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與Intel都好伙伴!散熱新雄「邁科」快上市潛力多大?
獲輝達與Intel寵愛的散熱新雄將上市!2006年打造全台第一片「均熱板」,現為興櫃股的邁科(6831)經歷約十年營運低谷,轉型散熱模組商後成功切入CSP供應鏈,成為三家關鍵散熱供應商之一。邁科也與Intel成立聯合實驗室,鑽研「浸沒式冷卻」,為接下來高算力與高散熱需求的產品做足準備。
隨著算力需求扶搖直上,雲端服務供應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 CSP)紛紛投資資料中心的金額穩定,散熱議題也持續火熱。散熱模組供應商邁科(6831)9月營收持續大幅成長,年增84.25%。截至9月底,2025年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逾超過八成。
成立20餘年的邁科,若與近來受到投資市場追捧的「散熱雙雄」奇鋐、雙鴻相比,名聲並不算響亮,但卻是高階散熱的元老級廠商之一。2021年開始,邁科布局CSP的產品需求,隨著生成式AI帶動算力需求大增,長久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其散熱模組廣泛應用於NVIDIA H100、AWS MX1、Intel Gaudi 3、AMD MI300等高階晶片。
這趟先蹲後跳的旅程,打磨出邁科的韌性與瞄準前沿技術的習慣,公司也於6月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即將正式邁向下一里程碑。
市場拓荒,讓航太級「均熱板」商用化
回望這一路,邁科董事長趙元山自是感慨萬千。早在近20年前,邁科就打造出全台第一片「均熱板」(Vapor Chamber, VC),可謂讓原先應用於航太領域的均熱板「商用化」的一個重大推手。
「當時的目標是從一片上千元美元,做到十美元以下。」趙元山回憶,團隊耗時三、四年,終於獨家研發「真空高壓焊接」技術,採用可達到分子交換層級的「擴散焊接」(diffusion bonding)技術。此外,還需四處尋找國產設備,從製程、機具、參數、設備,逐樣尋找符合成本與品質的廠商與零組件,過程可謂相當艱辛。
沒想到技術突破後,還需要面臨市場推廣的第二道難關。那時晶片的電晶體密度並不高,高階散熱需求並不普遍,團隊不只要做產品,還得親自教育客戶、開拓市場。
「第一個用我們產品的是惠普(HP),當時心想終於有人用了!」獲得國際大廠的認證,對邁科來說猶如一劑強心針,但仍需面對公司連年虧損的營運低谷。
即使先後成為HP、蘋果的供應鏈,但單純作為VC「零件」供應商的邁科,卻發現大部分的利潤都被下游的散熱模組廠賺走了。邁科的經營團隊意識到,客戶購買的不只是一個零件,而是一整套能讓他們系統穩定運作的「解決方案」。
轉型散熱模組商,接單CSP搶資料中心商機
這催生了2015年的關鍵轉型,讓邁科從VC元件製造商,升級為整體散熱模組的解決方案提供者。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模組廠下單,而是要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為客戶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散熱方案。
這場轉型並非易事,它考驗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服務客戶的反應速度與客製化能力。尤其在系統設計流程中,散熱模組往往被排在較為後期,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設計。這種「量身定作」的能力,反而成為了邁科新的護城河。
隨著技術的演進,邁科更進一步將VC從2D平面推向3D立體,開發出所謂的「3DVC」。這種立體結構的均熱板,能像橋樑一樣跨越主機板上高聳的記憶體等障礙物,為熱功耗動輒超過千瓦的頂級AI加速器,提供最短、最高效的熱傳路徑,主要瞄準最高階的AI伺服器。
即便在長達近十年的蟄伏期,邁科對技術的信仰從未動搖。邁科副總經理陳建亨透露,公司的研發投入占總費用的比率(費用率)長期維持超過四成。正是這份對技術研發的堅持,讓邁科預備好AI浪潮帶動的機會,一舉切入CSP客戶的三間供應伙伴之一。
「AI時代的CSP客戶是終端使用者,他們自行設計所需產品,這與傳統製造業模式不同。」趙元山在訪談中點出,這些科技巨頭如Google、Amazon、Microsoft等,會親自操刀設計伺服器,並直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技術最頂尖的供應商進行合作,篩選過程相當嚴格。
當年的冷板凳,如今已是通往散熱大單的黃金之路。展望未來,陳建亨形容目前和CSP的合作處於「蜜月期」,加上算力需求穩定成長,即便以保守估計,「AI伺服器這一塊的紅利,市場上最少還有三到五年的成長期。」
