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水位高漲 水淹入靳珩隧道「畫面曝光」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步道發生崩塌形成堰塞湖,當局發布紅色警戒訊息示警,同時也封閉台8線部分路段。今(18日)凌晨台8線靳珩隧道也被發現出現積水狀況,水已淹入隧道中。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說明,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口附近(舊台8線道路旁之太魯閣峽谷),17日上邊坡發生崩塌,大量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堰塞湖,致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推估昨19時將溢淹至台8線公路路面,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太魯閣工務段考量台8線用路人車安全,除事先通知沿線風景區旅宿業者及時勸離遊客外,並於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167.7k~184.5k)路段實施交通管制,17時30分起禁止進入(只出不進),18時全面封閉。
公路局說明,今日原訂「台8線關原至天祥(116.4k~167.1k)日間(06:00~16:30)開放通行」照常實施;「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167.7k~184.5k)日間五次(06:00~08:00、10:00~10:05、12:00~13:00、15:00~15:05、17:00~17:30)開放通行」暫停實施並於評估災況後另行公布通行時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因步道較低,加上因水流上升速度太快,機具來不及降挖,堰塞湖目前水從步道溢流出,昨已發布2波細胞簡訊並請秀林鄉公所與台電單位預先進行預防性撤離與防護準備,以確保人員及設施安全。
就怕堰塞湖溢堤帶走人命悲劇重演,外界格外關注這次堰塞湖相關資訊,而崩塌點的靳珩隧道旁,前後對比照能知道堰塞湖水量增加之快,今凌晨水更已淹入靳珩隧道中,出現積水狀況。
更多鏡週刊報導
花蓮立霧溪燕子堰塞湖隨時潰堤 當地收紅色警戒訊息!台8線緊急封閉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突現 賴清德下令「全面啟動應變機制」
減重不只靠飲食與運動!營養師提醒:睡眠與壓力更關鍵
其他人也在看

水淹上來了!隧道凌晨開始湧水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高漲中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驚傳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湖水已從步道溢流。根據影像顯示,今日凌晨2點多隧道中已經積水,水開始淹上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水淹到隧道口!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前後對比照」曝 網全嚇傻
花蓮縣立霧溪河道昨(17)日因為大規模崩塌,進而形成堰塞湖,考慮到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已封閉道路、進行撤離。早上影像也顯示湖水淹到隧道中,而對比該地區現在跟過往的照片,水位確實有驚人的變化,畫面曝光引起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上午出動怪手嘗試開挖引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950公尺處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立霧溪堰塞湖今天凌晨0時許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造成監視系統損壞,公路局預計今天上午出動3部怪手,沿舊台8線至壩體開挖引流,監控單位前往裝設壩體監視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9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溢流!水淹靳珩隧道畫面曝光 今將出動怪手挖掘引流
花蓮立霧溪河道17日因大規模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縣府強制撤離下游近千名住戶,溪水今天凌晨溢流湧入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成大專業團隊今天將到場會勘,另出動3輛怪手前往壩體進行挖掘、引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多高了?太魯閣牌樓旁湧觀看人潮 秀林鄉急撤800人
「水到底多高了?」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中游燕子口步道上方崩塌,造成堰塞湖,撤離之初還是有當地村民跑去太魯閣閣口牌樓旁的觀景台查看,秀林鄉公所下午緊急撤離富世村民樂社區、秀林村民有社區撤300戶約800人;另外,台8線天祥到太魯閣封閉,也通知上游大天祥地區(天祥以西到西寶、關原)居民暫時不要下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危機1/太魯閣堰塞湖溪水持續外流 靳珩隧道一度滅頂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附近17日形成新的堰塞湖,經過一夜水量不斷增加,一度讓太魯閣的「鏡頭君」掛彩,大水還淹滿靳珩隧道,之後往橋面外流。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今(18日)上午也抵達現場,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及聚落的影響範圍,目前現場也調派怪手到現場,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
鏡新聞 ・ 6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步道邊坡大規模崩塌 形成堰塞湖 (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17日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布洛灣管理站接獲燕子口明隧道施工廠商回報,指步道約950公尺處立霧溪河段發生大規模崩塌,土石滑落後在河道形成天然壩體,堰塞湖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
