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進隧道!林保署:風險趨緩
[NOWnews今日新聞]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今(18)日表示,經持續監測,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根據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監視影像顯示,今日凌晨約2時30分,堰塞湖水開始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隨後湖水經西口沿隧道向東漫流,溢流水出了隧道出口後立即從到道路兩側流回立霧溪河道。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到,現場觀察顯示,水流穩定,未對下游造成重大威脅。
林保署籲燕子口路段仍屬警戒區域 居民預防性撤離
為即時掌握現場情勢與堰塞湖變化,林保署說明,今日上午7時,已會同廠商進入現場勘查,隨即展開便道開設作業,預計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抵達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及安全評估。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到,昨日請陽明交大初步評估,假設堰塞湖1小時內潰決,潰決後約50分鐘水流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寬約100公尺),河床水位抬升5公尺,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量約2公尺。因下游右岸富世村民樂部落高於河床10公尺,左岸的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高於河床5公尺,應不會發生影響。
但為慎重,仍請該兩區域居民預防性撤離。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今日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於上午抵達,將展開精密測量與資料蒐集,並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及聚落的影響範圍,以提供即時,且更精細的的防災決策依據。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今上午也再次前往現場勘查,並與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地方政府持續密切協調,監測水位變化及壩體穩定度,同步研議後續降挖與排水作業可行性,以確保下游居民及設施安全。
花蓮分署再次呼籲,台8線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目前仍屬警戒區域,公路局已實施交通管制,請民眾切勿擅入或靠近溪谷觀察,以免發生意外。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台8線 靳珩隧道「水吞路面」畫面曝光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恐溢流 網友直擊溢滿逼近公路「可以摸到水」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隨時可能潰決 行政院:緊急發布細胞廣播簡訊
其他人也在看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溢出 下游由清水變成濁水
中橫立霧溪燕子口段前晚崩塌形成堰塞湖,水位一小時上升1公尺,昨日下午4點水位與燕子口步道齊平,農業部發布紅色警戒後,晚間8點40分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地面開始湧水!今晨下游水量開始變大,水色也由昨天的清澈變成濁水,中橫管制人員表示,堰塞湖的水已開始逐漸溢流到公路上,經靳珩隧道後至魯丹橋再匯入立霧溪,只要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影/立霧溪堰塞湖評估降挖 農業部解析與馬太鞍溪「3差異」
農業部18日表示,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風險趨緩,當日將評估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農業部同時解釋燕子口堰塞湖與馬太鞍溪堰塞湖在處理方式上的三大差異。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中美晶獲Newsweek評選為2025全球最受信賴企業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美國《新聞周刊 (Newsweek)》公布「2025全球最受信賴企業」名單,台廠中美晶(5483)於客戶、員工與投資人三大面向展現高度信任度,最終從全球23個產業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全球45家上榜企業之一,躋身全球信任典範行列。中美晶表示,長期致力與投資人、客戶及員工建立互信關係,已連續11年獲上櫃公司評鑑前5%的殊榮,更獲得櫃買中心頒發「上櫃市值貢獻獎」及「上櫃領航治理獎」雙項殊榮肯定,建立穩健的公司治理架構與公開透明的營運機制。此外,中美晶在半導體及再生能源領域深耕多年,其P-PERC高效率暨高可靠度電池產品及N-TOPCon高效率暨高可靠度先進電池產品更同時榮獲經濟部「第十二屆優質太陽光電產品金能獎」,提升產品規格與全球太陽能產業接軌。