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海洋能案場拚商轉 政府能否助落地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四面環海,工研院2023年提出布局「海洋經濟」,其中「以海養綠」便是將取之不盡的海洋作為淨零永續重要解方,其中包含將海水化為綠電的海洋能。而台灣公司以科國際海洋能源公司搶下頭香,預計成為台灣首座海洋能案場,但台灣要把海洋能預估的11.2GW的潛能變成台灣綠能解決方案,仍須政府「推波助瀾」。
國外已有多起成功案例,包括以海浪、洋流與潮汐、海洋溫差能等形式進行發電。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海洋能源系統 (IEA-OES)共有22國家及歐盟投入海洋能源的技術合作,目標在2050年開發300GW海洋能源。
各國陸續已經有海洋能案場成效。如韓國2011年就有始華湖潮汐發電站,裝置容量為254MW;日本沖繩也有針對黑潮設置100KW的洋流發電電廠;中國也曾在2023年表示要打造MW等級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
台灣海洋能潛力高 工研院、能源署投身規劃
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在2007年就將海洋能納入前瞻能源科技,政府陸續啟動海洋能相關研發計畫,工研院在經濟部下在2010年就提出海洋能相關研究,開始投入波浪發電系統的研發,並在規劃在2013年7月自製20kw波浪發電機組,進行短期測試。
據工研院評估,台灣發展海洋能潛能達到最高可達11.2GW,適合的海洋能發電類型分別為波浪、海洋溫差及洋流發電,波浪發電裝置容量潛力可達2GW至4GW。
而經濟部在2022年躉購費率新增海洋能躉購費率,每度價格為7.32 元,經過3年時間仍維持相同高價格,藉此鼓勵業者投入。
然而,即便各國前赴後繼投入海洋能技術,經濟部也提出高誘因鼓勵業者投入海洋能,但四周環海的台灣近年來尚未看到具體案例。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在今年9月舉辦「SOUTH NEXT:大南方產業轉型國際論壇」,提到「以海養綠」,提及海中的藻類「藍碳」固碳能力為「森林碳」的數倍,更指出海洋具有提供人類10%至15%的電力供應潛力的可能性,強調「沒有海洋,全球幾乎不可能實現凈零。」
報告中也提到,以色列波浪能公司Eco Wave Power獲得「歐盟藍色投資基金」(EU Blueinvest)的支持,技術也已經投入歐洲電網測試。
而Eco Wave Power也與台灣有所淵源。因為該公司在2024年就曾來到台灣,與台灣的以科國際海洋能源公司簽署採購合約。
▲以科國際8月成功在蘇澳港拿下土地,有望成為台灣首座海洋能發電廠。圖為以科公司合作設備商 Ecowave 於以色列案場建置波浪發電設備。(圖/港務公司提供)
海洋能台灣首案在蘇澳港 以科國際波浪發電拚明年商轉
以科國際是船舶設備商聯達行子公司,董事長黃齊元去年表示,台灣四周環海,具有發展海洋能潛力,已對台灣東、西部、離島等83個地點進行評估,但也坦言土地取得相對困難,與能源署、港務公司、漁業署等單位持續溝通。
他當時也立下目標,以科國際將在2025年讓100KW波浪能示範電廠完成,目標在5年內目標拚到20MW為主,長期目標是400MW。
經過1年時間,以科國際8月傳佳音。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首度於蘇澳港辦理為期5年的「波浪發電試驗場域招租案」,7月公開招標由以科國際脫穎而出,預計於C區位導入離岸式波浪發電設備,有望成為台灣首座海洋能示範案場,並在2個月內就會完成簽約。
但好消息背後,卻存在些許陰霾。以科國際原訂今年完成示範電廠,但按目前進度,再加上冬天東北季風不利施工,保守估計必須等到2026年才能商轉,讓今年商轉目標出現延宕。
對此,以科國際說明,波浪能是新興能源技術,如果可以有政府支持當然很好,而公司也有與工研院有所聯繫,迄今為止也與港務公司這邊溝通、協調。
對於是否是因案場選址出現瓶頸,導致設廠進度受到影響?以科國際未直接答覆,強調「目前於行程程序上並無遇到瓶頸」,因是試驗場域,所有的期程都需要與各單位部門做充分的溝通及討論, 因此在進度上都是預估,但實際狀況都還是以討論結果為依據。
海洋能疑難雜症怎麼解? 能源署設立單一服務窗口
成功標下一案後,期盼政府給予什麼協助,以科國際也表示,公司除了長期與工研院接洽,能源署於今年6月的第3屆海洋能論壇有提到將會成立海洋能相關協助小組及窗口,若有釋疑部分,將透過此管道請經濟部協助,「但也期望經濟部對於政策及法規上的繼續支持,讓海洋能更順利的進行。」
那麼針對台灣推動海洋能,能源署除了給予高額躉購費率之外,是否還有提出其他協助?能源署表示,以科國際是投標港務公司招標案,目前了解是即將簽約中,明年將會開設100KW的海洋能,初期合約是5年。
