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流感怎麼吃?一定要吃完5天嗎?用法、副作用及公費用藥9對象
克流感(Tamiflu®)是目前常見且廣泛使用的流感治療藥物之一,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風險。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嗎?一定要吃完5天嗎?怎麼吃?有哪些副作用?一文帶你了解克流感的用藥方式、公費條件、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克流感是什麼?4類流感抗病毒藥劑解析
克流感的學名為oseltamivir,是一種口服的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其作用機轉為阻斷流感病毒從感染細胞中釋放,從而抑制病毒擴散,減少病程與傳染機會。通常建議在發病後48小時內開始服用,治療成效最佳。
目前台灣衛福部核准使用的流感抗病毒藥劑,包括:口服式oseltamivir、吸入式zanamivir、點滴注射Peramivir、口服Baloxavir。
藥物名稱(品名) | 類型 | 適用年齡 | 給藥方式 | 療程 |
Oseltamivir(克流感Tamiflu®、易剋冒Eraflu®)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新生兒以上 | 口服膠囊/懸液 | 一天兩次,5天 |
Zanamivir(瑞樂沙旋達碟Relenza®)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5歲以上 | 吸入式 | 一天兩次,5天 |
Peramivir(瑞貝塔®Rapiacta®)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一個月大以上 | 靜脈注射 | 單次注射 |
Baloxavir(紓伏效Xofluza®) | Cap依賴型病毒內切酶抑制劑 | 12歲以上 | 單次口服 | 單劑療程 |
克流感與其他藥物的差異:
克流感(Tamiflu®):療程需持續5天,使用時機越早效果越好。
紓伏效(Xofluza®):單次劑量即可完成療程,提升用藥順從性。
瑞貝塔(Rapiacta®):適用於無法口服者或急重症病患,效果快、生體可用率高。
瑞樂沙旋達碟(Relenza®):吸入劑型,可用於治療A型及B型流行性感冒,適合5歲以上患者。
克流感怎麼吃?用法用量與預防性投藥方式
克流感(Tamiflu)學名為oseltamivir,根據藥品仿單說明,克流感適應症為成人和兒童(包含足月新生兒)的流行性感冒之治療,須在出現流行性感冒症狀的第一或第二天內開始進行治療。克流感用法用量:
成人與13歲以上青少年:75mg,一天兩次,連續5天。
兒童:依體重調整,每日2次,療程5天。
未滿1歲:0~12個月兒童的口服建議劑量為3mg/kg,依體重增減劑量,每日二次,共5日。此建議劑量不適用於胎齡未滿36週的嬰兒。
克流感雖可以作為預防性使用,但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克流感預防性投藥,應在有明確的感染風險或群聚事件發生時,並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使用。預防性投藥用法與用量:
成人與青少年:75mg,每日1次,連續10天,須在接觸病源的兩天內開始進行治療。
1歲或以上兒童:依體重調整,一日一次,連續10天。
克流感副作用有哪些?
克流感整體耐受性良好,但部分使用者仍可能出現副作用。疾管署表示,克流感副作用最常通報的藥物不良反應為噁心、嘔吐及頭痛,會在1~2天內自然消退。其他曾報告過的不良反應,則包括過敏性皮膚反應(如皮膚疹、濕疹、蕁麻疹、多型性紅斑、面部水腫、史帝芬強生症候群及毒性上皮組織壞死等)、肝炎、肝酵素上升。另外,日本曾出現神經精神方面案例(行為及感覺異常、幻覺、嗜睡或意識障礙等),多發生於未成年患者。
克流感要自費嗎?公費用藥適用對象
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但是流感快篩陽性,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者,可公費用藥。疾管署表示,流感抗病毒藥劑公費用藥治療之時機及必要性,須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經醫師診察研判符合治療性用藥條件者,無須進行快篩,即可視病患狀況與依藥劑仿單說明及其專業判斷,開立適當之公費藥劑(吸入或口服劑型皆可)給予病患使用。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2025年8月前適用)
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
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之病患
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
疾管署表示,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公布之指引,以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並於今年5月14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諮詢專家委員意見後,將自本(114)年8月1日起,針對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以及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增列「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亦可使用。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2025年8月起適用)
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
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之病患
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
產後兩週內之婦女(自2025年8月起新增)
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自2025年8月起新增)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預防性用藥條件
公費預防性用藥需通報衛生局進行疫情調查,並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或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區正/副指揮官或其授權人員同意後始可用藥。公費預防性用藥條件,包括:
類流感等群聚事件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認定需用藥者
「新型A型流感」極可能/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
動物流感發生場所撲殺清場工作人員
克流感常見問題Q&A
Q: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嗎?
