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埔近期很火紅的異國風情咖啡館「roll coffee」,充滿異國情調的特色咖啡館,地點靠近桃園高鐵站、A18捷運站及桃園兒童美術館,周邊環境寧靜且富有生活質感。店家的外觀以現代簡約風格設計,乾淨俐落的線條與大片的玻璃窗,在陽光下灑落自然光影,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舒適的氛圍,將捷克經典小吃「 煙囪捲(Chimney Roll)」帶入青埔,結合多樣化的輕食與甜點,成為青埔很受歡迎的咖啡館。
桃園市區廣明路橋慈護宮附近有間新開的越式咖啡館「Hoa.Theory Café」,每次走廣明路橋時總會見到這顯眼的廣場空間,尤其是夜晚點燈時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市集吸引著經過人們的目光,白牆上以簡約線條繪出花朵與越南食物風格的LOGO,蘊含一種異國氣息的細膩感,讓我趕緊找個時間來探探。
每次到桃園觀光夜市十次有9次會到這間「 桃園夜市烤馬鈴薯」報到,因為我家二個小孩熱愛這家烤馬鈴薯,即使在家已經很常吃馬鈴薯還是都會來報到,除非真的人很多排很久,不然我們都會買1~2份外帶,即使現在ANITA到外地讀書還是每次看到就要來上一份,雖然只是夜市裡的一個攤位,卻擁有著足以讓饕客甘願排隊等候的魅力。
如果曾去過馬來西亞,對炒粿條這道料理一定不陌生,那份帶著鑊氣、略焦香、又拌入蝦與臘腸的濃郁香氣,總是讓人一口回到東南亞,現在在桃園,也能吃到那樣熟悉的滋味,位於桃園觀光夜市裡可以內用的美食廣場之中的「 大馬檳城炒粿條」,是一家由馬來西亞華僑老闆開設的小吃攤,老闆因為思念家鄉味,特地向朋友學習了道地的炒粿條與肉骨茶,將這份家鄉的溫暖帶進桃園街頭。
金門好多厲害的店都隱藏在巷弄間,低調到根本姜太公,願者才會上門,因為遊客根本不會路過這樣,超佛系!而且很多都是古董商開的店,感覺就是租或買一間古厝,裝潢美美的放著收藏的古董然後閒著也是閒著,不然順便營業,跟大家作個朋友這樣。
林口國家檔案館是最近很夯的新景點,原本趁著連假想要前往走走,遇上同樣是連休假期,所以就到位於二樓的「WALK IN – 林口檔案館店」喝咖啡吃甜點,外觀看起來簡潔現代,整棟建築以大片玻璃搭配,線條俐落又極具設計感。陽光灑進整個空間,光影在白色牆面流動,給人一種溫柔又舒心的氛圍,附近交通也很方便,可以搭捷運轉程接駁車,或是開車前往也有附設停車場。
在桃園八德的巷弄裡,有一間不起眼的小店,隱身在鄰宅之中的「 玟葶早餐屋」,沒有過多的裝潢就是在車庫擺上廚房設備,每天僅營業四小時的早餐店,販售的是粉漿蛋餅系列,其他也有吐司、蔥抓餅…等,銅板價格很適合上班前簡單享用,也可以電話預訂,當我還在睡夢中時,老闆娘早已開始備料,將純粹的米漿與麵粉以黃金比例調和,醞釀出那份獨有的Q彈底蘊。
在桃園巨蛋對面往龜山路上轉角有間顯眼的「鍋燒霸」,每次前往虎頭山時總會見到顯眼的標誌,車水馬龍的成功路旁可以見到許多學生下課前往,這間店以鍋燒麵、丼飯系列和炸物為主打,份量實在、還沒走進店裡就能聞到誘人的香氣,也見得到透明玻璃內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經過多次,這回終於找時間來試試了,內用還能享有冬瓜茶無限暢飲呢~
每次想不到吃什麼時就會到桃園夜市逛逛,通常我指的是「桃園觀光夜市」,除了常吃的幾間店之外,我也很愛找新的店家,像這家位於黑人鼎邊趖正前方的「基隆李記古早麵粉煎-桃園中正店」也是之前沒吃過的小攤,在基隆夜市倒是曾買過,因為小孩很愛奧利奧巧克力口味,所以印象很深刻,現在不用跑遠,在桃園就能吃得到這銅板美食囉~
平時會不會突然想吃什麼的時候?像我們這天就是全家人想起好久沒吃平價鐵板燒了,剛好找到這間全台有多間分店的「 浪人鐵板燒.桃園春日店」,這家店的營業時間從中午延續到凌晨兩點,為桃園人提供了從午餐、晚餐到宵夜的美味選擇,隨時想吃就可以去報到,不僅提供經濟實惠的套餐,也能享受到豪華雙人組合,從牛肉、雞腿排到比目魚、杏鮑菇等多元搭配,滿足不同客層的需求。
