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 只是老了?小心錯過「這病」黃金治療時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不少長輩常以為只是年紀大、體力差,小心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機!亞東醫院就收治一名68歲的男性,從三年前開始,便經常感到心悸與頭暈,但並未在意,直到某天突然中風,才發現原來是心房顫動作祟,差點因此喪失行動能力。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恆旭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當心跳忽快忽慢時,血液容易滯留於心房內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腦部將會引起腦血管栓塞,會大幅增加中風風險。
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以上,林恆旭強調,且多數中風後難以完全恢復,易造成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不過,只要能夠積極控制心律搭配使用新一代口服抗凝血劑,將可有效降低血栓與中風風險,維持心臟功能穩定。
亞東醫院還收治另一名65歲的李女士,長年有手麻的困擾,甚至接受過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來卻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與心律不整,經醫療團隊深入檢查並搭配基因檢測,才確診為「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沒想到真正病因在心臟。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張藝耀指出,ATTR-CM 是少見但嚴重的心臟疾病,由異常蛋白質沉積於心肌所致,會導致心臟肥厚、心律不整及心衰竭。典型徵兆包括「三心」: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肌肥厚與「兩異」:神經病變、腎功能異常。雖然病程無法逆轉,但若及早診斷並配合藥物治療,不僅能延緩病情惡化,也可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維持心臟功能穩定,降低併發症風險。
心臟疾病並非遙不可及!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強調,早期可能僅出現輕微疲倦、心悸、頭暈或走路易喘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年紀大、體力差」而忽略,唯有正視症狀、主動檢查,包括定期量血壓、心電圖及必要的心臟影像,才能有效預防病情惡化,守護心臟健康,降低中風或心衰竭風險。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只咳嗽!腳抽筋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夜晚痛更要當心
一名中國6旬老翁長期被腳痛所苦,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容易抽筋,直到疼痛加劇就醫檢查,才驚覺已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醫師提醒,肺癌症狀不只侷限於呼吸道,有時反而是身體其他部位先出現警訊,特別是雙腳的異常變化更需要警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治療後仍中鏢!她幽門桿菌「二度陽性」 醫示警:這2種情況最容易傳染
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1個月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醫師經詢問得知,陳小姐的家中常有聚餐,中秋過後天氣轉涼經常吃火鍋,由於家庭成員過去也曾檢驗出幽門桿菌感染,推測是聚餐時沒落實公筷母匙,才造成重複感染情形。 幽門桿菌治療後仍會感染! 家人中鏢傳染機率就高 幽門桿菌不是治療後就一勞永逸,沒注意還是有重複感染的可能!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已經被證實與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康本初說明,傳染途徑主要是經口傳染,因此用餐時倘沒公筷母匙,同桌的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因此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有無感染。 患者感染不一定有症狀 就醫檢驗才準確 民眾該如何確認有感染幽門桿菌?康本初說,檢測幽門桿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中風前幾天恐出現「三大隱形警訊」 專家呼籲:爭取關鍵治療時間
美國知名營養學家兼脊椎按摩師艾瑞克伯格(Eric Berg DC)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上指出,中風的早期徵兆與中風發作時的症狀不同,民眾不應混淆。他強調,若能及早辨識這些警訊,或能爭取關鍵的治療時間。伯格表示,中風主要分為兩種: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根據美國梅奧診...
