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兒童腦瘤 陽明交大揭「細胞天線」有望降低腦傷害
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長期以來對病童與家庭造成沉重負擔。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蔡金吾研究團隊,結合小鼠與斑馬魚模型,首度揭開兩個關鍵基因TTBK2和HUWE1在小腦發育與髓母細胞瘤生成中的核心角色,找到極具潛力的治療標靶,為日後的腦癌精準治療鋪路。
母細胞瘤目前臨床仍以手術、放射線及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常伴隨嚴重長期副作用,例如認知障礙及次發性癌症。髓母細胞瘤與小腦發育異常息息相關。小腦的發育仰賴一群名為「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granule neuron progenitor, GNP),精準完成增生與分化。而這些細胞的表面都有長著一根像天線般的初級纖毛(primary cilia),負責接收生長訊號。
陽明交大研究團隊發現,TTBK2是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的「纖毛守護者」,能夠維持初級纖毛的穩定,讓前驅細胞持續接受生長訊號而增生;而HUWE1在生長任務完成後,則負責降解TTBK2進而拆除前驅細胞的這根天線,推動細胞分化成不同的神經細胞。兩者形成動態平衡,凸顯纖毛在小腦發育中的關鍵角色。
陽明交大指出,在髓母細胞瘤中,這個平衡被打破。TTBK2無法降解,導致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的增生失控,最後形成腫瘤。團隊發現,抑制TTBK2不僅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減少接收生長訊號,還能有效抑制腫瘤增生。這一發現讓TTBK2成為一個極具潛力的治療標靶。
蔡金吾指出,腦癌一直是醫學上的難題,現行手術、化療與放療雖然能延長病童壽命,但副作用極大。此次研究顯示,搭配精準阻斷腫瘤的增生,有望降低傳統治療對腦部的傷害。
王琬菁表示,科學家一度認為初級纖毛只是演化過程中殘存的痕跡,沒想到它像真正的天線一樣,是細胞接收外界訊號的重要構造。研究成果不僅凸顯初級纖毛在腦部發育的角色,更說明纖毛可能與癌症及抗藥性息息相關,為腦癌精準醫療開啟新方向。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中職》餅總神算 林佳緯敲安助獅聽牌
全台公務車油換電 10年估砸76億元
MLB》席瓦伯雙響炮 費城人成功續命
其他人也在看

遭5校取消錄取!「最佳辯士」當家教了:教你最合法的資料製作
台中市一名楊姓同學申請入學錄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等5校醫學系,但因為被抓包學習歷程「最佳辯士」資料造假,遭到取消錄取資格。不過他改投入分科測驗,順利考上成功大學醫學系。近日他在臉書社團「家教網」發文徵學生,強調「給予最合法、最不會出事情的資料製作方式」,被網友讚爆。
鏡報 ・ 1 天前馬來西亞流感肆虐 6000學童染疫部分學校停課
(中央社吉隆坡14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教育部官員表示,國內約有6000名學生感染流感,部分學校已停課,以確保學童和教職員工的安全。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陽明交大發現關鍵基因 可抑制髓母細胞瘤 (圖)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陽明交大團隊研究發現,抑制TTBK2這個基因,能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抑制腫瘤增生,未來有望成為治療標靶。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過白的食物=警訊!自然食物有「這些特質」 吃錯恐奪命
一般人總以為「白」代表乾淨,醫師張家銘表示,過白的食物往往是警訊。若食物白得不自然、亮得發光、味道不自然,例如過白的魚丸、豆干、米粉,都可能經過雙氧水漂白。他表示,工業等級的高濃度過氧化氫,一旦進入血液,可能釋放大量氣泡,造成「氣體栓塞」,讓腦部或心臟的血管瞬間堵住,嚴重可致死。真正自然的食物本就會有一點顏色、有香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亞洲心臟病死亡率2050年恐翻倍!新加坡啟動國家級計劃,要用智慧手錶幫助「泡芙人」
新加坡長者熱衷配戴智慧手錶,仍有高達7成不知自己代謝異常,新加坡衛生部啟動國家級計劃,要用智慧手錶阻止人生病。《康健》獨家受邀參與2025 Garmin Health高峰會,第一手報導頂尖專家的最新洞見。 新加坡與台灣一樣,正面臨人們趨於長壽,卻不夠健康的難關。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符策賢(Roger Foo)在紐約證交所舉辦的2025 Garmin Health高峰會時指出,再過5年,新加坡高齡人口比率將達到四分之一,而且愈來愈多是體重正常、體脂過高的「泡芙人」,因此即便多數新加坡人預期可活到85歲,但在生命最後10年,仍飽受疾病所苦,其中一大威脅就是心血管疾病。 去年發表於《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的一份跨國研究預測,2050年亞洲心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及粗盛行率,將是2025年的近2倍,相當於每10萬人就有123人死於缺血性或高血壓性心臟病。 2023年,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指出,星國平均每天34人心肌梗塞、23人死於心臟病,政府必須加強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同年9月衛生部宣布投入2,500萬新幣(
