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大雨濕氣纏身!中醫教你10招除濕祕方 運動、飲食、泡腳都有效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最近台灣各地連日大雨,空氣濕度飆高,不僅衣服難乾、牆壁發霉,就連身體也容易「濕答答」。中醫認為,外濕久滯,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引發疲倦、水腫、頭重、關節痠痛等症狀。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提醒,屋子濕氣重可以開除濕機,但身體濕氣重就得靠「內外兼治」,透過運動、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幫助身體代謝水分、驅除濕氣。
中醫師許禎育說,中醫醫治除濕主要治療三大方向,第一是幫助身體發汗;第二是健脾,因為脾主運化,是幫助水分代謝的重要器官;第三則是利小便,讓水分排除正常。
適當運動,有助發汗
運動可以幫助排汗,是夏季除濕寒的好利器。可知道流汗之後,皮膚溫度平均可以降約4℃左右,所以經常流汗的人,通常也比較不會怕熱;相反的,汗流得少的人,不僅怕熱,濕氣也重。
許禎育特別提醒,若想透過運動幫助發汗,建議微微出汗即可,因為適度的流汗有助陽氣的升發,但汗流浹背、大汗淋漓反而就傷身了,除了容易流失電解質外,因毛細孔打開,一不小心吹到冷風,寒邪就入骨了,很容易感冒。建議夏天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不那麼熱的時候做點有氧運動、健走、瑜伽、太極等有點喘,微微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增強水分代謝。
2、適當補充發汗的食材
一些溫熱的食物,有助身體的發汗除濕。譬如熱辣辣的薑湯,最適合不小心淋雨過後,祛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又或者不小心受寒時,用熱水沖幾段蔥白,去除寒氣。但醫師提醒,體質燥熱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3、泡腳
可利用40℃的溫水泡腳,加速血液循環,幫助身體發汗、去濕氣,若能加幾片紫蘇葉或是霍香,去濕效果更好。
4、不吃燒烤炸辣、重口味
脾胃攸關營養與水分代謝,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如果吃得太鹹,鈉攝取過多,容易水腫,加重濕氣聚集;而不易消化的燒烤炸辣等食物,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不利脾胃健康。5、避免喝冷飲、冰品
中醫認為,生冷的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譬如西瓜、苦瓜、白菜等,會使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連帶影響脾的運化。英國一篇研究就指出,長期喝冰水,會使身體運作功能會減緩15 %,阻礙脾胃化濕的能力。
特別是運動後,很多人喜歡喝大口冰水,這個壞習慣最容易導致濕痰的體質,應該改喝溫開水,因為溫開水可以溫暖內臟,當內臟溫度升高1℃,基礎代謝率也跟著提高10至20%,有助促進體內循環、幫助消水腫、排廢物。另外,夏天游完泳,也別忘了喝杯溫水,抵禦濕氣的入侵。
6、不吃甜食
「甘入脾」,適量攝取味甘的食物能為腸胃帶來能量,幫助消化吸收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但是,如果吃多甜食,會使脾胃功能異常,運化能力不好,久了就形成痰濕、痰濁,誘發呼吸道等問題。
7、喝些綠豆湯
針對體內濕氣重的民眾,許禎育建議不妨喝些具有除濕、清熱、消腫的「綠豆薏仁湯」(這裡說的薏仁是傳統薏仁,而不是珍珠燕麥),各食材以一比一的比例熬煮,依個人口味加些冰糖。
8、喝荷葉茶
針對火氣大、早上起來眼屎很多等症狀,許禎育建議煮荷葉茶,可依個人喜好加點冰糖,或加決明子、金銀花各5克,以達祛濕、清熱、利尿、消暑之效。
9、吃些山藥薏仁芡實粥
將薏仁、芡實、山藥去皮切塊洗淨後,與小米或白米以滾水烹煮成粥,視個人口味增減即可,有助養脾胃,達到去濕的作用;針對氣比較不足的人,可以加點枸杞、紅棗。
10、喝紅豆薏仁湯
薏仁和紅豆二者一起熬湯喝,有助清除體內濕氣。這個食療方除了最基本的兩味食材,還可以有些變化,譬如體質偏寒的民眾,可加點溫補的桂圓、紅棗等;失眠的人可以加點蓮子或百合,有助安神;痛經的女性,可以去掉薏仁,加薑片、紅棗、黑糖等,緩解疼痛。
