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被「噤聲文化」綁住了
張歆宜/賦格行動音樂關懷協會理事
我因為工作關係,是一位高鐵的重度使用者。
有時候一週要搭五天,有時一天得從高雄、台中、嘉義一路跑到台北。
我的孩子大約十個月大就開始跟我搭高鐵出差。我哺餵母乳到孩子3.5歲,那段時間他幾乎離不開我。孩子陪著我上車、開會、巡演,從南到北、從白天到夜晚。
高鐵是我育兒路上很重要的旅伴之一,我在車上哺乳、偶爾通電話(孩子可能想找爸爸)、安撫、哄睡。孩子的穩定性讓我有勇氣帶著他走遍各地。當然,也有孩子失控的時候,但我總是遇到理解與包容。我一直很感謝高鐵的服務人員,常常的伸出援手。對我來說,高鐵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讓我能同時是工作者,也是媽媽的移動空間。
我特別記得 2020 年那段 COVID 大爆發的時期。疫情開始後,防疫逐步升級,強制升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
「民眾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及客運時必須全程配戴口罩,違者最高可罰 1 萬 5 千元。」
當時政策條文裡,並沒有特別針對兒童的文字。當時,我女兒還不到兩歲,但我們必須搭乘高鐵。進出車站時,只要沒戴口罩,就不能入站。
那時我常在進月台前與孩子奮戰。孩子出門前戴得好好的,半路卻開始扯口罩、哭鬧。我們既擔心成為「防疫破口」,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我記憶深刻,高鐵人員的反應是體貼而有彈性的。有時,他們會輕聲說:「媽媽,您把孩子的口罩準備好、掛在手上就行,我們知道您有準備。」有時,孩子在閘口鬧情緒,工作人員甚至會從包包裡拿出小貼紙安撫他。
有幾次孩子在車上哭鬧,服務員還主動引導我到哺乳室。在那樣緊張、充滿恐懼的防疫時期,這些小小的善意讓我非常感動。
在疫情這麼困難,每個人都是防疫破口的氛圍裡,制度的推動與後續的修正,是會讓人民感受到溫度的。
防疫期間,口罩令引發的爭議和現在「寧靜車廂」的情況其實很像。
當時也有家長在網路上請命:
「市面上沒有 1 歲以下嬰幼兒適用的口罩。」、
「嬰幼兒戴口罩會窒息。」、「孩子戴不住,一拉就哭。」
這些家長被罵是罵,「恐龍家長不要帶小孩出門,自己開車」、「管不好不要戴的,自己開車」、「你家小孩不戴口罩就是防疫破口」。
社會情緒一度對立。
但政策沒有停留在口水戰裡太久,放任極端兩邊民眾撕裂。不到兩週,衛福部公開承諾會針對兒童口罩問題提出修正。很快地,政府收集各單位反應後,參考國外案例,公告明定:
「2 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無法佩戴口罩者,於咳嗽或打噴嚏時,可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不強制戴口罩。」
那是一個防疫最嚴峻的時刻,但我們感受到的,是制度有人性、公共服務有溫度。
反觀今天的「寧靜車廂」。高鐵在政策推動初期就引起民怨,但至今仍不願修正核心問題。從強制宣傳期,輿論炎上,到現在稍微退讓收掉宣傳牌,但交通部與高鐵都沒有明確的回應或承諾,官方僅不斷強調「政策沒有針對兒童」。
但正因為沒有明文排除兒童,第一線人員面對檢舉時,反而更難處理、更無力辯護。
10 月 14 日的新聞稿中,高鐵甚至表示「九成民眾支持寧靜車廂」,問題只在「宣導不夠好」,所以要繼續推行。但我的同溫層裡,許多家長的展現憤怒感受是:
「高鐵以為撤掉宣傳牌就能平息爭議,但是在真正的合約制度文字完全不願修正,也沒有完整說明政策。全整列車都變成寧靜車廂,沒有親子車廂、沒有彈性區、沒有選擇。」(我的同溫層實在太厚)
我不禁想問:
為什麼3年前在防疫那麼嚴峻的時候,衛福部與高鐵能夠聽見人民的聲音、採納意見,快速調整?如今面對的只是「噪音」與「共乘」的議題,拒絕真實的需求,變得如此僵硬、封閉、沒有彈性?
