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才有效!「小拇指退熱貼助眠法」爆紅,醫師曝真相:1類人反而睡更差
網路瘋傳在小拇指貼上退熱貼能幫助睡眠,專家提供3原因,解釋此現象,但也提醒2種情況較適用,而且1類人誤用可能適得其反,睡得更不好。
台灣有「安眠藥王國」之稱,許多人受失眠、睡不好所擾,最近有日本網友分享將退熱貼固定在小拇指,獲得一夜好眠,吸引不少台灣人跟風實測,有人直呼相當有效,「睡到不知天地為何物」,但也有人直言沒感覺。
這樣的助眠妙方真的有效嗎?是否有相關科學依據?如果想嘗試,又該注意哪些事?《康健》訪問專家解惑。
心理安慰作用?3大原因可能有助眠效果
據日本網友解釋,小拇指的反射區跟心臟、腎臟、自主神經有關,貼上退熱貼可以鎮靜過度活躍的神經或釋放壓力,進而幫助睡眠。
《康健》訪問睡眠專家和中醫師,均認為這樣的解釋有點過度放大,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證明,退熱貼在小指能調整睡眠中樞、改善睡眠,更多是個人經驗或安慰效應。不過,背後也許有以下3點原因,可說明這樣的助眠現象:
1.散熱降溫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資深主治醫師呂秉勳表示,過去有澳洲學者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指出,入睡前,四肢末端皮膚溫度略升,接著慢慢散熱,有助身體核心溫度降低,幫助入眠。此外,也有實驗直接將額溫貼貼在額頭或頸部,透過控制額溫或頸部溫度來幫助睡眠,而且中央體溫的調控散熱比末梢皮膚來得快。
因此,退熱貼貼在小拇指也是從末端散熱,降低核心體溫,促進睡眠啟動,這也是為什麼睡前泡腳也能幫助入睡,讓睡眠更安穩。
思維連鎖睡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耳鼻喉科醫師江秉穎亦表示,如果睡眠環境溫度高,退熱貼或許可以幫助散熱、放鬆交感神經,讓身體和情緒較穩定,但無法達到「鎮靜」效果,而且單就散熱而言,貼在額頭的效果較明顯,貼在小拇指的效果非常細微。
2.洩心火
呂秉勳表示,小拇指分布2條重要經絡,包括心經和小腸經,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失眠多與心經氣血不暢有關,心火旺盛、思慮多的人睡眠較差,因此在小拇指貼退熱貼,帶來涼感與壓力刺激,可視為一種溫和的穴位冷敷刺激,如果貼的位置剛好在心經或少衝穴,可能就能帶來清心火、退熱散熱的作用。而且中醫的五輸穴之一「井穴」就在手指,有神經調控、消炎鎮痛作用,所以在手指末端退熱降溫可能也有安定作用。
3.分散注意力
更大的作用應在於,小拇指貼退熱貼能幫助分散注意力。江秉穎認為,許多睡不好的人躺在床上,常執著於睡不著這件事,而小拇指貼了東西,加上溫度的變化,能讓人轉移注意力,當大腦放鬆,身體其他部位也會跟著放鬆,也許有改善睡不著、睡不好的效果。
燥熱、心火旺較有用!體質虛寒恐讓睡眠更差
雖然小拇指貼退熱貼看似能幫助入眠,但江秉穎說,前提必須是睡眠環境溫度較高、不適合睡眠。因為小拇指並不如網友所言,連結這麼多器官,反倒是耳朵神經分布更貼近中樞和腦部,跟中醫穴位的理論不謀而合。
體質偏燥熱、女性更年期、或月經黃體期較燥熱時,小拇指降溫散熱可能才會助眠;如果屬於血虛或陽虛體質者,退熱貼不僅效果差,還可能讓末梢循環更差,睡眠品質更不佳。
雖然中醫觀點心經和睡眠最相關,半數以上睡不好的人可能和心火旺盛有關,但如果是肺經熱盛,在小拇指貼退熱貼的效果可能就不大,得取肺部穴道來散熱退火。若要改善睡眠,呂秉勳建議,耳穴包括耳神門和腦點,更常用於助眠、安神、減壓與調整自主神經系統。
還要注意的是,江秉穎提醒,如果皮膚有開放性傷口,貼退熱貼可能有感染風險或過度悶熱潮濕的問題,建議不要貼整晚。此外,退熱貼大多含薄荷醇、酒精、水凝膠等成分,皮膚敏感的人貼太久也可能不舒服。
江秉穎和呂秉勳均強調,造成失眠、睡不好的原因相當多,還是要找出根本原因對症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睡眠,擁有一覺好眠。
延伸閱讀:
太魯閣「封園」惹議!急診醫王士豪曝「山難救援」真相:資源有限,暫時封園是合理避險
新型A流症狀解析:新型A流潛伏期、傳染力、重症、多久會好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肝功能異常患者福音!「光動力療法」成功治療頑固痘痘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發現,對於肝功能異常而無法使用口服A酸治療痤瘡的患者,光動力療法可作為有效的替代選擇,成功改善患者膚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宜花地區大雷雨警報!氣象署警示:恐出現淹水、冰雹
中央氣象署今(20)日晚間針對宜蘭縣及花蓮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報持續至20時45分。氣象署指出,該區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恐伴隨雷擊、閃電、劇烈降雨及強陣風,部分地區甚至可能出現冰雹。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拜會團 鄭麗文展現團結拚過半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20日拜會國民立法院團,這是她當選後第一個公開行程,宣示將帶領團成為「過半團」;團總召傅崐萁則肯定鄭展現對團的重視,也表態「會延續對前主席朱立倫的態度,協助鄭麗文」,傅強調,必須團結,不能給民進見縫插針的機會。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川習會」助美中貿易戰趨緩 台股今盤中、收盤雙創新高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市場期待「川習會」有助美中貿易戰趨緩,推升台股今開高走高,開盤先漲逾200點,之後雖小幅盤整,但盤中持續強攻28,000點,上漲近500點且漲幅近2%,盤中攻高至27,768點,再度刷新盤中歷史高點紀錄,終場上漲386.26點,收在27,688.63點創新高,台股今盤中、收盤指數雙創新高,成交金額4858.59億元。權值股台積電盤中一度攻克1,495元,上漲45元、漲幅逾3%,終場上漲30元收1480元。
