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萬患者竟只有九位專科醫師 新病患看病要等三年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李安娜/香港報導
圖:白斑症和乾癬屬於免疫疾病/劉顏銘、胡惠福醫師製圖
白蝕(斑)症(Vitiligo)與銀屑病(乾癬)(Psoriasis)均為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不僅對患者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更因外觀有異於常人而造成患者面臨巨大的心理與社交壓力。估計白蝕症與銀屑病分別影響本港約0.5%至 1%及 0.3%人口,惟政府數據顯示,衞生署轄下 9 間皮膚科診所(下稱政府皮膚科)只有少於 9 名皮膚科專科醫生,不少皮膚病新症患者長期苦候求診,最長須等接近 3 年。患者遲遲未能獲得所需治療,不僅導致病情惡化,更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及情緒健康。
白蝕症與自身免疫有關
香港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指出,白蝕症的特徵是皮膚局部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受損或被破壞,導致皮膚出現不規則的白色斑塊。這種疾病全球發病率約 0.5%至 1%,估計香港約有 35,000 至70,000 名患者。
該病成因複雜,涉及遺傳、環境和自身免疫等多重因素。「最核心的成因,是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並破壞自身的黑色素細胞;環境因素如壓力、曬傷或皮膚創傷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白蝕症對患者的影響不僅限於外觀。劉顏銘醫生強調,身上的白斑令患者經常面臨嚴重的心理困擾,包括焦慮、抑鬱、自卑,甚至可能導致社交孤立。
近年白蝕症的治療取得新進展,蘆可替尼(Ruxolitinib)乳膏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首款 JAK 抑制劑外用藥膏,用於治療 12 歲以上非分節型白斑患者,並在臨床研究中證實有顯著的復色效果,尤其是在面部和頸部等外露部位,於 2024 年 11 月在香港衞生署註冊及使用。劉顏銘醫生解釋,JAK 抑制劑能針對性阻斷導致黑色素細胞破壞的細胞信號通路,從而恢復色素。
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致銀屑病
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接著講解另一種皮膚病——銀屑病(台灣稱為「乾癬」)。胡醫生指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兼復發性的炎症性皮膚病,發生與遺傳、環境因素及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有關,其特徵是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紅色斑塊,覆蓋著銀白色鱗屑,令患者感到瘙癢、疼痛和皮膚脫屑,估計香港有超過 20,000 名患者。
胡惠福醫生特別強調,延遲治療對銀屑病患者會造成嚴重影響。「延遲治療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治療難度和複雜性增加,或需要更強效藥物和更長的治療時間。
生物製劑有效治銀屑病
近年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為中重度銀屑病患者,帶來了革命性的治療選擇,包括生物製劑 -IL-17、IL-23、TNF-α 及 TYK2 抑制劑等等。IL-17 和 IL-23抑制劑是現時比較普遍使用的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與生活品質。惟這些新型藥物在公營醫療系統中的可及性仍然有限。
漫長輪候源於人手短缺
