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越來越「孤癖」家人疑憂鬱症 檢查竟是罹患失智症
80歲謝老先生越來越「孤癖」,不與人交談,對任何事都沒興趣,家人以為老人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就醫診斷卻是失智症,家人嚇了一大跳。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就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謝老先生的兒子說,爸爸近幾個月來總是鬱鬱寡歡,原本還喜歡去種種花草,結果花草都枯萎了也不再理會;過去常會到鄰居、社區走動或到宮廟拜拜,也變得不出門,最喜歡一個人縮在臥室,不說話,呆呆地坐著,眼神空洞,偶而說些「人生沒意義」之類的話。
謝老先生的兒子指出,他們研判近幾年來,媽媽及爸爸的朋友一個接一個離世,讓爸爸心情越來越沈重,或許是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他們才帶爸爸就醫,沒想到卻是失智症,也因為爸爸變得不太講話,看不出失智的端倪,因此他們從沒想到可能是失智症。
陳羿行表示,謝老先生的腦部出現萎縮,各種鑑定評量也顯示是失智症,外在顯露出憂鬱特性,才被家人誤解,而這類個案在臨床上很常見。家屬的反應通常是寧可是老年憂鬱症,也不要是失智症,畢竟,失智症幾乎不可能逆轉,情況會越來越糟。
陳羿行說,在一般人的認知,失智症會變得時空混亂、出現語言及行為障礙等,其實,不只是這些較常見的症狀,失智症的種類相當多樣,症狀與進展方式皆不同,包括情緒變化、記憶力衰退、飲食習慣改變、睡眠障礙、日常對話量減少、社交退縮等,而這些症狀也可能是憂鬱症,也就是說,憂鬱症和失智症有很多相似的病徵。
陳羿行指出,失智症很少出現症狀急速惡化的情形,因為這是老化現象,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才發病,所以,如果是短時間如1至2週就惡化的病況,比較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陳羿行表示,根據2021 年在美國發表的研究發現,重度憂鬱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 51%,這也說明了,憂鬱症要積極治療,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但臨床上,確實有很多2種疾病共存的個案。
陳羿行進一步指出,從臨床上可看出,失智症和憂鬱症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2大威脅,如果發現長輩有疑似失智或憂鬱的情形,要儘快就醫,和專業醫師討論,給長輩最妥當的治療方式,將衝擊降到最低。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人最怕失智!南山人壽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長照準備金需682萬
長壽時代來臨,民眾最害怕病與窮,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日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示台灣人生活習慣趨勢調查結果。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出席表示,在這個長壽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被照顧的時間越短越好,他以失智症為例,歸納出14項可修正的失智危險因子,若能在不同生命階段加以改善,約可降低4
遠見雜誌 ・ 1 天前
《許我耀眼》陳偉霆當爸!孩子的媽何穗是「Angelababy最怕遇見的人」
近日陸劇《許我耀眼》爆紅,飾演男主的陳偉霆人氣攀升,而戀情尚未正式回應的他,驚爆與超模何穗生子也成為上榜熱門話題,打破外界一直以來對兩人感情生活的質疑。隨著兩人喜事曝光,過去Angelababy曾在節目中表示,何穗是她在娛樂圈最怕遇見的人,相關內容再度成為網友討論話題。王芷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體壇》運動平權從陸上到水上 新北身障運動嘉年華動起來 為主辦115全國身障運動會暖身
114年新北市身心障礙運動嘉年華今(18)早在板樹體育館登場,活動規劃8項體驗運動,除了匹克球、飛盤、地板冰壺、壘球、電子飛鏢外,[]
WOWSight ・ 1 天前
年度豬病論壇今於台南登場 產官學齊力守護豬肉安全
[Newtalk新聞] 近期豬肉價格成為民眾關注焦點,中秋節前更爆出黑心豬腸事件,引發食安疑慮。今年因豬流行性腹瀉(PED,俗稱豬下痢)與藍耳病(PRRS)持續肆虐,導致母豬繁殖受阻、仔豬存活率下降,拍賣市場一度「無豬可賣」,中元與中秋雙節皆傳出缺豬危機。 為因應此挑戰,社團法人台灣嘉義大學獸醫校友會與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今(18)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第九屆嘉義大學台灣重要豬病論壇」,匯聚超過700位產官學人士,期望透過產官學對話,全面提升台灣豬隻防疫與生物安全能力,重建民眾對國產豬肉的信心。 本屆論壇聚焦「豬病流行趨勢與防控策略」、「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及「豬場生物安全」三大核心議題,並於下午舉辦四場專業衛星會議,分別深入探討營養配方、種豬管理、細菌性與病毒性疾病,強化理論與實務的交流。 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表示,今年再度選擇台南作為論壇舉辦地,除地處雲嘉南養豬黃金三角核心外,也因台南市政府長期推動養豬場現代化與生物安全政策,讓台南展現出前瞻性的產業治理能力,成為產業轉型與升級的標竿城市。 論壇出席貴賓與講師包括:農業部杜文珍常務次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邱明堂院長、國立嘉義大