液冷散熱的下一步!與Intel合作「浸沒式冷卻」實驗室
邁科的眼光不僅止於此。早在四年前,他們便與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展開合作,共同成立「先進散熱技術聯合實驗室」,投入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系統的研發,即將整台伺服器浸泡在不導電液體中,可大幅提升散熱效率與能源效率,但想當然爾相當考驗技術。
團隊透露,Intel看重邁科對液冷技術研發的長期投入,目前相關的硬體設備皆已完成開發,雖然當前市場的接受度仍在推廣期,但這項合作,無疑已將邁科推到了下一代資料中心冷卻技術的領跑者位置。
3月中,工研院與Intel合作舉辦「2025超流體先進散熱技術論壇」,吸引超過十間生態系伙伴、共計逾500人參與。其中,邁科、元山也在活動現場展示與Intel合作之超流體冷卻技術的相關產品,備受矚目。
對於日前輝達宣布以50億美元入股Intel,合作範圍遍及資料中心與PC領域。陳建亨坦言目前雙方合作細節仍未明朗,但期待新世代液冷的技術研發伙伴與高階晶片王者的強強聯手,將創造新的散熱商機,帶動下一波成長動能。
其他人也在看

■專家:50種指標白學了,這「2種」才是投資決勝關鍵
投資市場技術指標百百種,許多投資人常陷入多學多賺的迷思,導致指標訊號相互衝突、決策兩難,最終徒增虧損機會。針對廣大投資人的痛點,理周教育學苑特邀請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澤澄老師親授「大道至簡」的投資哲學,協助投資人從上百種指標中精選出準確性最高的兩三種關鍵指標,一舉突破投資瓶頸,實現股市常勝的目標。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美中貿易戰它不怕 規模成長2成吸金力道不減!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隨即批評中國採取敵對貿易行為,甚至在個人社群平台宣布,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引發市場擔憂,國泰投信指出,雖然大盤指數回檔,但市場普遍對台股發展仍保持正向態度,且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台股基本面動能強勁,第四季行情可望延續,近期的回檔反而是絕佳的加碼機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 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立彩建設以20年深耕台中的實力,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最新大里二期代表作「立彩FANCY」,自開工即熱銷五成,市場反應熱烈,成功逆勢創下佳績,成為南台中最受矚目的指標個案。
理財周刊 ・ 1 天前乾旱與關稅促美國牛肉價格創高,川普稱「正在處理,已有共識」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四表示,政府正在推動壓低牛肉價格的方案,稱「我們在處理牛肉,我認為已有共識」,並指目前價格「高於我們想看到的水準」,後續可望回落。近年美西長期乾旱推升飼養成本、放牧地枯竭,牧場主縮減牛群,使供應緊俏。年初全美牛群規模降至約8,670萬頭,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低,帶動牛肉價格創高。產業端對政策細節仍觀望。美國肉品協會表示,需進一步了解降價計畫內容。此前,處理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與嘉吉(Cargill)同意合計支付8,750萬美元了結一宗涉嫌合謀抬價的聯邦訴訟,兩家公司否認不當。與此同時,供應鏈面臨多重掣肘;為阻止墨西哥蔓延的有害病蟲,美國農業部今年停止自墨進口活體牲畜,進一步收緊原料來源;同時,對巴西商品的關稅亦放慢巴西牛肉輸美節奏,影響絞肉等產品的調配。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政策發力,牛群重建需要時間,從補欄到出欄一般約兩年。短期價格走勢仍取決於進口放行、屠宰產能與零售端傳導速度;中期則關鍵在補欄意願與飼養成本回落的可持續性。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新壽突動土卻喊「要把輝達留下來」 簡舒培揭兩面手法:靠養地皮無痛套利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卡關,新光人壽去年初申請開工1年多都沒動作,昨天竟突然在現場舉行動土典禮,還稱一切「合法合規」,讓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質疑「很奇怪」。對此,民進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怒批新壽玩兩面手法,目的就是要跟市府叫板、跟輝達勒索,她並質疑台北市長蔣萬安面對新壽挑釁開工,竟跑去台南喝牛奶,砲轟「無能、軟弱」都該有個限度。
