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民幣存款餘額連2月下滑 再次跌破1200億元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7日電)中央銀行今天公布9月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1199.13億元,連續2個月下滑,且再次跌破1200億元。央行官員分析,過去1年多來,人民幣存款餘額都在1200億元上下波動,顯見此水準應該是「基本盤」;至於對等關稅影響,仍須拉長時間觀察。
央行今天公布9月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概況,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月減5.97億元,降至887.86億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也微幅下滑0.81億元,降至311.27億元,兩者合計為1199.13億元。
央行官員分析,9月DBU存款餘額下滑,主因是法人客戶支付三角貿易貨款;OBU則是有客戶將人民幣存款轉為美元存款,以及部分法人客戶將貨款匯至大陸地區所致。
央行官員表示,從數據看來,人民幣存款主要是因貿易往來而有波動,雖然過去幾年,存款餘額呈現下滑趨勢,但到了1200億元的水位後,轉為低檔盤整,推測因為中國與台灣仍有經貿往來需求,以及人民的資金配置,這應該屬於「基本盤」。
至於美國關稅措施是否造成供應鏈移轉,並影響人民幣存款餘額的變化,央行官員認為,人民幣存款餘額主要反映貿易等資金調度需求,對等關稅對此數據並非直接影響;此外,如果廠商真的進行供應鏈移轉或是產能調配,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觀察、發酵,不會立即顯現。(編輯:張良知)1141017
其他人也在看
北京憂數字人民幣遭挑戰 叫停京東等在港發穩定幣
(中央社台北19日電)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阿里巴巴旗下螞蟻與京東擬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計畫,被中國官方叫停。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官方擔心私人企業發行穩定幣會對中國央行的數字人民幣計畫構成挑戰。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美國經濟陷入寒冬?蔡正元警告下一波「崩盤產業」:川普關稅政策一無所得
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動盪,儘管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與花旗等大型銀行第3季財報亮眼,整體業績優於市場預期,但2家地區性銀行卻爆出財務危機,導致市場信心瞬間崩盤。對此,前立委蔡正元直言,「當銀行收緊銀根,老百姓借不到錢,經濟就更加凍結。」蔡正元在節目《中天辣晚報》表示,美國經濟現在「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黑暗的時代」。他指出,美國的AI產業確實帶動部分富豪暴利成......
風傳媒 ・ 1 天前
台股一路飆上34600點?杜金龍揭明年高點在「這月份」:之後將回檔震盪
受惠於AI熱潮,全球股市掀起多頭,台股也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之下站上27000點關卡,對此,分析師「股市老先覺」杜金龍也在節目《數字台灣》中指出,根據他從股市波形來推估,這波升段「最高將漲到34600點」,但明年進入一個時間點後,將是約半年的回檔整理期,隨後再度進入末升段。主持人謝金河先提到,台灣人口雖少,只有2300萬,但現在的市值超過3兆,已經成為......
風傳媒 ・ 7 小時前
國家隊押寶名單出爐!「這檔」力壓0050...單週被捧買7.2萬張成最愛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上週(10/13~10/17)高檔震盪,加權指數上漲0.45點,收在27302.37點,漲幅0%,八大官股上週合計買超122.5億元。觀察上...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強大轉單潮襲來?中國限制安世半導體出口…業界看好「這檔」 周漲幅近16%創波段新高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荷蘭因憂心關鍵技術遭中國搶走,宣布從聞泰科技手中接管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中國不滿,於是報復發布針對安世半導...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目標價飆上400元!高盛喊進鴻海、看好前景「早已不只是組裝廠」 原因揭曉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高盛看好鴻海(2317)未來發展,最新報告直接把目標價拉高到400元,給出「買進」評等,成為外資圈最高。分析指出,AI伺服器...
FTNN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台股衝鋒軍現身!「這13檔」營收大三元股氣勢爆棚 這檔獲利翻倍成法人最愛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基本面火力全開,上市櫃公司9月營收全面衝高,不僅單月創下歷史新高,連第三季與前三季累計營收也同步寫下新里程碑,形...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神山點火長多格局!這5檔半導體「積來瘋」 股價飆新高
繼ASML財報報佳音後,台積電法說日唱秋,股價直衝最高價1,495元,再展台股全村希望,更帶旺5檔台股半導體ETF股價同日「積」來瘋。2026年AI成長動能強勁,AI基建投資熱浪滾燙,除百工百業重掀AI轉型浪潮外,未來還有各國主權AI崛起,半導體需求商機龐大,將帶動台廠半導體股錢途似錦,投資人可以鎖定半導體ETF,作為中長期布局AI大趨勢升浪的科技標配首選,透過挑選績效佳的半導體ETF,更有機會享火箭配速般表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台積電攻上2100元?謝金河曝1指標開示了
財經中心/李汶臻報導AI熱潮席捲全球,讓掌握先進製程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市值持續飆高,股價更是一路上攻、飆破1400元關卡。台積電第3季財報上週四(10/16)出爐,獲利表現亮眼,更傳出外資看好台積電目標價戰上2100元;對於台積電股價後續往上或往下,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點出要看這一指標,並抖出達標的關鍵時機點,但他認為:「這是魏哲家董事長的挑戰!」。
民視財經網 ・ 18 小時前
輝達攜手台積電! 首款美製AI晶片現身
輝達表示:「輝達正攜手台積電,在美國本土建設支撐全球AI工廠的基礎設施。」輝達與台積電在聯合聲明中稱:「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預計將創造數千個高科技崗位,並吸引廣泛的供應商生態系統。」首次亮相的美製晶圓,象徵美國政府近年推動的先進製造在地化與AI戰略布局,「從研發...
