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民眾水果吃不夠!教你4招補足每日攝取量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尤其外食族與單身族群,常因難處理、價格偏高或懶得準備等因素,導致水果攝取量不足。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應攝取至少兩份水果,每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但最新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實際上近九成的成年人未達標。
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四種方式來補足水果攝取量,一是將水果作為餐間點心,取代高熱量零食;二是外食時主動挑選附有水果的餐點;三是購買如水果杯、現切水果盒等單人份包裝,既方便又省時;四是選擇香蕉、橘子、蘋果、奇異果等易於處理且保存性高的水果。提醒民眾,選購「當季在地」的新鮮水果,不僅營養價值高,價格也更實惠。
國健署也提到,不建議以果汁或果乾替代新鮮水果,即便是現打無加糖的果汁,仍須控制飲用量,以免無形中攝取過多糖分。專家也強調,維持均衡飲食不僅僅是「吃夠水果」,更要依據《每日飲食指南》全面攝取六大類食物,才能維持健康。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2徵兆察覺腸道求救中!壞菌召喚「7病來襲」糖尿病、失智都在列
改善腸道環境的「腸活」風潮席捲全球,人人都想透過調整腸道菌相來養生。然而,所謂的壞菌不只包括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長期偏愛油炸、加工食品或暴飲暴食,都會...
早安健康 ・ 13 小時前
鳳梨、西瓜、芒果少吃為妙 恐害血糖狂飆!研究曝這些水果助HbA1c控制更好
害怕血糖飆升不要吃水果?新鮮水果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與選擇策略,一直是營養醫學領域的重要議題。長期以來,許多糖尿病患者因擔心血糖飆升而完全避開水果,營養師薛曉晶指出,這其實是個常見迷思,研究顯示,每
健康2.0 ・ 1 天前
金鐘60/曾莞婷揪黃迪揚走紅毯被打槍 曝最終目標:上台嗆謝瓊煖
黃迪揚今年入圍迷你劇集視帝與戲劇節目男配角獎,不過他最緊張的是要擔任紅毯主持人,現在仍每天做功課,每天晚上10點半孩子睡了以後,他便拿著手機在家樓下一直練習,「邊走邊講,遇到鄰居還要裝沒事。」他也看了過去幾屆紅毯主持人的影片,剛好他的好兄弟蔡昌憲兩年前也當...
CTWANT ・ 2 小時前
中美貿易關係脆弱致風險情緒惡化 美元應聲回落澳元重貶1% 瑞郎、日元逆勢揚
中美貿易關係周二 (14 日) 再度趨緊,風險情緒承壓,投資人紛紛轉向日元、瑞士法郎等傳統避險貨幣,美元反彈動能戛然而止。先前因川普釋放對中關稅緩和訊號、雙方領導人會晤預期升溫帶來的市場喘息就此終結。 中國周二宣布兩項反制措施,對南韓造船企業韓華海洋的五家美國關聯子公司採取限制
鉅亨網 ・ 4 小時前
花草茶你喝對了嗎?盤點8種「功能性花草茶」:洋甘菊助眠、薄荷提神
你是否曾體驗過,一杯花草茶下肚,煩躁心情隨之消散,甚至一夜好眠?這絕非巧合。許多天然花草茶含有具鎮定、提神、舒緩功效的植化成分,能透過香氣與飲用雙重調節身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探討為什麼花草茶能幫助情緒放鬆,並為你整理8種情緒對應的「功能性花草茶」圖鑑,分享花草茶沖泡方式與飲用指南。
優活健康網 ・ 11 小時前美中海運業之爭 中國商務部:美方歧視損害產業利益
(中央社台北14日電)針對中國造船、海運業遭美國301調查,中國商務部今天說,美方此舉構成歧視性做法,嚴重損害中國相關產業利益。中方立場明確一貫,「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雙方關切的問題。
中央社 ・ 6 小時前防黑心豬腸流竄 北市抽驗366件未檢出過氧化氫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百威食品用工業級過氧化氫漂白豬腸流入4縣市,除重罰、停業、查封庫存,為防誤食,北市衛生局今天說,7日至14日上午10時,累計稽查561家次、抽驗366件豬腸,均未檢出。
中央社 ・ 7 小時前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施工不打烊 明起改從東坑路後門進出
台中市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明天起將進行「園區入口景觀及停車場改善工程」,原位於東關路的出入口、禮堂展場及停車場暫停開放,改由東坑路(大雪山後門)進出,施工期預計將持續至明年12月止。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前身為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0年代東亞地區最大製材廠,過去園區周邊設有紅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情斷小19歲妻!李亞鵬宣布二度離婚:我們一切都好
中國男星李亞鵬過去曾在2005年與王菲結婚,婚後育有一女李嫣,不過兩人於2013年正式離婚,直到2022年李亞鵬宣布與小19歲女友海哈金喜再婚,同年也幸福迎接女兒李夏的誕生,不料三年婚姻仍劃下句點,今
台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摩根資產管理計畫5年內 亞洲資產翻倍至6000億美元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計畫在 5 年內將亞太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擴大一倍至 6,000 億美元,因看好該區域主動型 ETF 和新市場的成長潛力。 該公司亞太區執行長 Dan Watkins 周二 (14 日) 在首爾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再次實現亞太區業務翻倍,長期目
鉅亨網 ・ 7 小時前
事倍功半?吃得健康卻瘦不下來!醫曝關鍵在食材「加工」程度
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讓效果大打折扣。(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摸不到≠沒乳癌!乳房外科名醫揭迷思:出現腫塊、橘皮多已中晚期…40歲開始做1件事,把握99%存活率
「許多女性對乳癌存在迷思:我運動、生活作息正常、什麼都不敢吃、什麼東西都沒摸到…怎麼可能得了乳癌?」北醫乳房醫學中心教授杜世興說,事實上早期乳癌絕大部分沒有症狀,一旦乳房或腋下有明顯硬塊、乳房變形、乳房皮膚潰瘍或橘皮狀變化時,都已是晚期了。杜世興直言,攔阻乳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透過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在乳癌零期揪出癌細胞,掌握99%存活率!
