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黑客公開俄十年坦克生產機密! T-90M2計畫與產能預估全曝光
[Newtalk新聞] 烏克蘭開源情報組織「Frontelligence Insight」近日公布據稱由駭客自俄羅斯烏拉爾機車車輛廠(Uralvagonzavod,簡稱 UVZ)竊取的內部文件,內容揭露俄方 2026 至 2036 年間的主戰坦克製造、維修與現代化升級計畫。該文件顯示,UVZ 將為俄國國防部持續量產與改進 T-90 系列坦克,並在未來十年內同步推進 T-72B3M 與 BMPT 坦克支援車的大修作業。
據「Frontelligence Insight」稱,文件基於 UVZ 與分包商往來通信整理而成,涉及多項零件供應計畫,包括由扎戈爾斯克光學機械廠(ZOMZ)生產的發動機轉速感測器與炮膛內窺鏡等。內容特別指出,UVZ 預計自 2026 年起批量生產新型 T-90M2 主戰坦克(代號「188M2 工程」,又稱「突破-1」),由烏拉爾運輸機械製造設計局(UKBTM)研製。
文件顯示,一份關於 2026 至 2027 年交付「188M2 工程」首批 41 輛坦克的國家合約已在 2025 年 5 月進入最終審批階段。T-90M2 的改進重點是提升機動性,針對 T-90M 坦克換檔與倒退性能不足問題進行變速箱改良,並新增 380 mm 對角線的影像觀察裝置以增進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根據公布資料,UVZ 預定 2026 年生產首批 10 輛 T-90M2,後續除新造車輛外,亦計畫將現有 T-90A、T-72B/B1 與 T-72B3/B3M 升級為 T-90M2。為維持生產線穩定,T-90M(代號「188M 工程」,「突破-3」)的生產將與 T-90M2 並行。
具體生產計畫如下:
‧ 2027 年:生產 31 輛 T-90M2、201 輛新造 T-90M,以及 58 輛由舊型改裝的 T-90M,共 290 輛。
‧ 2028 年:生產 280 輛新造 T-90M2 與 T-90M,另改裝 138 輛,共 418 輛。
‧ 2029 年:生產 253 輛新造 T-90M/M2,改裝 147 輛,共 400 輛。
2030 年以後,T-90 系列將轉入大修階段,預計 2031 年維修 117 輛、2032 年 134 輛、2033 年 105 輛,至 2036 年仍維持每年約 100 輛的維修規模。「Frontelligence Insight」指出,UVZ 可能於 2030 年後啟動「阿瑪塔」(Armata)計畫下的 T-14 坦克改進型量產,但相關數據幾乎未出現在文件中。
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CAST)先前估算,T-90M 坦克年產量自 2022 年的 70 輛增至 2024 年約 200 輛,2025 年可達 250 輛,2026 年將持平。該中心亦指出,隨著 T-72B3M 改裝車數量增加,UVZ 自 2026 年起可能減少舊型 T-72 改裝計畫。在 T-72B3M 部分,UVZ 預計 2027 至 2036 年每年改裝與大修 50 至 250 輛不等,並於 2026 年起將部分舊型 T-72A 改造為 T-72B3M。
此外,文件還列出 UVZ 對 BMPT 坦克支援戰車的計畫:2027 至 2029 年各生產 10 輛,2031 至 2036 年每年維修或生產 5 至 18 輛,顯示該車型仍屬低產能戰術補強裝備。2025 年 10 月初,UVZ 已交付三年內首批新造 BMPT「199 工程」約 10 輛。
「Frontelligence Insight」強調,相關文件尚待進一步驗證,外界應對資料保持審慎態度。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買了42架陣風、48架可汗還不夠! 印尼決定再買中國殲-10戰機
印度又贏了! 中國空軍力量排行竟然只第4 中媒不服氣 : 我們明明 6 : 1
其他人也在看

美中稀土戰膠著 北京批華府「製造恐慌」釋出談判意願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CNBC》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週四指控美國刻意誇大北京對稀土礦物出口的管制措施、在全球製造「不必要的恐慌」,但同時表態願意與華府展開談判,以避免這場貿易紛爭再度引爆兩國貿易戰。報導引述的《環球時報》內容,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解讀嚴重扭曲並誇大中國的措施,蓄意製造誤解與恐慌。」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月底在南韓會晤之際,中國無預警宣布針對稀土實施全面出口管制,川普上週對此放話,若北京不讓步,最快11月1日起將對中國商品祭出100%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接受《CNBC》訪問時直言,北京企圖掌控全球科技供應鏈,並警告「中國的行動將決定美方是否啟動關稅」。