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賴總統打造台灣之盾 國台辦:以武謀獨加速自取滅亡
賴清德總統在雙十講話中表示,將打造所謂「台灣之盾」防空系統,同時要將台灣國防費用,提高到GDP的3%到5%。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這正顯示賴清德當局,是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為一私利,妄圖「以武謀獨」,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大搞「全民皆兵」,把台灣民眾綁上「台獨」戰車,是對台灣民眾安全與利益的最大威脅,甘當美國軍火商的「提款機」。
陳斌華說,將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錢,浪費在購買武器、討好外部勢力上,不僅買不來「安全」,還會加速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
陳斌華同時也說,祖國統一大勢不可阻擋,民進「倚美謀獨」的想法,註定會失敗,「以武謀獨」只會加速自取滅亡。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復康巴士無兒童座椅拒一歲身障童 議員要求社會局檢討改善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復康巴士六都唯一免費,但多位市議員15日在議會針對復康巴士一年卻有高達2萬趟次 […]
民眾日報 ・ 8 小時前
洪浦釗觀點》美中大象跳舞時,台灣要學會避險
[Newtalk新聞] 十月底韓國慶州APEC即將登場,美中領袖是否會面,成了全球外交觀察的焦點。關稅談判僵局未解,「見或不見」都成了籌碼。中國傳出要求川普公開「反對台獨」,而美國則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就在這樣的外交氣壓之下,賴清德的國慶演說顯得異常收斂。他不再提「兩岸互不隸屬」,幾乎不碰觸兩岸政治議題,焦點轉向防空建設與經濟治理。這樣的轉變引起外界好奇:為何在這個時刻,他選擇沉默? 或許答案,就在慶州那張尚未開場的牌桌上。當美中正為關稅與地緣角力激烈過招,任何一句來自台灣的話語,都可能被放大、曲解,甚至被當作籌碼。台灣真正的戰略是「避險」,也就是不讓自己被放上談判桌,更不能成為可被「讓出」的籌碼。 這是一場「定性」的競賽 有別於去年首次國慶演說,賴清德今年的語氣轉變,這並非退卻,而是戰略上的自制;這不是噤聲,而是懂得在風暴前夜收起聲量,讓台灣降溫,也讓對手無從操作。 對中國而言,賴清德早已被定性為「台獨份子」,這個標籤不會因語氣收斂而消失。正因如此,他更不能在國際場合或兩岸議題上留下任何「可被定義為挑釁」的話語,否則就會被中國拿去「證明」其立場,更可能被川普用來衡量美中談判的籌碼
新頭殼 ・ 18 小時前外國人發文嘲諷保守派柯克之死 美國務院撤簽證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4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已撤銷至少6名「慶祝」保守派人物柯克遇刺者的簽證,「美國沒有義務接待希望美國人死亡的外國人」。國務院並附上貼文截圖,其中一名阿根廷籍人士寫道,柯克宣揚仇外言論,「活該下地獄」。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火炬之光:無限》新賽季「疊界」登場,簽到送傳奇契靈與戰鬥契靈十連抽
新世代無拘束打寶 ARPG《火炬之光:無限》全新賽季 SS10【疊界】已於日前全球同步上線。本賽季以「無痛體驗」為核心概念,帶來前所未有的福利與遊玩體驗。不僅提供新獵人兩隻傳奇契靈,更讓所有玩家通關即可獲得可自動施法的道具,輕鬆體驗火炬特有的「自走打怪」快感。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2 小時前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推居家診療 攜手社區打造「無縫醫療照護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若家中有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家屬照護壓力沉重,往往難以兼顧褥瘡、糖尿病足潰瘍等傷口的照護,若癒合不佳引發感染或多重併發症,將演變成更大的負擔。傳統外科門診提供個別患者的時間和資源有限,不足以妥善處理成因複雜的慢性傷口,為此奇美醫院設立「傷口照護中心」,透過整合式照護、居家訪視等模式,為患者提供多面向的協助。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醫師說明,正常傷口在發炎期後將進入增生期,隨後逐漸癒合。然而,若因感染、營養不良或疾病影響免疫反應,肉芽組織或表皮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導致傷口持續「卡在發炎期」。過去定義傷口若在兩三週仍未癒合,即為慢性傷口,「但後續觀察實際狀況,部分患者經過兩三週已惡化嚴重,因此目前只要發現傷口癒合狀況不如預期,就應該提高警惕並回診治療。」 慢性傷口成因多元 奇美醫院推「整合式照護」應對 慢性傷口其實是多種潛在疾病的最終表現。林祐丞醫師舉例,糖尿病友常見神經性潰瘍,因感覺神經受損,受傷也不自知;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足部則可能因血液供應不足而壞死。另外靜脈性潰瘡、自體免疫疾病、接觸性皮膚炎等也容易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 隨著醫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廣越:迎歷年最好第4季 約旦廠稅率低訂單湧入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5日電)羽絨服代工大廠廣越第3季營收新台幣72.71億元,季增51.3%,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0.4%,創同期次高,僅次於2022年第3季的77.85億元。廣越董事長吳朝筆今天表示,隨對等關稅大致底定,廣越旗下約旦廠稅率偏低,客戶訂單湧入,廣越今年底業績可望創下「歷年最好的第4季」。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還沒忘了併吞加拿大? 卡尼糾正被誤稱為總統 川普 : 「至少我沒叫你州長」
