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用處大! 研究發現是人體天然防線:個人化醫療重要指標
感冒過敏時都會產生的鼻涕,其實是在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害,而且鼻涕的顏色本身就能讓我們了解身體內部發生的情況。科學家甚至將健康人的鼻涕移植到慢性鼻塞患者體內,成功減輕症狀!研究指出,鼻涕不僅是人體的天然防線,未來也可能成為個人化醫療的重要指標。
據BBC報導,在古希臘,鼻涕被認為是負責平衡人體健康和性別的四種體液之一,這四種體液分別是鼻涕、血液、黃膽汁和黑膽汁。我們現在知道鼻涕有助於保護我們免受疾病的侵害。
雖然沒人喜歡流鼻涕,或是打噴嚏時把鼻涕噴出來,但我們鼻腔裡的黏液可以說是人體的奇蹟之一,它保護我們免受外來細菌的侵害,還有獨特的成分可以揭示我們體內正在發生的事情。現在,科學家希望挖掘鼻涕的威力,以便更好的診斷和治療從新冠肺炎到慢性肺部疾病的各種疾病。
報導指出,鼻涕保護著我們的鼻腔內部,滋潤鼻腔,還可以阻擋所有試圖透過呼吸道進入我們體內的細菌、病毒、花粉、污垢、灰塵和污染物。在細小鼻毛的幫助下,鼻涕就像一道屏障,將我們與外界隔開。
英國牛津大學呼吸道感染和疫苗學教授丹妮拉費雷拉(Daniela Ferreira)說,成年人的身體一天會產生超過100毫升的鼻涕,但兒童的鼻涕量往往比成年人多得多。
鼻涕就像「視覺」的溫度計,只要簡單看一眼,鼻涕的顏色和黏稠度就能幫助我們瞭解身體的一些狀況,當鼻涕清澈,表示身體可能正在排出一些刺激鼻竇的東西,例如花粉或灰塵。當鼻涕是白色的時候,意味著病毒可能已經侵入,因為是由被調來抵抗入侵者的「白血球」所產生的。當鼻涕變得更濃稠且呈黃綠色時,代表大量死亡的白血球聚集。如果你的鼻涕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則可能是因為帶點血,鼻腔內部受到刺激。
「腸道菌叢」已為大眾所熟知,但科學家認為鼻涕中的「微生物群」也同樣重要。科學家現在認為鼻涕與人體健康、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密切相關。
費雷拉說,鼻涕是鼻腔的保護屏障,但當鼻涕流出時,它確實會助長細菌和病毒的傳播。我們擦臉、觸摸物品、打噴嚏,還會不經意地把鼻涕轉移到其他物品上或是空間裡;當呼吸道生病的時候,鼻涕就有細菌和病毒,甚至還可能會傳播病菌給其他人。
費雷拉正在研究健康的鼻涕微生物群樣貌,以便將其添加到日常鼻腔噴霧劑中,以促進鼻涕健康,就像服用益生菌來保持腸道健康一樣。她說:「想像一下,如果你能改變我們鼻腔裡的微生物群,讓許多有益菌種在那裡定居,阻止有害菌進入並導致我們生病,那該有多好啊!」
費雷拉表示,由於鼻涕的微生物群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所以現在正在研究鼻涕,希望能改善免疫系統,甚至更容易接受相關的疫苗。研究表明,人體對疫苗的反應會受到微生物群類型的影響。例如,對新冠疫苗的研究表明,疫苗會影響鼻涕的微生物群,而微生物群又會反過來影響疫苗的有效性。
雖然費雷拉的研究可能還需要好幾年,才能確定完美鼻涕微生物組的正確配方,但在瑞典,已經有科學家將健康人的鼻涕,移植到患有慢性鼻塞和花粉症的人體內。
這個研究樣本共有22人,他們連續5天用裝滿健康人鼻涕的注射器,將健康的鼻涕注射到自己的鼻子裡。研究人員發現,有16人的咳嗽和臉部疼痛等症狀,在3個月的時間內下降了近40%。而這個研究的發想,來自糞便移植。
佛羅里達大學耳鼻喉科醫生詹妮弗穆里根(Jennifer Mulligan)利用鼻涕研究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患者。一開始,她需要透過手術從鼻竇炎患者身上提取鼻組織,但這種方法具有侵入性。現在,她的研究表明,鼻涕可以作為一種精確的替代物,可以更仔細檢查鼻竇炎患者的情況。
全球正在針對穆里根的技術進行多項臨床試驗。例如由史丹佛大學工程師創辦的Diag-Nose,正在開發鼻涕分析AI系統,並成功為「鼻腔微採樣設備」申請專利。穆里根表示,肺部發生的疾病也會在鼻腔中發生,因此,這些診斷工具和療法也可用於治療肺部疾病。
