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11餐盤瘦不下來?醫:加工程度影響減重效果
根據《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顯示,採用最低程度加工食品的減重效果,比起使用超加工食品來得更快且更明顯,這項發現也為許多採用「211餐盤」卻未見成效的民眾提供了解答。
開業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這項研究針對55名BMI介於25到40之間的過重或肥胖成年人進行實驗,所有參與者平日攝取的熱量有一半以上來自超加工食品。研究採用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所有飲食內容都符合英國「國家健康飲食指南」,且最低程度加工食品與超加工食品在營養成分比例上完全一致。
研究結果顯示,採用最低程度加工食品的參與者平均減重2.06%,而使用超加工食品時僅減重1.05%,差距接近兩倍。更重要的是,最低程度加工食品不僅能有效減少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還能更好地控制食慾。
李唐越強調,雖然研究並非專門針對211餐盤,但選擇正確食材的原則完全適用。他提出三個重點建議:首先,蔬菜應選擇新鮮且顏色多樣化的品項,烹調方式越簡單越好;其次,蛋白質部分建議選擇魚、雞胸肉、蛋或豆腐等天然食材,避免選擇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品;最後,澱粉類應優先考慮五穀糙米、原型燕麥、地瓜等全穀雜糧,而非精緻澱粉食品。
李唐越特別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或末期患者,因為對蛋白質與蔬菜中的鉀離子需求特殊,不適合直接套用211餐盤。此外,若已出現體重控制不佳、血糖起伏大、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與營養團隊的協助。
延伸閱讀
許淑華生日!小編祝「32年前18歲」 網友笑:該找工作了
竹北1歲半女嬰觀看生態池跌落溺斃 縣府禁新收托幼兒
傻眼!陸法院披露欠債人照片「糊到像馬賽克」 網:也是醉了
其他人也在看

登革熱本土病例累至21例!疾管署:落實「巡倒清刷」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疾管署在14日公布新增1例高雄市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個案為居住楠梓區的30多歲女性。該名患者於10月上旬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骨頭痛及全身無力等症狀後就醫,經醫師懷疑通報檢驗,確診感染登革病毒第一型。目前個案正於醫院接受治療,密切接觸者均無症狀。 疾管署指出,該名患者於潛伏期間並無國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為住家及工作地點,因此研判為本土感染個案。衛生單位持續監測社區疫情調查與防治工作,進行病媒蚊密度監測、孳生源清除及環境衛教宣導。 病毒型別與先前群聚不同 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 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本次個案感染的登革病毒為第一型,與8月間高雄鼓山區及三民區群聚疫情中檢出的第二型不同。衛生單位已完成病毒基因定序,並將持續分析,以釐清可能的感染來源與傳播鏈,確保疫情追蹤的精確性。 疾管署也提醒,雖目前疫情未擴散成群聚,但仍須密切觀察社區中潛在的感染個案,避免因天氣及病媒蚊活動而造成再度升溫。 今年本土病例21例 境外移入達6年同期次高 截至10月13日,國內累計登革熱本土確診病例達21例,分布於高雄市13例、桃園市6例,以及宜蘭縣與台北市各1例。目前沒出現重症或死亡病例
健康醫療網 ・ 4 小時前發燒、鮭魚色皮疹、關節痛齊發非感冒!醫示警:恐是史迪爾氏症候群
[Newtalk新聞] 長榮空姐不幸猝逝,疑似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為主要原因,皮膚專科醫師李曉育表示,這是一種非常不常見的疾病,每百萬人僅約1至4人發病,她在馬偕醫院任職時一年約能遇到1至3位,開業後一年也曾碰過1至2例。 李曉育回憶,近期門診遇到一位剛換工作環境的年輕人,外地醫師診斷為蕁麻疹前來求診。她指出:「當時患者除皮疹外還合併發燒。」雖然蕁麻疹伴隨發燒並不少見,但病人又提到「關節痛」,這讓她心中的警鈴立即響起。 她笑說,那天是忙碌夾殺的週六門診,但仍決定花時間細問病史、逐項查看雲端藥歷中的檢驗資料。「我告訴他,雖然先前醫師已抽了許多項目,但我心中有個懷疑的診斷還缺一個關鍵檢驗,我希望能再幫你抽一次血。」 結果一週後報告出爐,證實她的判斷正確——患者的鐵蛋白數值異常升高。李曉育說:「果不其然,這正是成人史迪爾氏症的典型特徵之一。」 她解釋,這類疾病的走向差異很大,有些屬自限性、配合治療可望痊癒,但也可能發展為慢性甚至致命型。臨床上女性略多於男性,發病年齡呈兩極化,常見於15至25歲與36至46歲兩個族群。 李曉育指出,成人史
新頭殼 ・ 3 小時前