太報 ・ 1 天前永日H2營收拚轉好,美國關稅影響外溢,短期競爭壓力升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原料藥廠永日(4102)上半年營收、毛利同降,轉為每股虧損0.19元。總經理李育儒表示,主要是新藥客戶臨床三期所原料藥已提前備齊,以及部分客戶庫存調整影響,但預期下半年會有部分訂單補回來,業績有機會轉好。至於關稅影響,他直言,美國關稅政策不只使美洲市場採購趨保守,此導致部分中國廠商轉向其他地區價格競爭,可以說,美國市場的變動正向其他市場外溢,短期競爭壓力上升。永日16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總經理李育儒表示,研發策略聚焦「經濟製程與永續」,永日持續提升產出效率、強化中間體技術自給自足以降低中印等供應風險,並依ESG原則導入低碳綠色製程,兼顧成本與合規。產品選題鎖定高價值藥品、避開大批量紅海市場,並透過同領域多代產品組合與既有GMP認證優勢,提升客戶信賴與導入效率。上半年合併合併營收為2.5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主要原因在於長期合作的新藥客戶部分產品進入臨床三期階段,前期原料已提前備貨完畢,加上客戶進行庫存調整,致使上半年訂單略為減少。不過,下半年有機會回補部分上半年順延訂單,帶動整體業績轉好。毛利率方面,較去年同期的35%下降至23%,主因高毛利新藥產品出
財訊快報 ・ 1 天前結盟AMD、輝達盤算?成敗關鍵在於OpenAI能否換回合理的商業回報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0月6日,AMD宣布和OpenAI的合作案,OpenAI將採購資料中心用的AMD GPU,第一批 1GW將於2026年下半年正式上線。同時,AMD將設下門檻,當OpenAI採用AMD第一批1GW GPU開始起算,到AMD股價漲至每股600美元為止,每達到一個不同的門檻 ,OpenAI就可以得一定比例的AMD股票。
財訊 ・ 1 天前關稅收入飆升+大砍教育支出,美2025財年赤字現三年來首降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週四公布,2025財年(2024年10月到2025年9月)聯邦赤字較前一年縮減410億美元至1.775兆美元,為2022年以來首度年減。主因關稅淨收入飆升至1,950億美元,年增1,180億美元,同時教育部支出因預算刪減而大幅縮水,抵銷社福、醫療與債務利息支出的攀升。收入與支出同創新高。2025財年總收入達5.235兆美元、年增6%;總支出為7.01兆美元、年增4%。其中企業稅收因資本支出全額費用化與研發扣抵溯及既往生效而減少790億美元至4,860億美元。財政部估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5.9%,較2024財年的6.3%下降;不過受政府部分停擺影響,第三季GDP數據延後發布。9月單月呈現1,980億美元順差,較去年同月大增147%,主要受教育部支出月減1,230億美元帶動。以全年觀之,教育部支出較上年銳減2,330億美元至僅350億美元、年減87%,掩蓋其他剛性支出的持續走高:社會保障支出達1.647兆美元、年增8%;聯邦債務利息支出攀至1.216兆美元、年增7%,為僅次社保的第二大支出項目。 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財訊快報 ・ 1 天前馬爾他央行行長Scicluna稱,美國關稅對價格影響仍不明朗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央行管委Edward Scicluna表示,不應倉促採取進一步利率行動,因為美國提高關稅對價格的影響尚不明朗。同時也擔任馬爾他央行行長職務的Scicluna週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更高的關稅究竟會抑制還是推升通膨,並非簡單明了。目前尚無定論,因此不應草率下結論,因為這非常重要。Scicluna估計月底歐洲央行將按兵不動,但預計12月會出現「更激烈」的辯論,屆時將有更多數據出爐。不過他表示,就他個人而言,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才會支持再次降息。那些希望進一步降息的人有責任說服我們其他人。整體而言,Scicluna認為歐元區處於非常微妙的平衡狀態。儘管經濟表現比預期更具韌性,但也存在一些下滑風險。不過,鑒於利率處於2%這一普遍被認為中性的水準,歐洲央行可以慢慢決定下一步行動。Scicluna表示,我們處於有利位置,能夠觀察形勢如何發展。同時,最近的數據或多或少印證了9月時預測的基本情境。未來兩年通膨率料在1.7%和1.9%,經濟成長獲得動能。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歐盟達成協議力挺防衛產業 挹注15億歐元增產能