不一定。有些健康成人感染流感後,即使不服藥也可能自然康復。但是,若為症狀嚴重或發燒超過2天、年齡小於5歲或大於65歲、患有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慢性病、與高風險族群同住者等情況,建議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用藥之必要性。
藥師李孟瑾表示,流感抗病毒藥物通常在出現症狀後48小時內使用會有最好的療效,一旦出現流感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依據醫師指示用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Q:克流感一定要吃完5天嗎?
是的。療程未完成可能導致病毒未完全清除,增加病情復發或傳染他人風險。因此,即使症狀改善,也應完成5天療程,不建議自行停藥或延長療程。若中途停藥或用藥不規則,可能減少療效或產生抗藥性。
克流感是經證實有效的抗流感藥物,適用於治療與預防。雖非所有人都必須使用,但針對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服用。建議遵從醫師指示完成療程、密切觀察副作用,有助於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流感疫情。
參考資料: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瑞貝塔藥品仿單、過敏氣喘免疫專科鄭堪弘醫師、明朗身心診所、疾病管制署、克流感藥品仿單、北醫藥訊、台大醫網No.182、紓伏效藥品仿單、瑞樂沙旋達碟藥品仿單
【延伸閱讀】
A型流感症狀?多久會好?A流傳染途徑及併發重症8前兆一次看
流感疫苗怎麼選?一表整理5家廠牌疫苗
類流感跟流感一樣嗎?類流感傳染途徑、症狀及重症8徵兆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更多良醫文章
普發一萬何時發?怎麼領?誰能領?最快領取時間、5種領取方式一次看
面相看出你的運氣:從耳朵、眉毛...判斷!命理師解析:富貴之人有「這3特徵」
其他人也在看

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 累積28例「創6年新高」
國內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持續攀升,疾病管制署10月21日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這兩名患者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10月初前往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返台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經檢測確診為屈公病。目前兩人已痊癒,但仍需持續監測至11月6日。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流感疫苗接種踴躍 流感疫情暫呈下降趨勢
根據疾管署今日(21日)最新的疫情監測顯示,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數計128,915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8%,推估目前流感疫情處於下降趨勢,但未來四週將呈現波動,11月中可能會緩升,到12月初或中旬會上升較快,而在農曆年前後達到巔峰。 疾管署表示,從今年10月1日開打流感疫苗以來,截至20日為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人數約為319萬人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21日表示,由於民眾施打情況非常踴躍,疾管署啟動開口合約的20萬劑疫苗採購,預計會提前在10月底前配送到各縣市衛生局,呼籲高風險民眾盡早接種。 另自今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倘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 疾管署指出,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全球流感病毒陽性率於近期處低點穩定,流行型別以A型為多,亞洲多國疫情上升,日本、韓國、泰國及馬來西亞呈上升趨勢,中國南方近期陽性率亦上升,香港仍處高點,主要流行型別為A(H3N2)。目前國內新冠疫情處低點波動
中央廣播電台 ・ 8 小時前
退化性關節炎痛到坐輪椅!85歲翁靠高頻熱凝療法居然一週就能走
台灣60歲以上民眾,有超過半數深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開刀治療。像是85歲黃先生,患病超過10年,長期關節變形、疼痛難耐,嘗試多種非手術治療,效果仍有限,甚至需仰賴高劑量止痛藥控制。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考量年紀與手術風險,改用「高頻熱凝療法」,一週後疼痛減輕七至八成,也不再需要倚靠輪椅,能自行行走。
鏡報 ・ 12 小時前
流感還有二波高峰「時間點」曝光! 40歲年輕男發病住院五天速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十月第一波流感高峰挺過了,但接下來還有二波高峰!疾管署今(21)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二週下降,代表十月高峰已過,不過,疾管署最新數理模式推估,接下來流感還有二波高峰,分別會在12月初以及農曆過年前後達到顛峰,民眾不能掉以輕心。而上週國內新增10流感死亡個案,最年輕僅40多歲,本身有糖尿病屬高危險群,但沒...