中央社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風險降低 李孟諺視察闢建便道降挖、成大防災團隊進場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湖水昨晚淹入靳珩隧道西口50公尺路面後,今天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出來,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立霧溪主流僅有水位略增,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行政院顧問李孟諺今早也會同林保署、公路局前往勘查,研議後從今天起出動重機具開便道至土石壩體旁進行降挖,但因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地震後又土石崩塌!立霧溪堰塞湖高漲 隧道滅頂「鏡頭君」陣亡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區燕子口發生崩塌,造成立霧溪形成堰塞湖,今天早上10點10分東部外海60公里發生規模5.3地震,現場人員拍下土石發生小崩塌,而堰塞湖也因持續上漲,湧進靳珩隧道的水量激增造成「隧道滅頂」,隧道內鏡頭君也陣亡,隧道東口魯丹橋的瀑布規模也比清晨更大,形成災區版「尼加拉瓜大瀑布」。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新北等3縣市「今早突大雨來襲」! 氣象粉專曝原因:不是東北季風、熱帶擾動
氣象署今(17)日針對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發布大雨特報。對此,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透過臉書說明,「這波水氣不是東北季風、也不是熱帶擾動96W所帶來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花蓮太魯閣又現堰塞湖 林保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籲民眾勿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又發現一處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7)日上午接獲通報,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因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由於現場水位持續上升、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 花蓮分署表示,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趙露思真面目不藏了!陳偉霆細數3點私下行徑
趙露思、陳偉霆新劇《許我耀眼》在LINE TV觀看次數迅速飆近300萬次觀看,最新收視高點則落在陳偉霆劇中私生子曝光,還遭到綁架,一度遭商業對手利用負面輿論打擊,不僅公司被奪走,父親也病倒,四面楚歌之際,趙露思成為最堅強的後盾,替陳偉霆擋下媒體,還霸氣對外聲明「這孩子就是我的兒子!」穩住局面,兩人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颱風「風神」將生成!全台周末變天 「基北宜花」防強降雨
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即將形成,雖然以目前路徑預報來看,「風神」侵襲台灣機率低,但從19日開始到22日,颱風外圍暖溼氣流與東北季風在台灣東側、東北側交會產生共伴效應,北部、東部、恆春、南屏東因容易下...
華視 ・ 1 天前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秀林鄉3地區2村4鄰18日停班課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若潰決恐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已發布「紅色警戒」並宣布,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第9鄰民樂社區、秀林村民有社區1至3鄰,今(18)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花蓮縣政府公告,因應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發布,本縣秀林鄉公所,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7條第2款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18日停止上班上課。 另外,花蓮縣政府表示,受到持續降雨影響,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為維護安全,台8線太魯閣牌樓旁「錦文橋」實施封閉,請用路人勿前往,同時,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緊急封閉,請山區民眾盡速撤離,以確保自身安全。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立霧溪堰塞湖高度約50公尺,距離台8線中橫公路260公尺,經陽明交大團隊以海拔260公尺估算,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迴水長度約1700公尺,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已協請相關單位疏散下游住
新頭殼 ・ 12 小時前
金鐘60/紅毯輾壓全場!潘迎紫「鳳凰戰袍大透明」76歲無修狀態曝
娛樂中心/巫旻璇報導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8日)晚間登場,今年共有123部作品角逐27個獎項。其中,《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16項入圍領先群雄,《影后》緊追在後拿下15項提名,兩部作品可說是本屆最大贏家。特別的是,《影后》三位女主角楊謹華、謝盈萱與林廷憶將正面交鋒,爭奪視后榮耀,而楊謹華也再度與柯佳嬿「三度對決」,形成戲劇圈最受矚目的焦點對戰。典禮當晚不僅競爭激烈,紅毯星光同樣令人期待,群星紛紛以華麗造型展現「金鐘戰袍」,在鎂光燈下閃耀全場。《民視新聞》也將同步為觀眾帶來紅毯盛況與頒獎最新消息。
民視 ・ 35 分鐘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