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貿易戰反攻 台灣應務實
中美貿易戰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川普第一任期的極限施壓,到第二任期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後,世界經貿秩序已然出現結構性轉折:中國不再採取被動防守的目標,而是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回顧川普的第一任期,美國以關稅戰、科技戰、金融戰多重手段試圖迫使中國讓步。那時中國確實承受壓力,供應鏈短期受創,科技企業被迫尋求替代方案。然而,中國並未屈服,而是啟動一場深層的結構性調整——以「內循環」與「走出去」強化供應鏈,以人工智慧、半導體、能源、糧食、航運、金融體系的多角化與自主化作為核心策略,積極地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當川普2.0將關稅範圍擴大到全世界時,中國已不再被動,而是成為有能力帶頭反制的經濟體。
這一輪反攻的特徵,就是以中國掌握的籌碼,如稀土、船舶運輸等進行長臂管轄。中國不再只應對美國,而是對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國家敢於即時反制。最明顯的例子是荷蘭與韓國。荷蘭剝奪中國聞泰科技對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後,中方立即啟動反制,將安世中國子公司納入管控。同樣地,韓國的韓華集團曾對美主張將中國航運、造船納入「301調查」範圍,並建議對中國船舶及中國製造船舶收取特定停泊費。中方隨後對韓華進行制裁,這是過去少見的主動出擊。
這兩起事件充分說明,中國的反攻已不再只是對美「防守性報復」,而是對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制裁的第三國廠商進行的反擊——以具體行動對抗外部可能的串連,捍衛經濟主權。美國的極限施壓本意是削弱中國,但結果卻在無形中促成中國的自主化升級。如今的中國,既能運用關稅、產業標準、供應鏈進行策略反制,也能以外交與市場開放引導多邊合作。
這意味著中國從「被封鎖的一方」,轉向「規則的參與者與塑造者」。過去美國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策略,雖然短期內可令中國受創,但長期來看等於教會中國如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台灣自從民進政府上台之後,長期配合美國制裁圍堵中國。若有朝一日,中國將從美國學來的極限施壓用在台灣身上,將對出口導向的台灣構成嚴重打擊。
未來世界經貿格局很可能形成兩個體系:一邊是以中國為核心、強調WTO規則與自由貿易精神的開放體系,與東協、歐盟、日本、加拿大共同推進CPTPP與RCEP;另一邊則是以美國為中心,透過關稅與地緣政治建立的封閉貿易圈。這樣的分化,不僅是貿易規則之爭,更是供應鏈的重構與產業主導權的競逐。
中美貿易戰的反攻階段已經開始。中國用多年的積累換來主動權,也讓世界見識到一個不懼川普反制壓力的國家形象。對台灣而言,中國轉守為攻的發展不容忽視。若我們繼續將經濟命脈綁在美國主導的「關稅政治」之上,等於將未來押注在不可預測的美國政治變數裡。
當全球供應鏈被迫政治化,最脆弱的就是像台灣這樣的經濟體。因為川普的經貿邏輯不是基於市場效率,而是服務於美國國內選票與地緣競爭,賴政府希望將供應鏈在地化、美國化,但這本就不是台灣企業的強項,甚至還存在著被中國經貿制裁的風險。
反之,若台灣能以務實態度參與,重新建立與大陸的經貿對話管道,重回多邊主義的軌道,才有可能在新秩序中取得戰略平衡,維護產業利益與主權自主。台灣不應該被迫「選邊站」,而應該「選規則站」——選擇站在維持秩序、促進開放的一邊。(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其他人也在看
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 金管會:發掘更多明日之星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何秀玲台北21日電)為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那斯達克(NASDAQ)」,亞洲創新籌資平台推動計畫今天正式啟動。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表示,這是台灣資本市場重要的新里程碑,金管會希望借由資金的力量,協助台灣產業,發掘更多明日之星、護國群山。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打造台版那斯達克 4規範鬆綁
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將在今天啟動,金管會、證交所、櫃買中心20日率先暖身,為了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證交所再度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台上市規範,包括開放創新板當沖、縮短集保期限以及符合一定條件免除承銷商保薦,並開放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可互相轉板。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海事行業爭端擴大,美貿易代表格里爾警告中國不要懲罰在美投資公司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川普政府警告中國不要對協助美國發展關鍵產業的外國公司進行報復,上週中國對韓國造船巨頭韓華海洋的美國子公司實施反制措施,該公司計畫投資美國海事行業。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週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近期對全球私營企業採取的報復行動,是其更廣泛經濟脅迫模式的一部分,旨在透過阻止外國公司投資美國造船業和其他關鍵行業來影響美國政治並控制全球供應鏈。