(中央社布魯塞爾16日綜合外電報導)歐盟理事會表示,歐盟今天就一項旨在提振其防衛產業的計畫達成協議,初期將投入15億歐元(約新台幣539億元)以提升產能並強化供應鏈。
中央社 ・ 1 天前
外資估AI營收續升 台積電ADR上看344美元
[NOWnews今日新聞]台積電昨日舉行法說會,毛利率創下史上第三高,業績表現依舊「無限好」,美系外資指出,台積電第三季毛利率表現強勁,預期台積電AI營收成長有望超越整體AI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增速,目標...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反擊,宣布對中國輸入產品徵收100%關稅。10月13日台股開盤崩逾800點,AI股逢高脫手,生技、製鞋等防禦股受資金青睞。
理財周刊 ・ 1 天前《美股》消息面:金價漲破4300美元大關;美關稅收入創新高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美國財政部公布,2025財政年度(截至9月底)預算赤字為1.775兆美元,為2022財年以來首見下降,但僅小幅減少410億美元,儘管川普關稅使海關收入增加1180億美元。 2025財年總財政收入增加6%,為5.235兆美元,創下新高。總財政支出增加4%,為7.01兆美元,亦創歷史新高。2025財年淨海關收入達到19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9月份的海關收入達到297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但僅略高於8月份的295億美元,顯示增長速度放緩。2025財年的美國財政赤字估佔GDP的5.9%,低於2024財年的佔比6.3%。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於周四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兩人同意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會面商討結束烏克蘭戰爭。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五將訪美,川普正在考慮是否批准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克里姆林宮警告此舉將影響烏克蘭和談進展與俄美關係。 ●美國聯邦參議院周四以51票對45票連續第十度否決臨時撥款法案,這表示使政府陷入停擺的僵局仍然未獲解決。據美媒報導,目前約60萬名聯邦僱員被迫放無薪假。 ●聯準會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
時報資訊 ・ 1 天前《盤中解析》美股拖累 權王法說後沒激勵 台股跌破27400點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美股受地區銀行出現疲軟,且市場情緒持續受到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與美國政府停擺的壓力,四大指數多數收黑。昨日台積電(2330)公布財報亮麗,法說會釋出不錯展望,不過,ADR收跌1.6%,影響台股開盤走低,盤中跌破27400點,預估成交金額逾5500億元。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昨美股因地區小型銀行信貸紛擾,導致指數開高走低,台積電ADR也下跌,壓抑今日台股盤勢。但從技術面來看,台股昨日大漲,成功將10月14日的大量黑K轉化為堅實的底部支撐,不僅確立整體多方結構不變,且底部也向上墊高,有利指數往上攻堅。從籌碼面觀察,外資現貨市場也終止連三日賣超,預期籌碼面將逐漸趨於正向。 此外,昨日台積電法說會訊息相對樂觀,不僅毛利率優於預期,獲利也再次超越市場預估,顯示台股具有基本面支撐。雖然當前市場偶爾受到中美兩國在稀土或黃豆等議題上摩擦的干擾,但響台股中長線趨勢的根本因,仍在於美國降息預期是否改變。考量本週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鴿派言論,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寬鬆環境的期待,預期多頭趨勢尚未改變,操作上建議仍可偏多看待。 張圭慧表示,鑑於AI產業的能見度仍最佳,且台積電