鏟子超人小心「熱衰竭」醫曝常見症狀「4招」避免成傷兵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迄今已23日,除了近日連假許多「鏟子超人」投入光復鄉協助清理外,賑災基金會日前表示,迄今募得款項超過11.5億元。但近日天氣仍炎熱,志工們可能出現中暑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情形。醫師呼籲志工應注意身體狀況,如出現「熱衰竭」恐危及生命,建議進去災區穿著透氣長袖衣物防曬、多補水、或透過食療方式修復身體。(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比瑜珈更有效!「1活動」15分鐘就能幫大腦排毒、還助眠
秋天適合外出散步。醫師黃軒表示,研究指出,僅僅在森林中漫步15~30分鐘的「森林浴」,就能明顯降低壓力荷爾蒙濃度、心跳、血壓,讓身體真的放鬆,堪稱是大腦的排毒計畫。國際期刊發現,在各種運動中,「散步」的抗憂鬱效果名列第二,僅次於舞蹈,甚至比瑜伽與騎行更顯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負面新聞沒影響?長榮航遭捲共諜案、空服員爭議 股價仍小漲亮紅燈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長榮航空(2618)近日頻因壞消息登上新聞版面,除了傳出公司前派駐四川的首席代表喬姓男子涉入共諜案遭檢方起訴外,日前又...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別只吃纖維!研究建議奇異果、西梅乾緩解便秘 氧化鎂有助益
一項為醫師提供的最新便秘治療指南指出,每天吃幾顆奇異果,並飲用富含礦物質的水,比僅僅擔心高纖維飲食,更能有效緩解便秘。該指南也建議,氧化鎂(magnesium oxide)補充劑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人員表示:至今為止,醫師治療便秘患者的指南有限且過時,主要集中在增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旅遊天堂or生活地獄?日本「長居真相」曝!
生活中心/林依蓉報導日本是許多國人嚮往的旅遊國度,不論是賞櫻、購物還是體驗在地文化,都讓人流連忘返。不過,若從觀光客變成長期居住者,感受卻可能截然不同。近來就有民眾在PTT版發問「日本真的只適合旅遊,不適合工作生活嗎?」貼文一出,立刻掀起熱烈討論。
民視 ・ 1 天前
在日本住久了回台灣反而不習慣?旅日台灣人的8個「逆文化衝擊」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提到,外國人在日本住久了,漸漸習慣日本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之後,就會產生「疊化」的現象。而已經「疊化」的外國人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國家,有些人可能反而會經歷文化衝擊。這種文化衝擊,便稱為「逆文化衝擊」。 這次筆者訪談了身周住在日本的台灣人,收集了一些回到台灣時所感受到的「逆文化衝擊」的例子。聽了大家舉的例子,便會深深覺得台灣和日本在某種程度上習慣還是頗不同的,相當有趣,請大家務必一讀!(以下文章僅為受訪者及筆者的個人意見。)
LIVE JAPAN ・ 4 小時前馬紹爾駐台大使卡蒂爾拜會彰化縣長 盼更多交流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15日電)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台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今天拜會彰化縣長王惠美並參觀台灣設計展,王惠美表示,期許未來在產業經濟、教育與文化推廣有更多交流。
中央社 ・ 1 小時前

謝龍介牽線 蔣萬安明南下台南考察酪農業
台北市推動「鮮奶週報」政策,台北市長蔣萬安明(16日)將在立委謝龍介的牽線下,前往台南市佳里區,走訪當地具代表性的酪農場,進一步了解本土酪農的實際運作現況。北市府表示,此行由謝龍介協助安排,邀請蔣萬安南下考察各縣市陸續推行鮮奶政策、鮮奶需求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本土酪農的產量與供應能量是否足以因應需求,
自由時報 ・ 43 分鐘前國道用輔助駕駛系統 高公局歸納6路況恐失準撞車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5日電)高公局今天提醒,國道駕駛人若開啟輔助駕駛系統,有6種路況可能導致系統無法即時或正確辨識前方物件,包括與前車速差過大或前車為靜止狀態,恐有衍生交通事故潛在風險。
中央社 ・ 2 小時前
長榮座艙長發7點聲明 她驚呼這1點:很可怕
[NOWnews今日新聞]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疑似在執勤時身體不適,後續返台住院仍不幸離世,當班座艙長遭指未及時協助,也未聯絡機上衛星醫療服務系統等疏失,事隔多日,座艙長發聲明自清「他不是不關心組員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37 分鐘前