匯流新聞網 ・ 8 小時前科學家發現讓身體攻擊癌症的「開關」 可防復發改善存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全兒童醫院(Johns Hopkins All Children's Hospital)科學家發現讓身體攻擊癌症的方法。透過刺激兩個關鍵免疫途徑,成功將難治療腫瘤轉化為免疫系統可攻擊目標。這項發表於《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期刊的研究,顯示可改善存活率並防止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極端氣溫增肺病風險 研究證實:患者發病與死亡率增逾1倍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分析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的風險比男性高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
CTWANT ・ 17 小時前太魯閣堰塞湖封山惹議 醫: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連帶南湖大山及合歡山區封山引起爭議。高山醫學專家今天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 ・ 1 天前高雄親子遊樂園門口路況糟 道工處:列最優先計畫
高市議員黃彥毓今質詢時提到高雄親子遊樂園將完工,但走往樂園門口的二聖路路況卻很糟糕、不友善;道工處長林志東答詢指出已擬妥計畫,等國土署開放申請後,將列最優先提案。黃彥毓點名位於前鎮的二聖路,是通往全台最大室內全齡遊樂園的主要道路之一,但樂園即將開幕,門口的路卻還沒準備好?路況很糟、人行步道極不友善,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為什麼你需要「旅遊避險」?
急診醫師王士豪兼具急診、航空與高海拔醫學背景,尤其在高海拔醫學領域,更是全球排名前2.5%。他的診間跨越山巔、高原,甚至馬拉松賽道,坐擁20年資歷,為何他堅持推動「旅遊避險」? 曾帶著20幾名乳癌病友登頂玉山;18年來,累積協助康橋國際學校1萬名師生安全登高山;當過馬拉松醫療總指揮,照顧約6萬名跑者;還曾在中華航空公司醫務部擔任航醫,守護空、地勤員工與旅客的健康。 這些醫療現場不但高壓、驚險,更挑戰人體極限,急診醫師王士豪卻一一完成任務。只有他知道,「安全下莊」的背後,需要極細膩的規劃與臨場判斷,「每一次,我都覺得把自己壓在醫療知識的天花板上,已經到達知識的極限了,」他常覺得快要喘不過氣,卻一次次撐過去,完成醫療照顧任務。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旅遊中產生的健康問題,多半不是來自「意外」,而是「準備不足」。如果連具備專業知識的醫師都戰戰兢兢,一般人怎能不小心防備、謹慎避險?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安全回家必備基本功:「旅遊避險」 王士豪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急診醫學、航空醫學與高海拔醫學背景
康健雜誌 ・ 1 天前
嘉義市光織影舞落幕! 16天吸引逾百萬人參觀
「2025嘉義市光織影舞」19號圓滿落幕,為期16天的展期,總共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參觀,創下歷年新高,今年也首度讓活動從「夜間賞燈」進化為「全天候嘉年華」,從9月20號試燈以來,話題不斷。閉幕演唱會眾星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膝蓋「半月板」一受傷,不只走路會痛、蹲跪也困難!除了銀髮族,這些人也得小心
41歲的許女士曾因左側膝蓋外傷接受外科手術,但三個月前卻開始出現走路疼痛等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到台北慈濟醫院骨科林坤輝醫師門診求治。經過理學檢查、核磁造影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斷裂,而內側半月軟骨卻不見蹤跡,懷疑是前次手術預後不佳導致碎裂,林坤輝醫師遂執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4 小時前
光復災後重建 藍堅持另立專法「預算比中央少50億」他揭:偷塞一條文 想多撈一點
[Newtalk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救災復原工作持續進行中,行政院會日前提出《丹娜絲風災特別條例》修法,特別增加 250 億預算,但國民團堅持另立專法,預算還比中央少了50憶,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今(21)日發文揪出其中貓膩,國民版在專法中偷塞一條「地方執行機關為花蓮縣政府」,痛批根本把中央當提款機。 張育萌表示,行政院為重建馬太鞍溪洪災重創的光復鄉,提出《丹娜絲風災特別條例》修法,特別預算為250億,從堰塞湖的監測防洪、災民安置,到排水設施修繕、農田復原重建,和災後廢棄物處理,全部都納入。但國民團不買單,堅持要另立一部《馬太鞍堰塞湖重建特別條例》,最後逕付二讀,要等韓國瑜召集協商。 「重點是,國民版列的特別預算是 200 億,比行政院的版本還少」,張育萌質疑,行政院版本的錢比較多、範圍廣,國民為何還堅持要另立一部專法?因為他們在專法偷偷塞了一條:「地方執行機關為花蓮縣政府」,行政院版本寫的是「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而國民版則指定中央編的特別預算,可以直接給花蓮縣府用。 「傅崐萁立委不是說堰塞湖是中央管的嗎?縣長徐榛蔚不是說撤離是鄉鎮公
