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飲食養出青春力 營養師推「抗老食譜」自己在家做!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所謂的「抗老」要做得好,不單只是靠花大錢從頭到腳的保養,吃對飲食才能由內向外的讓整個人煥然一新。究竟要吃些什麼食物,才能彷彿吃到「回春藥」呢?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推薦6種抗老食物,讓大家一起裡外皆美。
1. 豆漿:營養早餐的抗老飲品
劉怡里解釋,豆漿的營養成分包括大豆蛋白、維生素B群、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皂素、大豆卵磷脂、亞麻油酸、膳食纖維等,真的是成分豐富又營養。而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抑制細胞發炎作用,對於代謝症候群和癌症的預防發炎都有很好的幫助。
【抗老食譜】黑芝麻豆漿
材料:黃豆、黑芝麻
作法:
1. 先將黃豆泡水,備用。
2. 泡過水的黃豆放入豆漿機中,加入適量水,使用豆漿機煮。
3. 煮好的豆漿,加入適量個人喜歡的黑芝麻粉攪拌,即可飲用。
2. 芭樂: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芭樂是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其維生素C含量是檸檬的三倍之多。劉怡里解釋,維生素C是形成膠原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讓肌膚避免受到自由基的破壞,同時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所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肌膚不易產生紋路,並防止肌膚老化。
另外,維生素C還具有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想要美白或是曬黑要還原的女性,會多攝取維生素C,可謂天然的美容營養素。劉怡里表示,芭樂除了擁有極高的維生素C還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胃蠕動以及身體廢物排除,讓肌膚恢復明亮不暗沉。
【抗老食譜】優格芭樂
材料:芭樂、優格、奇異果、番茄(除了芭樂之外的水果,可加可不加,也可替換成自己喜歡的)
作法:
1. 先將芭樂洗淨去籽、切塊,奇異果挖起切塊、番茄洗淨。
2. 將芭樂、奇異果、番茄放入果汁機內,倒入一半的優酪乳及少許開水。
3. 攪拌打勻約1分鐘,不用太久,有顆粒的吃也很好。
4. 將攪拌好的果汁優格倒入水杯中,再加入另一半優酪乳攪拌完成,即可享用。
3. 堅果:抗氧化劑維生素E代表
劉怡里說明,維生素E是脂溶性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因為外在因素或是體生成所引起的自由基,具有氧化還原的功能,建議從烹調用油中例如橄欖油、茶油、酪梨或是堅果中攝取,而目前每日飲食指南中特別提出每天要攝取「1份」的堅果種子(1份堅果=核桃2顆=杏仁8顆=腰果7顆),來攝取到好的油脂,也可以得到豐富的維生素E,堅果尤其對預防血管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
【抗老食譜】燕麥堅果飲
材料:核桃2顆、杏仁果8顆、即食燕麥片適量、鮮奶150ml、蜂蜜適量(可加可不加)
作法:
1. 將所有材料放進果汁機中打均勻。
2. 倒入杯中可加點適量蜂蜜,即可飲用。
3. 也可以額外放入新鮮水果切塊,或是將鮮奶換成無糖豆漿,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美味和營養。
4. 綠茶:有滿滿多酚的兒茶素
劉怡里表示,兒茶素是茶葉中的多酚成分,其抗氧化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綠茶含量最高。好處多多的兒茶素,具有降低血脂、保護心臟、抑制細胞老化,所以抗癌抗氧化的效果良好。但是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不要空腹飲用。
【抗老食譜】綠茶凍
材料:綠茶包3包、吉利T粉5湯匙、水1000c.c、糖依照個人喜好
作法:
1. 水倒入鍋中煮沸。
2. 水燒開後熄火,將綠茶包悶泡3分鐘後,取出茶包。
3. 將吉利T粉與糖兩者混合後,備用。
4. 將混合好的吉利T粉與糖倒入茶水中,攪拌均勻至無顆粒狀。
5. 趁熱倒入模具或是小皿中。
6. 待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即算完成。
7. 食用時,可以加上紅豆泥搭配食用,口感更佳!
