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3含量是鮭魚2倍!醫大讚「這1種魚」營養又降三酸甘油脂 護心血管必吃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獲相當豐富。而攝取好的油脂Omega-3有助抗發炎、調節血壓,改善身體慢性發炎的症狀,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必須從食物或保健品中取得,因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飲食中,應增加Omega-3的攝取,像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Omega-3,堪稱秋季「營養冠軍」。
抗發炎、降血脂、助減脂 秋刀魚是Omega-3好來源
魏士航指出,Omega-3是不可或缺的好油脂,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魚類就是非常好的優質來源,尤其秋刀魚每100克含5199毫克的Omega-3,幾乎是鮭魚(2665毫克)的2倍。相較於其他從秋天開始盛產的魚類,例如鱸魚(196毫克)、午仔魚(1348毫克)、石斑魚(178毫克)和香魚(991毫克),秋刀魚的Omega-3含量更為驚人。
而Omega-3具抗發炎、降血壓、減少憂鬱等功效。對減重者而言,攝取Omega-3還能促進肝臟脂肪酸氧化,減少脂肪酸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並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分解三酸甘油酯,降低血液中濃度。
高三酸甘油脂超5倍 飲食介入降回正常邊緣
魏士航就曾遇過一位34歲科技公司員工,儘管患者聲稱已經注意飲食,但在診所初次檢查時,三酸甘油脂仍高達800mg/dl,超過正常值的5倍。(正常值<150mg/dl),為此,先請營養師為病患制訂專屬的飲食計畫,以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為主,逐步戒除患者最愛的麵食、麵包等精緻澱粉食品。
兩個月後,患者的三酸甘油脂水平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考慮到患者希望採取不服藥的治療方式,因此建議他多吃魚類,例如秋刀魚、鮭魚、鰻魚等,同時再調整飲食中優質蛋白質的比例,像是豆漿、豆腐、毛豆等植物性蛋白質,再提升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量。待兩個月後再回診,患者的三酸甘油脂指數逐漸降至167mg/dl,接近正常值,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量攝取魚油 恐引起這些不適症狀
然而,Omega-3雖然對人體有益,但魏士航特別提醒,過量攝取魚油可能引起脹氣、消化不良等腸胃道不適、流血時間延長、流鼻血、黑便和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量不超過2000毫克。
另外,魚油也會影響到凝血功能,因此凝血功能異常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懷孕後期、近期須手術患者以及素食和海鮮過敏者,應避免從魚油攝取Omega-3。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煮魚湯、煎鮭魚前「多1步驟」有效降低重金屬殘留! 魚內臟別忘徹底清除
·吃魚別丟魚頭! 專家揭「4大驚人好處」:不只防骨鬆,還減少皺紋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營養師狂推的櫛瓜料理!抗氧化、調解血壓、修復細胞 跟著吃健康又美味
台灣市場越來越常見到櫛瓜的蹤影,除了營養價值逐漸受到重視,更是輕食族的首選,也是一種兼具美味與健康的蔬菜。營養師廖欣儀認為,櫛瓜不只好吃,更富含多種營養素,是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選擇。 櫛瓜屬
健康2.0 ・ 1 天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抗老化的「神級飲品」!研究證實:滿滿蛋白質、控血糖、還護腸道
想要逆齡、護腸道,黑豆漿能幫上忙。今年新發表的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大幅降低體內的糖化終產物,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從椅子站起來會頭暈?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它」作祟!恐害中風、腎臟病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會頭暈眼花?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姿勢性高血壓作祟!醫師表示,目前普遍將從坐姿站起來的時候,收縮壓上升≥20 mmHg為姿勢性高血壓標準之一,並將其視為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
