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選址中意哪裡? 龔明鑫喊「不公開」原因曝光
傳言輝達中意北士科T17、T18設廠,但因新壽及北市合約問題而延宕,國民立委謝衣鳯今(13)日詢問經濟部長龔明鑫,輝達進駐北士科是否破局?對此,龔明鑫否認並回應,具體進度要看北市府和新壽談判結果。至於輝達選址有其期待條件,經濟部陸續盤點中,以符合輝達的期待條件,但輝達也有請求這些條件不要對外公開。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農業部、經濟部報告丹娜絲風災及726豪雨災後重建進度,會中,國民立委謝衣鳯關心輝達進駐北士科T17、T18是否破局,土地盤點是否也有考量彰化?
龔明鑫否認輝達投資案已破局,他表示,具體進度要看北市府跟新壽談判結果,現在北市府已經發函給新壽。對於盤點狀況,他坦言,輝達還是有他期待的條件,經濟部可根據輝達的條件去盤點、提供參考。謝衣鳯追問有哪些條件?龔明鑫則表示,輝達有強調條件不要對外公開。
謝衣鳯提到,對美關稅談判中,美國期待未來3奈米以下先前晶片有40%或50%在美生產。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強調,晶片不會五五分,那是六四分,或七三分嗎?
龔明鑫表示,由於美國對先進晶片具體需求量有多大,迄今也未知。因此,無法確定晶片是五五、六四、七三分;只確定台積電有11座新廠在台灣興建,其中台中有4座,高雄有5座或6座,還有竹科,都是最先進製程。
龔明鑫說明,相對於台積電宣布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要蓋6座晶圓廠。台灣量產的時程都比美國快又多,美國2廠明年才開始量廠,2028年3廠才開始量產,但台灣設廠進程很快,高雄廠已要開始量產了。
另外,謝衣鳯也關切,經濟部和電電公會合作,赴海外設科學園區一事,恐造成科學園區外移。龔明鑫回應,這不是科學園區外移,是台灣科園區成功經驗的分享,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是力量延伸,不是外移;而業者海外設廠布局成功,也是充實國內母公司能量。
龔明鑫也說,業者赴海外投資,一定金額以上也要送投審司審查,有經濟部把關。
(封面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要北士科T17、T18!李四川提解方:明發函新壽「共同合意終止契約」
輝達台灣總部原計劃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卻因北市府以「新新併」為由要與新壽解約而面臨變數。台北市政府今(1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北士科地上權轉移案」。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明(13日)他會代表台北市政府正式要求新壽共同合意終止契約,並透露輝達要T17、T18方案就是市政府能夠合意解約,回到台北市政府後,直接轉移設定給輝達,這是輝達最喜歡的方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保險匯率波動會計公允表達 彭金隆:年底前出爐
壽險每年有龐大匯損遭立委質疑,為何國發會有兆元投資,但壽險資金卻一直外流且連年匯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匯兌成本對應會有損益,那只是工具的成本,不是最終的損益,另外,保險公司需要的是固定收益,特別是公司債,台灣的債券市場規模相對小,然而,保險公司要花很多的避險成本避帳上波動,現在在研議保險業財務會計公允表達,預計年底出爐,也會公開說明。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美中關稅戰再起,指數回測10日均線有守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股上週五道瓊下跌1.9%、S&P500下跌2.71%、Nasdaq下跌3.56%、費城半導體下跌6.32%。台股休市、川習會前夕,中國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美國總統川普以加徵100%新關稅反制,不過從內容來看,都互相給予空間,帶動美國盤後指數出現明顯的反彈走勢,而重災區在加密貨幣,史詩級爆倉金額高達192億美元。德國股市下跌1.5%、法國股市下跌1.53%。日本股市休市一天,目前在歷史高位,雖然該來的跑不掉,不過短期應仍可維持在多頭軌道,韓國股市回測5日均線,型態目前仍維持多方。中國上證指數高檔震盪,約在20日均線附近,香港恆生指數跌破60日均線。美元指數約在99附近,新台幣回貶至30.6,日圓回在152,是要留意的地方。加權指數受到美國股市影響而開低,不過隨著盤後期貨盤震盪收斂,終場下跌378.5點、1.39%,收在26923.42點,成交量為5839.69億元,盤中回測10日均線,不過收盤呈現紅K棒,日KD指標開口收斂至近乎交叉,周KD指標依舊高檔鈍化,日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減少。觀察美國股市在修正過後的反彈力道,台股則是觀察量價關係,若未見失控,仍具延續攻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LG電子第三季營運獲利6,889億韓元,年減8.4%,高於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韓國科技商LG電子週一發佈業績報告,結果當季營運獲利較去年同期萎縮。根據財報,LG電子第三季營運獲利為6,889億韓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6,409.9億韓元。當季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4%,為21.88兆韓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21.67兆韓元。LG電子第三季營運獲利表現仍高於市場分析師預期。分析認為,第三季業績高於市場預期主要得益於生活家電部門和汽車電子部門表現強勁,但仍舊受到美國關稅措施、公司實施彈性退休等因素影響。韓國當地時間15:19,LG電子(066570 KS)股價上漲2.41%,報80,900韓元。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本業、轉投資、匯率正向加持!南亞Q3 EPS 0.41元 近八季來新高