同樣,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也正在開發類似的工具和方法,利用鼻涕檢測氣喘、肺癌、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鼻涕也可以用來測量輻射暴露,最近的 幾項研究表明,黏稠的鼻涕可以精確地確定一個人暴露在空氣中的污染(如重金屬和微粒)中的程度。
更多鏡報報導
他ALL IN台積電後「坐牢5年」 出獄發現:我變億萬富翁了
所有的錯都因為我窮!髮廊店「租金漲1.5倍」歇業 網嘆:大家都活不起
陳匡怡到底怎麼了?命理師曝「沒有精神問題」:37歲未婚這原因
其他人也在看

颱風環流+東北季風雙擊 2地大雨恐致災!明轉涼剩20℃
【高沛生/綜合報導】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今(19)日至週三(22日)受「秋颱效應」影響,北部與東部明顯降雨,需防「大量降雨」致災,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風雨最強,其次為北部平地,花蓮、台東也應注意。吳德榮提醒,20日起北台氣溫明顯下降、最低溫將降至約20度,週四至週六(23至25日)風神減弱遠離後,東北季風仍將帶來水氣,迎風面仍有局部豪雨機率。
壹蘋新聞網 ・ 21 小時前賈永婕合照小S 直呼根本就是大S
徐熙娣(小S)17日出席節目類金鐘獎頒獎典禮,同時跟派翠克奪下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這是她自2月失去姊姊大S徐熙媛以來,暌違8個月回到大眾眼前。賈永婕19日就發文說,其實每天都會跟小S聯繫,時常鼓勵她「我們都在等妳回來」,溫馨貼文也釣出S媽(黃春梅)留言。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小S金鐘追憶大S!許常德憶過往揭「ASOS是三個人」
小S昨晚(17日)現身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在台上訴說對姊姊大S的思念,還獻唱起大S生前創作的歌曲,讓在場所有人不禁紅了眼眶,曾經身為姊妹倆的專輯製作人許常德,也在臉書分享過往與她們相處的過程,還強調:「ASOS其實是3個人」,掀起網友熱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小S素顏「複製大S神顏」!賈永婕驚:姊妹融為一體了
娛樂中心/李明融報導第60屆節目類金鐘獎頒獎典禮在本週五(17日)盛大舉行,其中最大焦點就是小S(徐熙娣)在痛失姊姊大S後再度出現在螢光幕前,出場後讓觀眾感動落淚,但依舊展現機智的主持實力,最後也如願以《小姐不熙娣》獲得「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閨密賈永婕今天(19日)PO出與小S的合照,直言「你們看這幾張照片,根本就是大S」,貼文曝光引發討論,S媽(黃春梅)也在貼文底下留言回應。
民視 ・ 16 小時前人數被低估!台大醫曝罕病XLH病人「骨頭如缺水泥磚牆」 掉牙是症狀
低磷酸鹽佝僂症(XLH)是一種性聯遺傳罕見疾病,為染色體基因缺陷導致。一般民眾遇骨質疏鬆,可用補鈣、補磷緩解,XLH病友...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原型食物勝超加工食品 211飲食效果差2倍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指出,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研究,以55名成年人為對象,BMI介於25~40間,依隨機順序,前8周攝取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4周緩衝期恢復原本飲食,後8周再攝取超加工食品(UPF),另一組則順序相反。結果顯示,兩種飲食雖然都能讓體重下降,但...
