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是否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如果怕針 「鼻噴式流感疫苗」能替代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隨著天氣轉涼,流感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10月1日起第一批公費流感疫苗已經開跑,哪些人是第一批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三價疫苗和四價疫苗有什麼差異?如果孩子怕打針,有什麼方式可以替代?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吳逸帆與小兒科宋季純醫師解答。
第一階段公費接種有3大對象 三價、四價疫苗差異揭曉
第一階段公費流感接種時間從10月1日起,對象為:
年齡族群: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年齡滿6個月以上之嬰幼兒(若嬰兒年齡未滿6個月,則父母可公費接種)、國小到高中(含高職)學生。
高風險職業:醫事及衛生防疫人員、安養及長照機構所屬工作人員、幼兒園托育人員與保母。
高風險病人:未滿65歲高風險慢性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肺病、腎臟疾病)、罕見疾病、重大傷病及BMI達30以上者。
目前流感疫苗有三價疫苗和四價疫苗,吳逸帆醫師指出,三價疫苗涵蓋兩株A型流感病毒(H1N1、H3N2)及一株B型流感病毒;四價疫苗則多涵蓋一株B型流感病毒,理論上保護範圍更廣。
但近四、五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未監測到B型「山形株」之流行,因此今年建議改以三價疫苗為主。
若孩子怕打針 可選擇自費鼻噴疫苗
流感疫苗對孩子健康保護很重要,若孩子怕打針該怎麼辦?今年台灣首次引進的「鼻噴式流感疫苗」可以做為替代方案。
宋季純醫師表示,鼻噴式疫苗使用「減毒的活病毒」,病毒被改造得極為弱化,只能在鼻腔黏膜短暫複製,不會引發肺炎或重症。它的設計是「模擬自然感染」,好像病毒真的從鼻腔入侵,讓免疫系統在安全情境下學習如何作戰,產生保護力。
無論是鼻噴疫苗還是傳統注射疫苗,病毒株別都一樣、擇一接種即可,不過要提醒,今年台灣核准的適用對象是滿2歲到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而且鼻噴疫苗需要自費,家長可多加評估。
另外宋季純醫師也提醒,對於9歲以下孩子第一次接種流感疫苗,無論是針劑還是鼻噴,都建議要間隔一個月補打第二劑,以確保當年度的免疫反應足夠。
打流感疫苗還可以打其他疫苗嗎?醫師:可以,但要依個人狀況調整
流感疫苗是否能與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逸帆表示,原則上不衝突、可同時施打。但因個人體質不同,若過去對某類疫苗反應劇烈,可以考慮分開施打,避免一次承受多重不適。
至於鼻噴疫苗,鼻噴疫苗是減毒活性疫苗,如果跟其他「活性減毒疫苗」(如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水痘、日本腦炎疫苗)等一起施打,則視疫苗種類建議同一天不同部位或至少間隔一個月以上施打;如果是其他不活化疫苗(例如肺炎鏈球菌疫苗)則沒有時間隔限制。
疫苗接種後要至少10天才有保護力 得過流感還是建議接種疫苗
流感疫苗接種後約10~14天才會產生足夠抗體。因此吳逸帆醫師建議流感季前提早接種,不要等到疫情大爆發才倉促補打,可能會緩不濟急。
另外很多人以為得過流感就從此免疫、不用打疫苗,宋季純醫師指出,流感病毒分A型與B型,其中A型又細分H1N1、H3N2等亞型,每個型別又包含許多不同病毒株。
得過一次流感,只代表對某型有免疫力,卻不保證對同年度流行的其他病毒株有保護力,因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仍是必要的自保方式。
【延伸閱讀】
新冠+流感雙病毒威脅!專家:儘速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這些症狀快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高敏敏「MinVita百卡餐」 獲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
台灣向來以生技、醫療、科技實力著稱,中小企業長期力爭上游並持續投入研發創新。由中華民國國家企業競爭力發展協會與國家品牌玉山獎甄選活動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國家品牌玉山獎,自設立來便以嚴謹標準評選具市場競爭力與創新價值的傑出企業、最佳產品、最佳人氣品牌、傑出領導人與卓越貢獻等獎項以肯定企業在品牌塑造與研發投入上的研創精神。長年關注國民飲食的知名營養師高敏敏攜手深耕醫藥保健多年的創瑞生醫聯合研發「MinVita維他營養專科 百卡餐」究極可可國際升級版,於第22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榮獲了最佳產品類肯定,體現以營養科學為核心的飲食管理思維。
NOW健康 ・ 22 小時前
不一定要劇烈運動!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小動作」就能降失智風險41%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運動與認知功能的相關研究。
優活健康網 ・ 21 小時前
連假再怎麼補還是睡不飽?醫揭真凶:白天缺光、晚上過光!