能源署坦言,以科國際目前「沒有提出有困難」,但如果在行政上有需要協助都會盡力,如果按照第三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未達2000KW 的自用發電設備)申請進度應沒有問題,才能進一步與台電簽署躉購費率合約。
如今,能源署本月已成立針對海洋能業者的單一服務窗口,有蒐集一些廠商疑難雜症,包括如何併網,以及協助海洋能業者與地方政府、中央部會的協調工作,由能源署擔任平台來溝通;當收集足夠個案狀況後,未來可能也有機會修法,作到通案解決。
除了政府提供政策上協助,能否建立場域讓國外技術在台灣海域盡速調適也可以讓海洋能更快前進。
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在今年8月啟用離岸工程中心,打造出全國唯一可以滿足「造風、造流、造浪及調整水深」多重功能的測試場域,不僅可以投入離岸風電浮式風機技術測試,也同樣可以使用在海洋能中的波浪及洋流發電測試場域,讓業者盡快在台灣海域落地。
延伸閱讀:一鍵造出瘋狗浪!高雄離岸工程中心助海洋能、浮式風機在台灣就位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不怕買不到綠電!經濟部彰濱光電案場一口氣釋出36MW專賣中小企
台灣2030綠電需求達400億度 TOWIA:離岸風電將成重要綠電來源
化海為綠/台灣海洋能首案拚商轉 政府如何「推波助瀾」助落地?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怒批全球海運碳費 揚言美拒遵守籲各國抵制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對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這週將表決全球海運業徵收碳費一事感到「憤慨」,稱此舉是「全球綠色新騙局稅」。綜合政治新聞網POLITICO與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川普在社媒「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貼文,稱美國絕不會遵守這項措施,揚言會盡一切手段抵制。他呼籲各國響應美方立場,在表決時反對這項全球碳費。川普說:「我對國際海事組織這週打算在倫敦通過全球碳費感到憤慨。美國絕不容這個針對海運的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方式、形式遵守。」「我們不容對美國消費者漲價,也不容建立一個用你我的錢來實現他們幻想的『綠色新騙局官僚體系』。請與美國站在一起,在17日倫敦的投票投下反對票!」國際海事組織推動「淨零架構」(Net-ZeroFramework),以減少全球海運的溫室氣體排放,計劃17日於倫敦表決是否正式採納這項架構。淨零架構將對大型船舶設定強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超標船舶必須購買排放許可來抵銷超額排放。目前全球海運業普遍支持這個架構措施,表決時可望獲超過2/3會員國的支持予以通過。中、韓等國已表態支持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2 小時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14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風神颱風即將形成!「這3天」雨勢最大 最新預估路徑曝光
今(17)日環境仍為偏東風,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宜蘭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臺北地區亦有零星降雨機率,而其他地區仍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午後僅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氣象粉專也提醒,風神颱風即將形成,未來這3天雨勢最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要變天了!週末「風神」成颱降雨一週 2地區這4天防豪雨
今(17日)各地天氣仍偏東風形態,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及恆春半島為迎風面,可能有間歇性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也不排除有零星降雨機會;至於中南部則大致晴朗炎熱,午後僅有高屏及部分山區可能出現局部雷陣雨。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提醒,根據今晨最新氣象情資顯示,...
