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示警「3維生素」別補過頭 恐增罹癌風險
生活中心/劉宇鈞報導
很多人都會透過營養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素,但過猶不及,日本專家就點名了3種維生素,如果過量攝取,可能增加罹癌與死亡風險。
維生素吃太多恐反傷身 日本醫警告三種補充品須注意
日本雅虎近日轉載了《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導,「南雲診所」總院長南雲吉則指出,現代人習慣服用綜合維生素,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健康受損。他並列舉了3個維生素分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12以及維生素E。
維生素A、B12、E過量攝取 恐讓罹癌與死亡風險上升
南雲醫師指出,維生素A雖有助於維持視力,但若長期過量服用,可能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使肺癌發生率上升26%、整體癌症死亡率提高16%。
此外,維生素B群雖被認為能促進代謝、預防貧血,但研究指出,長期服用含維生素B12以及葉酸的補充品,癌症罹患率上升19%、死亡率上升38%。而被稱為「抗老化維生素」的維生素E,也被發現與癌症相關死亡率增加有關。
唯獨維生素D值得補充 研究證實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不過,南雲醫師表示,眾多維生素中,唯有「維生素D」值得透過補充品攝取。他指出,日本人約有98%存在維生素D不足,缺乏可能導致骨骼、臟器與大腦功能異常。研究顯示,維生素D不足者癌症死亡率提高1.7倍,而體內維生素D充足者,其特定癌症死亡風險可降低35%至42%。
他也引述了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與五國共同進行的國際研究指出,補充維生素D可使整體癌症死亡率降低12%,70歲以上族群降幅達17%。這項研究以10萬名癌症患者為對象,進行隨機分組試驗,被視為具高度可信度的結果。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是啤酒!「這飲料」害死亡風險增加 最新研究證實:會傷肝
馬英九今年再次缺席國慶大會:拒絕為賴清德「新兩國論」背書
普發1萬還沒來!政府下週先發「這筆錢」 最高可領近4萬
2026民進派誰戰蔣萬安?黃暐瀚揭1關鍵點名「他」:最好的人選
其他人也在看

3種維生素補過量恐增罹癌風險 專家建議「這1種」可安心補充
南雲醫師指出,許多人習慣服用綜合維生素,卻忽略「劑量」的重要性。他點名維生素A、維生素B12與維生素E這三種補充品需特別留意攝取量。其中,維生素A雖有助維持視力與皮膚健康,但若長期攝取過量,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並提高肺癌罹患率約26%,整體癌症死...
CTWANT ・ 1 天前
吃錯水果恐骨鬆!醫公開「地雷清單」西瓜也上榜
天氣熱,許多民眾喜歡食用水果消暑解渴,但骨科醫師張耀元提醒,部分水果若食用過量,反而可能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同時分享了夏季水果的選擇要點,協助民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兼顧骨骼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維生素D3怎麼吃?藥師點名「4類人才需補充」:亂補反而傷身
在臉書、IG擁有高人氣的健康粉專「周藥師吃給你看」,長期透過血糖機實測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深受網友信賴。近期他則針對維生素D3做出解析,直指多數人其實不需要特別補充,除非屬於「特定4種族群」,否則盲目攝取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5類常見藥物」最容易害食道灼傷!藥師示警 止痛藥也在內
藥物性食道炎是指某些藥物在吞服後停留於食道,導致食道黏膜受到刺激或損傷,引發發炎反應。這是一種臨床上不可忽視的藥物副作用,常見於日常藥物中。 常見症狀? 這些症狀通常在服藥後幾小時到幾天內出現,尤其是藥物沒配足夠水、或在躺下姿勢下吞藥時更容易發生。 •胸口悶痛•胃灼熱•吞嚥困難或吞嚥疼痛•感覺卡藥、食道灼熱感 常見引起藥物性食道炎的藥物? 1、抗生素(Antibiotics)部分抗生素會產生酸性,容易刺激食道:•Doxycycline:屬於 tetracyclines 類,是最常見導致食道炎藥物之一。•Clindamycin、Amoxicillin:也曾被報告與食道不適有關。2、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 Aspirin、Ibuprofen、Naproxen 等,這類藥物可能損傷胃與食道黏膜,特別是在空腹服用或有胃潰瘍病史者更需注意。3、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如 Alendronate、Risedronate 等骨鬆治療藥物,具腐蝕性,服藥後若未保持直立可能導致嚴重食道損傷。需搭配足量開水,並直立至少30分鐘。4、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藥物•某些藥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12台大醫罹肺癌!前感染醫曝「2癌症滿惡性」:以目前醫學難以治療
