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雖然感染HPV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因此,能夠確實預防HPV感染、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並早期接受治療就格外重要。
吳昭軍署長表示,預防子宮頸癌有三道防線。首先是安全的性行為,HPV大部分經由性接觸傳染,全程使用保險套可大幅減少感染HPV的機率,進而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第二道防線是接種HPV疫苗。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上市3款HPV疫苗,皆可預防第16、18型HPV感染所引起的子宮頸癌。吳署長強調,由於疫苗只能預防約7成的子宮頸癌發生,因此接種後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已有性經驗的婦女也可接種疫苗,但無法預防已感染HPV型別所引起的疾病。
第三道防線則是定期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國際公認可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檢查,吳署長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有異常,請儘速就醫;即使抹片檢查結果正常,若有任何異狀時仍應儘速就醫。
子宮頸癌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或疼痛,需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經診斷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就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只要發現得早,並及時接受治療,治癒率隨之提升。
國民健康署指出,早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但到了第4期則降至2成,因此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極為重要。蔡璧名教授的故事也提醒大眾,面對癌症,除了醫療處置外,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情緒管理同樣是康復的關鍵。
延伸閱讀
外送員納保誰來買單?「保障變漲價」民眾怒酸:好康全他們的!
染疫養豬場28頭豬流向三縣市 農業部:不是病死豬
蔡小虎《唱歌給你聽》飆金曲 曝昔「沒當演員」原因
其他人也在看

蔡依林淚謝蔡璧名「打開視野」!不捨離世訴心聲:黑暗困頓時停泊的港口
台大中文系教授、知名作家、養生名家蔡璧名21日過世,享壽60歲,令人遺憾。蔡璧名生前名著《正是時候讀莊子》,天后蔡依林讀過也相當喜愛;老師離世消息傳出後,蔡依林透過IG限動發文追憶老師,提到此書是讓她打開視野的重要作品,「成了我黑暗困頓時刻,最常停泊的港口」。
鏡報 ・ 10 小時前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傳病逝!校方證實了 享壽60歲
印刻出版社長初安民於今日下午在臉書發文稱,「蔡璧名教授辭世,遺憾、驚訝、不捨」。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胡川安也表示,「蔡璧名教授(1965~2025),感謝您留下的著作和思想」。台大中文系則在官網發表公告,「本系教授蔡璧名先生慟於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十月廿一日逝世,...
CTWANT ・ 1 天前
乳癌惡化擴散淋巴!51歲女星苦撐「第8次化療」續命 最新病況曝光
50歲港星吳文忻(現名吳忻熹)去年乳癌再度復發並惡化到第四期,堅強的她也積極對抗癌症,並表示要跟「癌症共存」深信有天會好轉。她日前迎來51歲生日之喜,她形容這是「重生」的新起點,並分享抗癌點滴透露已進行到第8次化療,但最怕被問「還要多久時間?」令人心疼不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作家小彤患胰臟癌「成功拆掉人工血管」 結婚22周年告白老公
兩性作家小彤2024年罹患胰臟癌,堅強抗癌,將於本月底迎接與丈夫結婚22週年「青銅婚」紀念日。原本夫妻倆計畫參加郵輪旅遊,卻因為她近兩個月數度莫名發燒,擔心在船上會有突發狀況,需要用到直升機救援,因而作罷。好消息是,小彤右肩化療所用的人工血管即將拆除,意味著右臂可恢復正常運作,也能重拾年少的芭蕾夢。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曾拜師學太極!盧廣仲慟悼蔡璧名辭世:老師謝謝您
養生名家、作家蔡璧名傳出離世消息,台大中文系昨(22)日發布訃告,證實蔡璧名於21日過世,享壽60歲,曾向她拜師學太極的盧廣仲,得知噩耗後不捨在社群吐露心聲,悲泣說「老師 謝謝你」!
