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怎麼吃效果最好?營養師「4字」解答了 這些成分要當心
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不少人都會仰賴保健品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但要怎麼吃效果才會好呢?對此,營養師李期昀就分享過關於保健品的食用方式及禁忌,提醒有相關需求的人趕快筆記,正確吃更有效。
保健品何時吃效果最好?
「保健品在什麼時間吃效果最好?」營養師李期昀在臉書粉專《零距離營養師 David 李其昀》整理出常見保健品的食用方式,一共可以分為「飯前吃」、「飯後吃或是隨餐吃」兩大類,但更重要的是要定時定量,效果最好。
【時段一】建議飯前吃的保健品
李期昀表示,由於益生菌屬於比較敏感的保健品,建議空腹吃比較不會受到其他食物水分(例如:酵素)而影響到它本身的活性;膠原蛋白則是小分子的蛋白質食物,會從胃開始會被分解,所以空腹吃的話,從胃部分解成胺基酸的效果會比較好。
【時段二】建議飯後吃或是隨餐吃
李期昀說明,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的營養素,建議跟含有油脂的食物一起吃的吸收效果最好,而且這類型的保健品通常都會添加脂溶性的維生素,所以飯後吃的效果會比較好;魚油的脂肪酸是一種脂質營養素,很適合飯後或是隨餐一起吃,如此一來才可以有最好的吸收成果;酵素主功效為分解食物、幫助消化,飯後食用效果最好。
食用注意事項
吃保健品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李期昀提醒,記得小心禁忌的搭配,雖然保健品的有效濃度沒有藥品這麼高,通常不過量攝取都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還是要留意一些特定的成分。像是有在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就不要吃Q10,容易降低抗凝血劑的作用。
李期昀還強調,上述這些建議其實不是強制的,透過分類幫大家在食用多種保健品的時候可以參考,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定時定量的食用,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參考來源《零距離營養師 David 李其昀》:https://reurl.cc/klV0ZG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如何辨別台灣人?新光三越小編曝搭電梯「1發音」 一票笑喊:真的會
【一文看懂】ATM領錢新制!提款限額下修、轉帳顯示戶名 12銀行規定曝
不是女老師!台灣男性「擇偶最愛職業排名」曝光 近4成都選她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其他人也在看




騎單車摔倒手腕隱痛三年 竟是舟月韌帶損傷引發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七十多歲的劉先生退休後最愛騎腳踏車,三年前一次意外摔倒時本能地以手撐地,雖然當下並沒有骨折,但自此手腕便時常隱隱作痛,起初認為只是扭傷並未積極治療。直到近兩個月疼痛逐漸加劇,甚至連拿水杯和開門的日常小動作都變得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來到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診斷確認為「舟月韌帶損傷合併舟狀骨與橈骨關節炎」(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 SLAC)。 舟月韌帶損傷導致手部無力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陳重宇醫師指出,這個疾病是舟月韌帶損傷後常見的後遺症,因韌帶受損導致八塊腕骨間排列失衡,使關節承受異常壓力,軟骨逐漸磨損,最終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舟月韌帶損傷常見症狀包括:手腕隱隱作痛,用力或活動時更明顯;握力下降,拿重物困難;手腕腫脹、活動度減少;嚴重時連轉水龍頭、開門都會受限。 舟月韌帶損傷手術治療方式有兩種 助增進手腕穩定度與力量 如果舟月韌帶損傷早期可以透過藥物、護具或復健治療控制症狀,但如果病程已進入中後期、保守治療已無法改善,便需考慮手術,例如: 全腕關節融合術:止痛效果好,能提供較高的穩定度與力量,但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
營收年增10倍、無人機與保健品雙主軸齊發 世紀民生*9月創歷史新高
世紀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民生*」,股票代號5314)今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24億元,較上月成長41.23%,年增高達1056.31%。在外泌體保健品與無人機雙事業引擎推動下,營收再創新高,展現公司多元布局成果逐步發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加密貨幣圈網紅陳屍藍寶堅尼車內「頭部中彈」…疑因受加密貨幣暴跌影響
一名烏克蘭知名加密貨幣交易網紅加利奇(Konstantin Galich,網名 Kostya Kudo,32歲),在市場暴跌後,被發現陳屍於基輔街頭的藍寶堅尼Urus車內,震驚加密貨幣交易圈。烏克蘭警方初步懷疑為一起輕生案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3 分鐘前
狂買高股息ETF!外資砸20億搶貨00919 00878、00940、00713吸金吃飽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10/07~10/09)整體上漲540.86點至27,301.92點,週漲幅2.02%。外資上週3個交易日在ETF買盤上仍聚焦於高...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卡車司機檢查執法再升級 多華人「卡關」
聯邦交通運輸安全部和美國中部地區的卡車司機檢查執法,進一步升級。卡車司機的英文水平檢查,從卡車安全檢查站,擴展到公路隨機...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8 小時前
每天1碗燕麥護心、控糖又抗壓! 營養師揭「5大健康功效」
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分享,燕麥是超級食物中的常青樹,就像健康的百寶箱,每天吃1碗能護心、控糖、顧腸胃,還能增加飽足與幫助抗壓。不過王證瑋提醒,食用時應優先選擇「原型燕麥」(如燕麥片、燕麥粒),避免加糖或奶精的速食燕麥,另外腸...