葛里爾補充,川普仍計畫本月與習近平會面,白宮願意維持對話管道。何咏前指出,中方稀土出口限制旨在防止稀土被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軍事用途,屬於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同時駁斥美方對中國的指控,並指責「美國是將自身行為投射到他人身上。」北京更反控美國多年來對中國半導體與高科技產品設限、並以「外國內容規則」排除中國企業出北美供應鏈,才是真正
商傳媒 ・ 1 天前
昨傳中、美軍機互嗆 今共機21架次實施「聯合戰備警巡」
大陸軍方本月二度實施「聯合戰備警巡」,國軍今(17)日總共偵獲解放軍機21架次出海擾台,數量略少於上一次的「聯合戰備警巡」。此外,10月12至16日已連續5天,有大陸軍機環繞台灣南端飛行,同時北上飛到台東的東部外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獨家》美軍機恆春外海通過 疑遭共軍辱罵「X You」雙方對峙
中美貿易戰硝煙未散,台海上空卻爆發火爆對峙!16日美國軍機飛越恆春外海國際空域,遭解放軍戰機緊急攔截,雙方無線電上演激烈「罵戰」,堪比好萊塢大片。軍事粉專「Taiwan ADIZ」記錄顯示,共軍先驅離後,美軍隨即宣示合法通過,不料遭不明中方飛行員罵髒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科院博覽會上秀新技術 展出「偵打一體光電酬載系統」
國際情勢緊張,我方也持續加強實力與創新,中科院在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秀出多項創新技術,包含偵打一體光電酬載系統,利用雷射標定帶動武器走向,突破過去無人機僅具偵察能力的限制,還有雷射炫目系統,輔助牽制非法入侵艦艇。而總統賴清德今(17)日也南下高雄,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傳美軍機恆春外海遭共機嗆聲 國防部曝今21架次擾台
共機持續侵擾台灣,國防部表示,自今(17)日上午8時37分起,陸續偵獲共機艦等21架次擾台。此外,有消息傳出,美軍機昨日飛越恆春外海國際空域,遭共軍戰機急攔截,雙方以無線電「隔空」互嗆。國防部對此則沒有回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軍傳媒」DSEI 倫敦展出英國陸軍挑戰者3型戰車
英國陸軍於倫敦舉行的DSEI 展出最新 Challenger 3 /挑戰者3型戰車。 在外觀上,全新設計的砲塔在正面和兩側,和底盤正面均加裝了EPSOM模組化裝甲。
鏡新聞 ・ 1 天前
國防部:海鯤號海測主機充電沒遭遇技術瓶頸
[Newtalk新聞] 對於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海上測試,關於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兩進度,國防部表示,主機自動充電部分,驗證涉及不同廠家配合施作,並非遭遇技術瓶頸。至於IPMS,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陪同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0日邀請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併請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列席,並備質詢。 根據國防部提供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艦進入海上測試階段,10月13日已赴立院實施機密專報,就原型艦測試進度及後續海測規劃實施說明,為保護機敏資訊,20日將針對可公開說明內容向立委報告,海軍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符合安全與品質之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 國防部表示,「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業經大院決議凍結預算50%(10億元),待原型艦海測通過,並向立院委員實施解凍報告獲同意後始可動支,因此就海鯤號目前測試情形及後續規劃,提出專案報告。 國防部表示,原型艦自109年11月起開工,完成泊港測試階段(HAT)後,114年6月17日進入海上測試階段(S
新頭殼 ・ 1 天前
(影)美最多給烏50枚「戰斧」? 還要加上這些限制 德國也感受到壓力了......