CTWANT ・ 1 天前
準風神颱風「1路徑」恐發海警!5縣市率先迎豪雨 下週全台有雨大降溫
準備變天!中央氣象署今(17)日表示,明晚開始東北季風逐漸增強,週日(19日)前後熱帶性低氣壓TD27有機會增強為輕度颱風「風神」,預計將朝西移動通過呂宋島,其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南下將對台灣帶來水氣,尤其北部、宜蘭及北花蓮降雨狀況最為顯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秀林鄉3地區2村4鄰18日停班課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若潰決恐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已發布「紅色警戒」並宣布,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第9鄰民樂社區、秀林村民有社區1至3鄰,今(18)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花蓮縣政府公告,因應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發布,本縣秀林鄉公所,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7條第2款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18日停止上班上課。 另外,花蓮縣政府表示,受到持續降雨影響,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為維護安全,台8線太魯閣牌樓旁「錦文橋」實施封閉,請用路人勿前往,同時,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緊急封閉,請山區民眾盡速撤離,以確保自身安全。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立霧溪堰塞湖高度約50公尺,距離台8線中橫公路260公尺,經陽明交大團隊以海拔260公尺估算,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迴水長度約1700公尺,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已協請相關單位疏散下游住
新頭殼 ・ 22 小時前
風神最快週日成颱 雨炸4天「北部、宜花」防豪雨|#鏡新聞
今明(10/17、18)兩天依舊高溫炎熱,但得注意明天晚上開始下雨了,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預計週日19日前後生成,雖然登陸台灣機率低,但外圍環流水氣,可能跟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預估20、21日降雨最劇烈,北部、宜花地區要嚴防豪雨。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驚人一幕 網詫異:此生從未見過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驚傳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實施道路封閉並撤離下游低窪村莊。有粉專曝光堰塞湖水位滿到公路的畫面,讓網友驚訝直呼:「此生從未見過此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秋颱"風神"+共伴效應威力強 週日晚開始"雨連炸五天"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風神颱風生成了!雖然沒朝台灣而來,但外圍環流跟南下的東北季風,預料將形成共伴效應。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及宜花,要小心豪雨等級以上致災降雨,而且這雨彈一炸就是五天,累積雨量可能下到發紫,氣溫也跟著溜滑梯。公路局也預估單日可達大豪雨以上,還提前警示6條受影響路段。
民視 ・ 9 小時前
風神今生成!專家示警「3地區防雨彈」這5天成關鍵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18)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氣候類型,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大台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及大台北平地也有零星降雨。雖然天氣穩定,不過今(18)日清晨在西太平洋上生成的颱風「風神」則蠢蠢欲動,氣象專家林得恩就透露,受颱風外圍環流、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及東北季風南下、低壓帶接近等不同天氣系統影響,台灣降雨機會增高,並點名「3地區」最有感。
民視 ・ 19 小時前
「風神」未到雨神先來 颱風引發共伴效應時間曝
即時中心/廖予瑄、魏熙芸報導中央氣象署在今(18)日下午3時30分召開記者會,說明颱風風神的最新動態及路徑,以及最新的天氣資訊。預報員林定宜指出,風神颱風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路徑將偏西或西南方前進,且可能在途中發生共伴效應,未來一週恐怕會出現明顯雨勢。
民視 ・ 11 小時前
3縣市大雨襲!東北季風明晚南下降溫雨炸4日 準風神最新預估路徑曝
氣象署發布6縣市高溫資訊,今(17)日白天新北市、桃園市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臺南市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新竹縣、苗栗縣、屏東縣為黃色燈號,氣溫達36°C以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緊急通報!花蓮燕子口驚見堰塞湖 林保署急開挖
花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分署今日下午接獲緊急通報,太魯閣山區立霧溪燕子口出現堰塞湖,水位持續快速上漲,恐有隨時潰決的危險。相關單位已緊急啟動防災應變機制,呼籲民眾避免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最新狀況曝「已溢流到步道」 林保署:這座橋首當其衝
花蓮馬太鞍系堰塞湖潰堤,導致光復鄉洪災後,今天(17日)又在太魯閣燕子口發現堰塞湖,位在立霧溪上游,林保署花蓮分署現場勘驗,初步評估湖體長度約800公尺、寬度約30至80公尺,且水位迅速上升,以每小時70公分速度上漲,因此緊急發布撤離簡訊,並預警性封路。稍早林保署也公布堰塞湖最新狀況,指出水已經溢流到步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