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澳洲官方示警「維生素B6」吃過量恐害神經病變
今年澳洲藥物管理局示警,越來越多人因長期攝取過量維生素B6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出現四肢刺痛、麻木及肌肉無力等症狀。藝人于美人先前也疑似因長期攝取過量維生素C造成腎臟結石,泌尿科醫師為其取出108顆腎結石。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多數人認為維生素「多補沒壞處」,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因會從尿液排出、不會累積而讓人放心天天服用補充劑。然而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過量同樣可能出問題,雖然不像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體內堆積,但長期過量攝取仍會造成神經、腎臟或消化系統負擔。
呂謹亨醫師說明,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C及維生素B群,包含B1硫胺素、B2核黃素、B3菸鹼酸、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葉酸、B12鈷胺素。這些維生素能幫助身體產生能量、維持神經功能、保護免疫力,但當攝取量遠超出身體需要時,就可能引起維生素中毒現象。
其中維生素B6是最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中毒案例。呂謹亨醫師表示,當攝取量過高,特別是長期服用含高劑量B6的保健品時,可能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灼熱感,以及感覺遲鈍、行動不協調等症狀。這是因為B6過多會傷害神經軸突,造成周邊神經病變。根據《Nutrients》期刊回顧研究,停止補充後多數人能慢慢恢復,但部分嚴重者仍可能有殘留麻木感。
至於維生素C,許多人為增強免疫力或預防感冒而大量攝取。呂謹亨醫師指出,高劑量維生素C每天超過2000毫克可能導致腹瀉、腹痛、噁心,以及腎結石,特別是有結石體質或腎功能差的人。這是因為維生素C在體內會代謝成草酸,過多時會形成草酸鈣結晶導致腎結石。
維生素B3菸鹼酸補充過多,尤其是高劑量菸酸用於降膽固醇者,可能出現臉潮紅、發熱、皮膚癢、肝功能異常或肝炎、血糖升高、痛風惡化等副作用,這些症狀多半出現在每日劑量超過500毫克的情況下。
葉酸維生素B9雖能預防貧血與胎兒神經管缺陷,但過量服用會掩蓋B12缺乏,讓神經受損被忽略。有些人注射高劑量B12針劑後可能出現痤瘡樣皮疹,但這種狀況較少見。
呂謹亨醫師建議,不要同時攝取太多綜合維他命或能量飲料,因為不同產品加起來可能超標。健康飲食才是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全穀、蔬菜、水果、蛋、瘦肉、堅果就能補足大部分需求。
腎臟病或神經疾病患者補充前務必詢問醫師,若出現手腳麻、腹瀉、皮膚潮紅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有症狀或擔心攝取過多者,可找醫師進行抽血檢測及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
風神颱風、東北季風共伴!北花連4天嚴防致災豪雨
辜仲諒獲頒WBSC「金鑽榮譽獎章」 成唯一亞洲棒壇人士
婆婆要求「普發1萬」上交 她拒絕竟被罵:沒放在眼裡又不孝
其他人也在看

入秋養生這樣吃!中醫揭「4種水果」潤肺護喉又顧腸胃
近期天氣逐漸明顯轉涼,入夜後更是明顯,不少人紛紛出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中醫師推薦4種秋天水果,不僅能止咳化痰、改善便秘,還能提升免疫力,邀請民眾一起顧好健康、迎接舒心的秋天。
鏡報 ・ 11 小時前
太勵志!女師「9年罹3癌症」舌頭被切1/3 親揭挺過病魔關鍵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第一名,但若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多數病友都能康復。除了身體的治療,更要重視心理的照護。一名正音老師曾罹患過3種癌症,受到巨大打擊,卻在志工的陪伴與同儕的鼓勵下,重新找回笑容與勇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懷舊古早味蛋糕,綿密不甜膩,半顆也能輕鬆嚐
距離太平老街和雲中街文創聚落也不會太遠,主要販售手工自製古早味蛋糕,口味有原味、巧克力、草莓、抹茶,可以買整顆也可以買半顆,另外也有提供禮盒包裝,送禮的話很方便。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暈車藥多久前吃才有效?藥師曝「正確時間點」 6種人要小心服用