[Newtalk新聞] 據美國《紐約郵報》《野獸日報》等美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 13 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和平峰會」的演講中,將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誤稱為「總統」。演講結束後,卡尼走到川普身邊糾正了這一說法。 綜合上述美媒報導,卡尼對川普說 : 「很高興你給我升級成總統了」。川普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後先停頓了一下,然後開玩笑回應稱 : 「至少我沒叫你州長。」。 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以來,多次提及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 51 州」。當地時間 9 月 30 日,川普在向美軍高層發表講話時,再次提及其早前構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 51 個州。他還稱加拿大因關稅問題「日子不好過」,暗示加入美國有道理。不過,卡尼已明確表示,加拿大絕不會加入美國。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872架摔了482架! 終於告別「飛行棺材」 服役60年 印軍「這機」全部淘汰沒辦法 只有它最強! 雖遭格陵蘭事件羞辱 丹麥仍買16架F-35 「這2國」仍抗拒中.....
新頭殼 ・ 1 天前
國台辦:台灣優勢產業本應從從容容、遊刃有餘
大陸國台辦周三(15 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台灣的優勢產業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如今卻是「慌慌張張、連滾帶爬」。
鉅亨網 ・ 13 小時前
直播喊斬首總統 陳之漢訊後移送新北檢(1) (圖)
網紅「館長」陳之漢(中)在網路直播時突喊斬首總統,15日下午前往刑事局說明,訊後被依涉及恐嚇危害安全及煽惑他人犯罪等罪,移送新北檢複訊。
中央社 ・ 8 小時前國台辦記者會頻率增加 改為每週三召開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5日電)中國大陸國台辦今天宣布,原本每月召開2次的例行新聞記者會改為每週召開,即在工作日的每週三上午10時都將舉行記者會。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近十萬患者竟只有九位專科醫師 新病患看病要等三年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李安娜/香港報導 圖:白斑症和乾癬屬於免疫疾病/劉顏銘、胡惠福醫師製圖 白蝕(斑)症(Vitiligo)與銀屑病(乾癬)(Psoriasis)均為慢性自體免疫疾病,
好醫師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涉貪遭停職!高虹安出席市政行程曝連任意圖
[NOWnews今日新聞]新竹市長高虹安因立委任內助理費案遭起訴,一審遭判7年4個月,而遭到停職,在躲過726大罷免後,高虹安今(15)日首度以「停職市長」身份出席市政行程,更公開表態爭取連任的意願。...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國防支出與兩岸風險:台灣需慎重思考
近年來,隨著兩岸局勢的快速變化,中國對台的軍事威嚇能力與力度逐漸加大,台灣為強化防衛韌性,國防預算逐年攀升,賴清德總統在2025年雙十國慶演說亦表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我們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據報載,2025年總預算案國防經費將達史上新高9495億元,然而,這引發了一個疑問,創新高的軍費究竟能不能有效抵禦中國武力威脅?部分美國官員表態,台灣要再持續拉高軍事預算才足以應對外部威脅,例如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John Noh)在聽證會中指出,支持美國總統川普所說,台灣的國防預算應提升到GDP的10%;這場關乎安全與發展的討論,值得台灣慎重思考。 軍事支出與衝突風險間的歷史研究 從歷史分析來看,數據顯示,小國若軍費比例過低顯然無法達到嚇阻效果。以烏克蘭為例,俄烏戰爭爆發前,儘管克里米亞遭俄國兼併以來,烏克蘭軍事支出增加了72%;但是在2021年,烏國國防預算仍僅占其國內生產毛額的3.2%,至今(2025)年軍事支出已佔國內生產總額(GDP)的31%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政府關門不能是民主的錯?美國藍州機場集體「禁言」川普政府官員
美國多個主要機場近日拒絕播放一支由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講述的短片。這段影片由國土安全部製作,內容將政府停擺與航班大規模延誤問題歸咎於國會民主,引發「藍州」機場管理單位的強烈反彈,理由涉及政治中立與法律合規性。在長度37秒的影片中,諾姆表示:「國會的民主人拒絕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因此我們許多業務受到影響,而我們大部分的運輸安全管......