[Newtalk新聞] 美國將首度對烏克蘭開放「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援助,但規模遠低於外界預期。根據《金融時報》( FT ) 報導,美國華府內部正評估提供的數量僅介於 20 到 50 枚之間,與烏方原本提出「數百枚」的要求相差甚遠。 一名前五角大廈官員透露,美軍現有約 4,150 枚戰斧飛彈,但在分配與轉交上極為謹慎。知情人士強調,即便最終批准供應,烏軍也不會被授權自行操作。根據安排,飛彈的定位與發射將由美方負責,以避免烏方直接接觸到「黑盒子」核心導航技術,同時降低俄方視為挑釁升級的風險。 戰斧巡弋飛彈射程長達 2500 公里,射擊範圍涵蓋俄羅斯西部廣大地區。 圖:翻攝自 X 一位西方高層官員坦言,此舉是平衡戰略與技術安全的妥協方案。由於戰斧導引系統屬於高度機密,美國也擔心在烏軍仍以前蘇聯體系為基礎的條件下,轉交整套技術可能導致外洩,甚至引發更大外交風波。 消息傳出後,歐洲防務圈立即出現連鎖反應。德國基民盟重量級議員諾迪特(Jürgen Nauditt)公開呼籲,若川普政府最終批准向烏提供戰斧,柏林也應同步釋出長程「金牛座」(Taurus)巡弋飛彈,認為「不能讓美國單獨承
新頭殼 ・ 1 天前
國軍再偵獲中國27機艦出海擾台 18架次越中線闖我空域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國防部今(17)日公布最新中國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中國自昨(16)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共偵獲18架次各式軍機擾台,並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空域;另有中國軍艦9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對此,國軍持續嚴密掌握相關動態,適切警戒與應處。
民視 ・ 1 天前
(影) 俄軍毀管線放毒氣進攻反遭重挫! 13裝甲車、大批士兵未抵前線就受重創
[Newtalk新聞] 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日在頓涅茨克州奧切雷蒂內(Ocheretyne)軸線成功抵禦俄羅斯軍隊多次大規模機械化攻擊,擊退敵軍於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與沙霍韋(Shakhove)等地企圖進攻的意圖。烏軍在 SBU A 特種部隊、國家衛隊、砲兵與無人系統部隊的協同下,憑藉精確情報與工程防禦部署,重創俄軍兵力與裝備,使其進攻計劃徹底失敗。 消息指出,烏克蘭軍方事先掌握俄軍進攻計劃,使大部分俄軍裝甲縱隊在抵達戰場前即遭精準打擊。烏軍透過廣泛雷場佈設與工程防禦工事,結合 FPV 無人機與砲兵火力,連續擊毀多批俄軍車輛與陣地。 俄軍雖試圖改變戰術,包括將裝甲車隱藏於林地、設立觀察哨以對抗無人機偵察,但烏方迅速反應,成功瓦解其策略。 雅布魯尼夫卡T0504 公路上有一片被摧毀的俄軍裝甲車「墳場」,損失慘重。 圖:翻攝自 X 根據烏方統計,SBU A 特種部隊在兩週內對俄軍造成重大損失,戰果包括:12 輛坦克、37 輛裝甲運兵車、72 門火砲及多管火箭系統、26 套防空系統、8 套電子戰系統、587 輛車輛、389 架無人機、377 個通訊天線、1,188 個陣地、15
新頭殼 ・ 1 天前
雙普通話俄烏有解? 英揭中每天威脅國安1/戰斧讓普丁上談判桌? 「雙普會」將於匈牙利登場
美烏領袖「川澤會」前夕,美國總統川普巧妙拋出「不排除援助烏克蘭戰斧巡弋飛彈」,接著在1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了電話。川普核心論點是結束烏俄衝突,將為美俄經濟合作開闢巨大前景,雙方約好兩週內,在匈牙利會面。
鏡新聞 ・ 1 天前(影) 被烏無人機轟到受不了 傳俄連二戰飛機都用上了! 網笑 : 接下來用彈弓?