CTWANT ・ 1 天前

滑1短影片=聰明放鬆術!讓人心情好、壓力小、做事更細心
工作之餘,許多人會滑手機看看貓狗、寶寶這類「可愛影像」,兒科醫師傑登表示,這不是偷懶,而是心理調節的良藥。研究發現,當人看著像貓咪、狗狗、寶寶這類「可愛影像」時,能讓人心情變好、壓力減輕,還能讓注意力更集中、做事更細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百歲阿公的最後一天:不插管、不急救,拒絕「醫到死」...戰友探視後含笑辭世,在愛與陪伴中圓滿告別
「回家圓善終」是不少末期病人的心願。在台灣,選擇居家安寧療護的人數也逐年增加,顯示不插管、不急救、在熟悉環境中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正成為許多家庭的共識。
幸福熟齡 ・ 18 小時前
日本人靠「這豆」長壽!醫讚:降血脂、護腸道、不生病
日本以長壽聞名,納豆是其長壽飲食的一部份。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經過納豆菌發酵而成,經冷藏熟成,豆子會黏稠化並產生黏液,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且能保護血管健康、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中,降低骨折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降低膽固醇、血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不只能暖身!喝薑茶代謝好易變瘦 醫揭研究數據超驚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想要啟動代謝、瘦得更健康?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看似平凡的薑,其實有助於「喚醒身體代謝力」。根據2025年刊登在《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的最新研究,統整36篇臨床試驗、共1832位成人數據後發現,長期攝取薑可讓脂聯素上升0.84μg/mL、腰圍平均縮小0.65公分、體脂下降1.49%,代表身體代謝真的「動起來了」。
壹蘋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地球變暗 北半球先遭殃!暖化已失速狂飆
我們今年秋天,可能看不到漂亮的楓葉,甚至,海裡的虎鯨,都出現了攻擊船隻的神秘行為。科學家從外太空發現,是因為我們的地球,正在變暗,全球暖化急速加劇。一份來自聯合國的最新報告,就證實了我們的感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正用將近七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在飆升,創下歷史新高。但這還不是全部。過去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現在竟然反過來,吐出的二氧化碳比吸進去的還要多。NASA 的最新報告證實,地球暖化的速度,已經超乎預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安全單位質疑索資構成安全威脅 黃國昌:央廣未列為密件
民眾主席黃國昌被爆出黃辦今年曾向央廣索取褒忠分台10年來歷次發射機的工作數據資料及電費單等機敏資料,安全單位分析發現,相關資料構成對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的潛在威脅。黃國昌表示,央廣回覆的資料不僅未列密件,索資過程中,央廣也不曾說是機敏資訊。黃國昌表示,資料未列密件也證明鏡報的惡意抹黑是徹底的假新聞,如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快訊/花蓮燕子口警戒升溫!水位緩漲仍難解危機 防災單位全時監控中
(記者蔡函錚/花蓮報導)花蓮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晚再度示警,壩 […]
引新聞 ・ 21 小時前唐凱文 奪3M青年科研賽總冠軍
3M公司與探索教育(Discovery Education)宣布,南加州哈岡拉朋地學區(HLPUSD)八年級學生唐凱文(...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9 小時前
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發威 蘇花路廊「這路段」不排除預警性封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雖不會登陸台灣,但其帶來的外圍環流仍造成天氣遽變,尤其在宜花東地區感受更大;其中,蘇花路廊南段已有短時強降雨情形發生,清水斷崖雨量站更達40.5mm/hr,對此,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宣布,台9線154.7k~165.7k(和仁~崇德路段)不排除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帶來間歇性強降雨勢影響,蘇花路廊南段已有短時強降雨情形發生,清水斷崖雨量站已達40.5mm/hr,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南澳工務段已於今日上午8時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並於蘇花路廊沿線進駐搶災機具及警戒人員加強巡查及待命,後續如雨勢持續加劇,邊坡產生泥瀑情形將不排除實施預警性封路,以確保民眾通行安全。最後,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呼籲用路人,颱風豪雨期間山區道路易發生坍方、落石,路況難以掌握,請避免進入山區道路;請用路人持續注意道路管制訊息並預先規劃行程及相關應變措施,颱風過後山區道路不穩定性高,災後搶通時間需俟災情規模而定,請用路人提前因應規劃避免受困滯留。原文出處:快新聞/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發威 蘇花路廊「這路段」不排除預警性封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風神颱風+東北季風!全台今起變天 花蓮災區預備防颱宜蘭雨勢轉強!龜山島賞鯨船仍啟航 船長曝封島標準豪雨開炸!風神颱風共伴效應「這兩天」最明顯 氣象署全說了
民視影音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