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為何無法破4成?張景森嘆「富二代每天搶家產」:這是台灣的風險
政務委員張景森指出,民進的支持度多年來穩定維持在3至4成之間,這構成其「政治天花板」。(資料照,劉偉宏攝)
台灣藍綠白政格局大致都落在穩定區間,其中執政民進長期占約4成左右,對此,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於臉書發文指出「民進的極限是台灣的風險」,分析民進缺乏開拓新支持者的能量,僅為了這3、4成家產,在內部殺得見刀見骨,在外部不斷製造敵人,「這種極限不僅是涉及民進選舉上的政治天花板,實則涉及的更是台灣存亡的風險。」
張景森表示,台灣政局呈現一種危險的「恆溫」狀態。民進長期執政,看似穩固,實則在特定的支持區間內徘徊,難以突破;國民雖有地方反彈,整體仍在結構性衰退;第三勢力則難以形成持久的政治力量。整體政治版圖彷彿被凝固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失去了開創性的動能。「這種穩定,實質上是一種政治停滯。台灣的危機潛藏在裡面!」
張景森指出,根據中研院選舉研究中心與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長期數據顯示,民進的支持度多年來穩定維持在3至4成之間,這構成民進的「政治天花板」;同時,無明確支持任何政的中立選民,比例長期高達2至3成。這群人不屬於藍綠光譜、不願被任何政代表,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游離群體,也是民進始終無法收編的「治理能量缺口」。
張景森直言,這種停滯並非偶然,而是政演化的必然結果,「小弟的觀察是民進已完成從街頭挑戰者變成建制政治的富二代」。它繼承了前輩對抗威權的遺產,贏得了支持、贏得了政權,卻未能成功擴大家業,升級為全體國家的整合者。
張景森續指,相反地,它缺乏開拓新支持者的能量。每天為了分配固有的3、4成家產,在內部殺得見刀見骨,在外部不斷製造敵人。結果,政治能量被內耗,改革淪為例行公事,昔日的理想不再是驅動行動的核心,外部討厭他的人越來越多。
張景森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台灣所處的世界早已不容守成。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板塊的重塑,以及中國對台日益劇烈的地緣政治風暴,這是一場牽動國本的長期生死競爭。一個內部派系壟斷,外部無法擴張成穩定過半的執政,如何在外部強權的壓力、內部國家分裂的狀態下,維持必要的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國家發展?
張景森說,這就是民進的極限。這種極限不僅是涉及民進選舉上的「政治天花板」,實則涉及的更是台灣存亡的風險。當一個政長期只能代表3、4成的社會基礎,而其餘3成的中立選民始終游離不歸,這個政就無法成為台灣的統合者,只能淪為局部利益的競爭者。這樣的政和這樣的政治,將難以帶領台灣度過外部的競爭和挑戰。
張景森強調,如果民進繼續滿足於在既有的3、4成家產中內鬥分產,而無法積極開創更廣泛的社會聯盟,不去整合新的世代與價值,無法成功建構穩定的執政基礎,那麼遲早有一天,它將耗盡的不只是其政權的正當性,更是整個台灣的前途。民進輸掉下一場大選,更可能讓台灣錯失應對外部變局的關鍵時機。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22 小時前
婚後查閱戶籍嚇壞! 夫妻結婚7年竟是「六親等親屬」
根據判決書指出,明明與小莉雙方家庭均來自同一縣市,2人婚後查閱戶籍資料,發現小莉的祖母與明明的外祖母竟為親姊妹,等於夫妻倆屬於《民法》所規定的六親等內旁系血親,因此2人決定聲請確認婚姻關係不存在。法院審理時,夫妻雙方均表示婚前完全不知情,婚後發現才感到震驚...