壹蘋新聞網 ・ 22 小時前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為什麼你需要「旅遊避險」?
急診醫師王士豪兼具急診、航空與高海拔醫學背景,尤其在高海拔醫學領域,更是全球排名前2.5%。他的診間跨越山巔、高原,甚至馬拉松賽道,坐擁20年資歷,為何他堅持推動「旅遊避險」? 曾帶著20幾名乳癌病友登頂玉山;18年來,累積協助康橋國際學校1萬名師生安全登高山;當過馬拉松醫療總指揮,照顧約6萬名跑者;還曾在中華航空公司醫務部擔任航醫,守護空、地勤員工與旅客的健康。 這些醫療現場不但高壓、驚險,更挑戰人體極限,急診醫師王士豪卻一一完成任務。只有他知道,「安全下莊」的背後,需要極細膩的規劃與臨場判斷,「每一次,我都覺得把自己壓在醫療知識的天花板上,已經到達知識的極限了,」他常覺得快要喘不過氣,卻一次次撐過去,完成醫療照顧任務。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旅遊中產生的健康問題,多半不是來自「意外」,而是「準備不足」。如果連具備專業知識的醫師都戰戰兢兢,一般人怎能不小心防備、謹慎避險?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安全回家必備基本功:「旅遊避險」 王士豪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急診醫學、航空醫學與高海拔醫學背景
康健雜誌 ・ 22 小時前台南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 疑同公司職場群聚感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桃園市1例與台南市2例,台南個案研判為職場群聚感染,同公司員工確診,這是當地今年首起本土群聚,以基因序列分析釐清感染源。
中央社 ・ 22 小時前五月天石頭歸隊 重現吃香蕉名場面
五月天日前帶著「回到那一天」25周年雙主題巡迴演唱會來到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和12萬名歌迷連嗨3天,日前缺席「超犀利趴」的吉他手石頭滿血回歸了,五月天也在演唱會上重現之前勇奪金曲獎的風光時刻。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極端氣溫增肺病風險 研究證實:患者發病與死亡率增逾1倍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分析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的風險比男性高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
CTWANT ・ 10 小時前太魯閣堰塞湖封山惹議 醫: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連帶南湖大山及合歡山區封山引起爭議。高山醫學專家今天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雨勢加劇! 北市升級「超大豪雨」 7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
今(21)天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8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雨勢升級至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市、新北市、宜蘭縣也有大豪雨等級降雨,請民眾警戒注意。且雖然今天白天共伴效應
台視新聞網 ・ 9 小時前
肺炎鏈球菌比流感、新冠更兇猛! 黃立民籲:把握疫苗接種 2 關鍵時間
在新冠、流感雙重夾擊下,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恐趁虛而入!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
Heho健康網 ・ 11 小時前