在中美之間長期存在的一系列海事行業爭端中,格里爾的警告是最新進展。這場較量將影響全球經濟,船舶承擔著超過80%的國際貿易運輸。中國占全球造船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近年來一直試圖加強對南海的控制。美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其造船能力卻相對較弱。因此,川普政府試圖透過吸引全球第二大造船國韓國的投資來增強美國造船業。中國上週宣布的反制措施直接打擊了這一努力,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並威脅對該行業採取進一步報復措施。格里爾表示,企圖恐嚇不會阻止美國重建造船基地,也不會阻止美國對中國瞄準關鍵工業領域以占據主導地位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美國油氣探勘井數量增加1座 原油產量創新高
MoneyDJ新聞 2025-10-20 07:10:31 黃文章 發佈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 Inc.)報告表示,截至10月17日,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1座至548座。其中,主要用於頁岩油氣開採的水平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6座至486座。探勘活動的增減會反映未來的石油產量,通常有3-6個月的落差,貝克休斯統計的探勘井是指為開發以及探勘新油氣儲藏所設的鑽井(鑽機)數量。 壓裂施工隊數量(用來估算完成鑽井作業的施工隊數量)在10月17日當週持平為175隊,較去年同期減少63隊。壓裂施工隊數量(Frac Spread Count)是石油與天然氣行業中的一項關鍵指標,由Primary Vision提供。這一數據既是鑽井活動的同步指標,也是原油產量的領先指標。 貝克休斯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為418座,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1座至121座,其他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為9座。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減少64座,天然氣探勘井數量增加22座,水平探勘井數量減少29座。加拿大油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5座至1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韓美關稅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APEC達成協議可能性增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韓國最高政策負責人表示,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韓國在多數關鍵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韓國總統府政策室長Kim Yong-beom在週日的電視簡報會上表示,韓、美兩國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但仍有幾點需要進一步談判,並稱在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上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增加。Kim和產業通商資源部長等其他高級官員在華盛頓與美國主要負責人舉行了一系列會談,雙方在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的結構上仍存在分歧,而該基金是美國將韓國商品關稅上限設在15%協議的核心所在。美國總統川普曾多次要求韓國「預先」進行投資,而韓國最初則主張透過貨幣互換的方式進行,並指出擬議的投資金額占其外匯存底的80%以上。根據東亞日報引述政府官員消息報導,當前該投資方案的結構將包括貸款和擔保,採用韓元與美元相結合的貨幣模式。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豪華車、EV銷量增 美國新車價格創歷史高
MoneyDJ新聞 2025-10-20 11:09:18 蔡承啟 發佈豪華車、電動車(EV)銷量增加,帶動9月份美國新車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漲幅為2023年春天以來最大。 日經新聞17日報導,根據美國調查公司Cox Automotive公布的資料顯示,2025年9月份美國新車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月增加3.6%至5萬80美元(約750萬日圓),創開始進行統計以來歷史新高紀錄、且漲幅為2023年春天以來最大。川普關稅所帶來的漲價效應雖尚未顯現,不過因豪華車銷量增加、加上購車補助(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結束前引發的EV搶購潮,推升美國新車價格揚升。 美國新車價格上漲,主要受惠於豪華車、EV銷量增加。Cox分析師Erin Keating指出,「9月(新車)價格上漲、主要由豪華車和EV所推動」。 就9月份新車銷售結構來看,價格超過7萬5,000美元的豪華車款有60款以上、高於去年同月的50款。另外,美國EV購車補助在9月30日終止、帶動EV銷量增加,而EV價格較汽油車高出約2成,容易推升整體價格。9月份美國EV平均售價為5萬8,124美元、較去年同月增加3.2%。 (圖片來源:Shutt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
