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腹脹、貧血忍2年!婦子宮28公分肌瘤「大如籃球」1手術救了她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太能忍!一名44歲有蟹足腫體質的女性患者,數年前被診斷出多發性子宮肌瘤,當時子宮大小約12公分。診所醫師提醒她,若要開刀,恐怕只能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她因此持續忍受腹脹、反覆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困擾。由於症狀逐漸惡化而非突然加劇,她勉強撐了下來,2年後再次就診檢查時,才發現子宮已達28公分。
醫師建議,她必須接受切口長達20公分的開腹手術,才能完整取出子宮。患者一想到腹部會留下大傷口,加上蟹足腫體質,可能使疤痕看起來更厚更明顯,因此四處尋找微創治療方案。最終,她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手術過程中,醫師取出近4公斤、相當於籃球大小的子宮。術後,患者腹部僅留下2公分的傷口,術後休息一日就出院,體態恢復並重拾自信。
收治患者的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表示,子宮肌瘤是女性骨盆腔最常見的腫瘤。雖然通常不會直接危及生命,卻恐造成長期困擾。對於直徑超過8公分的複雜性子宮肌瘤患者,傳統開腹手術可能留下一道從肚臍到恥骨的大傷口。患者不但需要細心照護傷口,還必須承受因外觀改變帶來的心理壓力。
他說,骨盆腔宛如一只堅硬的碗,容納子宮、直腸和膀胱等重要器官,四周環繞著神經與血管。女性在生育過後,子宮大小約如一顆拳頭;未生育者的子宮更小。當子宮僅如雞蛋大小時,手術處理相對容易;但子宮若因肌瘤腫大如「籃球」般,骨盆腔空間將明顯受限,手術難度隨之增加。
對於上述個案,李偉浩指出,由於患者子宮肌瘤已達28公分、一顆籃球大小,也比一般剛出生新生兒還大,肌瘤不只塞滿子宮,還往上擠壓到上方其他的器官,如果採用傳統的開腹手術,傷口會有20公分長,失血量恐達1000cc。
他說,由於這名婦人已經沒有生育需求,為避免未來復發的可能,希望連同子宮一併摘除,在不透過傳統剖腹手術下,單孔手術便展現出優勢,借助高清晰度3D內視鏡與器械,醫師能在有限空間內精準切除病灶,只從肚臍開了一個直徑約2公分大的傷口,整個手術的出血量僅200cc,患者術後當天就可下床活動,隔天就出院。
除了子宮肌瘤,其他大型腫瘤同樣不可忽視。李偉浩表示,卵巢囊腫的大小是初步判斷良性、惡性風險的重要評估標準之一。對此,手術關鍵有兩點:第一,必須確保檢體完整,避免滲漏;第二,必須在切除後順利將腫瘤完整取出。
李偉浩提醒,單孔手術能維持與開腹手術相同治療成效,同時有效縮小傷口,也減少患者心理負擔、增加恢復速度等優勢。單孔手術雖已有健保給付,但任何手術均有一定風險,也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患者應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鏟子超人小心「熱衰竭」醫曝常見症狀「4招」避免成傷兵
60歲以上半數有退化性關節炎!醫嘆「4情況」年輕化
還沒賣APP就上架?超商涉「違法廣告加熱菸」國健署已移送!恐罰2500萬
長榮空服員疑罕病逝!醫:「1原因」死亡率高 小心「鮭魚色紅疹」上身
其他人也在看

傳統開腹留20公分大疤?新技術肚臍開一孔 術後幾乎看不出傷口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為了讓女性擺脫術後大傷疤的陰影,新光醫院推出創新的「單孔機械手臂手術」,讓醫師只需在肚臍開一個約2公分的小切口,就能完成以往需要開到20公分的大手術。44歲的患者患有28公分的巨大子宮肌瘤,原本被建議開腹手術,但因蟹足腫體質害怕留下厚疤,最終選擇單孔手術,術後僅在肚臍留下小小傷口,恢復後幾乎看不出痕跡,順利重拾自信。
壹蘋新聞網 ・ 10 小時前女罹子宮肌瘤肚大如懷孕 微創擺脫痛又醜困擾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1名有蟹足腫體質的40多歲女性,因害怕開腹手術疼痛、擔心疤痕醜陋,強忍子宮肌瘤不適多年,持續惡化肚大像懷孕;單孔機器手臂問世,取出4公斤重、巨嬰般子宮,傷口僅2公分。
中央社 ・ 1 天前
難忘「台灣最美歐巴桑」1暖舉!徐千京圓夢親謝陳美鳳
徐千京在民視8點檔《好運來》飾演「千晶」表現亮眼,她近日上民視《美鳳有約》與主持人陳美鳳一起下廚做料理,並展示多年苦練的武術才藝,錄影現場笑聲不斷,氣氛溫馨。徐千京受訪時表示,能夠再度與陳美鳳相見,對她來說不僅是一場圓夢之旅,更是一次被溫暖包圍的珍貴回憶。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主婦狠甩50公斤!一年沒復胖 醫揭關鍵:不是靠意志力
減重難,但不復胖更關鍵。醫師蔡明劼表示,一名家庭主婦成功在減掉50公斤後,至今一年仍不復胖,因她已經開啟「飲食自動導航系統」、味覺也重新被校正,同時會盡量讓身體保持活動量。他表示,減重不只是「瘦下來」,更重要的是「養成會瘦的生活習慣」,此時就不再靠意志力,而是靠身體的自然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雌激素刺激子宮肌瘤快速長大 達文西手術取出9顆「最大像拳頭」
台中一名35歲上班族女性,即將結婚,擔心自己多顆子宮肌瘤造成不孕,求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婦產科,醫師表示,就是因為年輕,血中雌激素刺激,讓子宮肌瘤快速長大,以達文西手臂手術,取出1公分、3公分、5公分到
中廣新聞網 ・ 5 小時前
美容院洗頭恐引發罕見中風症候群!研究:8成患者為女性
根據《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25年5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容院洗頭時若頸部姿勢不當,可能引發罕見的「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10/13-10/19】獅子當心爛桃花,魔羯收獲工作成果 | ELLE
天秤引動木星,易與家人、家族間產生狀況,對於家庭內部、人際及房產問題需多花心思溝通,眾人懂得理性協商。水火入相,當心言語太直白容易傷人,也讓人受到刺激想積極談論理財話題。金星進天秤,突顯好的合作關係。冥王星順行,天蠍座迎來轉機,內心重燃希望與活力。