一直陷入同樣困境?專家教你從「剖析感受」開始打破循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面對人生的種種迷惘與難題時,許多人習慣尋求快速的解法,例如外部建議、人生導師的指點,甚至社群媒體上的心靈雞湯。然而,真正能夠帶來深層改變的關鍵,往往不是別人給出的答案,而是我們是否有勇氣與能力「看見自己真正的感受,並與之對話」。在這樣的背景下,「剖析感受」成為解開人生難題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情緒是內在世界的語言 提醒我們看見被忽略的需求 情緒與感受是我們內在世界的語言。每當我們對現況產生焦慮、困惑或無力時,這些感受其實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某些價值觀受到挑戰、某些需求被忽略,或某些壓抑的渴望正在尋求出口。若是無法看見這些信號,便無法對症下藥,也容易陷入無限循環。而剖析感受的練習,正能讓我們暫停習慣性的逃避與批判,轉而溫柔地與內心對話,聆聽這些信號背後的真正訊息。 心理學中有一個核心觀點:「未被感知的情緒,將以行為的形式表現。」也就是說,那些沒有被理解與處理的情緒,最終會轉化為焦躁、拖延、衝動購物、倦怠感,甚至人際關係的失衡。相對地,當我們開始練習辨識並書寫自己的感受時,不只是在疏通情緒,更是在重建與自己對話的能力,而這份能力將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選擇、行動與決策品
健康醫療網 ・ 20 小時前克流感怎麼吃?一定要吃完5天嗎?用法、副作用及公費用藥9對象
克流感(Tamiflu®)是目前常見且廣泛使用的流感治療藥物之一,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風險。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嗎?一定要吃完5天嗎?怎麼吃?有哪些副作用?一文帶你了解克流感的用藥方式、公費條件、副作用與注意事項。克流感是什麼?4類流感抗病毒藥劑解析克流感的學名為oseltamivir,......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8 小時前膝蓋「半月板」一受傷,不只走路會痛、蹲跪也困難!除了銀髮族,這些人也得小心
41歲的許女士曾因左側膝蓋外傷接受外科手術,但三個月前卻開始出現走路疼痛等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到台北慈濟醫院骨科林坤輝醫師門診求治。經過理學檢查、核磁造影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斷裂,而內側半月軟骨卻不見蹤跡,懷疑是前次手術預後不佳導致碎裂,林坤輝醫師遂執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8 小時前
美女主播蔣雅淇回來了!攜手「台灣5大名廚」公開夢幻菜單
由蔣雅淇策畫的「暖廚家味」公益活動,今(20)日舉辦第一季實境節目登陸TVBS暨「暖廚家味2025公益線上課程」記者會。蔣雅淇曾任TVBS主播、製作人,這次帶著作品返回TVBS,笑稱自己:「睽違24年,再度現身TVBS螢光幕,可以說是回娘家了。」第一季共集結5大廚師,5人各自帶著家人傳授挑選食材、烹飪的新法,暖廚之一的江振誠,今在記者會透露,從小家人的口味各自不同,所以媽媽每餐都得端出4種以上不同的菜色,所以對他而言,家的味道就是對家人說不出的愛。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凍卵補助上路! 醫提醒「3大女性族群」適合及早凍:35歲是關鍵分界線
國民健康署自今年9月起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針對因乳癌、血癌等重大疾病治療可能造成生育功能下降或喪失的患者,經專業評估後,女性可申請凍卵補助最高7萬元、男性凍精可補助8千元。此政策讓癌友在治療前,有機會為未來的生育力留下希望。
姊妹淘 ・ 20 小時前
70歲內科醫師曾嚴重痔瘡 靠「木瓜酵素」養出順暢腸道!
一位70多歲內科醫師的養生祕訣竟是靠常吃木瓜來保持排便順暢。中醫師羅珮琳指出,日常食用的水果木瓜與中藥處方上的「木瓜」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兩者功效也大相徑庭,一個主要幫助消化排便,另一個則專治筋骨痠痛。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中國在貿易戰反攻 台灣應務實
中美貿易戰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川普第一任期的極限施壓,到第二任期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後,世界經貿秩序已然出現結構性轉折:中國不再採取被動防守的目標,而是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明明很累卻睡不著?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睡眠專科醫教你超簡單5方法助好眠
根據挪威健康與醫療資訊平台「Helsestart」 針對全球2022年與2024年失眠議題的統計報導發現,台灣為全球第二頻繁搜尋「睡不著」(can’t sleep)關鍵字的國家,次數是他國平均的11倍之多,僅次於日本。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睡眠專科醫師許瑛倢表示,這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並提供五方法......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8 小時前
善心夫妻檔捐贈新北消防百萬救災器材
(記者謝政儒新北報導)為提升新北市消防救災效能,在市議員廖宜琨居中牽線下,利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靖元與夫人廖韋萲慷慨捐贈一批高規格消防設備與救援器材,包括移動式電動排煙機、電動車底盤瞄子、電動破...
自立晚報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