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跑不練!想靠跑步減重 先搞懂身體的燃燒脂肪機制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現代人重視運動,但每天在跑步機上揮汗半小時,持續幾個月,體重卻依然不動如山?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研究,超過6成的跑步減重者會在3個月內遇到停滯期,甚至有1/4的人體重不減反增。令人挫折的現象背後,其實隱藏著我們對「跑步減重」的誤解。慢跑確實是很好的心肺訓練,但若想單靠它來甩掉體重,恐怕得先搞懂身體燃燒脂肪的真正機制。
跑步後的那塊蛋糕 毀掉汗水的努力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表示,許多人運動後會產生「補償心態」,覺得既然消耗熱量就可以獎勵自己。然而一般人往往會高估運動消耗、低估食物熱量:以60公斤的人為例,中等速度慢跑1小時大約消耗400大卡,這只相當於一杯全糖珍珠奶茶或半份便當的熱量,甚至一瓶500毫升運動飲料就含有150到200大卡,幾乎抵銷半小時的跑步成果。
跑步的時機點也很重要,林承達醫師說明,吃飽飯後立刻跑步,身體會優先燃燒血液中的葡萄糖,而不是體內儲存的脂肪,減脂效果自然打折,所以理想做法是在飯後1.5小時再運動;若擔心空腹頭暈,可在運動前半小時吃一根香蕉或一小片全麥土司。
有足夠肌肉量 才是真正的燃脂引擎
「基礎代謝率」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約6成,也就是說一整天消耗的熱量是在坐著、睡覺時自然消耗的,而不是運動時燒掉的。林承達醫師提醒影響基礎代謝率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肌肉量,而每增加一公斤肌肉,每天就能多消耗75到125大卡,當肌肉量較高則身體就像不停運轉的燃脂機器。
林承達醫師強調,單純有氧運動對增加肌肉量幫助有限,雖有訓練到心肺耐力,對肌肉生長刺激不夠;若是長期又長時間以慢跑為主,身體消耗完肝醣後反而會開始分解肌肉蛋白質提供能量。因此「先做肌力訓練、再做有氧運動」的燃脂效果,比單純跑步高出約3成。不過健康運動就是要破除對體重數字的執著,讓肌肉密度比脂肪高,那也可能看起來變瘦、衣服尺寸變小但體重計卻沒什麼變化甚至略增,代表正在「增肌減脂」改善更健康的體質狀態。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擺脫坐骨神經痛新選擇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成患者首選
▸老花近視雷射看遠看近都清晰 醫師分析手術方式及原理
其他人也在看

想燃脂又不想掉肌肉?醫大讚「這1運動」效果最好 每天20分鐘就夠
你可能聽過壺鈴(Kettlebell)這種運動,但還不太確定這是一個怎樣的運動,只是被他奇怪的外型吸引。其實,壺鈴訓練早在蘇聯時代就有,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重量訓練,也不是單純的有氧運動,而是極少數能夠「同時」訓練肌肉與心肺功能的運動方式。這種特性,讓壺鈴在眾多訓練選項中顯得非常獨特,也非常實用。 壺鈴擺盪 同時訓練心肺和肌力 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大部分人會把「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分開來看,像是去健身房舉重是練肌肉,跑步是練心肺。但壺鈴卻不是這樣分類的,它像是一個混血運動,一個簡單的壺鈴擺盪(swing)動作,就能讓你的心跳在短時間內飆升,同時動用核心、臀腿、肩膀等大肌群持續出力。這不只讓你流汗,更讓你在鍛鍊呼吸節奏的同時提升肌肉量。能同時訓練心肺和肌力這點,對健康來說特別重要。我們在變健康的路上,如果只能選一件事做得更好,那就是維持肌肉。三十歲之後肌肉量逐年衰減,不只影響我們的體態,甚至影響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度與基礎代謝率。根據研究,肌肉量的多寡直接與全因死亡路相關。 壺鈴全身性的訓練 防止「瘦體重」下降 很多人熱衷減脂、控制熱量,卻忘了維持肌肉,以為變瘦就是變健康,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台股明開盤恐崩跌逾千點?不敗教主預言不樂觀 「我會蒸發8位數」
中美貿易戰加溫,美國總統川普在美股最後一個交易日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報復中方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股4大指數全數崩跌。對此,有「不敗教主」之稱的財經作家陳重銘預言,週一台股開盤應該不樂觀,自己又會蒸發8位數,「反正只是數字而已」。但他也向投資人信心喊話,台積電是國安基金護盤首選,不用太擔心。
鏡報 ・ 14 小時前
輝達北士科僵局難解?北市府新壽陷解約攻防戰 金管會釋疑