(記者陳大樂、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台北連日大雨濕氣重 中醫提醒:濕邪易困身 12症狀警示體內「太濕」
.下大雨鞋襪濕爆!「5個速乾妙招」曝:灑點鹽也有用 吹風機別開熱風
其他人也在看

「慢性肺阻塞」列名10大死因 中醫脾肺腎全面齊治
「慢性肺阻塞」(簡稱:COPD)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造成近5000人死亡。除了使用西藥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去痰藥之外,天寶中醫診所院長陳霖光醫師近日診治數名慢性肺阻塞患者,強調脾肺腎等3個臟腑密不可分,除了一般治肺中藥外,再加參補脾,五味子與熟地黃滋腎,整體治療,效果更好更全面,黃姓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你天天在吃?醫點名「5類食物」以為健康卻害血糖爆衝 全麥吐司、三明治都中招
隨著現代生活步步加速,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家對血糖的管理也日益重視。然而,許多你以為的健康選擇,實際上可能是讓血糖直線飆升的「隱藏版殺手」!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一直打著「健康」旗號的食物,給迷惑了呢?你知不知道,很多的食物是健康的,人為之後,卻已經不是你想象的健康了,你們知道嗎? 1、「無糖」的陷阱無糖果茶/果咖/果味奶等,許多人以為,只要飲料標榜「無糖」,就能安心大口喝。你或許會想,水果打成果汁,不就是從固態變成了液態嗎?成分應該沒變吧?重症醫師黃軒指出,當水果被榨成果汁,尤其是濾掉了果渣的純果汁,大量的膳食纖維就被移除了,而果糖和葡萄糖等天然糖分卻被濃縮。這讓果汁在進入身體後,消化吸收的速度遠遠快於直接吃完整的水果,血糖自然就會瞬間飆升。簡而言之,一份去渣的果汁,就像是一份帶著點維生素的「糖水」、準備好使你身邊內的血糖、快速上升! ▲科學研究這麼說多項國際研究,都對比了完整水果與其果汁對血糖反應的差異,結果一致表示,完整水果(一顆水果),由於保留了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減緩糖分的吸收,使血糖波動更加平穩。相反,果汁則會導致更快速、更劇烈的血糖升高。 所以,下次點飲料時,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火腿惜敗無緣日本一 新庄剛志樂觀展望來年笑喊:香檳取消費我出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昨(10/20)以1:2不敵軟銀鷹,無緣完成「讓3追4」勇闖日本一壯舉,不過火腿監督「BIG BOSS」新庄剛志已滿足,賽後受訪樂觀展望來年。
FTV Sports ・ 1 天前
「黃烷-3-醇」能降血壓!巧克力、茶、蘋果都含有這成分
在當前全球健康意識增強的背景下,人們對於自然食材在健康維護中的作用愈發重視。近期,英國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茶、巧克力、蘋果和葡萄這些日常食物中所含的黃烷-3-醇,對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18歲少年膝蓋痛以為缺鈣!檢查後「截肢保命」 醫曝4症狀快就醫
一名18歲少年長期膝蓋痛,只要一走路就不舒服,原以為只是成長痛或是缺鈣,豈料一個月後病情急速惡化,送醫後被診斷出骨癌,最終還得「截肢」保命。對此,醫師呼籲青少年若出現4大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鏡報 ・ 12 小時前
夜間戶外運動更「傷心」! 醫:夜間空污濃度比想像高
35歲的張先生每晚9點下班後都會沿著路街慢跑1小時,持續半年後開始感到胸悶、呼吸不順,就醫檢查發現肺功能下降,醫師詢問才發現問題出在夜跑時段。許多人選擇夜間運動,認為氣溫涼爽、時間充裕,卻不知這個時段可能讓肺部承受更大負擔。因為夜晚並非運動好時機,空氣污染物在此時濃度往往最高。
NOW健康 ・ 11 小時前
年邁體衰肌肉流失 多蔬果改善衰弱症
年紀越來越大,總覺得沒精神,伴隨著胃口不好、體重減輕,經常疲勞,這些可能都是罹患衰弱症的警訊,因為在65歲之後,身體肌肉逐漸流失,身體逐漸退化,過往民眾的想法,都是要補充足夠飲食,如蛋白質,搭配多...