新頭殼 ・ 12 小時前貼對才有效!「小拇指退熱貼助眠法」爆紅,醫師曝真相:1類人反而睡更差
網路瘋傳在小拇指貼上退熱貼能幫助睡眠,專家提供3原因,解釋此現象,但也提醒2種情況較適用,而且1類人誤用可能適得其反,睡得更不好。 台灣有「安眠藥王國」之稱,許多人受失眠、睡不好所擾,最近有日本網友分享將退熱貼固定在小拇指,獲得一夜好眠,吸引不少台灣人跟風實測,有人直呼相當有效,「睡到不知天地為何物」,但也有人直言沒感覺。 這樣的助眠妙方真的有效嗎?是否有相關科學依據?如果想嘗試,又該注意哪些事?《康健》訪問專家解惑。 心理安慰作用?3大原因可能有助眠效果 據日本網友解釋,小拇指的反射區跟心臟、腎臟、自主神經有關,貼上退熱貼可以鎮靜過度活躍的神經或釋放壓力,進而幫助睡眠。 《康健》訪問睡眠專家和中醫師,均認為這樣的解釋有點過度放大,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證明,退熱貼在小指能調整睡眠中樞、改善睡眠,更多是個人經驗或安慰效應。不過,背後也許有以下3點原因,可說明這樣的助眠現象: 1.散熱降溫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資深主治醫師呂秉勳表示,過去有澳洲學者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指出,入睡前,四肢末端皮膚溫度略升,接著慢慢散熱,有助身體核心溫度降低,幫助入眠。此外,也有實驗直接將額溫貼貼在額頭或頸部,透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肺炎鏈球菌比流感、新冠更兇猛! 黃立民籲:把握疫苗接種 2 關鍵時間
在新冠、流感雙重夾擊下,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恐趁虛而入!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
Heho健康網 ・ 17 小時前B肝老婦身體不適就醫 肝功能異常確診肝癌
八十三歲黃老婦身體不適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就診過程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經由詳細檢查發現,一顆約一‧五公分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同時也發現病人患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不曾進行治療。所幸發現及時,由胃腸肝膽科鄭煜明醫師執行治療,術後三天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鄭煜明醫師指出,台灣肝癌高危險族群跟B、C型肝炎相關,B型肝炎約佔五成、C型肝炎約四成,其餘則與脂肪肝或酒精肝等有關;感染過B、C型肝炎就有罹癌風險。鄭醫師說明,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隨著病情持續惡化,若是腫瘤壓迫到膽管可能出現黃疸,晚期則多發生轉移現象,導致肝衰竭、腹水、食慾下降及體重驟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重要關鍵。根據臨床數據,零期肝癌治療後平均存活率超過十年以上,若是延誤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法國、瑞士進口乾酪大腸桿菌超標 邊境攔截3批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有3名業者分別從法國、瑞士進口乾酪,大腸桿菌全超標,另有知名手搖飲業者從中國進口1批吸管,溶出試驗不合格,全遭邊境攔截。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美國不需要國王!全美700萬人「無王示威」 川普:全是瘋子
全美各地超過700萬人發起「無國王日抗議」,反對川普一系列強勢政策,最小的抗議者甚至只有15歲,不過看在川普眼裡,卻是一場笑話,還說這逡人都是瘋子,共和議員也抨擊「無王示威」是在「仇視美國」,不過現在這波示威潮,已經蔓延海外。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明明很累卻睡不著?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睡眠專科醫教你超簡單5方法助好眠
根據挪威健康與醫療資訊平台「Helsestart」 針對全球2022年與2024年失眠議題的統計報導發現,台灣為全球第二頻繁搜尋「睡不著」(can’t sleep)關鍵字的國家,次數是他國平均的11倍之多,僅次於日本。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睡眠專科醫師許瑛倢表示,這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並提供五方法......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