CTWANT ・ 15 小時前
聯合政府師法日本經驗…柯文哲:別人做得好的 自己不用再去多發明什麼
聯合政府在台灣如何落實?民眾主席黃國昌今轉述前主席柯文哲的說法,指別人做得好的,不用自己再去多發明什麼,日本聯合內閣政...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不滿鄭麗文當選?趙少康發表千字文:得票數最低、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對於鄭當選似乎仍不接受,他今(19)天表示,這屆的國民主席的主要任務是只要穩住當前局勢就好,平穩過渡到2026、2028。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趙少康喊話「消除親中力量」 詹江村狠打臉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鄭麗文日前成為繼洪秀柱之後第二位女性國民魁,引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昨(19)日發文喊話,應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會令不出中央。對此,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認為,問題是美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爆冷擊敗被視為組織動員代表的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就有議員爆料已有不少人對此結果「氣到想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國民紅統化」民進大選躺贏?鄭麗文上位 他示警綠營1件事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國民中央於昨(19日)午間收到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鄭麗文主席當選人亦回覆電文致謝。許多人嘲諷國民「紅統化」,以後綠營大選很好打了,不過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就提醒,民進不能再用「中國人/台灣人」這種簡單的二分法,否則只會增加對立,限縮了的民進的政治空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批趙少康「配角搶戲會害死主角」 蔡正元提1事:郝龍斌敗選是無妄之災
國民主席選舉在日前進行投開票,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得票率50.15%,贏過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4萬6,551票、得票率35.85%,當選國民主席。對此,前立委蔡正元於《中天新聞》表示,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的助選害慘了郝龍斌。蔡正元指出,趙少康於競選期間做出境外勢力介選指控,甚至延伸至紅統、反共。郝龍斌可能基於和趙少康之交情,並未做很明確的切......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揆 游盈隆:多說幾次「都是中國人」國民肯定很快就掛了
前立委鄭麗文昨日以超過5成得票率當選國民揆,成為國民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分析,國民員「棄郝選鄭」是想求新求變,呼籲國民爾後類似「我們都是中國人」這種話少講,「多說幾次,國民肯定很快就掛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沈榮欽評鄭麗文當選:紅統派崛起是結構必然 洪秀柱當年改費制度埋下禍根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勝出,引發外界對中國介選疑雲的熱議。不過,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指出,外界多半只關注中國介入選舉,卻忽略了讓中國介選能成功的「結構性關鍵」。他認為,紅統派能在今日奪下中國國民主席寶座,早在洪秀柱於 2016 年接任主席時就已註定。 沈榮欽在臉書撰文指出,2016 年朱立倫總統選舉失利辭去主席,由洪秀柱補選當選,成為中國國民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也同時是首位紅統派領袖。洪秀柱當年注意到低收入戶可免繳費的制度,遂於上任兩個月後,即在 5 月 25 日推動修法,將「齡滿 40 年且年滿 70 歲」的免繳規定,放寬至「齡滿 40 年且年滿 65 歲」,以比照公務員退休年齡為由放寬條件。 沈榮欽指出,這項修正案從根本改變了中國國民的員結構,使內人口組成與台灣社會嚴重脫節,卻為紅統派創造了長期優勢。2017 年起免繳費員與繳費員比例從 1 比 1 快速擴大至 7 比 3,內高齡選民成為主導主席選舉的關鍵族群。沈榮欽說,吳敦義在隔年參選時曾抗議此制度,但因內既得利益盤根錯節,最終無功而返。 沈榮欽強調,許
新頭殼 ・ 18 小時前
川普高爾夫外交!傳台積電因「這理由」婉拒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於當地時間18日時於佛羅里達州自家高爾夫球俱樂部進行了球敘,與來自包括韓國、日本、台灣等亞洲企業代表交流。根據韓國媒體報導,台積電以「美...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藍營「挫咧等」?王家俊直言:盧秀燕2028掰了、戰鬥藍倒閉...祝福國民
王家俊表示,還需要代理人選總統嗎?鄭麗文就是最好的代理人。他說,若鄭出不來,就韓國瑜出來;盧秀燕勢必為這次棄選,在選舉過程中保持模糊、等距,付出慘痛的政治代價。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遭指北京介選 府:盼各領袖以國家利益優先
國民主席選舉18日投票,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有媒體報導指北京介入選舉,並以「拉下賴清德」為核心目標。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期望朝野政領袖都能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帶領各自的政讓台灣更好。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2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引擔憂?最新「萬人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昨(18)日致詞時,鄭麗文表明,在她任內一定會帶領國民完全執政、實現兩岸和平等目標。至於民眾看法如何呢?最新網路投票結果出爐,有超過71%的民眾表示滿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北士科動土卡輝達?凌濤質疑新壽底氣來自「她」
新光人壽16日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舉行動土典禮,引發外界關注。該地原為輝達有意進駐設點的目標區,但因新壽與台北市府間產權糾紛,開發進度停滯近半年。桃園市議員凌濤就質疑,新壽「底氣」是否來自獨董王美花,更指涉「朝中有人」才敢強硬操作。他並點名民進與立委吳思瑤「冷嘲熱諷、未見積極作為」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國父獨子世紀大流亡!孫科1949年為何沒來台灣?3度反蔣終和解
在1949年國共內戰的歷史轉折點上,國民大批高層隨蔣介石撤往台灣,然而,身為「國父」孫中山唯一的兒子——孫科,這位在國民內地位舉足輕重的元老,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他沒有去台灣,而是選擇了前往國外,開始長達16年的流亡歲月。這場世紀大流亡的背後,不僅有他與蔣介石之間難以化解的政治恩怨,更有一段令人唏噓的高官潦倒晚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