康健雜誌 ・ 13 小時前
健康主題館/取肝切除惡瘤再「種回」肝臟 北榮完成全球罕見手術
53歲潘女士健檢發現「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根錯節,緊緊攀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盤踞於肝臟與心臟。由於位置險惡,許多醫學...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陽明交大發現關鍵基因 可抑制髓母細胞瘤助治療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4日電)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治療後常伴隨嚴重副作用。陽明交大團隊研究發現,抑制TTBK2這個基因,能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抑制腫瘤增生,未來有望成為治療標靶。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有庠科技獎頒獎 5位科研專家獲最高榮譽
徐有庠紀念基金會今天(13日)舉辦「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今年共有27位科研菁英獲獎,頒發超過1,500萬元獎金,其中最高榮譽「有庠科技講座」有5位得獎者,分別來自研究領域分別是光電、資通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憂原廠藥退出 醫藥界喊「差額負擔」
今年至9月底,多達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13日強調「退出不等於缺藥」,46項都有替代用藥,另有1項已徵得專案進口廠商。不過醫藥界紛紛呼籲衛福部推動「差額負擔」,增加原廠藥留在市場上的機會,石崇良認為,需要更仔細的討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馬達加斯加陷動盪 總統稱受暗殺威脅拒下台
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政局陷入動盪,青年主導的抗議行動持續好幾週,也有軍方部分單位倒戈支持示威民眾,抗議者批評總統拉喬利納(Andry Rajoelina)執政失能,並悼念遭鎮壓喪命的示威者。拉喬利納則首度現身電視演說,坦言遭遇暗殺威脅,為了保住性命,被迫轉移到安全地點,但他拒絕辭職。
公視新聞網 ・ 15 小時前宿霧強震災情慘重 台灣捐贈20萬美元展現人道關懷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4日專電)菲律賓中部宿霧省兩週前發生規模6.9強震,災情慘重,中華民國政府今天透過駐菲律賓代表處捐贈20萬美元,協助災民渡過難關,展現人道關懷。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獨家/模範母親獨力照顧精障女兒慘遭惡少毆打斷牙 求救無門哭斷腸
阿芸姨是基隆的「模範母親」曾多次被表揚,卻在晚年慘遭惡少闖入家中,用石頭砸到滿臉是血,當場斷了三顆牙。丈夫早逝69歲的阿芸姨獨力撫養重度精神障礙女兒二十四年,沒日沒夜守護孩子,卻換來報案一年無下文、警局近在咫尺卻無人聞問的荒謬現實。她顫抖地說:「我只是請他們小聲一點,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發現抑制腦腫瘤生長關鍵 陽明交大科研登國際頂尖期刊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蔡金吾組成研究團隊,結合小鼠與斑馬魚模型,發現若抑制其中關鍵基因TTBK2,不僅可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減少接收生長訊號,還能有效抑制腫瘤增生,獲國際頂尖期刊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逃亡3月買了一杯奶茶被警後飆車倒地 狂喊30次「對不起」仍被逮
台中市曾姓男子涉洗錢案遭通緝,12日因外出吃早餐因嘴饞順手帶杯奶茶,卻因安全帽帶未扣好遭警方攔查,曾男見警察靠近神情慌張油門一催想逃,未料緊張過頭,直接擦撞對向轎車連人帶機車倒地,奶茶灑滿整條車道,場面一片狼藉,他雖當場狂喊30次「對不起」,仍難逃解送歸案命運。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研究:社交媒體現劑量效應 青少年用越多閱讀記憶越差
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在閱讀、詞彙和記憶測驗中的表現,明顯低於不使用或少用社交媒體的同齡人。研究發現,即使每天僅使用1小時社交媒體,測驗分數也比不使用者低1至2分,呈現明顯的「劑量效應」。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