[Newtalk新聞] 俄羅斯近日開始動用二戰時期或蘇聯時代的老式飛機,試圖攔截烏克蘭的自殺式無人機。網傳俄軍改造蘇聯時期的輕型軍機,如 Yak-52 和 Cessna 172,讓後排乘員打開艙蓋,以 AK 步槍進行「空對空射擊」。為了避免高速風壓造成眼淚模糊視線,射手還必須配戴護目鏡,遭外界質疑在如此條件下能否準確瞄準。 網路上對此消息反應熱烈,許多網友紛紛笑翻表示「這是一戰水平了吧」、「很可能打到螺旋槳上去機毀人亡」、「再過兩年估計要用彈弓了」、「飛機是二戰的,技術是一戰的」。 還有網友提出「用漁網捕無人機如何」、「這樣還不如後面掛個漁網管用」,甚至有人調侃俄軍形容「上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還是在湯姆貓與傑利鼠裡」,可見多數人認為這是俄軍技術與裝備逐漸落後的象徵。 然而,俄軍的改裝不僅是給交給射手步槍,也在槍上搭載了消音器,但此舉被網友普遍認為「相當愚蠢」,有網友諷刺的笑稱「槍上的消音器特別重要,這樣才能更好地聽到引擎的噪音」、「消音器是必須的,這樣他們才能偷偷靠近無人機」,暗示這完全沒有意義,因為飛機引擎的噪音已經很大,消音器只是徒勞。 此外,有更多的網友表示「他們不是幾年前還嘲笑烏克
新頭殼 ・ 1 天前
今早再以「聯合戰備警巡」擾台 17架越中線侵我空域
[Newtalk新聞] 國防部今(17)日中午發布最新共軍動態指出,自上午8時37分起,陸續偵獲殲-16戰機、空警-500預警機及多型主輔戰機與無人機共21架次出海活動,其中多達17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並與共艦進行聯合行動。 國防部表示,再次以「聯合戰備警巡」為名,實則對我海空域進行騷擾與挑釁。國防部強調,國軍即刻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敵情,並派遣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確保國防安全。 軍方重申,面對頻繁以軍事行動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國軍秉持「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原則,全時保持警覺,捍衛國家主權與安全。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AI智慧城市喊假的?王欣儀揭露:北市路燈要靠「人工被動報修」共機連日擾台再增強!21架次逾越海峽中線 國防部嚴密應對
新頭殼 ・ 1 天前
以哈互指控違反停火協議 川普加碼嗆聲! 專家:完全停火困難重重
[Newtalk新聞] 在美國、埃及、卡達與土耳其等調停國的斡旋下,以色列與哈瑪斯日前先後同意了加薩停火協議的第一階段,並相互釋放人質與囚犯。然而,以哈雙方同時於當地時間 16 日,指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的第一階段內容,雙方的矛盾再次升溫。有專家分析認為,以哈雙方存在根本上的衝突,不太可能輕易地達成停火,推測加薩地區的衝突局勢短時間內不會發生顯著的改變。 根據中國《央視新聞》報導,以色列與哈瑪斯雙方同時於當地時間 16 日發布公開聲明,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第一階段的內容。以色列表示,截至當日為止,哈瑪斯尚未歸還 19 位以色列人質的遺體;哈瑪斯方面則指控以色列在停火協議生效後再次開火,造成至少 24 名加薩平民死亡。 哈瑪斯於街道上抓捕「親以色列間諜」引發爭議。 圖:翻攝自 X《The British Patriot》 報導稱,哈瑪斯在與以色列進行最後一次人質交換時,僅向以色列歸還 10 具人質遺體,且其中一具遺體還被指控並非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質。以色列方面強調,該國不會在歸還人質遺體方面做出妥協,「如果哈瑪斯不願遵守停火協議的規範,以軍將主動恢復軍事行動」。 針對以色列的指控,哈瑪斯方面
新頭殼 ・ 1 天前
花蓮光復佛祖街受創嚴重 保安寺神像漂至數十公里外南濱公園海邊
真的是奇妙的緣份!花蓮光復鄉洪災發生後,受損嚴重的佛寺「保安寺」神像遭沖走,有民眾突然很想去海邊走走,結果連續2天在距離保安寺數十公里外撿到「十二婆姐像」與數尊佛祖像;義務維修神像的王先生說,撿到的還是自己朋友,2人在保安寺不期而遇並見他送回神像,「你看這緣份奇不奇妙?」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影)俄最大導彈攻擊! 26枚伊斯坎德爾擊破烏防空 烏軍推這「新武器」....