CTWANT ・ 17 小時前
新壽T17、T18卡住3年沒動!北市擬提解約? 徐弘庭點出市府2強力籌碼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輝達(NVIDIA)海外總部原預定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但開發進度遲遲停滯。北市府內部正評估,是否以「新新併」後新壽成...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退休女師自製健康早餐 「1吃法」險得糖尿病還變胖!很多人中
許多人會將五穀米等穀物磨成粉後沖泡飲用。但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60多歲女子每天早餐喝一大杯自製的五穀粉,即使無糖,但半年內她體重增加2公斤,尤其是腹部變大、血糖飆升,已接近糖尿病前期。他表示,此因穀物磨成粉狀後,容易變成「糖水」,讓人變胖、血糖飆升、內臟脂肪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開刀搶救中!24歲女喝醉跌落車道口 住戶開車外出輾過
新北市永和區驚傳墜樓案件,12日清晨7時50分,1名27歲李姓女子,原本在家喝悶酒,隨後決定出門散心,卻不慎跌至某社區停車場出入口,此時有住戶開車外出,疑因未發現躺在車道的李女,直接開車輾過其身體,住戶嚇得趕緊報案;警消迅速救出李女,隨即將人送往雙和醫院救治,目前醫師正在開刀搶救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連假大吃大喝後輕斷食 醫籲4族群勿嘗試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2日電)中秋、雙十連假一波接一波,和親友聚餐後,不少民眾選擇「輕斷食」急救。醫師提醒,斷食非萬靈丹,其中孕婦、青少年、血糖控制不佳及使用降血糖藥者,切勿嘗試,以免傷身。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屢帶男友回家霸浴室激戰 室友不爽錄下呻吟聲IG直播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綜合報導 台中一名女大生彤彤(化名)和同學香香(化名)合租一間公寓,2人各住在一間雅房但浴室需共用,孰料彤彤經常帶男友回家,還將浴室當作「打砲陣地」,香香不堪其擾,竟在某天彤彤與男友在浴室激戰時,在IG直播2人的做愛呻吟聲,還在IG點名彤彤「XXX不要這麼可憐,在共用衛浴噁心別人。」彤彤發現後將香香告上法院,經台中地院審理,判...
匯流新聞網 ・ 17 小時前豐原藝術家蔡友「水墨六十年」深情凝望自然與生命 台中葫蘆墩開展
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ART.豐原藝術家邀請展」,今年首展隆重推出「水墨六十年-蔡友水墨創作的成長與蛻變」,將水墨大師蔡友一甲子心血化為一場對自然與生命的深情凝望,展期至11月9日止,帶領觀者走入水墨流轉的世界,感受歲月、自然與心靈的共鳴。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普發1萬再等等!政府下週先發「2筆錢」 最高可領近10萬
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9日初審通過後,預估最快17日可望三讀,若當日三讀通過後,待總統賴清德公告,預計11月中旬前就可以發放。不過在那之前,勞保局在下週三(15日)、下週日(19日)將會先後發放、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以及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男子酒駕拒檢逃逸1公里落網 理由是「前科太多怕被家人罵」
桃園市69歲徐姓男子已有多次酒駕紀錄,他仍死性不改,昨(11)日下午4點多又酒後騎車還違規,警方攔查時他拒檢並加速逃逸,跑了1公里多被攔下,酒測值達0.65MG/L已嚴重超標,徐男辯稱,因為酒駕紀錄太多怕被家人罵,看到警察攔查才會跑。桃園警分局大樹派出所警員陳信豪巡經桃園區桃鶯路,發現徐男騎乘機車一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氣泡飲、無糖汽水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示警:引發嚴重肝病變
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令人震驚的發現,切勿輕信「無糖」即等於健康的迷思。無論是傳統的含糖飲品,或是市場上標榜「零糖」的氣泡水與代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的肝臟病變息息相關。專家對此發出嚴正警告,認為這些廣受歡迎的飲料,恐默默侵蝕人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0 小時前網傳「流感疫苗害童染糖尿病」 醫拳頭硬了:別害人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網路盛傳「小孩打疫苗後確診第一型糖尿病」,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全球大型研究都已證實,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因果關係,甚至沒有任何種類的疫苗會導致罹患糖尿病,怒轟就算自己不想打,也不該亂傳謠言害別人不敢打。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一到秋冬就關節痛?中醫教你日常保養秘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醫師啊,最近秋冬到了,我關節就開始痠痛」、「我甚至吹冷氣、電風扇都會關節痠痛」、「為什麼以前都不會,最近卻很容易關節痛呢?」我實在很想直接回一句:「因為年紀大了。」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人,但卻能解釋大部分的病情,很多地方會引發疼痛,除了腰椎以外,最常看到的可能就是手指與膝關節了。這些關節有時痛起來又重又沉,早上起來感覺僵硬活動不便,動一動會改善,嚴重時還會像針刺一樣難過,但有時卻完全無異常,就跟常人一樣。 關節疼痛不只因年紀 揭常見退化與生活因素 關節疼痛的原因並非一句年紀大就能完全解釋,還有其他更細的機轉,有年紀體質問題、有免疫異常問題、有生活工作所致。這裡會著重在因年紀退化導致的疼痛為主,當然年紀是很重要的因素,退化導致末梢循環不良、關節肌腱緊繃、關節液減少、骨骼磨損,都是疼痛發生的原因。有的患者常常在寒濕的環境下工作,有的患者過度使用關節,甚至飲食不良、缺乏運動或有舊傷,全是關節疼痛加重因子。 氣血不通易痠痛 急性熱痛要這樣調理 中醫有句名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指的就是氣血循環不暢通時引發的疼痛,然而很多原因都可能引發循環不良,比如寒氣導致血管收縮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