幸福熟齡 ・ 4 小時前
門票15日開賣!樂天桃猿晉台灣大賽發「長輩圖」桃猿張猿瑛驚:什麼時候做的
體育中心/黃崇超報導2025中華職棒台灣大賽「猿象大戰」18日即將在臺北大巨蛋登場,樂天桃猿在季後挑戰賽克服0勝2敗的不利局面,連續拿下3勝闖進台灣大賽,成功上演戲劇性逆襲,氣勢如虹的桃猿軍團,將全力爭取樂天球團史上首座總冠軍,主場門票球團也公布將在15日起開賣,然而昨(13日)晚生死戰賽後桃猿在社群上發出「長輩圖」慶祝吸引網友朝聖,不料卻引來吉祥物「桃猿張猿瑛」驚訝發問「什麼時候做的」。
FTV Sports ・ 6 小時前
為什麼加班越多,工作反而做不完?做到「準時下班」才能提高效率
你平常會準時下班嗎?台灣人天天慣性加班,常常連晚餐都沒時間吃,其實準時下班效率更高。美國微軟高級軟體工程師牛尾剛於《高效偷懶》一書中,運用亞洲人的視角,學習、模仿美國同事的思維模式,分享自己在超大型雲端開發前線學到的「超高效工作法」,幫助讀者輕鬆工作提早下班。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2 小時前
白蘿蔔農藥殘留不合格 知名餐廳、生鮮外送通路都有份
台北市衛生局10/7公布8月份市售蔬果農藥殘留檢驗結果,一共抽驗49件,驗出7件不符規定,其中不乏在知名餐廳和美食外送平台供應的蔬菜,其中還有1件來源商無法提供產品來源證明。 海霸王白蘿蔔來源商
健康2.0 ・ 14 小時前罷免案滿週年謝國樑邀再座談 罷案領銜人:未定案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14日電)基隆市長謝國樑在罷免案投票滿週年之際,透過影片表達將邀請罷免案領銜人戴璟安,再度參加座談會。戴璟安說,目前第2次公民團體座談會還沒有定案,待定案後再向外界說明。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吸入黴菌恐「肺炎、失智」!譚敦慈揭「2致命毒素」:比砒霜還毒
台灣氣候悶熱潮濕,容易孳生黴菌,若長期、大量吸入,恐造成肺炎、失智。家醫科醫師陳柏臣提到,免疫力差的人若吸入黴菌,恐造成「非典型肺炎」,出現乾咳、斷斷續續發燒等症狀,最恐怖的是,黴菌一旦入侵腦部,會產生腦部感染,可能出現失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網路販售高劑量維生素 中市查獲17件違規裁罰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4日電)高劑量維生素屬藥品管理,禁止在電商平台販售。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今天說,自113年至今查獲17件違規案件,多自日本購買高劑量維生素後上架網售,合計裁罰達新台幣54萬元。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小心壞膽固醇狂飆!專家示警「4大地雷」:動脈粥狀恐硬化
日常飲食中,有不少食物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像是五花肉、培根、雞皮等,對此,營養師提醒,若長期攝取過量,可能會悄悄拉高你的血膽固醇,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找上門?中醫揭日常「NG姿勢」是元兇
現代人久坐、滑手機成習慣,肩頸僵硬、腰痠背痛甚至手麻、腳麻的問題幾乎人人都有。許多人四處求診、推拿針灸,症狀卻反覆出現。中醫師賴俊宏提醒,這些痠痛的真正元兇,往往不是年紀或勞損,而是長期累積的「錯誤姿勢」。 賴俊宏強調,「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當姿勢不良導致氣血不順,身體經絡受阻,就容易出現痠、麻、脹、痛等不適。這類問題常非單一部位的毛病,而是整體身體平衡出現失調。 五大常見NG姿勢,你中了幾項?賴俊宏指出,以下幾種日常姿勢最容易誘發痠痛: 1.低頭滑手機、長時間盯螢幕:易導致肩頸痠痛、頭痛與手臂麻木。長期低頭會使肝氣鬱結、氣血不暢。 2.久坐駝背、彎腰打電腦:會造成背痛與腰痠,中醫認為久坐傷脾、氣血不足,筋骨失養。 3.翹腳或盤腿坐太久:導致骨盆歪斜、坐骨神經痛,影響肝經、膽經與膀胱經氣血流通。 4.側躺看手機、躺床追劇:容易脖子歪斜、肩胛痠痛,甚至耗損肝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5.睡姿不良、枕頭高度不對:會讓頸椎受壓、氣血不暢,造成早晨落枕或全身無力。 中醫三大調理方向:疏通經絡、補氣血、日常保健1.中醫治療此類痠痛問題,著重於「整體調理」與「治未病」。常見的三個重點包括: 2.疏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