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廣東江門屈公病疫情趨緩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8日電)中國廣東江門屈公病疫情趨緩,每天新增通報病例數量下滑。廣東江門官方表示,儘管屈公病疫情有趨緩態勢,單日新增病例基數仍偏高,社區傳播風險尚未完全解除。
中央社 ・ 1 天前

假日輕急症新選項!健保署推UCC:精準分流 解決急診壅塞第一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長久以來,民眾在假日期間若出現輕度急性症狀,常因基層診所休診而只能前往大醫院急診,不僅造成急診壅塞,也增加醫療體系負荷。為解決此問題,健保署自11月2日啟動「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試辦計畫,讓民眾在假日也能獲得即時、適當的醫療服務。 假日急症中心定位於「非重大急症但需即時處理」的醫療據點,主要收治輕中度急性症狀患者,如發燒、呼吸道感染、腸胃炎、輕度外傷等。健保署說明,透過分流機制,UCC期望能減輕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急診壅塞現象,讓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獲得即時處理。 建立「假日不中斷」照護網 解決急診室壅塞問題 根據健保署規劃,假日急症中心將優先於人口密集且假日急診量高的地區設置,採「區域試辦、逐步擴點」方式推動。首波試辦院所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具備一定急診量能的地區醫院,並依照各縣市實際需求配置。 UCC的設計強調「假日不中斷」的社區照護理念,提供週末與國定假日的延續性醫療服務。健保署表示,民眾若於假日出現輕急症,可就近前往假日急症中心就醫,不必再擔心診所休診或急診人潮擁擠。 這項制度亦將透過健保署「醫療服務地圖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如何正確使用耳滴劑?一篇搞懂滴耳藥的正確步驟與注意事項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耳滴劑是常見的外用藥物,在治療中耳炎、外耳道炎、耳垢阻塞、耳朵搔癢或感染等情況都很常使用到。雖然耳滴劑操作看似簡單,但若使用不當,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引發耳道刺激或感染。耳滴劑的作用是什麼?耳滴劑根據藥品所含的成分不同有不同的局部作用效果:消炎止痛:減緩耳道紅腫、疼痛與壓痛。抗菌抗黴:治療細菌或黴菌感染,如外耳道炎。止癢抗敏:舒緩因過敏或濕疹引起的耳朵癢感。軟化耳垢:幫助溶解過多耳垢,避免耳塞或聽力受影響。哪些情況下需要使用耳滴劑?耳滴劑常用於治療耳部相關的局部症狀或感染,主要針對特定疾病進行局部藥物治療。常見適應症包括急性或慢性中耳炎,此類患者可能出現耳痛、耳脹、聽力減退,透過耳滴劑可協助控制感染與緩解症狀;外耳道炎則是外耳道受細菌或黴菌感染,導致紅腫、搔癢、分泌物增加,此時使用含抗菌或抗黴成分的耳滴劑,有助於改善病灶;若耳垢過多造成耳道阻塞、聽力模糊,使用軟化耳垢的耳滴劑可輔助清除耳垢,避免進一步影響聽覺;此外,若有耳部搔癢、滲液或輕微感染症狀,經醫師診斷後,也可能會開立適當的耳滴劑進行處理。不過民眾需要注意,耳滴劑仍屬於藥品,並非所有耳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亞洲流感疫情示警 連假出國先「超前部署」打疫苗
「光輝十月」的出國旅遊與商務人潮攀升,適逢連假在即,預料將有新一波出入境人潮高峰。鄰近亞洲國家的流感疫情正快速升溫,公衛專家提醒,民眾出國前,最好「超前部署」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特別是19至49歲非公費疫苗族群,應先做好預防工作,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中幼童與長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平民人參」白蘿蔔含硫化物可防癌!脾胃虛弱者需慎食
隨著白蘿蔔產季到來,營養師林俐岑指出,白蘿蔔具有協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等多重功效,甚至能減緩癌症發生機率,堪稱「平民人參」。不過她也提醒,脾胃虛弱及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應避免過量攝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別再硬撐!研究揭示心理健康新觀念:「什麼都不做」反而更重要
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董氏基金會表示,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根據一篇2025年8月發表於《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增益性建議(additive advice)偏誤」普遍存在於人際對話、社群貼文,甚至聊天機器人的推薦中,這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壓力可能多於受益。人與AI都愛「多做」 心理健康成永無止境待辦清單該研究整合了八項實驗,囊括了數百名參與者,並分析了社群媒體上的建議內容,甚至測試人工智慧的回應,請參與者針對有關賭博等不良習慣,及錯失運動等有益活動的情境,向陌生人、朋友或自己提供建議。結果顯示,人們大多建議「增加新行動」,而非「減少有害行為」。人們認為「多做」比「少做」更容易、更有效,也較願意接受。但當建議對象是朋友時,大家比較容易提出「少做」的選項,反觀給自己的建議,則更傾向加上新任務。研究也發現,人工智慧的回應也呈現相同模式。這意味著,當越來越多人透過AI獲得心理健康建議時,這種偏誤可能被放大。研究者提醒,過多的增益性建議,可能讓心理健康變成一份永無止境的待辦清單,反而增加壓力。學會減法思考 讓心理健康少壓力更持久諮商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舉》卓伯源投票日喊「睡很好」 提改革3箭拚8萬票當選
國民主席候選人卓伯源今在父母陪同下到田中鎮部投票,現場支持者熱情歡呼,他說,選前睡得很好,對選情樂觀,也拜託幫他催票。卓伯源受訪時提出「改革三支箭」主張,強調當選後將推動「三支箭」,免收費吸引百萬員回娘家,推動務徹底民主化並啟動憲政改革,在憲政改革方面,卓伯源具體主張實施內閣制,監察委員與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 天前
孕期胰臟炎引發悲劇:孕婦休克後尋子,丈夫心碎
一名懷胎八個月的孕婦因胰臟炎引發呼吸衰竭,緊急至林口長庚醫院就醫,卻不幸胎死腹中。家屬控訴醫院延誤治療導致悲劇發生,醫院則回應已依常規處置。這起醫療爭議已召開調解會議,但因雙方訴求不一致而破局。這個家庭正經歷著巨大的悲痛,特別是母親從昏迷中醒來詢問孩子下落時,丈夫不得不善意欺騙她孩子「在另一個地方」,以免影響她的康復。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哪種咖啡豆最健康?醫曝各大研究 咖啡最好的喝法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歷年來各大期刊曾經刊登不少有關咖啡的研究,結果有的研究顯示喝咖啡會保護心血管,有些則說咖啡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這到底怎麼回事?醫師分享最完整、最健康的咖啡喝法。 每天喝咖啡越多
健康2.0 ・ 5 小時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放屁頻繁別輕忽!27歲北京女確診大腸癌 醫示警:2種氣味要當心
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明顯增加、氣味異常,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陸一名27歲女子近日發現自己一天放屁超過20次,還出現腹痛與腹瀉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功能差,直到家人勸她就醫,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