高鐵是大眾運輸,是公共服務。「寧靜車廂」在各國推行案例是可以選擇的。本來應該是善意的制度,讓想休息的人有空間、讓親子、工作者、通勤族仍能自由呼吸。但現在的高鐵,卻像是被某種「噤聲文化」綁住了,忘記了公共運輸的真正意義是共存與包容。
我真心希望,一個進步的國家與公共治理能再回到那個我記得的樣子。那個會傾聽、會理解、會快速調整的公共政策,不是用禁令去解決人性,而是用智慧去設計制度。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中國人來台旅遊:最好的景色是人 但「待不下去」!原因曝光
骨科權威遭病患猛砍20刀!臟器外露「神經被割斷」血染診間
30歲陽光運動男「探病順便檢查」發現恐怖真相 已長50顆瘤
其他人也在看

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
台灣的災害防救體制在2010年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翻修,原因就在於前一年的莫拉克風災。這場風災對高雄、台東及南投都造成極具破壞性的傷害;特別在高雄,雖然當時的地方政府已接獲中央災變中心的紅色警戒,但從縣府到村長都沒有(無法)執行撤離命令,最後導致小林村遭掩埋的慘劇。有鑑於這種「中央難以指揮,地方無法負責」的亂象,2010年的修法案開宗明義就是以「強化地方政府應負責地方災害防救事項」為宗旨,目的是建立一套「地方主責,中央支援;地方指揮,中央協調」的災害防救體系。
鏡報 ・ 4 小時前
再討厭蔣萬安,也不要無腦貶臺北揚高雄
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兩大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素來受國民矚目。高雄市長時間作為臺北市以外唯一的直轄市,讓高雄市先天隱約具有與臺北分庭抗禮的實力。而自民進謝長廷市長任內開始打起高雄牌以來,北高對抗更成為顯學。
奔騰思潮 ・ 4 小時前
風評:「違法」成慣性,台灣土壤長不出{「公共」的花?
台灣民主傲視全球,奇蹟隨時發生,如果不是傳播學者臉書發文質疑行政院和文化部「裝死」,絕大多數人大概都不知道、不介意「公共電視」任期已屆,就算學者發文,其社群(臉書)觸及率能有多少人?大有疑問;但行政院還是即時發出聲明表示,「積極徵詢中」,徵詢的不只是公共電視,還有中選會。忙著大罷免─裝死的不只公視人事,還有中選會自前總統蔡英文總統各方期期不以為可的爭議聲中,......
風傳媒 ・ 1 小時前
賴總統,助美國人不如先幫臺灣人民!
近日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雖然刻意以低姿態對川普總統釋出許多善意、投其所好,但卻引起國內輿論的譁然。
奔騰思潮 ・ 4 小時前

高鐵寧靜車廂推三周 逾1.7萬件勸導案 執行模式改口頭提醒、柔性引導
台灣高鐵實施「寧靜車廂」措施逾三周,期間逾1.7萬件勸導案。高鐵表示,孩童、嬰幼兒及因疾病影響自主能力旅客,不在勸導範圍,另從即日起,將車安人員採自然互動方式進行勸導,以「口頭提醒」及「柔性引導」為主要勸導方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小時前
駭客自導自演!黃國昌曾推"這條法"!幫脫罪?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中央廣播電台官網遭駭客入侵,被放上中國五星旗,涉案的竟是央廣的吳姓工程師,而他的動機竟是認為央廣的電腦基礎設有漏洞,所以自導自演一場戲,再將資料透露給黃國昌,吳嫌更自爆是「黃國昌的人」,政治工作者周軒就提醒,黃國昌在這個案子可能是重要的證人。
民視 ・ 3 小時前
邵雨薇曝壓力型人格害荷爾蒙失調!經期大亂、全身過敏,6警訊看懂身體在求救
女星邵雨薇日前現身高雄電影節,坦言自己屬於壓力型人格,在拍攝電影《人浮於愛》期間,因為抓不到角色的感覺、累積了不小的壓力,導致她荷爾蒙失調,經期大亂、全身過敏、...
早安健康 ・ 22 小時前
金音獎最強跨界組合!李竺芯、百合花共演 山姆領軍「嘻哈復仇者聯盟」
第16屆金音創作獎即將於11月1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15日揭曉史上最強表演卡司陣容,跨界組合「含金量」爆棚!不僅新科金曲台語歌后李竺芯將與入圍6項、金音獎大熱門的「百合花」樂團首度合作尬聲,打造前所未見的台語音樂火花;金音常勝軍「拍謝少年」也將首登典禮舞台,邀請老搭檔「拚場」共同獻演,兩組台語系音樂人齊聚,預告今年典禮將成為台語新浪潮最強現場。
鏡報 ・ 4 小時前空服員病逝還被追討請假證明 長榮航空致歉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5日電)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離世,傳出公司還傳訊息提醒繳交家庭照顧假證明。長榮航空今天說,在員工住院期間,已協助辦理差假申請作業,此次誤失是因員工對業務不夠熟悉,並向家屬致歉。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獨家/掀「黃國昌後援會」秘密!洪婉臻曝「這些人」都在裡面!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民眾主席黃國昌爭議頻傳,除了爆出疑似「養狗仔」跟拍政府官員,還傳出吸收「駭客」,破解或竊取網路機敏資料,民進台北市議員洪婉臻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獨家爆料,「黃國昌的空軍基地裡,這些人都在內」。