5. 藍莓:對抗自由基的花青素
劉怡里解釋,有些研究發現花青素在對抗自由基的能力,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就能達到抗老化的目的。此外,攝取藍莓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對女性的泌尿道系統也大有助益,尿道炎多半因為陰部孳生細菌導致尿道發炎,症狀是小便會有灼熱感,藍莓可以抑制陰部細菌的生長,並維持陰部的PH值,預防感染。
【抗老食譜】藍莓果醬
材料:新鮮或冷凍藍莓200克、檸檬半顆、砂糖80~100克(可視個人喜好調整甜度)
步驟:
1. 先將藍莓沖洗乾淨,水份瀝乾、晾乾,並將檸檬半顆榨出原汁,備用。
2. 用湯匙將藍莓大略壓碎後,將檸檬汁及糖加入混合攪拌均勻。
3. 移到瓦斯爐上,繼續以小火邊煮邊攪拌。
4. 等糖都溶化後,開大火熬煮至藍莓湯汁約略收乾大半。
5. 再轉至小火熬煮至濃稠(熬煮時間越久越濃稠,個人可依自己喜愛程度調整濃稠度)。注意,熬煮的期間必須一直用湯匙攪拌,底部才不會燒焦
6. 煮好後,趁熱裝入玻璃瓶中,並倒放直到放涼。
7. 放涼後就可將瓶子放正,室溫或冷藏保存。
6. 花椰菜:含強力抗老化的SOD
劉怡里指出,所謂超氧化歧化酶(SOD)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酵素,這個成分可以清除人體的自由基,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抗氧化的功能。她進一步說明,SOD這個抗老成分多半存在於小麥草、大麥草、甘藍菜、綠色花椰菜中,但要產生SOD作用需要礦物質才能一起協同作用,特別是需要鋅跟銅當作輔酶結合,才能在身體有效發揮作用。
【抗老食譜】海鮮蔬菜湯
材料:綠花椰菜、紅蘿蔔、香菇、洋蔥、牡蠣、蝦子、大番茄、鹽
作法:
1. 先將洋蔥切末 、紅蘿蔔切塊、香菇切絲。
2. 花椰菜洗好切好,牡蠣、蝦子可先燙過,備用
3. 煮一鍋水加入洋蔥末,稍煮一下就可加入紅蘿蔔塊。
4. 煮約5分鐘後,就可將花椰菜、香菇、牡蠣和蝦子加入,以小火悶煮約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臉部瑜伽」真的能瘦臉、抗老?皮膚醫來解答 想每天做應避開1脆弱部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佔了失智症成因的六至七成。對此,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習慣可以在預防阿茲海默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只要在早晨養成6種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21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Omega-3含量是鮭魚2倍!醫大讚「這1種魚」營養又降三酸甘油脂 護心血管必吃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獲相當豐富。而攝取好的油脂Omega-3有助抗發炎、調節血壓,改善身體慢性發炎的症狀,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必須從食物或保健品中取得,因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飲食中,應增加Omega-3的攝取,像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Omega-3,堪稱秋季「營養冠軍」。 抗發炎、降血脂、助減脂 秋刀魚是Omega-3好來源 魏士航指出,Omega-3是不可或缺的好油脂,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魚類就是非常好的優質來源,尤其秋刀魚每100克含5199毫克的Omega-3,幾乎是鮭魚(2665毫克)的2倍。相較於其他從秋天開始盛產的魚類,例如鱸魚(196毫克)、午仔魚(1348毫克)、石斑魚(178毫克)和香魚(991毫克),秋刀魚的Omega-3含量更為驚人。而Omega-3具抗發炎、降血壓、減少憂鬱等功效。對減重者而言,攝取Omega-3還能促進肝臟脂肪酸氧化,減少脂肪酸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並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分解三酸甘油酯,降低血液中濃度。 高三酸甘油脂超5倍 飲食介入降回正常邊緣 魏士航就曾遇過一位34歲科技公司員工,儘管患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爆紅「翻轉布丁」高糖警訊 營養師揭甜食「聰明吃法」
最近便利商店的統一翻轉布丁成為社群熱門話題,許多人專程前往搶購這款雙層口感的創意甜點。不過這款甜點的含糖量幾乎是傳統布丁的2倍,熱量也跟著爆表。這種高糖、高碳水的組合最容易讓血糖在短時間內急速攀升,不僅對糖尿病患者不利,一般人長期攝取也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NOW健康 ・ 19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長期住院只為「每天打一次點滴」?健保新制上路,9感染症可「門診點滴」治療:打完還能回公司上班