[Newtalk新聞] 俄烏戰爭進入膠著階段,據消息北約廠商與烏克蘭合作研發的新型 AI 攔截機已接近完成,目前已完成初步測試,接下來將於法國進行最終試驗。 這套新型攔截機將以 AI 系統為核心,結合「攔截無人機」與「群體無人機」協同作戰機制,目標在於對抗俄軍長期使用、破壞力驚人的滑翔炸彈與伊朗製「見證者」自殺式無人機。技術團隊已完成初步測試,接下來將於法國進行最終試驗,若通過審核,將進入量產階段,有望獲得聯盟資金支持。 俄軍日前一夜之間發射多達 26 枚伊斯坎德爾飛彈,創下記錄。 圖:翻攝自 X 與此同時俄羅斯近期對烏克蘭發動規模最大的一波彈道飛彈攻擊,一夜之間發射多達 26 枚伊斯坎德爾飛彈,創下開戰以來單次出動數量新高。根據烏方消息,這批導彈為改良型版本,射程與精準度提升,導致烏克蘭防空部隊未能成功攔截任何一枚。 自 2022 年春季起,烏克蘭便大量使用「彈簧刀 300」執行前線任務,但由於舊型機種威力不足、難以貫穿俄軍裝甲車輛,成效受限。而美國軍工企業 AeroVironment 據悉近期也悄悄推出新一代「彈簧刀 300」無人機改良版,為戰場投入新的輕型攻擊選項。 該公司並未公
新頭殼 ・ 1 天前
連油錢都不夠!黑吃黑劫走200萬 雙煞清點現金僅2張真鈔
屏東縣1名21黃姓男子,先前偕同王姓男子(19歲)及藍姓少年,去年11月間接受綽號「潘潘」的男子指示,北上桃園龜山某超商與蔡姓男子面交,3人趁機搶奪藍色背包後逃逸,沒想到200多萬元鈔票,僅有2000元是真鈔,事後還被警方盤查逮捕;桃園地院依結夥3人以上搶奪罪,分別判處黃、王2人1年3月徒刑,藍姓少年則由屏東地院少年法庭審理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蕭美琴:我們已承諾在美投資 不僅台積電 還包括整個生態系
美中談判和台美談判仍在持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也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稀土等經濟籌碼做為脅迫工具,我們將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我們也理解美方希望推動「再工業化」,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台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印尼女移工疑棄嬰屍 裹麻布袋丟圍牆邊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民眾今(18)日驚見嬰屍,嚇得趕緊報案,這具嬰兒屍體被毛巾包裹之後,裝在麻布袋,丟棄在圍牆邊,警消獲報趕至現場,發現嬰兒已明顯死亡未送醫,後續由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一名印尼女移工行跡可疑,疑似在丟棄嬰屍後,搭乘計程車離開現場。這名嬰兒身上還有臍帶,警方研判,這名印尼移工媽媽,可能在產後搭乘計程車離開嘉義,目前行蹤不明,此行為涉及遺棄屍體罪嫌。《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原文出處:快新聞/印尼女移工疑棄嬰屍 裹麻布袋丟圍牆邊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花蓮立霧溪堰塞湖威脅!收容所維持5天 秀林鄉長喊「這句」插曲!投票突遇「激動男」陳情 盧秀燕未受訪搭車離開LIVE/「風神」恐達中颱等級? 氣象署最新說明
民視影音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