白蝕症病人組織告白會代表陳均頤指出,香港衞生署轄下僅設有 9 間政府皮膚科診所,而公立醫院亦只有 2 間專科門診提供服務,資源有限卻要應對龐大的患者群體。香港每 10 萬人口中僅有約 0.27 位皮膚科醫生為他們服務,相比其他亞洲地區,如台灣(約 4.24 位)、內地(約2.11 位)和日本(約 5.55 位),香港的比例顯著低得多。新症患者的輪候時間最長可達 2 年 8 個月。
社區藥房藥物援助計劃補不足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配安心藥房」是其中一間提供藥物援助的非營利社區藥房。余卓禮藥劑師表示,最近基金推出了不同的銀屑病生物製劑援助計劃,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但其覆蓋範圍和資源仍然有限,無法惠及所有有需要的基層患者,呼籲政府加快將更多新型、有效的皮膚病藥物納入公營醫療系統的藥物名冊。
加快改革皮膚科服務
病人組織告白會代表陳均頤與銀屑護關會代表吳明輝共同指出,政府長期以來對皮膚科的忽視,導致輪候時間超長、皮膚科醫生人手不足且流失嚴重。兩位代表藉此機會,強烈呼籲政府盡快檢視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革,包括:
1. 增加皮膚科專科醫生的培訓與挽留,從根本上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2. 加快改革醫管局及衞生署的分工,盡快將皮膚科服務改由醫管局管理,以令資源配置更有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3. 加快新型藥物如 JAK 抑制劑、生物製劑納入公營醫療系統,調低新型藥物用藥門檻,確保患者能獲得最有效的治療;
4. 促進及增加「公私營」合作,分流醫療資源,藉此減輕公立醫療系統的壓力;
5. 加強對公眾人士及患者的疾病教育,減少誤會及歧視
其他人也在看

30歲血友病患者 全台第一人皮下注射穩定自發性出血
台中南區傅男(30歲)為罕見重度B型血友病合併過敏性抗體患者,因缺乏凝血因子經常自發性出血,歷經消化道大出血、兩次腦出血及拔牙後出血,多次命危旦夕,傅男留下嚴重關節病變,只能仰賴輪椅代步,所幸經皮下注射再平衡藥物,一年多來不再嚴重出血。傅男自幼接受第9因子治療,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多年來只依靠短效、昂
自由時報 ・ 1 天前媒體報導外籍人士入侵微波站 央廣要求更正否則提告
(中央社台北15日電)媒體報導中央廣播電台微波站去年曾遭外籍人士入侵,引發國安單位高度緊張。中央廣播電台今天聲明表示,相關報導所述發生時間、情節均不符事實,各項指控也從未向央廣做任何查證,「敬告中國時報即時更正」,否則將提出告訴。
中央社 ・ 8 小時前
麋先生為金鐘閉關衝刺 琢磨細節力求完美
首登金鐘舞台考驗著金曲樂團麋先生實力,這次要詮釋的五首入圍歌曲,曲風橫跨多種類型,對他們而言是全新的挑戰與體驗。團員們坦言:「壓力真的滿大,因為每首歌都跟我們平常習慣的曲風不太一樣,但也因此學到很多,在編曲及演唱上都像學習到新的技能。」透過這次跨界演出,...
CTWANT ・ 8 小時前

【何啟聖專欄】日本在野共推首相的啟示:當「合作」終於成為理性政治的起點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日本政壇正迎來罕見的劇變。 自民與公明長達二十六年的執政聯盟正式分裂,新任自民魁高市早苗雖一度被視為「準首相」,卻因失去公明支持、議席未過半,而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更令人矚目的是,過去習於分裂的在野勢力——立憲民主、國民民主與維新會等派——竟罕見地坐在同一張桌上,討論「共推一人」角逐首相,意圖終結自民的長期獨霸。 這場變局,...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恩慈療法引進新藥 有效抑制重度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種出血性疾病,台灣約有1300名血友病患。若患者同時是抗體過敏體質,治療不但極為困難,甚至碰到瓶頸。台中一名30歲的傅先生,是重度B型血友病、合併過敏性抗體患者,在以往療程,只能依賴昂貴...