民視 ・ 3 小時前
足球運彩分析》10/16 巴甲米內羅經典賽戰火重燃 米內羅競技主場拚復仇
本週巴甲第28輪,米內羅競技將於明天(16日)早上8點30分在主場迎戰克魯塞羅。米內羅競技本季陷入起伏,目前僅列積分榜第14位,雖仍高於降級區7分,但整體表現不如預期;反觀克魯塞羅暫居第三,卻在近三場聯賽陷入不勝低潮,與榜首帕梅拉斯之間的差距擴大到6分。這場宿敵對決不僅是名譽之戰,也將左右兩隊在收官階段的命運。米內羅競技渴望在主場報首回合0:2落敗之仇,而克魯塞羅則力圖穩住積分榜前三。
Yahoo運動運彩通 ・ 18 小時前
「選舉搞成這樣無聊又無奈!」趙春山談介選疑雲:這點將成國民魁的後遺症
國民主席選舉將於本周六(18日)投票,郝龍斌陣營先前指控遭境外勢力以大量AI造假影片攻擊,挺郝龍斌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也指稱「介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淡江大學陸研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直言,這起事件的後遺症將使未來無論誰當選國民主席,都被認為與中國有關,「這不是我講的,是國民自己講的,這是一個後遺症。」 趙春山感嘆,這......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 10/18實施可變車道
[NOWnews今日新聞]公館圓環拆除以及周邊的公車和行人地下道於上(9)月13日進行拆除和填平工程,羅斯福路與基隆路「正交路型」已於9月29日上午正式啟用,但許多用路人抱怨圓環拆掉後反而造成塞車問題...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喜馬拉雅炸山事件餘波盪漾 蔡國強工作室立案查處、始祖鳥賠償修復、地方幹部遭究責
以爆破創作聞名的中國藝術家蔡國強,上月19日與知名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合作,在喜馬拉雅山脈施放彩色煙火,引發軒然大波,大批網友怒批破壞自然環境且製造汙染。西藏自治區15日發布調查處置情況通報,對蔡國強工作室立案查處,始祖鳥依法賠償及修復,江孜縣多名幹部遭究責。
太報 ・ 13 小時前
男大生繳不出學費墜樓亡 外婆還原辦休學過程悲痛愛孫枉死
台中朝陽科技大學李姓大二男學生,因父母失蹤,從小由外公外婆養大,家境清寒想要休學先當兵,工作賺錢養家,上個月底到校申辦休學,卻因繳不出1/3學費(約1萬8千多元)而無法休學,返家後悶悶不樂離家,隔天墜樓後身亡;校方事後要在李生葬禮頒發榮譽畢業證書,也說學費能申請補助,不過外公外婆拒收,痛心說,實在太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感冒亂吃藥恐害命!藥師點名「這2種藥」常被誤用 還可能成癮
常見民眾誤把感冒糖漿當水喝,打開瓶蓋就一次喝光光或一天喝好幾瓶,喝完後精神變好,就以為藥效發揮了。 感冒糖漿這成分 長期大量服用恐會成癮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彥儒藥師特別提醒,這是因為感冒糖漿中的解鼻充血劑及中樞神經興奮劑會讓人有興奮感,而有些感冒糖漿含鴉片類的止咳成分,如可待因,長期大量服用恐會成癮,影響健康。正確用法為每次8-15ml,一天3-4次(以藥品標示為準),每瓶糖漿不是一次的用量,切勿過量。 此外,有民眾將抗生素當消炎藥用,黃彥儒指出,抗生素是藉由殺死細菌來減輕感染部位的發炎反應,而感冒是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不是細菌引起,所以感冒不需要優先使用抗生素。 依照仿單建議服藥 安全有保障 黃彥儒提醒,感冒時若症狀多樣,如發燒、鼻塞、流鼻水、有痰時,可向藥師諮詢,選用綜合感冒藥品,照外盒及仿單(藥品說明書)建議劑量來服用;若只有特定症狀可選用個別症狀緩解藥品。食藥署也強調,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不要混用多種藥品,以免重複用藥傷肝腎,若不知如何選用感冒藥品,建議向社區藥局藥師諮詢。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感冒藥一定要吃完嗎?耳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上路幾分鐘出事!客運疑電路起火 20名乘客逃生不及被燒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執政立委普里(Mahant Pratap Puri)指出,客運有35至50名乘客,當時剛要從賈伊薩梅爾(Jaisalmer)前往焦特布爾(Jodhpur),車才開幾分鐘就出事,「乘客沒有時間下車,因為火勢迅速蔓延。」據悉,當局在客運上找到19名乘客的遺體,另一人在前往醫院的...
CTWANT ・ 3 小時前
YouTube清晨全球大當機 網路哀鴻遍野
影音串流平台YouTube台北時間今(16日)上午發生全球大當機,許多網友發現無法正常播放影片,甚至出現錯誤訊息,哀鴻遍野,目前陸續恢復,但YouTube官方尚未正式回應。 全球月活躍用戶數超過
中廣新聞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