同時,中美晶已制定淨零路徑圖,從節能改善與購置綠電雙向發展,朝公司減碳目標邁進。除了竹南分公司連續獲得綠色工廠標章,公司也導入廢水分流與系統優化改善方案,將含硝酸、氨氮的廢水與含氫氟酸的廢水分流處理,減輕後端生物處理系統的負荷。在企業經營策略方面,中美晶亦成立子公司「續升綠能」藉以打造再生能源全方位平台,服務範疇涵蓋綠電開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擬啟動降挖 農業部揭與馬太鞍溪3不同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17日形成堰塞湖,並於今天凌晨漫淹至靳珩隧道,林保署上午派人勘查,進行便道開設作業,預計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抵達壩體進行後續降挖及安全評估。為何馬太鞍溪堰塞湖無法降挖?農業部表示,因為壩體規模、環境與可到達性及處理困難程度不同。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水溢流 專家:風神颱風雨勢是變數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經持續監測,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下游風險降低,不過,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仍要評估颱風來時雨勢以及堰塞湖土沙含量,現場新台8線正評估如何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抵達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降低威脅。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溢流回立霧溪 林保署:對下游風險降低
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並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林保署評估對下游風險降低,不過秀林鄉已經提前撤離「民有部落」,其中160人安置在秀林國中體育場。另外,光復鄉因應風神颱風的威脅,下午2時實施撤離演練。
公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開挖 政院顧問李孟諺曝「難度極高」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花蓮太魯閣燕子口一帶發生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現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整體流勢暫時平穩,對下游風險降低。立霧溪堰塞湖壩體高約50公尺,工程人員正從舊台8線明隧道打通便道,盼靠近壩頂進行降挖,但地形陡峭、需鑿開山壁,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坦言「難度極高」,並已與成大、陽明交大團隊研商對策。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日前因大規模山崩形成堰塞湖,經連日監測後,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整體流勢平穩,對下游風險已明顯降低。不過,政府仍不敢大意,昨日緊急啟動應變機制,預防性撤離附近居民,並持續派員監控水勢變化,嚴防再度崩塌引發災情。今天凌晨2時許,有民眾從公路總局即時影像畫面驚覺,水勢已經淹進靳珩隧道,「台8線175K+950-2畫面在2:42顯示,隧道口水湧入」,不久後即時影像中斷,讓居民憂心降雨恐讓情況再惡化。水勢已經淹進靳珩隧道。(圖/民視新聞翻攝)據了解,台8線175.5公里處下方立霧溪因崩落土石堆積成約50公尺高壩體,堵住狹窄河道,溪水暴漲後溢流至燕子口步道,進入舊台8線,今凌晨再湧入靳珩隧道,經魯丹橋後回流立霧溪主河道。行政院顧問李孟諺指出,目前流勢雖穩定、下游風險已降低,但仍無法掉以輕心。工程團隊正從舊台8線明隧道方向,嘗試打通約100公尺便道,以便大型機具能靠近堰塞湖壩頂進行降挖作業。由於沿途土石鬆動、山壁需再鑿開,難度極高,光是開通便道就十分艱鉅。李孟諺強調,團隊正與成大、陽明交大專家共同研議替代方案,全力尋求安全穩定的排洪與減壓對策。工程團隊嘗試打通約100公尺便道,以便大型機具能靠近堰塞湖壩頂進行降挖作業。(圖/民視新聞翻攝)工程團隊嘗試打通約100公尺便道,以便大型機具能靠近堰塞湖壩頂進行降挖作業。(圖/民視新聞翻攝)原文出處:快新聞/燕子口堰塞湖開挖 政院顧問李孟諺曝「難度極高」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靳珩隧道變小溪 湖水超壩體50公尺如臨大敵!張惇涵前進花蓮 曝燕子口堰塞湖「下游風險」花蓮立霧溪堰塞湖威脅!收容所維持5天 秀林鄉長喊「這句」
民視影音 ・ 10 小時前
影/順澤宮感謝花蓮鏟子超人英雄 限量贈送5800頂神帽