南亞(1303)受惠IC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產品利益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獲利穩定,且轉投資公司南亞科及台塑化第三季營運轉虧為盈,加上匯率走穩,自結稅後盈餘32.6億元,EPS 0.41元,為近八季來新高。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機械公會:匯率影響工具機出口 程度大於關稅變數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5年10月13日電)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下午公布9月機械出口值26.47億美元,年成長9.4%,已連續8個月呈現成長,以新台幣計算9月出口值年成長收斂至3.9%。機械公會指出,相對美國關稅影響,新台幣匯率影響程度更為重要。機械公會分析,新台幣兌美元從2021年以來的貶值幅度,遠不如競爭對手日本的日圓,導致以往台灣設備售價較日本低2成至3成的價格差距完全消失,尤其對工具機出口影響更為明顯,是造成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重要因素。機械公會公布台灣9月機械出口值26.47億美元,較2024年9月出口24.2億美元,成長9.4%。若以新台幣計算804.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公會分析,9月機械出口持續成長,已連續8個月正成長,不過數據統計顯示,工具機9月出口金額僅1.7億美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成長5%,主要是去年基期較低,目前出口金額仍較過往為低,工具機產業目前仍受到全球不確定因素影響,市場訂單保守。觀察工具機外銷美國變化,機械公會指出,工具機出口美國受到對等關稅影響,初期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企業提早出貨因應,5月台灣工具機對美國出口成長17.1%,6
中央社財經 ・ 15 小時前韓美關稅協議 韓外長:正在討論新方案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3日專電)韓國與美國就關稅談判因韓國承諾的投資方式而遲遲未能達成共識,韓國外交部長趙顯今天表示,美方已提出新的替代方案,正就此進行檢討。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美加徵100%關稅!沈富雄曝1事:我們也受害
[NOWnews今日新聞]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中國大陸商務部9日宣布,將對稀土相關技術及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隨後也強硬回擊,宣告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大陸商品徵收100%關稅。此舉震撼全球市...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輝達進駐T1718 新壽合意解約分手費多少?蔣萬安說話了
輝達進駐T17、T18,北市府今已正式發公文給新壽共同合意終止契約協商。市長蔣萬安今天被問及分手費,輝達是否會來幫忙,補...
聯合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出國旅遊注意!他在日本突收陌生人「1萬日圓轉帳」以為是小確幸,警揭恐怖後果…使用行動支付要注意什麼
出國旅遊使用行動支付要注意了!日本社群近期再度討論一起事件,有網友分享,走在路上突然收到陌生人用電子支付PayPay轉了一筆1萬日圓(約新台幣2000元)到自己的帳戶。這可不是善心人士大撒錢的舉動,更可能的是「強押借貸」陷阱,日本警方也示警,若遇到類似情況,立刻聯繫銀行或支付平台確認,是否為強制貸款,還是誤入帳戶。網紅「魚漿夫婦」也發文提醒,PayPay預設功能為「自動收款」,建議務必要關閉這個功能,改成「僅接收經確認的匯款」比較保險。
今周刊 ・ 15 小時前人民幣中間價週一升至7.1009,顯示中國不再以匯率作為關稅工具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再次面對高額關稅威脅之際,人民幣沒有像此前兩次下跌,而是在中間價的引導下走強,這或許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已經不再是中國因應關稅戰的武器。在週末川普威脅對中國加徵100%的關稅後,週一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強至7.1009元人民幣,為去年11月以來新高,且強於市場分析師預期。境內外人民幣週一也雙雙上漲。這與過去兩次關稅戰明顯不同。在今年4月初川普公佈中國的對等關稅,並不斷升級至145%之際,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兩週時間貶值約0.5%至7.2133元人民幣,帶動在岸人民幣跌至7.35弱方的2007年新低。而在更早的第一輪貿易戰期間,人民幣兌美元更是從2018年的6.3附近跌至2019年的7.18一線,而中間價則漸進引導了這種走勢,以減輕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這次人民幣匯率的不同表現,一方面中國有別的更有效的武器來因應貿易摩擦升級,另一方面,基本穩定的貨幣對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計價和結算的雄心非常重要。這表明人民幣匯率當前可能獲得更多支持,而不是作為促進已經非常強勁的出口的工具。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川普100%關稅報復稀土管制 近半年美中波折一覽