大愛電視 ・ 9 小時前
5566全員當兵被封典範!王少偉曝當年「入伍關鍵原因」喊話閃兵男星
昨(21日)閃兵風波展開第三波掃蕩行動,陳柏霖、修杰楷、Energy書偉、坤達、棒棒堂小杰皆在名單內,有網友挖出天團5566全員當兵,今日王少偉和董月花(董至成)、琳妲出席銀髮實境節目開播記者會,被問及相關問題,他坦言5566出道的時候,成員的年齡都比較大,早就都已經當兵完,年紀最小的許孟哲則是合約到期才去當兵,因此都沒有兵役問題。
鏡報 ・ 9 小時前
無糖卻更毒!研究揭「它」增加心梗、中風風險
由於添加糖會危害健康,許多人轉而使用人工甜味劑,但今年5月出版的一篇研究發現,廣泛使用於食品與飲料中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Aspartame) 可能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心臟病與中風。研究團隊發現,這是因為阿斯巴甜與胰島素的分泌反應,及免疫系統的發炎訊號有密切關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到醫院血壓就飆高?醫曝「白袍高血壓」警訊 有3症狀要小心:恐損害器官
看到穿著白袍的醫師血壓就飆高?一名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往書田診所就診,測量血壓值為170/100 mmHg,休息5分鐘再量,血壓更升到180/108 mmHg。根據患者自述,數月前因血壓偏高,服用了兩藥物,之後常感頭暈無力,此時在家量測血壓又發現血偏低106/62 mmHg(正常血壓值120/80 mmHg),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什麼是「......
風傳媒 ・ 7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入秋轉涼!中醫籲潤肺滋陰 橘子緩乾咳、蘋果可補氣
秋季氣候轉涼且乾燥,中醫養生觀點認為,這個季節屬「燥」,容易導致肺部受損、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及便秘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秋季常見的身體不適,選擇適合的當令水果可以達到養肺、潤燥、滋陰的效果,進而維持身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爆紅睡前「倒掛運動」是什麼?越躺臉越小越緊致、還能伸展肩頸防駝背,改善體態又助眠 | ELLE
社群爆紅的「倒掛運動」,躺在床上就能做!只要十分鐘,就能舒緩肩頸酸痛、改善駝背與姿勢不良,還能緊緻瘦小臉、提升紅潤好氣色,搭配2招變化式更有感
Elle ・ 2 天前
吃稀飯等於喝糖水?農糧署結合中醫與營養學澄清 這樣吃粥更健康又有飽足感
現代人為了追求健康,在飲食上往往會多加留意,特別對「糖」的攝取尤為注意,有不少人認為吃稀飯等於喝糖水,沒營養還讓血糖上升快。對此,農糧署昨(21日)在臉書澄清,認為這樣的說法太過簡化,並引用中醫典籍和現代營養學,肯定稀飯與米湯的價值,是能養胃復元,提供基本營養的食品。
鏡報 ・ 9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6 小時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 天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排骨飯打開秒蓋回!非洲豬瘟爆台中 民眾怕中毒?專家說重話了
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