Elle ・ 3 天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2 小時前
國師唐綺陽發威了!突預言修杰楷明年「1重大危機」 全場聽完驚呆
節目中,修杰楷利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看似難度很高的「紙包魚」,香氣四溢讓廚師專業的索艾克直接打出10分高分,唐綺陽笑說:「據說任何剩菜剩飯到他手裡,馬上就能變成高級料理!」而修杰楷的好手藝也感染到女兒,修杰楷說咘咘、波妞除了愛吃甜點,更會親手做馬卡龍、蛋糕,索艾克聽完更是整個驚呆,索艾克說:「馬卡龍超級、超級、超級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宇瞻前進日本CEATEC 2025 搶攻節能商機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隨著日本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轉型(GX,Green Transformation)」政策以實現碳中和目標,節能與環保顯示技術預期將成為產業新焦點。宇瞻科技(8271)近年積極布局全...
自立晚報 ・ 1 天前橙縣CHOC兒童醫院自閉症中心 公益畫展
「在一起Together」主題公益畫展,日前在橙縣CHOC兒童醫院(CHOC Children's Hospital)旗...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嘉義縣境外登革熱再增添2例 衛生局加強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
嘉義縣境外登革熱病例再添2例。縣衛生局接獲通報,確認家住梅山鄉梅南村的一對父女,10月初前往越南旅遊,返國後就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及關節疼痛等症狀,經過NS1快篩檢測後,結果顯示為登革熱陽性。累計嘉義縣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便便也會說話 新北動保處提醒守護毛寶貝腸道健康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牠健康的訊號。新北市共有 8 個動物之家,收容超過 1,200 隻犬貓,動保員每日觀察糞便,提供訊息供獸醫師判斷健康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魚油不是唯一選擇!BMJ最新研究揭示健康族群該怎麼選?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最新《BMJ》研究揭示魚油對健康族群並非零風險,長期補充可能增加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相比之下,南極磷蝦油以更高吸收率與天然抗氧化力脫穎而出,成為護心、降三酸甘油酯與全方位抗發炎的理想Omega-3補充選擇。近年來,魚油被許多民眾奉為日常保健的必備營養補充品,特別是對於想護心、降三酸甘油酯的人,更是「幾乎人人都在吃」。然而,2024 年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 BMJ》的一項大型研究卻提醒我們,魚油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族群,並非百分之百的「零風險」選擇。研究團隊追蹤長期補充魚油的健康族群,驚訝地發現:心房顫動風險增加 13%,中風風險上升 5%。推測原因可能與魚油改變心律、降低凝血功能有關。這對於原本沒有心臟疾病的人來說,未必是值得承擔的副作用。專業醫師怎麼看?魚油不是人人都需要心臟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若是已確診心臟病患者,規律服用魚油仍有臨床價值,能降低病程惡化風險:讓心房顫動進展成心臟病的機率下降約 15%。降低心衰竭惡化導致死亡的風險約 9%。不過,即便是有心臟病或三酸甘油酯偏高,也建議在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補充,而不是一股腦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子宮如籃球大 微創僅2公分傷口
一名四十四歲有蟹足腫體質的女性患者在數年前被診斷出多發性子宮肌瘤,當時子宮大小約十二公分,因恐懼傳統手術,多年來,她持續忍受腹脹、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困擾。由於症狀逐漸惡化,直到近年再次就醫才發現子宮已達二十八公分。外院曾建議,須接受切口長達二十公分的開腹手術,患者擔心留下大傷口,加上蟹足腫體質,可能使疤痕看起來更厚更明顯。後來在新光醫院接受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取出將近四公斤、相當於籃球大小的子宮。術後,患者腹部僅留下二公分的傷口,巧妙隱藏在肚臍處;由於體態恢復,患者重拾自信。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年齡大小,女性在接受子宮切除或其他婦科手術後,都必須重新建構自我並適應身體變化。然而,傳統開腹手術留下的明顯疤痕往往影響心理調適。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指出,子 ...
台灣新生報 ・ 18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2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7 小時前
11月以後週日輕症別衝急診!「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拋出「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宣布,UCC將於11月2日試行,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並規劃僅在週日開診,服務時間從上午8點至晚間12點,UCC部分負擔僅收150元,至於掛號費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
太報 ・ 1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