CTWANT ・ 1 天前
營收年增158%!這檔「連拔2根漲停」奪量價王 炸量26萬張躋身百元俱樂部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五(17日)下挫345.50點收27,302.37點,跌幅1.25%,成交金額5342.07億元。南亞科(2408)受惠AI帶動,DRAM...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台股陷入整理!法人:屬漲多後健康整理
[NOWnews今日新聞]台北股市上週五(17日)開盤下跌247.96點、來到27399.91點,最後一盤爆出賣壓,終場下跌345.5點或1.25%,收在最低點27302.37點,成交量為5329.4...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台積電利多出盡跌35元 法說會變法會?分析師喊3信號浮:是黃金買點
上週五(10月18日)台股重挫345點收黑,終場指數跌破2萬7700點,震撼投資圈。外資雖持續買超,但投信與內資卻反向賣出,市場多空氣氛拉至緊繃。不過專家卻紛紛指出,本週指數雖留長上影線,但整體結構仍屬「多頭格局中的拉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台股盤前/川普語氣放軟美股氣氛轉好 台股開盤有望紅盤開出!
美國總統川普在對中貿易關係的態度軟化,減輕了投資者的緊張情緒,另外部分受壞帳憂慮而大跌的銀行股回升市况回暖,「恐慌指數」VIX也順勢回落,美中關係再現曙光,川普也表示,有機會在兩週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市場解讀為貿易緊張情勢有望降溫,激勵美股三大指數週五(17)日全面收高,道瓊指數上漲238點或0.52%,收46,190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4.94點或0.53%,收6,66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17點或0.52%,收22,679點。雖然費城半導體指數小跌0.32%,但整體市場情緒顯著回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00940股價慘!專家曝到1時機才會漲:連10元都難
財經中心/周孟漢報導近年來通貨膨脹嚴重,許多人擔心現金貶值,紛紛將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在台股部分,不少人會選擇ETF,其中「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去年成立時,規模高達1752億元,許多人更直接All in拼翻身,但眼看大盤漲了7000多點,其股價表現依舊平平,讓不少人直喊後悔;對此,財經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無奈表示,要等到「1時機點」00940的股價才會回來,大嘆「股價連回到10元都很困難」。
民視財經網 ・ 15 小時前
劍指AI商機!「這檔」聯合趨勢成立轉型工廠 大摩剛看好喊目標價210元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緯創(3231)持續搶進AI業務,在17日與資安大廠趨勢科技簽署合作意向書,成立全價值鏈全球AI轉型工廠「MagnaAI」,引起市場...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投資失利負債200萬! 男坐陽台圍牆 警消急勸說
台中警消則是耐心勸說開導一名30多歲男子,她因為投資虛擬貨幣、期貨跟股票失利,欠了200萬元的債務,一時衝動坐在頂樓的圍牆,氣氛警張。 #台中#虛擬貨幣#債務
東森新聞影音 ・ 16 小時前
台股ETF 10月除息秀進入高峰 2檔高配息+高含積「黑馬」單位數猛增
台積電法說報佳音,台股吃下定心丸,下周將有 18 檔台股 ETF 密集展開除息,根據 CMoney 統計,當中單位數成長最多的 ETF 有 2 檔
鉅亨網 ・ 1 天前
美中升溫何去何從?三大法人點讚「這幾檔」撐台股…鴻海、日月光都入列 有望喜迎多頭攻勢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加權指數漲0.45點,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影響,台股整體表現較於平緩,不過仍有幾檔個股表現...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退休投資夯 多元配置是關鍵
退休階段的投資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為來自市場波動與資產遞減的雙重壓力。外銀建議,退休族應重新平衡投資組合、分散資產配置及擬定長期提領策略來維持財務穩定。同時納入另類資產,成為提高投資組合韌性的新選項。從流動性商品如黃金與上市基建,到私募股權與私人信貸,靈活運用多元資產配置,正逐漸成為退休後資產管理的新常態。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