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跑不停 膀胱過動症害的
你是否經常跑廁所?大多數人都會安慰自己是太緊張、精神壓力過大,但醫學上有個疾病跟身體「水龍頭」關不緊有關,它就是「膀胱過動症」。中醫師指出,嚴重的膀胱過動症需透過針藥並用來治療,還要配合生活作息、飲食調整,提醒民眾應避免辛辣及刺激食物,尤其對利尿相關的咖啡因及酒精絕對要暫時避免。
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吳文誠表示,膀胱過動症是一種膀胱功能上有障礙的症候群,當你出現4個主要症狀,且不是因為感染細菌引起就符合膀胱過動症。這4個症狀包括頻尿、夜尿、突然尿急、急迫性尿失禁。
吳文誠說,膀胱過動症是一種與膀胱功能失調相關的病症,「腎臟腑」、「膀胱功能」及「氣化運作」3者的整合連結失調為主要病發因素。中藥透過改變臟腑氣血調整來調節膀胱周圍神經及肌肉控制,針灸則使用頭皮針、腹針、下肢體針根據經絡穴位調節全身氣機。
頭皮針可調節自律神經及中樞,減緩神經性過度亢進;腹針透過筋膜鬆解及腹腔氣血周流效率提升,來增強膀胱周圍肌肉控制能力;下肢體針則透過十二經絡肝脾腎經穴位平衡膀胱區域的下焦區段氣血平衡,對於一些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針灸過程中會使用電針機將微弱的電流通過針頭傳遞到腧穴,以加強刺激效果,促進膀胱功能恢復。
吳文誠說,膀胱過動症大多需輔助情緒調節、生活飲食調整,避免辛辣及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茶、酒等,尤其是咖啡因及酒精絕對要暫時避免。另外,呼吸調節、適度有氧運動也有助於改善。
其他人也在看

過動兒該不該運動?醫:用藥+規律運動效果佳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過動兒認知訓練/彰化醫院提供 有人認為過動症孩童已經過動了,不應再運動吧?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復健科對此指出,在臨床上,規律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馬六甲小班制課輔 幫助學習趕上進度
因材施教,教育有各種可能。慈濟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分會,自2023年起推動校園課輔,鎖定家境清寒,學習落後的孩子,提供免費課後復習,小班制的教學模式,幫助孩子盡快趕上學習進度。放學後,育新華小的課室裡...
大愛電視 ・ 5 小時前
臉部7徵兆恐是糖尿病!醫示警「中3個快就醫」:長痘痘也算
許多人的糖尿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醫師李思賢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中指出,臉部有7個徵兆有可能是血糖失控的警訊,包含眼周眼袋浮腫、頭髮稀疏油亮、滿臉痘痘、黑色棘皮症、嘴唇口腔乾燥、齒痕舌、臉上有斑等。
鏡報 ・ 23 小時前
連以色列都怕!以哈將換囚、知名巴勒斯坦領袖不在名單中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停火協議第一階段10日生效,依據協議,以色列須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但被以國關押,巴勒斯坦最知名、最具號召力的領袖巴固提(Marwan Barghouti),不在以色列釋放名單之中。
太報 ・ 20 小時前
從街頭乞丐到醫生:中國奇跡醫師李創業的故事
李創業七個月大罹患小兒麻痺,致使雙腿癱瘓,只能蹲踞前行。童年飽受嘲諷,九歲手術失敗後一度絕望,9歲被騙,做了七年街頭乞丐。 16歲上學,25歲考入醫學院,現於新疆診所行醫,病患稱他「奇蹟醫生」。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她的分泌物「黃綠一坨」!子宮頸潰爛背後竟藏這原因 醫曝:喉嚨也中招
這起案例由家醫科醫師鄧雯心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她指出,這名女子初期主訴頻尿、分泌物呈黃綠色,但無明顯疼痛或異味,僅偶爾下腹不適。雖服用抗生素一週,症狀未見改善。鄧雯心提到,在進行內診時透過鴨嘴器觀察,赫然發現患者的子宮頸表面潰爛,伴隨黃白膿性分泌物...