10月份連假很多,好不容易撐到放假了,很多人以為能大睡特睡,把疲勞一次補回來,結果卻越睡越累,或是睡再久還是睡不飽。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問題不僅是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太大,還有被忽略的「光線」問題。
鏡報 ・ 22 小時前
29歲媽媽產後突然休克 千分之3機率的肺栓塞作祟
29歲的何小姐產後隔天欲下床走動,卻突發性頭暈失去意識,經救護車送至馬偕醫院急診室,經過緊急救治,經由心臟外科以EKOS手術搶救後,幸運挽回一命,住院時間長達23天,後續回診評估情況一切良好。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網傳「打疫苗會變糖尿病」 名醫轟造謠:最危險的是流感本身
今年10月1日公費流感疫苗正式開打,不過網路上卻出現「打流感疫苗會變糖尿病」的謠言。婦產科名醫蘇怡寧駁斥,目前所有大型研究都已經證實,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痛斥「愛打不打隨便你,但造謠就是不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金錢是對友情的考驗!專家揭密人際相處法則:別把社交資源「變現」
你平常會跟朋友借錢嗎?小心別把社交資源花掉了。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李維文於《關係力決定你的人生優勢》一書中,藉由多年的公關專業,分享社交成功與失敗實例,並以心理學角度解釋人脈關鍵核心,帶領讀者過濾自身人際間的珍貴情誼,並且學會從頭打造一段高品質人脈的技巧。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2 小時前
孩子吸熱快、排汗慢!體溫飆升高於成人 小心室內中暑
從生理構造來看,兒童面對高溫時處於明顯劣勢。小兒專科盧英仁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體表面積相對體重來說比成年人大得多,這代表在相同環境下的吸收熱能效率更高。惟孩童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像大人一樣透過大量流汗來調節體溫,體內熱能累積速度因此加快。
NOW健康 ・ 15 小時前
感謝醫師冷靜 花蓮48歲女子血管肌瘤走出鬼門關
花蓮48歲蔡姓女子罹患紅斑性狼瘡十多年,平時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原以為只是慢性病帶來的副作用,去(113)年發現原來是一顆長達42公分、發生機率僅千萬分之一的「血管平滑肌瘤」,她選擇在門諾醫院診療、開刀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6 小時前
江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投資基金成立
企查查APP顯示,江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近日成立,出資額人民幣5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企業由上海青浦投資有限公司、蘇州市吳江東方國有資本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
不只香港腳!腳後跟裂開狂掉皮「3狀況」 醫:恐是糖尿病警訊
腳後跟若常脫屑,不只是乾燥,還可能是健康警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腳後跟是最容易被忽略保養的地方,當角質層越來越厚,導致水分留不住,就會脫皮、龜裂,若除了脫皮,還伴隨癢、紅、滲液,可能要懷疑是足癬,另外,如果脫屑不癢,卻變硬、厚、裂開出血,恐為糖尿病足或血液循環不良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流感恐現罕見10月高峰 醫籲快打疫苗防群聚疫情
今年台灣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目前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10月將現罕見的流感高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由於今年流行病毒株轉變,因此病例數增加,他呼籲民眾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接下來幾波可能的連假群聚疫情。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逾15萬人次,疫情持續飆高,且已出現死亡個案。疾管署表示,今年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按此趨勢,10月將面臨罕見的流感高峰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表示,今年夏季流感病例數特別多,主要是因為去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已失效,加上今年流行的病毒株轉換,由去年的泰國株轉為克羅埃西亞株。 黃高彬指出,10月有多個連續假期,群聚恐讓疫情升溫,他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他說:『(原音)因為它的病毒株、變異株不一樣,所以相對地今年會在夏季的流感就會比過去還多,所以這個是我們要特別注意,所以今年盡量大家能夠提早打疫苗。再加上因為最近這種假日的關係,民眾在一起的機會相對就多,所以這一波來講,也是要特別小心的地方。』 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打以來,接種數已超過百萬人次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北市議員關切市府與新壽合意解約金額及期限 (圖)