美國H-1B天價簽證費傳鬆綁!「已在美境內」免繳3百萬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H-1B工作簽證費20日傳出將鬆綁,根據最新指引,調漲價格僅適用居住於美國境外、首次申請者,但對於已在美境內、希望轉換為H-1B身分的留學生或專業人士,雇主無需支付這筆費用。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H-1B規定再改 境內申請免繳10萬簽證費…逾半數申請人受惠
根據聯邦政府20日公布的最新指南,美國公民暨移民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川普發言舒緩貿易摩擦升級憂心,LME期銅上週五跌0.4%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上週五倫敦銅價下跌,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舒緩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上週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下跌42.50美元或0.40%,報10,604.5美元/噸。川普被問及他威脅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是否能夠維持而不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時表示,這是不可持續的。隨後川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對即將與中方舉行的會談表示樂觀,認為雙方有機會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從而舒緩緊張局勢。這番表態被視為華盛頓方面試圖安撫外界對全球經濟放緩及美中貿易中斷的擔憂。其他金屬價格表現方面,LME期鋁下跌0.39%,報2,777.5美元/噸;LME期鎳下跌0.92%,報15,126.0美元/噸;LME期鋅下跌1.33%,報2,933.5美元/噸。
財訊快報 ・ 1 天前《國際產業》川普挫中國銳氣 澳洲成無敵星星?專家打臉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關鍵礦產的支持將給澳洲相關產業帶來亟需的財務支持,但專家表示,美國與澳洲簽定關鍵礦產與稀土協議只是一個開始,並不會馬上動搖中國的市場主導地位,川普想把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並削弱中國的主導優勢,可能還得多等幾年。 周一在白宮,美國總統川普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簽定一項關鍵礦產協議。根據協議,美國與澳洲將共同確保鋰、鈷和稀土元素等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白宮表示,美國與澳洲擬在未來半年投資關鍵礦產項目超過30億美元,可釋出價值約達530億美元的蘊藏礦產。此外,兩國同意對關鍵礦產設定最低價格,這是西方礦商長期以來尋求的舉措。兩國也簽署含包銷權(offtake right)在內的資金協議。 川普表示,大約再過個一年,美國將擁有多到不知道怎麼處理的關鍵礦產與稀土,「它們的價值將來到約2美元」。 周二全球礦業專家齊聚雪梨開會,他們對美澳兩國就關鍵礦產簽署協議表示歡迎,稱此舉將開啟投資機會,但對川普所說的「時間表」表示懷疑。 Barrenjoey分析師Dan Morgan表示,即使到2027年,這些項目要準備就緒也是非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


9月獲利虧轉盈!電腦週邊「這檔」股價6天噴漲36% 擊敗至上登強勢股王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昨(20)日勁揚386.26點,收在27,688.63點,漲幅1.41%,成交金額4867億元。電腦週邊股歐格(3002)9月營收6547萬元、月...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地溝油」成寶貝!美媒:川普禁運威脅沒效 誤判反暴露美新能源弱點
川普近日在社群媒體公開威脅中國不買美國大豆的話,美國將禁止進口中國「食用油」。這一言論隨即遭美國媒體打臉,《彭博資訊》報導稱中國輸美「食用油」,實則是俗稱的「地溝油」的廢棄食用油 (UCO),且美國對這一「廢品」的依賴度極高,禁運只會傷己。 UCO 是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寵兒」
鉅亨網 ・ 1 天前美中貿易戰未解 中國9月進口大豆美國清零南美暴增
(中央社台北20日電)美中貿易戰未解,大豆成為中國手中的重要籌碼之一。據中國官方統計,在中方大幅減少採購美國大豆下,中國9月份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為零,是今年以來首度歸零。相形之下,中國當月自巴西、阿根廷進口的大豆年增率分別高達約3成及9成。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再提台灣「晶片正自台灣回流美國生產」 估關稅為美經濟注入20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各國推行關稅政策,主張「美國優先」,對中國、歐盟等多國加徵關稅,企圖縮減貿易逆差、保護美國製造業。近日他接受專訪提到台灣,表示向藥品和晶片廠除非在美國設廠否則將被徵收高額關稅,企業因此由台灣和全世界回到美國生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夢幻般視覺效果!以虹彩手工陶瓷鑽石立面形塑特色建築
蒂芙尼 (Tiffany & Co.) 位於斯圖加特 Dorotheen 區的商店重新開業,採用由 MVRDV 設計的新外觀。這是荷蘭建築公司設計的蒂芙尼商店外牆系列中的最新作品,MVRDV 的設計師受到蒂芙尼材料創新歷史的啟發,創造了手工製作的鑽石形狀陶瓷元素外牆。這些鑽石隱形地安裝在玻璃店面上,呈現出「漂浮」的效果,其虹彩效果讓人想起 Louis Comfort Tiffany 於 1894 年獲得專利的 Favrile 玻璃。
id SHOW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