風傳媒 ・ 7 小時前
上櫃生醫科技公司涉內線交易 前董座交保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上櫃的合世生醫科技公司楊姓前董事長等公司高層,109年疑似在出售大陸子公司100%股權,在重大訊息公布前、禁止交易期間炒股牟利,新北地檢署14日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約談楊某等11名被告及1名證人到案,複訊後諭知楊某20萬交保,另2名被告3至4萬不等交保,其餘請回。 檢調發現,合世公司於109年3月27日在公開資訊觀...
匯流新聞網 ・ 9 小時前
揭開長榮病態職場!工會衝立院提3訴求 空服員拿白玫瑰哽咽:請假無罪
長榮孫姓空服員9月底執勤飛米蘭往返台北時身體不適,返台後緊急就醫治療仍於國慶日晚間不幸離世,長榮空服員的勞工權利、請假制度漸漸浮上檯面。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航空企業工會今(15)日到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表達3大訴求,許多空服員同事也到場聲援,激動拿起白玫瑰、立牌,大喊「請假無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2026年排休攻略!最狂連休16天,全年「最累月分」揭曉
2026連假攻略出爐!全年放假天數是多少?如何自行排休、延長假期?《康健》編輯部整理了「2026最強排休攻略」,明年國定假日、連續假期及每月出勤日數一次掌握,讓你能輕鬆安排旅遊行程。 2026國定假日及連假一覽 根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的「2026年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及2025年5月所通過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2026年春節可連放9天,全年放假日數為120天,其中連續假期(合併例假日)長達35天。 ‧ 元旦:1/1(四),休1天。 ‧ 春節:2/14(六)~2/22(日),休9天。 ‧ 228和平紀念日:2/27(五)~3/1(日),休3天。 ‧ 兒童節及清明節:4/3(五)~4/6(一),休4天。 ‧ 勞動節:5/1(五)~5/3(日),休3天。 ‧ 端午節:6/19(五)~6/21(日),休3天。 ‧ 中秋節及教師節:9/25(五)~9/28(一),休4天。 ‧ 國慶日:10/9(五)~10/11(日),休3天。 ‧ 光復節:10/24(六)~10/26(一),休3天。 ‧ 行憲紀念日:12/25(五)~12/27(一),休3天。 2026哪個月
康健雜誌 ・ 11 小時前別只吃纖維!研究建議奇異果、西梅乾緩解便秘 氧化鎂有助益
一項為醫師提供的最新便秘治療指南指出,每天吃幾顆奇異果,並飲用富含礦物質的水,比僅僅擔心高纖維飲食,更能有效緩解便秘。該指南也建議,氧化鎂(magnesium oxide)補充劑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人員表示:至今為止,醫師治療便秘患者的指南有限且過時,主要集中在增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與特朗普共度24小時:近距離觀察橫掃中東的外交旋風
BBC駐美國國務院記者湯姆·貝特曼說,美國總統為期一天的中東之行是一場勝利之旅,而非著手展開「第二階段」談判、為加沙的長遠未來制定嚴謹細節的外交行動。
BBC NEWS 中文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