大愛電視 ・ 9 小時前立委盼客家幣擴大適用地區 客委會允納討論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5日電)客委會今年發放客家幣,可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特約店家使用。立委今天建議,都市中分散的客家族群和店家也應適用;客委會說,明年盼再推客家幣,都市客語店家也會納入討論。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中市復康巴士無兒童座椅拒一歲身障童 議員要求社會局檢討改善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復康巴士六都唯一免費,但多位市議員15日在議會針對復康巴士一年卻有高達2萬趟次 […]
民眾日報 ・ 6 小時前
回應賴總統打造台灣之盾 國台辦:以武謀獨加速自取滅亡
賴清德總統在雙十講話中表示,將打造所謂「台灣之盾」防空系統,同時要將台灣國防費用,提高到GDP的3%到5%。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這正顯示賴清德當局,是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為一私利,妄圖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英國主持烏克蘭防務會議 籲歐洲速擴大無人機生產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4日專電)英國15日將再度與德國共同主持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UDCG)會議,英國國防大臣希利擬呼籲歐洲各國加速擴大無人機生產,以壓制俄羅斯對各國空域的侵擾挑釁與對烏克蘭持續升高的攻擊。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聯新國際醫院奪鼎革獎雙殊榮 醫療數位轉型守護病安防線
內視鏡是現代醫學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協助醫師「直接看見」器官病灶,進行切片、止血、息肉切除等微創處置。舉凡腸胃科的胃鏡、大腸鏡,胸腔科的支氣管鏡、婦產科的子宮鏡,乃至泌尿科膀胱鏡、骨科的關節鏡,幾乎所有進入體內的鏡檢都依賴內視鏡。然而,這些器材需重複使用,且直接接觸血液、組織及黏膜,若消毒不完全,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SOLO時代如何獨自生活?製作「不婚財務狀況表」檢查錢是否夠用
現代越來越多不婚族,考慮不婚時會有很多擔憂,其中最擔心的應該就是「錢」。《我想要獨自生活!》一書由不婚女性生活共同體(emif)的共同代表與成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思考所寫下的作品,人生幸福不需要靠別人完成,可以自己打造,學會照顧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定義,就能做好獨自生活的全面準備。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2 小時前高鐵運量創高 史哲:未來兩年要共體時艱、新車上路再談漲價
高鐵8月的日均運量達到23.4萬人次,突破月日均人數新高,評估下半年還會持續成長,高鐵董事長史哲15日接受Yahoo節目專訪時表示,目前高鐵34組列車已經全數開出、無法再加開,已訂購的12組新車預計在2027年8月上路,因此,在這之前、未來兩年要全民共體時艱。談及票價調整,史哲重申「2前提、1必要」,在改善尖峰時段的乘車品質並順利讓新車上路後,屆時高鐵啟動既有34組列車汰舊換新才「真的是大錢」,票價調整的討論也勢必需要面對。
中時財經即時 ・ 8 小時前
韓美將迎來「最終關稅協議」? 南韓產業部長、總統府政策室長明訪美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5)報導,南韓今年7月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但在具體執行上,南韓仍擔憂引起外匯市場不安,因此持續與美國協商,最新消息指出,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與總統府政策室長金容範,將於明天訪問美國,預計是美國總統川普訪韓前,最後一次協商機會,外界也在關注,是否能達成最終版的關稅協議。
太報 ・ 10 小時前

