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抗老別只會超慢跑!澳洲千人研究:這些運動更直接,附完整建議
一位澳洲50+熟女,每週固定做特定運動,結果檢測出大腦抗發炎指標比許多人都好,可說是大腦凍齡與防失智最佳範例!這個澳洲追蹤千人的研究,在2025年8月也刊登在權威期刊上,證實大腦抗老別只懂得超慢跑!推薦這些運動將有更直接的健康證據。到底研究怎麼說?如何建議運動類型與時間?也有人說過超慢跑以及日行萬步可防失智,到底差在哪裡?一文完整拆解,附上建議表格。
【目錄】
● 50+熟女運動防失智親身實證
● 澳洲最新研究,如何談大腦抗老?
● 什麼是「劇烈運動」?每週多少才夠?
● 劇烈運動推薦與教學
● 超慢跑、走路與劇烈運動防失智效果差異?研究比較
● 澳洲研究防失智飲食、生活建議
50+熟女運動防失智親身實證
現年53歲的戴維森( Colleen Davidson) 住在澳洲塔斯馬尼亞。每週,她會到泳池游幾趟,接著去跑步、也不會忽略重量訓練。這麼高的運動量,真的是50+熟女能承受?她受訪《ABC News》時相當肯定地表示,自己很清楚要努力運動才能防失智:「我正在努力達到期待中的目標,一步一腳印,做出積極的改變。」
透過澳洲一項最新研究,也證實戴維森的運動模式,確實讓她的大腦健康提升並帶來防失智的功效。
其實,戴維森正是塔斯馬尼亞大學「ISLAND 研究計畫」的志願參與者之一。她和上千名澳洲人一樣,透過自我回報的方式記錄運動習慣,研究團隊再比對血液檢測結果。研究專家指出,從事高強度活動的族群,包括戴維森在內,在血液中與失智相關的蛋白質濃度明顯較其他族群低。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最新研究,如何談大腦抗老?
到底這項研究怎麼做出來?又如何證實劇烈運動可以讓大腦更健康?
首先這項研究是由塔斯馬尼亞大學「威金失智症研究與教育中心」(Wicking Dementia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re)主導,並與孟席斯醫學研究所及皇家荷伯特醫院合作完成,於2025年8月刊登在專業期刊《阿茲海默與失智症》上 。
研究團隊是透過該大學長期志願招募的「ISLAND 計畫」來取得民眾的資訊,該計畫每兩年為受試者抽血,追蹤與大腦健康相關的生物標記。這些失智症專家團隊從中分析了 739 名50至83歲健康成年人在「ISLAND 計畫」中的血液樣本與生活習慣,結果發現有一種名為 GFAP(膠質纖維酸性蛋白) 的生物標記,與腦部發炎密切相關。
而這些熟齡族群如果如戴維森一樣每週固定做劇烈運動,血液中的GFAP濃度會顯著較低。換句話說,這些人腦部的發炎程度可能較低,也代表失智風險較小。
「這項發現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第一次看到血液中一個與失智風險相關的生物標記,會明顯受到運動因素的影響。」研究作者之一、資深研究員羅卡提(Eddy Roccati)在接受 ABC 採訪時指出。
該中心主任維克斯(James Vickers)也補充說:「GFAP 是反映大腦整體健康的一個良好指標。我們發現,愈活躍的人,GFAP 愈低——也就是說,他們的腦部狀況更好。」
但仍有例外。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到天生帶有高風險失智基因ApoE4 基因的人,劇烈運動對GFAP影響較不顯著。
像是飾演漫威「雷神」的澳洲影星漢斯沃(Christopher Hemsworth)數年前便坦承自己天生有這類基因,因此在2022年後決定暫時息影。不過,羅卡提仍鼓勵這群人積極運動:「你不該把基因當作命運,而應該視為調整生活方式的指引。即使帶有風險基因,運動仍能幫助你降低長期風險。」
什麼是「劇烈運動」?每週多少才夠?