時報資訊 ・ 1 天前《熱門族群》短期運價有撐 貨櫃三雄開高 散裝族群反彈
【時報-台北電】美中港口費影響,周四BDI指數反彈2.5%,帶動散裝族群裕民(2606)等逆勢開高。以及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上周反彈,市場期望運價短期有撐,今早由陽明(2609)領漲。 中國十一長假後貨櫃運價上揚。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0日跌深反彈4.12%至1,160.42點,終止連四跌,由歐洲線領漲近100美元、漲幅9.99%,地中海線、美東線、美西線各漲4.92%、2.81%、0.55%。業者解讀,目前歐美線運價觸底,船公司為了挽救運價,一面加大停航減供、一面喊漲止跌,尤其進入歐洲線新年度長約簽約季,歐洲線更是首要拉漲重點。 MSC、馬士基、達飛等航運巨頭也計畫漲價,可望支撐短期運價指數。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萬海(2615)早盤皆上揚。 另外,因美國港口費用生效之際,中國亦提出港口費用反制,令遠洋運輸運價漲勢積極,散裝海岬型與巴拿馬型船重啟漲勢,帶動波羅的海乾散貨BDI指數反彈2.5%。 周四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上漲49點,收2046點,漲幅2.5%;海岬型運費指數(BCI)上漲142點,收3058點,漲幅4.9%,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2535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台灣屋齡愈老能做的生意愈多!特力屋興櫃,30年修繕DIY老牌如何靠老屋找新商機
特力集團(2908)子公司特力屋(7867)16日將登錄興櫃,集團總裁何湯雄表示,預計三年內完成上市櫃計畫,未來也放眼東南亞市場,首站鎖定越南、馬來西亞。30年DIY老牌如何從賣商品走向賣服務?又搶進哪些修繕新商機?「第一目標是滿足每年13萬件的到宅服務,新商模和舊生意不衝突,」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所
遠見雜誌 ・ 1 天前
霍華・馬克斯:AI 雖貴但未瘋! 真正的泡沫還沒來
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最近接受CNBC專訪時,針對AI熱潮與市場估值給出了冷靜而深刻的觀察,提醒投資人如何在熱潮中保持理性。這位被譽為「債券之王」與「市場週期教父」的投資人,一向以逆向思維與對人性週期的洞察聞名。這次,他再度強調:「昂貴,不代表明天就會下跌。」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重創美股,台股國慶假期結束後開盤首日(10月13日),加權指數開盤即重挫539點,5日均線失守,10月14日指數開高走低,所幸10日線未破。台積電(2330)第三季法說會將於16日登場,雖然台股當前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的不確定因素干擾,但市場仍一致看好台積電Q3獲利表現,投顧法人預估Q3每股盈餘(EPS)將上看16.5元,外資機構亦上調台積電目標價至1600元以上。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看好GB300出貨挹注營收增長 和碩17日股價爆量收漲3.6%
台股17日受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影響,加權指數開低走低並收低,終場指數下跌345點,指數保住27300點,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塑膠、油電燃氣及觀光餐旅,電子相關類股僅其他電子類股是上漲,而輝達概念族群股中伺服器ODM廠和碩(4938)輝達GB300 NVL72伺服器順利出貨,帶動營收成長,17日股價帶量開高走高,開盤前1小時股價逆勢拉上半根漲停以上,隨後雖拉回,但股價仍平穩保持上漲2.6元且直至收盤,股價最收在74.5元,成交量達26640張。
理財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