時為「人工智慧生醫研究院」揭牌,宣示高醫大正式邁入智慧醫療與跨領域創新研究的新階段。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表示,這是高醫首度以「AI醫學」為核心主題的大型國際研討會,AI醫學將重新定義「照護生命」的意義,像是打造AI輔助臨床、提升病人照護品質、並加速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47項藥品將退出台灣 食藥署要修法:須提前半年通報
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提出退出台灣市場,外界質疑是否與健保砍藥價有關?食藥署長姜至剛指出,藥價並非單一因素,且評估後多有替代藥品可使用;另外,食藥署將修正《藥事法》,未來不論是否為必要藥品,藥廠只要想停產或退出台灣市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
太報 ・ 1 天前
寧靜車廂挨批不友善親子 交部:針對講電話等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高鐵9月推出寧靜車廂政策,原意是希望營造安靜乘車環境,沒想到實施後爭議不斷。8日有乘客不滿後座母子音量太大而怒吼,10日又有網友爆料,一名帶著2名孩子的媽媽遭列車人員舉牌示意降低音量,引發外界批評高鐵對親子不友善。交通部主任秘書表示,主要勸導對象是講電話、未戴耳機追劇或大聲談話等旅客,對嬰幼兒及行動不便者,列車人員會主動關心與協助。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4 小時前網傳「流感疫苗害童染糖尿病」 醫拳頭硬了:別害人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網路盛傳「小孩打疫苗後確診第一型糖尿病」,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全球大型研究都已證實,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因果關係,甚至沒有任何種類的疫苗會導致罹患糖尿病,怒轟就算自己不想打,也不該亂傳謠言害別人不敢打。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呂珍九入伍前告白信「臨時加詞」自己笑場 中文真摯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南韓演員呂珍九(여진구)今(12日)在台北WESTAR舉行「呂珍九亞洲巡迴粉絲見面會」,首度以官方名義與台灣粉絲相見。他一登場便感謝大家的熱情迎接,坦言「能直接見到大家真的很開心,也有點緊張」。
鏡報 ・ 4 小時前97大專仍設英文畢業門檻 教部:需搭配課程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因應全球化時代,英文成為國際交流重要工具之一。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2學年仍有97所大專訂有英文畢業門檻,教育部也提醒,學校需搭配開設相應英語課程與輔導措施。
中央社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