為紓解全台病床不足與偏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自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健保給付新制,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9大感染症適用。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能自理生活,就能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為高齡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幸福熟齡 ・ 18 小時前
生病吃不下≠惡化 應補充「這2種液體」!千萬別強迫進食
人生病時常沒食慾,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時身體正在啟動「節能修復機制」。根據研究,人體免疫細胞,在感染時會改變吃的東西,身體會暫時降低對葡萄糖的使用,轉而燃燒酮體、乙酸與乳酸這些替代燃料,以便讓免疫系統穩定運作。因此,當發燒、喉嚨痛、沒胃口時,不需要強迫進食,而是適當地補水、補電解質、輕微斷食幾餐,反而能讓代謝自然轉換到「免疫模式」,支持T細胞運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酌更健康?研究揭「安全飲酒量」:不聽慘失智、罹癌
一般認為小酌無害,但一項國際合作研究指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少量酒精也會減弱大腦神經功能,酒精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因此,酒精對失智風險「零安全值」。醫師李柏賢也表示,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因此,根本沒有「安全飲酒量」一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認識「史迪爾氏症」 當免疫系統對自己開戰恐猝不及防
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皮膚冒出紅疹,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普通感冒,卻可能是罕見免疫疾病「成人型史迪爾氏症」的警訊。近期一名空服員短時間內病情急轉直下離世的案例,讓這個陌生的疾病名稱浮上檯面。這種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5的罕見疾病,也是現代人需要面臨的健康危機。
NOW健康 ・ 1 天前
胃脹氣、打嗝竟是癌症找上門!35歲女罹胃癌擴散全腹腔
一名35歲女性因胃脹氣、打嗝等症狀拖延就醫,最終確診為胃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腹腔。醫師提醒,約15%的胃癌發生在年輕族群,特別是分化不良型胃癌更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4大高風險族群應提早進行胃癌篩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人靠「這豆」長壽!醫讚:降血脂、護腸道、不生病
日本以長壽聞名,納豆是其長壽飲食的一部份。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經過納豆菌發酵而成,經冷藏熟成,豆子會黏稠化並產生黏液,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且能保護血管健康、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中,降低骨折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降低膽固醇、血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擺脫尿不乾淨困擾!北榮桃分院1招助患者恢復順暢人生
70歲的H先生患有糖尿病跟高血壓,長期解尿速度慢,小便解不乾淨,診斷為攝護腺肥大,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門診治療,服用攝護腺放鬆及縮小藥物後,症狀仍未有改善,且藥物副作用使其勃起功能受影響。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攝護腺拉開手術,術後小便恢復暢通,勃起功能亦回復,甚至無需再服用任何攝護腺肥大藥物。
桃園電子報 ・ 17 小時前
生活中有毒物!醫揭「6大潛藏危機」 小心吃出癌症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提醒,日常衣物、家具、餐具等常含環境荷爾蒙,恐影響內分泌與胎兒發育,其中戴奧辛可能導致罹患癌症。他列出6大常見環境荷爾蒙來源與避免方法,呼籲民眾減少塑化劑、雙酚A等化學物質暴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拜耳停止進口阿斯匹林等3藥 藥師嘆:準備放棄台灣市場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項藥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表示46項藥品有可替代藥,僅1款藥廠停產,將採專案進口。藥師林士峰曝光台灣拜耳(BAYER)公司3日的函,稱將停止進口拜耳阿斯匹林腸溶膜衣錠、醣淨錠、醣祿錠等藥。他直呼健保藥價已爛到外商隨時準備放棄台灣市場。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