反覆腹脹、貧血忍2年!婦子宮28公分肌瘤「大如籃球」1手術救了她
一名44歲有蟹足腫體質的女性患者,數年前被診斷出多發性子宮肌瘤,當時子宮大小約12公分。診所醫師提醒她,若要開刀,恐怕只能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她因此持續忍受腹脹、反覆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困擾。由於症狀逐漸惡化而非突然加劇,她勉強撐了下來,2年後再次就診檢查時,才發現子宮已達28公分。(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9 分鐘前
準颱「風神」最快週五生成 週日起估降溫10度
今天10月15日星期三,西半部北到南,高溫大約34、35度,東部、馬祖,高溫31度,金門26至33度。位於關島附近的低壓,但目前路徑變數還比較大,正在密切觀察是否會朝著台灣接近。颱風可能會跟東北季風交...
華視 ・ 2 小時前
吃211餐盤也瘦不下來?關鍵在這裡,研究揭:原型食物減重效果翻倍
不少人依循「211餐盤」原則飲食,卻發現有人輕鬆瘦下來,有人努力多時卻成效有限。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問題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他引用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即使飲食內容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同樣的營養比例下,採用最低程度加工(MPF)飲食者減重效果幾乎是超加工食品(UPF)組的兩倍。 加工不同,減重成果差一倍該研究納入 55 名 BMI 介於 25 至 40 的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飲食中超過一半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實驗採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每位參與者分別接受八週「最低加工飲食」(MPF)與八週「超加工飲食」(UPF),中間間隔四週恢復原本飲食,以排除基因與代謝差異。 結果顯示,兩組皆有體重下降,但 MPF 組平均減重 2.06%,UPF 組僅 1.05%,差距接近兩倍。更值得注意的是,MPF 組減掉的主要是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相對地,UPF 組雖有體重下降,卻幾乎未改善脂肪比例。 李唐越指出,換句話說,即使吃得『看起來很健康』,如果食物加工太多,效果仍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說,食物的加工程度往往是減重成效的
常春月刊 ・ 1 天前中國大陸擬擴大所有符合條件口岸 辦一次性台胞證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5日電)繼推出免收首次申辦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胞證)的證件費後,中國大陸宣布,擬於近期將台灣民眾來大陸落地辦證口岸範圍,擴大至全部符合條件的口岸。目前僅有46個城市口岸可申請「一次有效台胞證」。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喝對方法更健康 外媒:每天1.5至3.5杯咖啡「有助長壽」
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一項2022年的大型研究追蹤超過17萬名英國成年人,結果顯示每天飲用1.5至3.5杯咖啡的人,在未來七年內死於任何原因的機率降低約30%。研究人員認為,這與咖啡中的抗氧化物質有關,這些成分有助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結腸直腸癌...
CTWANT ・ 3 小時前
2.8萬人搶買!月繳6千無痛存老本 超前部署退休金
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除高齡醫療及老年照護議題外,不可忽略當中帶來的重大影響之一也就是史上最大退休潮。據內政部預估,未來9年約有378萬人退休,退休人口將超過勞動人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烤焦肉.培根.牛排都被冤枉?哈佛醫曝肉類真實風險!
很多人對吃肉會有一些誤解,甚至會覺得對身體不好,醫師表示事實上並不一定如此。第一個迷思是:「吃肉會便秘」。 其實便秘的主要原因是纖維、水分還有運動的不足,並不是因為吃了肉。所以我們只要均衡的飲食,多攝取水果、蔬菜、水分、適當的活動,肉並不會讓我們便秘。另外一個迷思:「吃肉會變胖?」。 其實肥胖的關鍵在於總熱量和運動量的平衡。適量的攝取瘦肉,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反而有助於維持我們的肌肉量還有基礎代謝。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