長榮空服員抱病工作喪命 立院今檢討航空業「職場健康」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日前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上班,卻在回台灣送醫之後,傳出過世的消息,這起事件讓社會大眾關注航空業的職場環境以及請假制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15)日邀請勞動部、交通部,以及衛福部等相關部會首長提出專題報告, 長榮 工會也集結前往立法院外抗議請假制度不公平。對此民航局表示,已經要求長榮航空針對請假制度提出檢討,勞動部長洪申翰則回應,會透過制度修改,保障勞工的權益。空服員獻花追悼病逝的同仁「黑珍珠」,長榮航空公司內的大廳充滿哀戚,一名空服員抱病上班回台後病逝,引爆公司內部請假制度的爭議,讓空服員更無法接受的還有這件事。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理事長曲佳雲說:「公司好像派人想要把我們在公司的大廳,設的一個小小的弔唁區,小小的獻花區,想要把它移除,這情何以堪。」15日上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以及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聯合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痛批資方的請假制度滿滿不公。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李瀅說:「我難道不知道我要好好照顧身體健康嗎?還需要你來說嗎?」工會站出來爭取空服員的權益,包含禁止雇主因為員工請病假而有不利待遇,以及不應該透過考績班表等,控制勞工請假。而同一天勞動部交通部,以及衛福部等部會首長,到立法院提出專題報告,要檢討航空業的職場健康。立委(眾)陳昭姿VS.勞動部長洪申翰說:「(長榮)上個月的營業額是多少,營收是多少錢。(抱歉,我沒有),你不知道啊,156.17億,156.17億,你罰280萬(元),不痛不癢嘛。」勞動部長洪申翰說:「如果勞工請病假,就要被沒收整個月的全勤獎金,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民航局長何淑萍說:「員工請假的部分,比較沒有一個彈性的空間,這部份我們也會請長榮,來做一個比較深刻的檢討。」勞工團體呼籲職安法修法應該納入病假權,民航局則要求長榮航空,要與工會對話舉辦勞資座談,而工會持續研擬後續行動,包含21日要與長榮航空開會,就盼能獲得真正的改革。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9 小時前
術前不緊張、術後不虛弱!中醫師教:子宮頸病變「固本培元」調理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子宮頸癌前病變是指子宮頸表皮細胞出現異常變化,但尚未轉為癌細胞。這種變化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是在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或 HPV(人類乳突病毒)檢查中被發現。 初鳴堂中醫診所周宗翰中醫師指出,若能在癌前階段發現並治療,可大幅降低發展成子宮頸癌的風險。 西醫手術治療可去除病灶 但不處理體質問題 目前針對中、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西醫常採用圓錐切除手術,以電燒(LEEP)或冷刀方式切除局部異常組織。手術通常時間短、恢復快,大多可在門診進行。術後仍需定期追蹤抹片與 HPV 檢查,確認是否完全清除病灶。 不過,周宗翰醫師提醒,手術雖能去除病變組織,卻無法根治體內導致病變的體質失衡。例如容易感染病毒、免疫力低落、情緒緊繃、睡眠不佳等,都可能使病變在數年後再次出現。 中醫認為,這類病變與「濕熱內蘊」、「肝氣鬱結」、「氣血失調」有關,也就是身體的排毒與調節功能出現問題,導致局部循環不良、免疫力下降。因此,中醫治療著重從整體出發,藉由調理臟腑機能、提升正氣,達到改善體質、降低復發的目的。 手術前後的中醫調養關鍵:穩定體質、加速修復 周宗翰醫師說明,手術前的調理重點是讓身體進入平衡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2026年排休攻略!最狂連休16天,全年「最累月分」揭曉
2026連假攻略出爐!全年放假天數是多少?如何自行排休、延長假期?《康健》編輯部整理了「2026最強排休攻略」,明年國定假日、連續假期及每月出勤日數一次掌握,讓你能輕鬆安排旅遊行程。 2026國定假日及連假一覽 根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的「2026年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及2025年5月所通過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2026年春節可連放9天,全年放假日數為120天,其中連續假期(合併例假日)長達35天。 ‧ 元旦:1/1(四),休1天。 ‧ 春節:2/14(六)~2/22(日),休9天。 ‧ 228和平紀念日:2/27(五)~3/1(日),休3天。 ‧ 兒童節及清明節:4/3(五)~4/6(一),休4天。 ‧ 勞動節:5/1(五)~5/3(日),休3天。 ‧ 端午節:6/19(五)~6/21(日),休3天。 ‧ 中秋節及教師節:9/25(五)~9/28(一),休4天。 ‧ 國慶日:10/9(五)~10/11(日),休3天。 ‧ 光復節:10/24(六)~10/26(一),休3天。 ‧ 行憲紀念日:12/25(五)~12/27(一),休3天。 2026哪個月
康健雜誌 ・ 9 小時前
直播喊斬首總統 陳之漢訊後移送新北檢(1) (圖)
網紅「館長」陳之漢(中)在網路直播時突喊斬首總統,15日下午前往刑事局說明,訊後被依涉及恐嚇危害安全及煽惑他人犯罪等罪,移送新北檢複訊。
中央社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