在這項研究裡,所定義的劇烈運動,到底要多劇烈?他們是以「能量代謝當量」(METs)來做標準衡量,數字愈高代表強度愈高。例如安靜坐著的能量代謝當量僅為 1 MET。
而根據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團隊,研究出能有效增進大腦健康的「劇烈運動」強度,需要達到8 METs以上,例如跑步、快速游泳、高強度HIIT間歇運動。
羅卡提在受訪時指出:「這些活動不需要是專業訓練,只要能讓你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例如跑步、游泳、打球或快節奏的登山,都能產生顯著效果。」
他進一步強調,多劇烈才有保障大腦健康效果?要讓自己真的「氣喘吁吁、講不出話」。
不過一些日常的活動也可能達到意外的高強度,例如爬樓梯。以下則是各類運動的Mets強度可提供參考。
各類運動的能量代謝當量 (METs) 參考表
遠見編輯部製表
分類 | 運動項目 | METs |
---|---|---|
🌿 輕度活動 | 坐姿辦公 | 1.3 |
站姿辦公 | 1.8 | |
慢速散步 | 2.0 | |
洗碗 | 2.2 | |
坐著釣魚 | 2.5 | |
哈達瑜珈 | 2.5 | |
💪 中度活動 | 家事 (清潔、掃地) | 3.5 |
重量訓練 (較輕重量) | 3.5 | |
快走 (時速約 5.6–6.4 公里) | 5.0 | |
重量訓練 (較重重量) | 5.0 | |
休閒式游泳 | 6.0 | |
以非常快的速度健走 (時速約 7.2 公里) | 6.3 | |
🔥 劇烈運動 | 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 | 8.0 |
騎自行車 (時速 19–22 公里, 平地) | 8.0 | |
網球單打 | 8.0 | |
鏟土、挖溝 | 8.5 | |
爬樓梯 | 8.8 | |
跑步 (時速約 11.2 公里) | 11.5 |
資料來源: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建議每週運動時間
另外,這樣的劇烈運動每週要做多少時間,才會有增進大腦健康的效果?在塔斯馬尼亞大學研究中,那些腦部健康指標最好的參與者,平均每週約有60分鐘劇烈活動。
劇烈運動推薦做哪些?做多少?示範教學
然而,劇烈運動到底該做哪些?澳洲團隊怎麼說?研究團隊之一羅卡提在受訪中提到:「像跑步、游泳這類讓人喘的運動,對大腦的保護效果最強。」
另外,日常生活的爬樓梯,若能加快腳步也有效,適合忙碌人士。近年當紅的HIIT間歇健身運動,也是容易達到研究團隊所言,Mets 8以上強度的劇烈運動類型。
但許多熟齡人士若沒有運動習慣,一開始就嘗試太劇烈的動作,確實可能會傷害身體。根據哈佛醫學院官網健康專欄作家蕾絲提沃(Jenette Restivo)的建議,做HIIT間歇運動也可以達到劇烈運動的強度,熟齡人士有適合的上手動作。以下是完整建議:
熟齡HIIT間歇運動怎麼做?
首先,她表示,HIIT間歇運動意思是採取每30秒到60秒間做指定的高強度運動,接下來的30秒至60秒間以原地踏步來做休息,然後再繼續做另一個指定的高強度運動30秒至60秒,如此循環到滿30分鐘。一開始如果撐不了太多次循環,可以到極限後改做原地踏步到滿30分鐘即可。
至於適合熟齡人士做的高強度運動,蕾絲提沃推薦以下三種:
-移動式深蹲,雙手高舉
往右踩出步伐,接著開始深蹲,雙手要高舉過頭。以下是可參考的類似動作,由美國一群健身教練製作的BodyBasics頻道示範,只要多加上往右踩踏的動作即是。
圖說/影片來源:YT@BodyBasics
-側踢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拳如拳擊手,接著右腳往側邊伸直踢出。放下後繼續換邊側踢直到完成30秒至60秒時間。
可參考的側踢示範如下網址,是由紐西蘭線上健身平台LesMills的教練所示範。
圖說/影片來源:YT@LesMills
-平板支撐
雙手向外伸展,直到身體呈現平板撐姿勢。在平板撐姿勢下,你的身體應該從頭到腳跟成一條直線,雙手位於肩膀正下方。然後儘量撐住到30到60秒,或者先撐到你不會彎曲倒下的極限,再慢慢將雙手滾動收回到腳邊的位置,重站立起來。以此方式重複。
可參考的平板支撐動作如下網址,是網友joelthomas79在Youtube製作的示範影片。
影片來源:YT@joelthomas79
超慢跑、走路與劇烈運動防失智效果差異?研究比較
不過,相信有不少人會指出,多走路、多活動就能幫助預防失智,這個觀念完全正確。例如,頂尖期刊《刺胳針公共衛生》在2025年8月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的統合分析研究,它檢視了全球數十萬人的數據後發現:每天走7000步,就能顯著降低38%的失智症風險,同時對心血管、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都有保護效果。也因此讓美國不少人熱衷666走路法。
另外,2025年4月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維克森林大學發表在《阿茲海默症和癡呆症:阿茲海默症協會雜誌》期刊上的論文則指出,讓一些有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也就是已有高風險會得失智症的族群,進行低度以及中高強度的運動,結果發現Zone2超慢跑等低度運動,也能有效防止大腦認知能力持續降低功效。
既然走7000步或者超慢跑就夠了,為什麼還有人提倡要做比較辛苦的劇烈運動呢?這正是另一項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研究要回答的問題。它深入探討了運動的「品質」而非「數量」。
這項研究透過抽血檢驗發現,雖然總活動量很重要,但進行「劇烈運動」的人,他們血液中一種反映大腦發炎的指標(GFAP)數值最低。這提供了一個直接的生物證據,告訴我們劇烈運動可能對大腦有更強的抗發炎保護效果!與預防失智明顯相關。
至於美國的研究則是針對已有長期健忘的高風險群,澳洲的研究則是針對健康熟齡人士。民眾可以依據自己與親友的條件來尋找最適合的建議。
澳洲其他研究的防失智飲食、生活建議?