CTWANT ・ 11 小時前
國慶連假優惠!全聯、家樂福推買1送1 好市多指定品項79折
國慶連假開跑,各大零售通路推出多項優惠活動。全聯即日起至10月16日推出139項商品買1送1,與大全聯更限時2天推出「家家購物節」活動。家樂福也祭出超過150項商品買1送1,此外,購買含有「5%捐」標示的商品,家樂福就會捐出5%營業額幫助弱勢家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這種黃瓜竟能抗腫瘤、護肝!中醫推薦1款天然除濕湯 排毒又養顏
老黃瓜皮皺皺,有點其貌不揚,但其實功效非常多,不僅為炎熱的夏天帶來清涼的口感,其實老黃瓜也可在春天食用,且甚具益處。香港中醫師楊明霞講解老黃瓜的功效、食用禁忌,並推薦一款春天湯品給大家。 老黃瓜
健康2.0 ・ 11 小時前
專家示警「3維生素」別補過頭 恐增罹癌風險
日本專家警告,維生素並非多吃就健康。南雲吉則醫師指出,維生素A、B12與E若長期過量服用,可能提高罹癌與死亡風險;唯有維生素D建議補充,可降低癌症死亡率並維持身體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金鐘60》失智媽煮綠豆湯變味!楊麗音力踩煞車「病情別惡化太快」
楊麗音在客家電視台《阿婆非死不可》飾演失智阿婆「春妹」,以「主觀視角」呈現失智患者的妄想、困惑與情感,精湛演出獲得金鐘60迷你劇集視后入圍。她受訪時笑說,第一次看劇本時「荒誕又跳Tone」,完全不照常理出牌,她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經驗,跟導演深入溝通討論後,以黑色幽默手法呈現「腦海中的世界」。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區權會通過每戶漲300元管理費,住戶抓到「這點」成功阻止漲價
鳳山區某社區大樓召開區權會,會中決議通過調漲每戶300元管理費,黃姓住戶不滿漲價,發現區權會議是以「臨時動議」提出提高管理費議題,但議題並非第1次區權會原定議題,因此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法官認同黃姓住戶看法,判漲價於法不合,決議不成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顏正國親舅舅淡出影壇罕露面!靈堂悼念曝光驚人過往
「好小子」顏正國7日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今天是他的51歲冥誕,靈堂從上午10點到中午12點開放弔唁。他的親舅舅、息影多年的任長彬今也現身悼念,並透露顏正國的妻子在樓上折紙蓮花。現年53歲的任長彬和顏正國年紀相近,常玩在一起,今難過表示,顏正國化療時家人都知道,雖沒與外界說,但病情越來越重,最後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增3天身心調適假!中華郵政也跟進:全適用
[NOWnews今日新聞]今(10)日雙十國慶日,軍公教今日起實施每年有3天的「身心調適假」,中華郵政公司9日內部公告,也將於今起新增身心調適假3天,無公務員資格的員工也適用,估有2.5萬名員工受惠。...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家公司」拉了三星一把!謝金河揭密南韓AI效應:2隻大象在跳舞
對全球經濟而言,今年是挑戰與轉機並存的一年,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各國紛紛調整策略。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今年南韓股市全亞洲表現最亮眼,尤其是從李在明上任之後,南韓股市從2284.71漲到3617.86,漲幅高達58.35%,在這個亮眼的背後,南韓誕生了一顆超級新星海力士(Hynix),海力士最近也拉了三星一把,成為南韓股市的雙星。謝金河在臉......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程青松翻臉田海蓉!兩人開撕「不認識于朦朧」 網秒翻證據打臉了
中國男星于朦朧死亡案持續延燒,外界懷疑死因並非單純意外。如今事件再度出現戲劇性發展,兩位被指與案件有關的圈內人、被指說是「資本女大佬的」田海蓉與在于朦朧死後發文說「好吃」的導演程青松,相識27年的老友反目成仇,程青松極力撇清自己跟「于某某」的死亡無關,結果遭到打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天天滑手機眼睛乾又痠?營養師大推「3樣護眼食物」 這1蔬菜可防藍光傷害
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地中海飲食強調多攝取深色蔬菜,也是一種富含葉黃素的護眼飲食法,讓你從餐桌上就開始守護視力。 別讓眼睛過勞退休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JAMA Ophthalmolog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有效延緩黃斑部病變惡化,尤其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而《Frontiers in Nutrition》在2024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與Omega-3可改善視網膜與視覺功能。也就是說,護眼不能只要休息,吃對食物也很重要! 三大護眼食物 吃出好視力 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三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不可少: 1、深海魚(Omega-3):如鮭魚、鯖魚,可維護視神經健康,減少乾眼症狀。2、胡蘿蔔(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幫助夜間視力與眼球免疫。3、菠菜(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濾除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指出特別對吸菸者更安全。 建議攝取方式簡單又美味,不只護眼,還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一舉數得! •早餐:胡蘿蔔蘋果汁+無糖優格+藍莓+堅果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一名62歲的阿嬤近日頻繁出現皮膚乾癢、心悸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更年期或皮膚疾病所致,結果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竟高達474,已經接近危急邊緣。對此,中醫師艾莉絲表示,造成血糖飆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警告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隨時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築間新品牌「麟德殿牛肉麵」 首月業績出爐
[NOWnews今日新聞]連鎖火鍋品牌「築間」餐飲集團,推出新品牌「麟德殿牛肉麵」,正式跨足高料理技術門檻的中式餐飲市場,自開幕以來消費市場反應熱絡,開幕首月平均日銷量達400碗,單日最高銷量549碗...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病人不知道怎麼吃 屏東醫師開便當店一開15年
屏東在地有40多年臨床經驗的醫師李洮俊,照顧過許多深受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所苦的病人,因有患者反應不知道怎麼吃,他於是在屏東市的診所附近開設便當店,特別聘請營養師進駐,推廣彩虹飲食理念,一經營就是15年,成為許多患者與民眾信賴的餐食選擇。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