台北市議會13日下午進行市長施政報告與質詢及答覆,藍綠議員關切輝達(NVIDIA)進駐北士科案,針對北市府與新壽合意解約金額、期限提出質詢。
中央社 ・ 16 小時前「川金」四會有望?英媒:美祕密規劃川普突訪兩韓邊境
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之間充滿戲劇性的外交關係,是否將迎來第四次會面?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隨著川普預計10月底赴南韓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美國外交官員正悄悄地「重溫舊案」,為川普可能突訪兩韓「非軍事區」(DMZ)預做準備。然而,專家對此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在烏俄戰爭後,平壤已不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20歲新手媽無心跳倒地 植入體內去顫器保命
一名年僅20歲的阮姓女子,在產後4個月突然在家中昏倒,當場失去呼吸與心跳,所幸家人立即施行CPR並撥打119,緊急送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即時搶救,成功恢復心跳與意識,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具有遺傳性的「肥厚性心肌症」。豐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程建銘表示,該疾病雖常無徵兆,卻可能在運動、情緒波動或產後荷爾蒙變化時,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為預防再次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醫療團隊安排植入「體內去顫器(ICD)」,目前病人已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也能安心照顧新生兒。衛福部豐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程建銘指出,「肥厚性心肌症」是一種心肌異常增厚的遺傳性疾病,常見於青壯年族群與運動員,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疾病在情緒起伏、劇烈活動或如本案例中的產後荷爾蒙與循環變化影響下,可能突發心律不整,甚至引發心室顫動與猝死,這位年輕媽媽當時發病極為突然,若非家人當機立斷實施CPR爭取黃金搶救時間,後果恐難以想像。程主任提到,醫療團隊風險評估後,為避免再次發作,依據病人心律,決定施行「體內去顫器(ICD)」植入手術,這種體內去顫器是一種可長期監測心律、當心律異常時自動施以電擊復律的裝置,能有效預防心因性猝死再次發生。程建
台灣好新聞 ・ 20 小時前
民眾打疫苗「被針刮傷4.5公分」 醫:需同時符合3條件才會發生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有民眾反映,家人在打疫苗過程中拔針時被刮傷,傷口長達4.5公分,引發討論。有醫師指出,這種情況需同時符合三項條件才可能發生,強調在查明真相前不應隨意指控,以免引起民眾恐慌。公費流感
台視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打流感疫苗會變糖尿病?醫一句話破解謠言 反而能降風險
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不過近期網路上流傳「小孩打流感疫苗會變成糖尿病」的說法,嚇壞不少家長。對此,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嚴正駁斥,這完全是錯誤訊息,全球大型研究早已證實,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呼籲民眾別被謠言誤導,「愛打不打隨便你,但造謠就是不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網傳「流感疫苗害童染糖尿病」 醫拳頭硬了:別害人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網路盛傳「小孩打疫苗後確診第一型糖尿病」,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全球大型研究都已證實,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因果關係,甚至沒有任何種類的疫苗會導致罹患糖尿病,怒轟就算自己不想打,也不該亂傳謠言害別人不敢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男疑持刀砍人 3人受傷送醫搶救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3日電)1名男子今天在台中市北區疑持刀砍人,台中市政府消防局表示,1男2女受傷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案發經過及原因由警方調查釐清。
中央社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