長途行程搭乘交通工具時,部分民眾可能出現暈車、暈船或暈機等不適症狀,因此選擇服用暈車藥來緩解。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服用暈車藥前,應了解藥品種類、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才能安心享受每段旅程。 常見暈車藥品類型與用法? 1、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常見的成分包括cyclizine、dimenhydrinate、diphenhydramine、meclizine等,通常建議在出發前30至60分鐘服用,以發揮預防效果。 2、副交感神經阻斷劑(Anticholinergics)最常見的成分為scopolamine,常見劑型包括口服藥與貼片兩種:•口服藥:可於出發前30至60分鐘服用。•貼片:應於出發前4小時貼於耳後,藥效可持續約72小時,適合長途旅程需求。 暈車藥雖可緩解不適,但部分成分可能導致如嗜睡、口乾、排尿困難、便祕及視力模糊或調節困難等感官反應。 服用暈車藥前 應注意以下事項 •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服用前應主動告知目前使用的其他藥品或身體狀況,以評估是否適合服用暈車藥。 •避免重複或混用藥品勿與具鎮靜效果的藥品(如感冒藥、安眠藥等)同時服用,以免加重副作用。 •服藥後避免高風險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月領3萬退休金的奶奶,活得比有錢人還幸福!她的生活哲學點醒所有人
我們總想著擁有新房子、奢華生活就會更快樂,但其實真正渴望的是「滿足感」。暢銷書《花錢的藝術》作者哈蒙德(Morgan Housel)研究6位億萬富翁後,發現一個驚人真相:沒有一人比他月領3萬元台幣退休金的祖母更快樂。 祖母的生活極其簡單:在小花園裡種花、到圖書館借書閱讀。但她是哈蒙德見過最快樂的人之...
商業周刊 ・ 1 天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嘴巴乾不一定是火氣大!醫:免疫系統恐出問題 曝常見「3警訊」
常覺得嘴巴乾嗎?不一定是火氣大。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表示,嘴巴乾原因包括「喝水太少或環境太乾、常用嘴呼吸、藥物副作用」,若同時伴隨眼睛乾澀、異物感、關節僵硬等,可能是「乾燥症候群」免疫系統出問題;此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也都可能造成口乾。(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家中中藥材藏變質危機!中醫警告:黴菌毒素吃下肚恐致命
現代人注重養生保健,許多家庭會備有中藥材用於煲湯燉補或料理調味,但保存不當的中藥材可能暗藏健康風險。中醫師余雅雯提醒,中藥材若出現發霉、長蟲、泛油、變色、味道酸敗或變苦等6種異狀,務必全數丟棄,因為黴菌毒素可能已擴散整批藥材。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中職》幫岳東華解釋「太吵沒聽到喊聲」 陳晨威賺到二壘安打:「曾頌恩預判了我的預判」
【劉峻誠/台北報導】樂天桃猿外野手陳晨威今(18日)在台灣大賽G1面對中信兄弟,因對方守備疏忽而賺到一支二壘安打,他說:「其實是曾頌恩預判了我的預判。」 事情發生在4局上樂天進攻,成晉敲出安打,1出局後陳晨威補上安打,沒想到左外野手曾頌恩回傳給二壘手岳東華後,岳東華一直朝著外野方向看,沒注意到陳晨威已經起跑,陳晨威成功攻佔得點圈。對於這個守備,兄弟總教練平野惠一認為守備出現漏洞,「出現漏洞當然不好,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打沒有漏洞的比賽,回去之後必須反省。」而樂天總教練古久保健二說:「晨威有注意到左外野手的動作,也可能想到對方臂力,因此能成功推進,是非常好的跑壘。」 陳晨威解釋,如果當下對方守備積極一點,他就不會冒然前進到二壘,他說:「上壘之後有往二壘方向觀察,他看起來沒有在注意我,想說他要傳游擊咖抖,沒想到他是傳二壘,但我當時已經跑了。」當下陳晨威以為自己要出局了,沒想到岳東華沒有觸殺他,陳晨威幫忙解釋:「可能因為很吵,他沒聽到喊聲,不知道我在二壘,這樣就變成safe,沒有說故意要跑二壘。」 原本只是支一壘安打,且差點要出局,沒想到變成二壘安打,陳晨威表示,正常狀況下自己不會去二壘,「要看
麗台運動報 ・ 2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5 小時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5 小時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優格空腹吃好嗎?醫揭1時間好菌存活率最高!優格上面一層水是好物別倒掉
優格是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不僅幫助消化、還能當代餐。不過市面上優格產品相當多,該如何挑選?優格何時吃最有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對此給出解答,並說明優格飯前、飯後吃各有什麼好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