在追求創新與精緻的現代餐飲潮流中,有一種味道永遠不會被取代,那就是充滿人情味的臺菜古早味,2025新北米其林指南入選林口唯一一家就是「 洵廚」古早味炊粉鍋,從鎮店之寶古早味金鯧炊粉鍋的豐盛暖心,到「咔滋咔滋」作響的脆皮豬,再到充滿在地鮮味的鹹蛋絲瓜燒牡蠣,每一道菜都有著臺灣在地食材的精彩故事,在這裡,將會看到臺菜的無限可能也嚐到不一樣的特色菜。
新莊的「厚蛋三明治早午餐店」,是一家以新鮮食材、厚實口感與親民價格獲得許多在地人喜愛的早餐店,雖說是早餐店營業時間卻很長,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整整營業12小時,讓大家隨時想吃早餐三明治都沒問題,主打「厚蛋三明治」與創意磚壓吐司,並結合傳統蛋餅與河粉蛋餅,樣式選擇相當多樣化,無論是追求方便快速,還是享受早午餐的悠閒氣氛,厚蛋三明治早午餐店都能滿足需求。
走進雲林斗南鎮的中正路,這條街道靜靜地保留著台灣小鎮最迷人的樣貌,陽光灑落在紅磚屋瓦之間,空氣裡帶點果香與糖水香,那是記憶裡夏天的味道,有一間被當地人稱為老味道代表的冰果室「 林松雪冰果室」。這家店不僅是斗南人的共同記憶,更是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的甜點地標,入選了「雲林100碗」,成為代表在地風味的經典之一。
來到八德擴大重劃區真的是有愈來愈繁榮的感覺,這間「 早餉食堂-八德豐德店」,我們前後大約去了三次,直到這次才成功用餐,每次假日總是座無虛席,來到早餉食堂 感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美味,還有對待每一位客人的用心,來到這裡除了內用的客人不斷之外,還有外帶和外送單,這次用餐之後覺得餐點口味好吃,份量也很足夠,難怪生意常常都是這麼好。
對於許多雲林人來說,有一種味道是無可取代的鄉愁,那便是當歸鴨特有的溫潤藥膳香,這次經由雲林人推薦,深入純樸的斗南小鎮,來到這個被在地人暱稱為「圓環邊」的美食聚集地,其中一間就是「圓環當歸鴨」,老字號的人氣美食總能吸引絡繹不絕的饕客,也是斗南在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美食小吃。
走進新北中和的街頭巷弄,總能發現不少經典美食,在中和建一路附近每到午餐時間總是會有大量上班族出來午休用餐,不同於傳統嘉義雞肉飯的細絲型態, 瑞哥雞肉飯-中和建一店主打的是「大塊雞肉」與「嫩口口感」,再搭配新鮮現炒蔬菜與一顆半熟蛋,讓整碗飯不只是果腹,吃起來也更加清爽不油膩。
每次到鶯歌老街,除了逛陶瓷、買杯咖啡、走走巷弄外,總會讓人忍不住尋找美味的小吃名產,這次來到位於鶯歌國中正門斜對面、離老街不遠的「J歌古早味客家手工麻糬」,是一個讓我眼睛一亮的小攤,整個製作過程都在透明檯面前進行,從搓麻糬、滾花生粉到打包,全程現場操作,香氣、畫面、手感都一覽無遺。
在新北八里,不僅有左岸的河濱風光、十三行博物館的文化魅力,還隱藏著許多庶民小吃,陪伴著當地人成長,而我們這回是趁著到台北港寄物的同時,下午在附近想填飽肚子,就來到「烏醋麵」,外觀上真的很不起眼,靠著一碗樸實卻令人難以忘懷的烏醋乾麵闖出名號,下午時間還是近八成滿的客人,簡單的麵食就能撫慰人心呀~
位於龜山的「 嘉義陳家粉條冰」真的是我每次經過就想停下來吃的冰品,不用跑到嘉義就能吃到的綜合冰,一碗有七種配料;在社團裡看到店家分享說開始營業了,一看到是我夏天最愛吃的粉條冰怎麼忍的住,本來當天就想衝去吃,但辦些事務延至隔天才前往,幸好沒直接衝,因為營業時間只到下午六點售完為止,所以太晚去人家就收攤啦…
桃園火車站前商圈愈來愈多美食進駐,鷹老的拉麵店在開幕前就令人相當期待,每天營業時間未到已排人潮,在台灣銀行旁的巷弄內,原本是連鎖飲料店的位置,麵屋虎千代每天自製手打拉麵,熬煮湯頭,日式拉麵醬油湯頭,可續拉麵乙次真的是大食量朋友的福音,才剛開幕已經有許多死忠客人常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