不過,除了運動,研究團隊之一、塔斯馬尼亞大學威金中心主任維克斯教授也在受訪中強調其他面向,對於防失智的重要:「運動只是整體預防中的一部分。若能及早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社交、飲食與睡眠,大腦的健康可以延續得更久。」
其實,澳洲因預防民眾失智危機意識高,2025年以來發布不少權威研究。像是另一項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研究也指出,中高齡者若能同時做到四件事,證實能顯著延緩腦部萎縮與記憶衰退。
從今天起,讓自己動得再激烈一點——你的大腦會感謝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5分鐘「微步行」,讓40+的她健康抗老!美國研究為何推?
不只超慢跑,一週三次輕鬆跳可抗老!史丹佛健身權威為何推薦?
在家做30秒,消脂增肌勝長跑!57歲醫生用「SIT」運動抗老
其他人也在看

地瓜比白吐司更穩血糖?營養師:關鍵在纖維與加工度
營養師林俐岑分享臨床案例指出,有糖尿病患者被建議以蒸地瓜取代早餐白吐司時,因地瓜較甜而感到疑慮。專家表示,食物升糖速度並非僅由甜度決定,纖維含量、加工程度、進食速度及搭配食物等因素都扮演關鍵角色。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台積電16日法說 業績有望超標 全年營收將首度突破千億美元
台積電預計16日召開法說會,屆時公布財報展望。法人看好,受惠先進製程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台積電不僅第3季美元營收可望優於預...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用錯插座恐釀禍!台電急喊:9電器「別插延長線」秒起火 吹風機也上榜
不少人會在臥室、套房、或山區露營時使用吹風機、電暖器、氣炸鍋等高功率家電。台電提醒,就算不是冬天,也要留意用電安全,許多電氣火災往往不是季節造成,而是「疏忽引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五堅情震撼宣布全面停工!團員偉晉證實了 斷聯許久訊息群組靜悄悄
人氣男團五堅情近年以高人氣橫掃演藝圈,不過隨著成員陳零九接連捲入負面風波,團體活動全面暫停。今(11日)成員黃偉晉出席活動時,也首度親口證實:「目前團體規劃全面暫停,處於休團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全台公務車油換電 10年估砸76億元
行政院今年3月核定「公務車電動化推動計畫」,規畫2030年完成正副首長專用車、2035年再普及其餘公務小客車,明年起約4千輛須汰換,因需換電動車,各部會預算也提高,昔燃油車約77萬至119萬元,電動車達185萬至210萬元,預算增逾2倍,預估2035年前總經費花費逾76億元用來汰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輝達總部落何處?經部10/24前提備案 台北市松南營區在列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2)日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市府決定與新壽商談合意終止合約,盼雙方協商把輝達(NVIDIA)海外企業總部留在台北。經濟部重申,經濟部全力爭取輝達公司在台灣設立海外企業總部,會按照輝達的需求,提供可能的土地資訊,並在24日前提供。另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也透露,備胎方案包括民生社區松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北市2校超狂「晚自習福利」!羨煞一票網友
[NOWnews今日新聞]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高中晚自習提供的免費點心,品項多樣豐富,讓不少留言按讚,其中成功高中與中山女高的點心更羨煞眾人,紛紛留言表示「這待遇比上班族還好!」、「我高中時期都沒...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久坐逾11小時=死亡率暴增40%!醫教「這個小動作」改善血液循環、防失智
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的關係久坐不動,而這樣的壞習慣也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日本醫師與研究團隊接連警告,「長時間坐著」會導致血液循環惡化、代謝下降,更有最新研究指出,每日久坐超過11小時者,死亡風險比久坐4小時以下者高出約40%,因此呼籲上班族應養成間歇起身活動與「抖腳」的習慣,降低慢性病風險。
鏡報 ・ 6 小時前
別光跑不練!想靠跑步減重 先搞懂身體的燃燒脂肪機制
現代人重視運動,但每天在跑步機上揮汗半小時,持續幾個月,體重卻依然不動如山?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研究,超過6成的跑步減重者會在3個月內遇到停滯期,甚至有1/4的人體重不減反增。令人挫折的現象背後,其實隱藏著我們對「跑步減重」的誤解。慢跑確實是很好的心肺訓練,但若想單靠它來甩掉體重,恐怕得先搞懂身體燃燒脂肪的真正機制。
NOW健康 ・ 1 天前
有錢人的心事誰人知?他30歲擁11間房「反而更孤單」 舊朋友再也聊不來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專欄《Lonely at the Top》報導,川岡坦言,當他成為百萬富翁後,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為了避免被誤會炫富,他選擇對舊有朋友圈避談目標與收入,甚至連吃飯都不敢請客,深怕破壞平衡。川岡形容自己當時就像是一匹孤狼,與其說是財富...