健康2.0 ・ 15 小時前
這種環保吸管含致癌物最好少用!比塑膠吸管還要毒
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店家不提供塑膠吸管,改供應紙吸管方便民眾飲用飲料,不過曾有研究指出,90%環保紙吸管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在體內幾乎不會分解,恐怕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市面上吸管材質百百種,大
健康2.0 ・ 15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汗水!醫揪出「老人味」禍首 「常做1事」減少體味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容易散發體味,常被稱為「老人味」。中醫師黃敬軒提到,老人家的皮膚菌叢與年輕不同,當菌叢接觸到油脂與空氣,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氣味,若想減少老人味,可嘗試經常洗浴,有助於降低體味,但老人家洗澡時需特別注意跌倒及溫差問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向太爆料離婚「扯出賭王千金」登熱搜 2天後突銷毀影片惹猜疑
影壇大亨向華強的太太「向太」陳嵐個性直率,近來也拍片爆料許多演藝圈秘辛,沒想到她18日在最新影片中警告「女生下嫁是滅亡之路」並分享富家女嫁演員,正在鬧離婚的例子,也被網友猜測恐怕是指賭王千金何超蓮跟竇驍,豈料才過兩天,有網友發現影片悄悄下架了。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觀光署統計景點流量失真 規畫修法預計明年元旦實施
以全台景點人次總和為例,景點總數變化不大,2021年全台景點旅客約2.1億人次、2022年2.7億人次、2023年4億人次,到2024年已經達到5.4億人次。對應到實際旅遊市場,人次成長明顯不合理,有的景點甚至連當地人都納悶「怎麼會紅」,懷疑出門運動的居民也被當成遊客。此外,觀光...
CTWANT ・ 15 小時前
網球「六王滿貫」在阿拉伯 辛納輕鬆贏球王 笑領1.8億獎金
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六王滿貫」網球表演賽,男子網壇世界排名前二的西班牙【艾卡拉茲】和義大利【辛納】,在決賽碰頭。不過因為是表演賽,兩人打來一團和氣,還常常露出笑容;最後辛納以直落二打敗現任球王,不僅成功衛冕,也拿到600萬美元,相當於1.8億新台幣的冠軍獎金。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0050股東數超車台積電! 這檔國民ETF地位恐不保
隨著台積電股價水漲船高,台股最近頻創新高,股東人數也大洗牌。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台灣50指數(0050)投資人數再突破166萬人創新高,超越台積電的164萬人,而且距離目前投資人數最多的「國民ET
中廣新聞網 ・ 9 小時前
低脂食物=變胖!醫破「健康餐」迷思:一堆OL錯了
現代人努力對抗肥胖,標榜低脂的健康餐頗受歡迎,但醫師黃軒表示,低脂食物通常高糖、高澱粉,為了增加口感,業者會在其中添加糖分,民眾以為在減脂,其實在增糖。醫師李思賢也表示,外食族可就近在自助餐店選用多種原型蔬菜、白飯減量,就可以低價獲取健康飲食的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高齡爸爸「每20顆精子壞1顆」 孩子自閉症、癌症風險全都升!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研究指出,男性精子會隨年齡增長產生變異,可能導致後代罹患自閉症及癌症風險增加。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分享這項研究結果,指出男性年齡對生育的影響不容忽視,打破過去僅關注「高齡產婦」風險的觀念。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台中知名酒店"招牌餐" 炸雞.水餃外送也點得到
中部中心 / 中部綜合報導台中知名酒店內的餐點,想吃現在不用入場開包廂,有民眾發現,透過外送點餐,也能把酒店招牌餐點,熱騰騰的炸雞腿以及炸水餃,送到家中,業者斜槓經營,帶來額外收入。另外,台中一間連鎖KTV的熱炒,因為走平價路線,好吃不貴,不少民眾離場還會打包,還有婆婆媽媽,不想煮飯,直接點餐,外帶回家。
民視 ・ 9 小時前
別再亂吃減肥藥!韓女甩肉20公斤的血淚史:原來「停止節食」才是變瘦的第一步
李娜妍減肥方法:「停止節食」才是變瘦的開始心態必須先改變! 她意識到極端的節食只會帶來暴食的慾望與復胖的惡性循環。因此,她提出的第一個心法,就是「變瘦,是從不節食開始的」。你必須學會與食物和解,健康地、開心地去吃你想吃的食物,而不是將它們視為敵人。但食物主...
styletc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