輝達台灣總部原計劃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卻因北市府以「新新併」為由要與新壽解約而面臨變數。外界疑惑,壽險公司合併後,新公司不是應該概括承受消滅公司的資產負債嗎?金管會11日指出,考量北士科案屬於新光人壽與北市府之間的商業契約,是否需要另行取得市府同意、合併後是否仍有效,涉及雙方簽訂契約約定事項及解釋,應由該公司與北市府依契約約定處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身心疲憊是警訊!研究揭心理健康建議陷阱 「什麼都不做」也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董氏基金會表示,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根據一篇2025年8月發表於《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增益性建議(additive advice)偏誤」普遍存在於人際對話、社群貼文,甚至聊天機器人的推薦中,這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壓力可能多於受益。 人與AI都愛「多做」 心理健康成永無止境待辦清單 該研究整合了八項實驗,囊括了數百名參與者,並分析了社群媒體上的建議內容,甚至測試人工智慧的回應,請參與者針對有關賭博等不良習慣,及錯失運動等有益活動的情境,向陌生人、朋友或自己提供建議。 結果顯示,人們大多建議「增加新行動」,而非「減少有害行為」。人們認為「多做」比「少做」更容易、更有效,也較願意接受。但當建議對象是朋友時,大家比較容易提出「少做」的選項,反觀給自己的建議,則更傾向加上新任務。 研究也發現,人工智慧的回應也呈現相同模式。這意味著,當越來越多人透過AI獲得心理健康建議時,這種偏誤可能被放大。研究者提醒,過多的增益性建議,可能讓心理健康變成一份永無止境的待辦清單,反而增加壓力。 學
健康醫療網 ・ 11 小時前
美國爆發大規模槍擊!數百人酒吧遭開槍 至少4死、20多傷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郡(Beaufort County)當地時間12日凌晨近1時,聖海倫納島(St. Helena Island)的燒烤酒吧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案發時現場有數百人,傳出槍聲後,許多人逃往鄰近商家避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打到中國痛點? 中媒放話:台灣心戰大隊18幹部「最高判死刑」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昨(11)日對台灣軍方「政治作戰局心理作戰大隊(心戰大隊)」8名核心人員發布懸賞通告,引起台灣、中國網友熱議,隨後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日月譚天」還警告,稱專案調查組已查清心戰大隊250餘名成員的真實身分和崗位職責。
民視 ・ 10 小時前
大番茄與小番茄有什麼差異?茄紅素抗氧化 加「這款油」一起吃助吸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番茄紅潤的外表不只是吸引人的顏色,它蘊含的營養與植化素,對健康有多重好處,尤其是對抗氧化與癌症防護。了解如何吃對番茄,能讓健康效果加倍。 大番茄:健康守護的紅色力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大番茄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水量高達94.5%,並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等礦物質。與小番茄不同,大番茄屬於蔬菜,每100克僅約20大卡,碳水化合物量也只有小番茄的一半,更適合穩定血糖。 除了基本營養,大番茄還富含多種植化素,包括胡蘿蔔素、楊梅素、維生素C、茄紅素,以及維生素P類黃酮。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能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與分裂,尤其紅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越高,與維生素A、B、C、E共同作用時,可進一步保護細胞染色體不受自由基損害。 研究指出,大番茄可能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也可能對肺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有保護作用,雖然證據力仍有限,但長期攝取有潛在健康益處。 小技巧:加油脂吸收更好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建議烹調大番茄時可加入橄欖油涼拌,或加熱後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43%用戶還在Win 10!數億裝置失去安全更新 微軟2替代方案供用戶選擇
根據《BBC》報導,微軟建議升級至Windows 11,並為部分符合資格的個人電腦提供免費升級。不過因硬體門檻所限,許多老舊裝置無法支援新版系統。對此,美國消費者團體PIRG資深主任普羅克特(Nathan Proctor)直言,此決策「正演變成一場對消費者與環境的災難」,他批評科技業讓...