CTWANT ・ 1 天前
鳳梨、西瓜、芒果少吃為妙 恐害血糖狂飆!研究曝這些水果助HbA1c控制更好
害怕血糖飆升不要吃水果?新鮮水果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與選擇策略,一直是營養醫學領域的重要議題。長期以來,許多糖尿病患者因擔心血糖飆升而完全避開水果,營養師薛曉晶指出,這其實是個常見迷思,研究顯示,每
健康2.0 ・ 5 小時前
惹抄襲?「台版迪士尼」引美方關切 他被點名澄清:毫無關係
嘉義縣「歐樂沃築夢城堡」今年8月對外開放,因外觀形似迪士尼夢幻城堡,網友猜測知名建築公司「豪門國際開發」取得迪士尼版權的作品,引起美國注意。對此,豪門昨(12日)透過臉書發布聲明,強調公司與嘉義迪士尼、迪士尼城堡,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尊敬迪士尼,絕不模仿」,請外界勿混淆。
太報 ・ 4 小時前
北市府將提合意解約!專家揭新壽「唯一活路」:賠了夫人又折兵
輝達(NVIDIA)有望落腳在北市科T17、T18基地,但因為地上權問題卡關,台北市府、新光人壽多次隔空交火,北市府今(12)日決定發函提合意解約。台北市府法副局長連堂凱表示,目前是什麼都沒有的素地,契約規範開發時間是5年,但現在只經第4年,所有工程人員都不相信1年內可以蓋完。另外,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由於新壽打算新新併,因此合約有要求合併要經過市府同意,市府不同意就可解約,市府看T17、T18飆到3年多還在長草,希望可以拿回來。
鏡報 ・ 22 小時前
結婚6年親洩房事!郭婷筠老公「半夜2點求歡」惹怒她:能閃就閃
郭婷筠今(11)日下午在後台 BACKSTAGE CAFE 舉辦「聽筠在唱歌」音樂會。不久前才放話拚第三胎的她,開唱前受訪坦言目前計畫暫緩,面對老公彭正求歡則「能閃就閃」,更表示有次半夜2點被對方突襲,讓她無奈直呼自己真的很累:「你可不可以早一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和服腰帶珍藏展 志玲爸爸逾百珍藏登場
[NOWnews今日新聞]高雄市銀髮族協會攜手台灣文化藝術總會,在莉‧瓷藝博物館一樓寶德旺藝廊聯合主辦一場賞心悅目的「日本和服腰帶展」,由名模林志玲父親林繁男提供100多條珍藏40年的和服腰帶展出,即...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北捷運車廂實施新措施 通勤族一看大讚:不用平衡力挑戰了
台北捷運公司今日透過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公告新措施,北捷車廂靠近車門處的手拉環,都已調降約6公分,還有搭配鮮明的黃色吊帶,讓每位乘客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高度的手拉環,乘車環境更友善與舒適。貼文中也附上多張車廂內手拉環調整後的照片,較低的手拉環有黃色吊帶辨識方便。...
CTWANT ・ 19 小時前
新聞透視》吳東亮急出手 憂殃及金控母公司
輝達海外總部相中新光人壽向北市府租用地上權的北士科T17、T18基地,原是好事一樁,但這半個月來變化,讓新壽與市府愈鬧愈僵,甚至搬出合約,說早就不同意「新新併」換約。這火再燒下去恐殃及母公司,讓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被迫出手,急於滅掉這場火。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熱錢湧入這族群 營收年增月增同步雙位數成長
今(13)日台股向下走跌,但其中水資源概念股山林水(8473)以及國統(8936)成為市場資金明顯避風港的族群之一,受到政府持續加碼水資源建設以及海水淡化永續政策,使得9月公布營收年增月增同步雙位數成長。
理財周刊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