新頭殼 ・ 1 天前

「菱角香的鬍子 官田才有」 2025官田菱角藝術節今日熱鬧登場
[Newtalk新聞] 2025官田菱角藝術節今(18)日在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盛大展開,活動由隆田國小太鼓術隊、官田國小祥獅獻瑞及官田區農會高齡班舞動銀髮熱舞熱鬧揭幕,並舉行模範農民表揚儀式,隨後還有水管阿民、狗屎運爵士大樂團、樣爸森友會與劍玉師小螺絲接連演出。 活動現場連續兩天提供 600份香氣四溢菱角排骨湯供民眾免費試吃,讓大家品味在地美味,同時也能感受官田豐收喜悅。現場並舉辦趣味十足「菱角挑戰賽」,邀請民眾同樂。此外,活動亦設有「菱角特賣會」,集結當季新鮮菱角與各式菱角加工產品,讓參與民眾滿載而歸。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秋風送爽之際,沿著台1線省道可見菱角田陸續展開採收,農友們也紛紛設攤販售現採現蒸的「熟菱角」,香氣四溢。官田菱角種植面積及產量皆為全國第一,正值盛產期,為推廣當季新鮮官田菱角,今日活動請大家多多採購在地農產,共同響應「食在地、享當季」。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全臺菱角種植面積約415公頃,其中臺南市就佔約403公頃,占全臺近97%,總產量約4,843公噸,主要產區為官田區,官田菱角因外型紅潤飽滿,有「紅元寶」的美稱,採收期自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口感香甜鬆綿,營養價值
新頭殼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含糖飲料、酒精還毒!「它」更易脂肪肝、害人肝病亡
含糖飲料早已被認為會引起很多新陳代謝的疾病,或是增加內臟脂肪、脂肪肝的風險,有些人因此選擇「代糖飲料」。然而,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最新英國研究指出,代糖飲料仍會傷害肝臟,引起脂肪肝,甚至風險還比含糖飲料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認識「史迪爾氏症」 當免疫系統對自己開戰恐猝不及防
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皮膚冒出紅疹,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普通感冒,卻可能是罕見免疫疾病「成人型史迪爾氏症」的警訊。近期一名空服員短時間內病情急轉直下離世的案例,讓這個陌生的疾病名稱浮上檯面。這種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5的罕見疾病,也是現代人需要面臨的健康危機。
NOW健康 ・ 5 小時前
50歲後別小看腳跟痛!婦人半年內小腿萎縮、跛行 醫師提醒這些警訊別再拖
「走路有點卡、腳痛一下沒關係」是許多人的心態,但小小腳踝傷若輕忽不理,恐怕會釀成終身跛行的大禍。一名55歲婦人半年內從拉傷到小腿萎縮、行動困難,所幸靠微創手術才重拾行動力。醫師提醒,對50歲以上壯世代
健康2.0 ・ 6 小時前
胃脹氣、打嗝竟是癌症找上門!35歲女罹胃癌擴散全腹腔
一名35歲女性因胃脹氣、打嗝等症狀拖延就醫,最終確診為胃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腹腔。醫師提醒,約15%的胃癌發生在年輕族群,特別是分化不良型胃癌更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4大高風險族群應提早進行胃癌篩檢。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 天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醫療加速崩壞 醫沉痛示警: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體系,其核心的「救命醫療」品質正亮起史無前例的紅色警訊!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今(1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上沉重發文,指出由於健保給付價格長期凍結且不合理,與高報酬的醫美、健康管理等自費市場形成巨大落差,導致醫護人力與藥物等核心資源正從健保體系中「加速」流失。他對當前「醫療寒冬」的窘境表達強烈憂慮,並向全民喊話:「在環境改善前,未來五年內,請盡量不要生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低脂食物=變胖!醫破「健康餐」迷思:一堆OL錯了
現代人努力對抗肥胖,標榜低脂的健康餐頗受歡迎,但醫師黃軒表示,低脂食物通常高糖、高澱粉,為了增加口感,業者會在其中添加糖分,民眾以為在減脂,其實在增糖。醫師李思賢也表示,外食族可就近在自助餐店選用多種原型蔬菜、白飯減量,就可以低價獲取健康飲食的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愛咬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5症狀暗藏警訊要小心
許多人習慣在炎夏嚼食冰塊消暑,但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背後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健康警訊。藥師陳雨亭鄭重提醒,對冰塊的強烈渴望,恐是身體「缺鐵」的求救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