鏡報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2 天前
台灣癌症頭號殺手「沒抽菸也罹肺癌」 醫師點名3類人籲定期篩檢防治
近來不少名人因肺腺癌驟逝,引發社會對「最沉默癌王」關注。根據衛福部資料,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癌症)連續43年居首,其中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是主要癌症死因前3名。而肺腺癌又是肺癌中最常見類型,患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台中爆非洲豬瘟!醫直指「可怕不在生病」:它會毀掉整個產業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台灣苦守7年防線破功,但該養豬場於10日就出現豬隻死亡,台中市動保處14日到場時卻未做任何採檢,直到20日再接通報才採檢送驗。這起案件引發全國關注,醫師蘇怡寧發文指出,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但它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 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屬於Asfarviridae科的DNA病毒,這種病毒只感染家豬與野豬,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能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 蘇怡寧呼籲大家不必太恐慌,畢竟這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不管你碰到豬隻豬肉或病毒,都不會被傳染。世界衛生組織也再三強調,這不是人會得的病。 蘇怡寧強調,非洲豬瘟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一旦爆發,豬要被撲殺,肉價上漲,農民心碎,民眾恐慌,餐桌上的滷肉飯也變貴。「它不會傷人,卻會傷生活」。 蘇怡寧表示,現在台灣真的出事了,有疑似感染的豬場被通報,非洲豬瘟不再遙遠,它已經在我們的土地上出現,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阻絕擴散,設防疫區、管制豬隻移動、全面消毒、禁止廚餘餵
新頭殼 ・ 1 天前
《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辭世 享壽60歲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22日發布訃告,悼念該系教授、知名作家蔡璧名於21日辭世,享年60歲。蔡璧名被譽為莊子研究領域的權威,著有《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等深受兩岸讀者喜愛的著作,蔡教授曾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貧窮限制想像!印尼外傭辭職「全家擔心她被詐騙」 真相竟是富家千金嫁機師
許多台灣人忙於工作,擔心無法照顧家中長輩或維持環境清潔,因此都會聘請外籍看護幫忙照護長輩、打掃住處。就有一名網友透露,他家聘僱的印尼外傭近日打算辭職、返鄉準備結婚,一家人原以為外傭碰到愛情詐騙,沒想到對方未婚夫竟是機師,家裡還有農場與咖啡園,讓他直呼:「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像!」
鏡報 ・ 4 小時前美中對抗升級!白宮擬祭關鍵軟體出口限令 科技業警戒
美中對抗升級,為報復北京稀土限令,川普政府考慮限制大陸採購「關鍵軟體」做為反制,範圍可能涵蓋醫療設備、噴射發動機和筆電,...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2 小時前
超加工食品恐縮短壽命!研究揭全球健康風險
那些甜甜圈、蛋糕和即食食品可能滿足味蕾,但其健康代價卻不容忽視。雖然超加工食品(UPF)方便美味,但研究顯示,它們與嚴重健康風險密切相關,甚至可能縮短預期壽命。最近一項跨國研究利用八個國家的食物消費數據,建立模型評估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全因死亡風險的關聯。研究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結果令人擔憂:在哥倫比亞等國家,UPF佔總熱量攝取的15%,而美國則高達50%以上。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較低的國家,死亡風險增加約4%;而在攝取量最高的國家,如美國,死亡風險飆升至近14%。首席研究員尼爾森指出,2018年美國約有12.4萬人因過量食用UPF而過早死亡。研究共同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蒙泰羅補充:30至69歲成年人每多攝取10% UPF的總熱量,過早死亡風險就增加近3%。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首次提供超加工食品攝取與全因死亡率存在線性劑量反應關係的證據。研究團隊呼籲全球採取緊急行動,制定政策以抑制UPF消費,尤其在中低收入國家,其消費量正快速增加,未來可能帶來更大的健康負擔。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低卡、零熱量食物吃多也沒關係? 專家揭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破解白內障常見迷思!眼科醫曝治療時機 選人工水晶體考量「這些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隨著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白內障已成為影響國人視力健康的重大隱憂。眼科診所林丕容總院長指出,目前台灣55歲以上、屬於白內障好發族群的人口已高達800多萬人,佔總人口近35%,其中約有7至8成的白內障患者需要治療。科技進步使得3C產品使用頻率增加,白內障發生率也隨之提高;所幸醫學技術同步發展,手術精準度、安全性皆逐步提升,人工水晶體的選項也越來越多元,不同視力問題的患者都有機會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案,重新獲得遠、中、近的清晰視力,擺脫對眼鏡的依賴、提升晚年生活品質。 眼科醫破解白內障手術迷思 及早治療才是關鍵 眼科診所王甯加院長表示,白內障手術現在已非常普及,但民眾對於手術仍存有迷思與疑慮,例如認為「太早開不好,要等熟一點再處理」,甚至有患者因為自己年紀大而選擇放棄治療。只要視力狀況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該積極面對、盡早處理,如果因懼怕手術而一再拖延治療,反而會導致病況惡化、提高手術難度,恢復期可能拉長,預期治療效果也將受到影響。 目前白內障手術多採用「超音波乳化技術」,較複雜的手術則使用「飛秒雷射」來輔助醫師進行前置作業,包括製作角膜截口和正圓形前囊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想報平安,公婆嫌電話費貴…嫁來台才知夫家窮!她扛家計、讀碩士、當法庭翻譯,「我從來不放棄!」
陳觀嬌29歲那年嫁來台灣,沒想到在雲林務農的夫家生活過得如此窮困。生下女兒後,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要賺錢!」靠著好手藝經營麵攤、養活全家。身為越南華僑,會說中文的她更成為警察的得力助手,充當中文翻譯。年逾50的她有個夢想:「我想當文字工作者,不要再靠勞力過活。」為圓夢,從國中、高中、二專、二技,一路念到研究所,她笑道:「做任何事情,只要不要放棄、不要害怕,一定能有所成就。」
幸福熟齡 ・ 6 小時前
停砍公立學校教職員年金修法草案 立院今開公聽會
立法院今天(23日)召開「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討論的主題從所得替代率、退休金調整機制、退休金永續、年改導致教師年齡老化、影響師資新陳代謝等。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代表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