CTWANT ・ 1 天前
吃錯水果恐骨鬆!醫公開「地雷清單」西瓜也上榜
天氣熱,許多民眾喜歡食用水果消暑解渴,但骨科醫師張耀元提醒,部分水果若食用過量,反而可能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同時分享了夏季水果的選擇要點,協助民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兼顧骨骼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連吃3年麵包當早餐!45歲男胖10公斤血糖飆升險洗腎
醫師與營養師近期相繼提出警告,指出台式麵包含糖量驚人,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血糖失控、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專家建議,早餐應避免高糖麵包,改以全穀類搭配蛋白質為主。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糖尿病生活更安心!人工智慧用胰島素幫浦與連續血糖監測輕鬆控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與血糖搏鬥就像一場無止境的馬拉松,尤其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完全缺乏,生活中隨時都要注意飲食、運動與胰島素注射的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不過,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提到,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智慧型胰島素幫浦(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AID)搭配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正逐步改變我們控糖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生活品質。 AID+CGM可自動校正與智慧計算 有助達標與避免低血糖風險 林嘉鴻醫師解釋,AID具備「自動基礎率控制」與「自動修正劑量」功能,就能根據CGM提供的血糖數據,智慧判斷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胰島素,甚至可達成血糖目標值100 mg/dL的控制目標,大幅減少血糖太高與太低的風險。CGM則是一種能即時偵測皮下組織間液中的血糖值的裝置。 患者只需在身體貼上小小的感測器,系統就會持續每5分鐘提供一次血糖數據,並可即時回傳到手機或幫浦裝置上,讓使用者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AID
健康醫療網 ・ 20 小時前
迎10月連假潮、普發萬金 王品樂觀迎戰Q4
[NOWnews今日新聞]王品集團公布9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7.5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2.09%。台灣事業群營收14.4億,年減1.10%。大陸事業群營收3.1億台幣,年減6.41%,若還原人民幣營...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獨/行人被撞飛骨折還遭認「闖紅燈」?沒畫面佐證家屬難接受
高雄鳳山一名李姓男子遭車輛撞擊,造成右側髖骨斷裂、手腳多處擦挫傷,至今仍無法正常行走及說話!事發兩週後,家屬對警方初步判定李男可能闖紅燈的說法表示難以接受。儘管警方調閱八支監視器,但僅一支拍到李男被撞彈飛的畫面,缺乏完整事發經過的影像證據,讓事故真相難以釐清。家屬認為若能調閱到更多路口監視器畫面,就能看到事故真相。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李宗霖難忘外公冰毛巾的溫暖
演員李宗霖是隔代教養家庭長大的孩子,此次接受第4屆「旺旺孝親獎」訪談,坦言爸媽在他念國小時離婚,即便如此,他仍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心理層面不曾受過任何負面影響。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拜登罹患「惡性前列腺癌」 發言人證實開始接受放射治療
根據外媒的報導,發言人向《CNN》證實,「作為前列腺癌治療的一部分,拜登前總統目前正在接受放射治療及荷爾蒙治療。」不過辦公室並未透露治療的具體時間表。一名知情人士指出,拜登在幾週前已開始相關療程。拜登現年82歲,將於下月滿83歲。今年5月,拜登的私人辦公室首次公...
CTWANT ・ 4 小時前
早餐別再吃這些!醫示警:恐害心肌梗塞、中風
早餐的選擇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早上是一天當中血糖飆升最快的時段,若早餐習慣吃奶酥麵包、菠蘿麵包等,長期下來恐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甚至中風。對此,營養師建議,若早餐真的想吃麵包,可選擇夾料三明治,類型越單純越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中職季後賽第2戰 宋嘉翔再見安桃猿搶勝(1) (圖)
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第2戰11日移師桃園舉行,背水一戰的樂天桃猿隊靠著宋嘉翔(圖)8局轟出追平陽春砲、9局滿壘時敲出再見安打,終場以7比6險勝,將系列戰局扳成1勝2敗。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大專羽球》女單淪年終賽落選頭 張沁妘團體賽助台師大殺進4強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年終站,台灣師大和陽明交大正面爭搶女團4強門票,最終台師大以3:1技高一籌,小組賽3戰全勝收取晉級代表權,幫忙拿下此役第一點女單的張沁妘彌補了女單個人賽扼腕的遺憾,「這樣也算是另類踏進年終賽。」 兩隊都在稍早的小組賽收穫2連勝,這場比賽誰贏誰就能取得分組第一出線,台灣師大雖然第3點女雙吞敗,無法用橫掃收拾,但下一場范姜采晴和龔盈樺的合作順利關門,花了4戰脫穎而出。 饒雅文出面擔責,「本來想要直落三,是我雙打沒過。」她與黎姿含合拍以15:31不敵邱翊榛/黃于真,「之前我們有對戰過,最後一分差輸掉,本來今天想復仇。」賽前台灣師大有激烈的隊內討論,就是在預測對方排點,準備好做出對應。 碩二的饒雅文目前就讀運動休閒與餐飲管理研究所,她表示國小就接觸到羽球,但國、高中轉行射擊,是大學才因緣際會回到羽球懷抱,「就讀北市大時曾在一年級報名比賽,剛好被校隊教練看到,沒想到又一路打到現在。」 台灣師大女團總共報名8人,其中2人是大一新鮮人,只練了一個月就推上戰線,積分賽算是驗收新生的練習成果。而饒雅文和張沁妘在先前的分站賽都有報名個人項目,只是積分不夠邁入年終賽,沒想到
麗台運動報 ・ 15 小時前
季後挑戰賽》「不一定要5、10年」 21歲宋嘉翔挺身當英雄有感
樂天桃猿今晚面對統一獅隊背水一戰,兩度追平比數,7:6逆轉勝,將季後挑戰賽戰局延長,系列戰追成1:2落後。猿隊逆轉最大功臣是宋嘉翔,他先是8局下從聯盟中繼王高塩將樹手中擊出追平陽春砲,9局下滿壘時,又從王鏡銘手中擊出再見安打,單場包辦追平轟和再見安打,且單場4安猛打賞。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早起別亂吃!常嗑「1類」早餐要小心 醫警告:致癌物恐吃下肚
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啟一天能量的來源就是好好吃頓早餐,但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小心美味背後恐隱藏危機,一個不注意恐把「致癌物」吃進肚裡,癌症就此找上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赴歐旅客注意!歐盟邊境新出入境系統即將上線
歐盟邊境新出入境系統(Entry-Exit System)將於2025年10月12日上線,該系統將要求非歐盟國家旅客,首次入境或離開申根區時,需要提供旅客生物特徵,包含個人指紋與臉部掃描。讓出國至歐洲的旅客開始擔心,新措施是否會導致大排長龍。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