CTWANT ・ 1 天前
行動電源能用多久?環境部解答了 見「4狀況」快停用
近來頻頻傳出行動電源自燃爆炸的事件,不只多家航空對行動電源給出禁令,高鐵也規定,行動電源充電時不可放置皮包或行李內,若不慎爆炸起火將求償。有不少網友開始好奇,行動電源到底能使用多久,以及是否有危險徵兆。事實上,先前環境部曾解答,鋰電池產品壽命約2至4年,若出現異狀最好趕快丟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從手機到F-35都靠它!美國七成稀土仰賴中國 出口限制逼川普放話「準備財務反擊」
根據《CNN商業》(CNN Business)報導,這場關於稀土的角力並非始於現任政府,中國長年以產業政策鞏固對稀土的主導地位,使全球供應鏈高度依賴其出口。所謂「稀土」並不罕見,名稱多少帶有誤導成分。稀土是由17種金屬元素構成,包括鈧(scandium)、釔(yttrium)與鑭系元素...
CTWANT ・ 23 小時前
烏山頭水庫傳「藥水清洗光電板」!名醫喊給死忠台南人喝 台汽電回應了
蘇一峰在臉書貼出影片,內容為稱清潔工人在光電板上清洗時使用藥水,並流入水庫供民眾飲用,並表示,「綠色執政二十年的台南,還好我不住台南!充滿民主價值的光電水,給最死忠台南喝!」對此,光電業者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台汽電廠)表示,光電板自2022年5月併網以來,曾歷多...
CTWANT ・ 21 小時前
國道客運運量大減 全台廣設轉運中心憂成「蚊子中心」
國道客運運量衰退,運輸班次、乘客人數雙雙下滑,但各地仍廣設轉運中心。客運業去年起為節省成本,紛紛退出台北轉運站二樓的黃金...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不用飆汗運動!每天「1輕鬆動作」就能降血壓、防心梗
許多女性在停經後血壓會開始升高。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是因停經後,可保護血管的雌激素減少,使得血壓升高。但一篇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來26次,3個月內能讓血壓顯著下降。因此,不用跑步、不用流汗,光是在生活裡多幾次起身,就能有效地降血壓,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零日攻擊與沉默的榮耀
我在愛奇藝上看《沉默的榮耀》這部描述共滲透到國民政府裡擔任高職,遷台後慘遭白色恐怖毒手的連續劇。在那個風雨飄搖的49年代,國民政府軍隊兵敗如山倒,其實與眾多共諜潛伏在軍方高層、不斷提供情資給共中央有關。敗退到台灣以後,國民政府自然開始肅清內部潛伏的共諜,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這些人身上。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情白熱化 基層呼籲回歸團結
國民主席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主要候選人均南北奔走爭取員支持,選情逐漸白熱化。高雄市目前陸續公開表態者,多屬前民代與內派系;但現任民代則採取保守態度,避免公開站隊引發爭議。與部分媒體報導的「明顯分陣」情況有所出入,但在派系交錯與地方人情壓力下,若公開澄清恐顧此失彼,所以不方便公開澄清,以免得罪內重量級人士。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病人不知道怎麼吃 屏東醫師開便當店一開15年
屏東在地有40多年臨床經驗的醫師李洮俊,照顧過許多深受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所苦的病人,因有患者反應不知道怎麼吃,他於是在屏東市的診所附近開設便當店,特別聘請營養師進駐,推廣彩虹飲食理念,一經營就是15年,成為許多患者與民眾信賴的餐食選擇。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早餐神隊友!營養師大推「一碗燕麥」:不只護心控糖,更是天然抗壓藥
燕麥,這個在餐桌上看似樸實的穀類,其實是公認的「營養密度高手」。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心血管和血糖問題日益普遍。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分享,燕麥就像一個「健康的百寶箱」,不只是護心、控糖的好幫手,更能在高壓下發揮穩定情緒的「抗壓」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不是老了!4現象=腦血管退化警訊 中風、失智跟著來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會出現早上醒來頭暈、下午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晚上淺眠的現象。醫師張家銘表示,這可能不是單純變老,而是血管退化的警訊,應及早進行預防,從飲食、睡眠與運動等6方向來改善,否則未來將增加腦中風或失智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被照顧者」變「照顧者」 阿梅在護理之家翻轉人生
新北市一位有精神疾患的中年婦女阿梅(化名)命運坎坷,加上車禍受傷,因親屬無照顧能力,被新北市社會局安置於三芝區某護理之家,她經過多年調養後恢復健康,護理之家護理長評估她的工作能力和意願,阿梅同意在機構裡協助照顧其他住民,機構並提供工資及食宿,讓阿梅不僅接受照顧也能反手服務其他患者。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