(中央社華盛頓/北京2025年10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北京9日收緊稀土出口,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祭出100%關稅報復。過去5個多月美中雖大致關稅休兵,但相互施加非關稅壁壘的舉措不斷。以下為相關時間軸。--2025年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對產地是中國、卻從東南亞銷往美國的太陽能電池加徵高額關稅。--2025年5月12日:經美中經貿高層5月9日到12日在瑞士談判後,雙方達成關稅休兵90天,互相將對等關稅降至10%;中國銷美商品因疊加20%芬太尼關稅,被美加徵的稅率為30%,而中方對美農產品等的反制措施亦未取消。--2025年5月13日:美國商務部警告美國企業勿用中國製造的積體電路(IC),包括特定的華為Ascend晶片。--2025年5月28日:美國國務院表示將開始「積極」撤銷中國留學生的簽證。--2025年5月29日: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商務部命令企業停止向中國出口關鍵晶片材料與軟體。--2025年6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後首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習近平歡迎川普訪中,川普則說美方「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2025年6月11日:美中經貿高層繼5月達成關稅休兵後,6月9
中央社財經 ・ 16 小時前
小米SU7電動車再傳車門打不開燒死駕駛 中媒不提車輛品牌「若是特斯拉早上大字報」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週一(10/13)凌晨發生一輛電動車自撞起火的嚴重事故,雖然民眾嘗試營救,但因無法打開車門,駕駛受困車內罹難身亡。中國媒體最初報導時,避而不提車輛品牌型號,但多名網友上傳的影片顯示,這輛車正是今年3月才傳出起火導致三名女大生燒死的小米SU7電動車。
太報 ・ 15 小時前
秦慧珠:新壽解約金誰付? 蔣萬安:輝達願承受該承受的部分
台北市政府發文新光人壽(新壽)希望對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合意解約,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汪志冰、曾獻瑩今(13)天在議會關心,解約的金額市府給?還是輝達給?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輝達有表達願意承受該承受的部分,等新壽提出條件後,三方協商。秦慧珠表示,在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卡關後,市府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失守1430!韓元貶至5個月新低 當局罕見口頭干預
韓元近期波動加劇,引發韓國當局罕見地進行口頭干預,表示正在密切關注韓元的單邊走勢。發出該警告之前,韓元對美元匯率 13 日盤中貶破 1430 韓元,創近 5 個月來新低。 根據韓國財政部和央行聯合發送的文字簡訊,由於國內外因素的影響,韓元近期波動加劇,韓國外匯管理部門正密切關注
鉅亨網 ・ 17 小時前
北市府出手留輝達,與新壽解約程序啟動,北士科房價添動能
輝達(NVIDIA)在台灣設立總部一案卡關多時迎來轉機。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 10 月 12 日表示,市府將於 13 日正式發函給新光人壽,啟動「共同合意終止契約」程序
蘋果仁 ・ 16 小時前
輝達進駐北士科卡關?苗博雅分析「T17/T18地上權合約」非圖利罪...點出「關鍵做法」:讓輝達與新壽自行處理分手費、市府不該介入
苗博雅表示,議會當然歡迎輝達進駐,而北市府的關鍵做法是要讓輝達、新壽自己處理分手費問題,「市府不該介入」...
放言 Fount Media ・ 17 小時前瑞銀估,輝達明年CoWoS晶圓需求達67.8萬片,年增近四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瑞銀發表最新研究報告預估,在Blackwell、Blackwell Ultra與Rubin等新架構推動下,輝達(Nvidia,美股代碼NVDA)2026年對CoWoS先進封裝晶圓的需求將達67.8萬片,較今年成長近40%;同時預計至2026年,輝達GPU總產量可望達到約740萬片,對上游封裝、載板與關鍵材料的拉貨動能持續增強。CoWoS作為AI加速器關鍵封裝節點,對算力密度、頻寬與能效具決定性影響。隨輝達新平台量產節奏推進,供應鏈有望受惠於產能爬坡與良率提升;不過,短期仍需留意載板交期、製程瓶頸與高頻測試產能的協同,避免成為整機出貨的約束環節。資本動態方面,10月8日至10日期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以分散交易方式減持22.5萬股,平均價約190.2美元、套現約4,280萬美元;在此之前的10月1日至7日,他以每日7.5萬股的節奏連續五個交易日減持,成交均價區間介於186.8至191.5美元,合計套現逾7,024萬美元。兩波合計,10月以來減持已逾30筆、總量約60萬股,對應套現規模突破1.13億美元。即便如此,截至10月10日黃仁勳仍持有約7,056萬股,以當日收盤價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
若輝達跑了誰負責?簡舒培轟新壽想套利百億 罪魁禍首是柯文哲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暱稱「AI教父」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久前宣布,將讓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兩塊精華地,引發外界熱議。但如今,卻傳出「地上權轉讓」卡關,目前的持有者新光人壽,盼北市府修改契約、使其能直接轉讓輝達;市府則擔憂,若貿然修約,恐有圖利新光嫌疑。對此,民進北市議員簡舒培今(13)日怒批,新壽如今可拿一塊賤租得來、至今還在養草的空地,要求套利百億,罪魁禍首就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
民視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