顏正國過去是知名童星,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7日傳出因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歲。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也回憶, 2013年上半年,台大為全院300位45歲以上的主管及醫師進行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卻意外發現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番茄與小番茄有什麼差異?茄紅素抗氧化 加「這款油」一起吃助吸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番茄紅潤的外表不只是吸引人的顏色,它蘊含的營養與植化素,對健康有多重好處,尤其是對抗氧化與癌症防護。了解如何吃對番茄,能讓健康效果加倍。 大番茄:健康守護的紅色力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大番茄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水量高達94.5%,並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等礦物質。與小番茄不同,大番茄屬於蔬菜,每100克僅約20大卡,碳水化合物量也只有小番茄的一半,更適合穩定血糖。 除了基本營養,大番茄還富含多種植化素,包括胡蘿蔔素、楊梅素、維生素C、茄紅素,以及維生素P類黃酮。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能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與分裂,尤其紅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越高,與維生素A、B、C、E共同作用時,可進一步保護細胞染色體不受自由基損害。 研究指出,大番茄可能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也可能對肺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有保護作用,雖然證據力仍有限,但長期攝取有潛在健康益處。 小技巧:加油脂吸收更好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建議烹調大番茄時可加入橄欖油涼拌,或加熱後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
60歲男胸背長出老人斑 醫一看急叫:是胃癌!
一名60歲男性因胸部及背部在短短半年內出現大量老人斑,原本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欲尋求雷射除斑,經皮膚科醫師診斷後發現,這些突然增生的斑點竟是早期胃癌的警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這種黃瓜竟能抗腫瘤、護肝!中醫推薦1款天然除濕湯 排毒又養顏
老黃瓜皮皺皺,有點其貌不揚,但其實功效非常多,不僅為炎熱的夏天帶來清涼的口感,其實老黃瓜也可在春天食用,且甚具益處。香港中醫師楊明霞講解老黃瓜的功效、食用禁忌,並推薦一款春天湯品給大家。 老黃瓜
健康2.0 ・ 15 小時前
胰島素阻抗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越來越多研究都證實了!一日三餐穩血糖菜單
血糖飆升不只會影響糖尿病患者,也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營養師分享,多項研究顯示,高血糖會加速「糖化作用」,破壞神經細胞,導致記憶力衰退、加速腦部老化。 穩定血糖是維護大腦健康的重要策略 營養師薛
健康2.0 ・ 1 天前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千萬別拖,務必盡早就醫,才不會小病變大病。身體有狀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就曾分享,有位83歲阿嬤患有C型肝炎、肝癌病史,3年前被檢查出一顆大小約1.9公分的肝臟腫瘤,癌症指數一度飆至4925 ng/ml,也不打算動手術要等身體自行修復。後來聽從醫師建議,連續7個月吃地瓜葉,再次檢查後發現癌症指數降至5.3 ng/ml,腫瘤也消失了。醫師得知結果後,很是驚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只咳嗽!腳抽筋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夜晚痛更要當心
一名中國6旬老翁長期被腳痛所苦,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容易抽筋,直到疼痛加劇就醫檢查,才驚覺已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醫師提醒,肺癌症狀不只侷限於呼吸道,有時反而是身體其他部位先出現警訊,特別是雙腳的異常變化更需要警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怎麼了!10天第2起、今年第3件 屏科大再傳大一生自摔亡