彰化埔鹽順澤宮為感謝全台各地鏟子超人前往花蓮光復救災,特別製作印有鏟子超人圖標的冠軍帽,並首次限定對象發放給參與救災的志工。原本僅製作300頂,但因臉書訊息和電話詢問人數踊躍,廟方決定加碼至5800頂,吸引眾多救災志工前往領取。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太魯閣靳珩隧道滅頂 魯丹橋成「災區版尼加拉瀑布」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區燕子口發生崩塌,造成立霧溪形成堰塞湖,今(18)日上午2時有網友特透過即時影響發現水淹進台8線靳珩隧道,隨後網路即時影像中斷,對此,太管處指出,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大水灌進隧道後直接造成隧道滅頂,並讓魯丹橋兩邊洩水、形成災區版的尼加拉瓜大瀑布。 昨日花蓮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75.5公里處)附近發生大規模山崩,滑落的土石阻塞了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水位每小時升高約0.7至1公尺,今日凌晨2時,網友驚覺水流已湧入靳珩隧道,隨後網路即時影像中斷;隨後上午10時左右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3地震,勘查的太管處人員還看到壩體旁有落石,在地震後揚起煙塵,讓災情情況不樂觀,受到外界關注。 對此,太管處表示,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今上午湖水已溢流到中橫公路靳珩隧道,水位還繼續往上漲,中橫公路175.1K明隧道也進水了,至於175.5K的靳珩隧道西出口更已滅頂,大水灌進隧道後直接造成隧道頂端「鏡頭君」陣亡。 而大水把中橫靳珩隧道當洩水道,東流441公尺至靳珩隧道東口進入魯丹橋,從橋面兩邊洩水、形成災區版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中午瀑布聲勢比早上更巨大,因此昨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潰決風險降低了? 季連成曝目前情況
花蓮中橫公路台8線靳珩隧道因燕子口段邊坡崩塌,大規模土石滑落至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在今(18)日凌晨2時許,水流已湧入隧道,導致隧道西口淹水。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評估沒有危險後,今日擬出動怪手至壩體開挖引流,讓溪水維持在立霧溪流行,
太報 ・ 14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中橫變洩水道瀑布」 花蓮分署評估風險趨緩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今天(10月18日)凌晨2點淹進中橫靳珩隧道,清晨流出靳珩隧道東口後,在魯丹橋上溢流形成大瀑布。不過也因為大量的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評估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
鏡報 ・ 17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紅色緊戒 下游村莊急撤近千人|#鏡新聞
馬太鞍溪堰塞湖影響範圍是花蓮光復鄉,而新的這個堰塞湖影響的是北花蓮的秀林鄉。當地居民已經被強制撤離,這回剛好遇上歲時祭儀活動,許多外地族人返家,這也讓這一次的撤離人數來到將近1千人,不過也有災民抱怨,縣府沒有配套措施,讓他們十分無奈。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9 小時前
緊急通報!花蓮燕子口驚見堰塞湖 林保署急開挖
花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分署今日下午接獲緊急通報,太魯閣山區立霧溪燕子口出現堰塞湖,水位持續快速上漲,恐有隨時潰決的危險。相關單位已緊急啟動防災應變機制,呼籲民眾避免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再現堰塞湖!立霧溪河道阻塞發布紅色警戒 花縣府強制撤離2部落+電廠員工
繼花蓮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後,花蓮台8線靳珩隧道175.5K西口邊坡坍塌,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預估恐在17日晚間6時到10時之間發生溢流狀況,對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布紅色警戒。花蓮縣府依據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及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啟動強制撤離民樂部落、民有部落...
CTWANT ・ 1 天前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劉世芳強調與馬太鞍溪不一樣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950公尺處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該處溪底距步道約30至50公尺深,昨晚先漫淹至步道上,持續積淹到靳珩隧道西口;對於最新狀況,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下午在高雄受訪說,壩體裡面的水量是270萬公噸、土砂量大概是40萬立方公尺,跟原來在馬太鞍溪上面有2億立方公尺不太一樣,正持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評估今工程降挖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農業部表示,風險趨緩,也將於今(18)日評估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回流...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