屏東科技大學校園內10天內再次發生大一新生死亡車禍,已是今年第3起!警方統計,校園周邊有4處交通危險路段,去年事故多達27件。專家呼籲除了改善號誌、標線等設施,更應加強新生安全意識教育,以「雙管齊下」防範悲劇再度上演。校方雖承諾持續評估改善,但學生直言部分設施成效不彰,「騎車超過30,機車就會離地了!」顯然校園交通安全亟需更積極的作為。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天天滑手機眼睛乾又痠?營養師大推「3樣護眼食物」 這1蔬菜可防藍光傷害
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地中海飲食強調多攝取深色蔬菜,也是一種富含葉黃素的護眼飲食法,讓你從餐桌上就開始守護視力。 別讓眼睛過勞退休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JAMA Ophthalmolog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有效延緩黃斑部病變惡化,尤其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而《Frontiers in Nutrition》在2024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與Omega-3可改善視網膜與視覺功能。也就是說,護眼不能只要休息,吃對食物也很重要! 三大護眼食物 吃出好視力 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三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不可少: 1、深海魚(Omega-3):如鮭魚、鯖魚,可維護視神經健康,減少乾眼症狀。2、胡蘿蔔(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幫助夜間視力與眼球免疫。3、菠菜(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濾除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指出特別對吸菸者更安全。 建議攝取方式簡單又美味,不只護眼,還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一舉數得! •早餐:胡蘿蔔蘋果汁+無糖優格+藍莓+堅果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景點被國際旅客低估!《紐時》指「3硬傷」掩蓋台灣旅遊光輝
《紐約時報》(紐時)專文實訪台灣東部,驚嘆太魯閣與花蓮自然美景,直言「台灣的大自然就在咫尺之間」。報導指出國際遊客對台灣認知度低,旅遊行銷過度集中於城市與美食,忽略豐富山海資源與多樣風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紅酒也能護腦?醫曝「1飲食」防失智、大腦年輕7.5歲 不必苦行僧戒口
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失智症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健康議題。醫師張家銘指出,維護大腦健康應提早開始,別等出現症狀才處理。最新研究顯示,持續實踐「麥得飲食」(MIND Diet)不僅能延緩神經退化,還能讓大腦維持年輕狀態,相當於年輕7.5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雙十國慶「吳慷仁1舉動」被挖!台網友灌爆臉書
娛樂中心/李汶臻報導今(10)日適逢雙十國慶,先前頻頻因「舔共」議題成為關注焦點的台灣藝人,似乎達成莫名的默契、多數人的社群都靜悄悄;近年來,將工作重心轉往中國的42歲男星吳慷仁也不例外,實際查看他的臉書、微博以及小紅書等帳號都不見有貼文更新。但就有台灣網友挖出吳慷仁日前的這一舉動,質疑他對待台灣和對待中國差很大,不少人更湧入灌爆他的臉書留言區。
民視 ・ 1 天前MLB/道奇好消息?史考特動小型手術、世界大賽有望歸隊
道奇隊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今天透露,牛棚左投史考特(Tanner Scott)昨天晚上接受下半身膿瘍切開手術,因此國聯冠軍賽可能無法進入出賽名單。 史考特昨天因個人因素沒有到...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
糖尿病婦天天吃「無砂糖」剉冰 血糖飆升近500險昏迷
一名糖尿病婦人平日靠運動和飲食控制血糖,但因近期天氣炎熱,每天以一碗剉冰取代正餐,雖然沒有添加煉乳和砂糖,卻導致血糖飆升至474 mg/dL的危險數值,出現多項併發症狀。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肌民來簽到/許光漢二度就業變汁男 張軒睿暗藏天肌
肌肌太大也是種困擾?這種奢侈的煩惱,恐怕只有許光漢才有。日前因一身厚片肌,被粉絲嫌棄「少年感消失」,他出席新電影《他年她日》台北首映會時,全身包緊緊。好啊,這下大家都沒得看了吧?(怒瞪酸民)好在粉絲熱情催化下,變身汁男的許光漢一度脫下外套,嗯…太香了。(←金變態)是說他卯足全力宣傳,在唐綺陽Podcast節目上聊到和天蠍座交往的好處,欲言又止:「滿好的…滿幸福的。」果然二度就業的男人沒有極限,有事就衝著小編來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