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為何常伴隨高血脂? 醫:與遺傳、肥胖等原因有關
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使得慢性病問題日益嚴重,其中糖尿病與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是兩個最常見且密切相關的代謝疾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 與遺傳、肥胖等原因有關
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智威說明,糖尿病與高血脂關係非常密切。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導致血糖過高的疾病。依據成因可分為第一型、第二型、妊娠型與其他特殊型,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絕大多數,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高血脂則是泛指血液中的脂肪成分異常,包含: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俗稱壞膽固醇,過高會促進動脈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俗稱好膽固醇,過低不利心血管健康。
三酸甘油酯(TG)過高:會增加胰臟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徐智威醫師進一步提到,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形成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腎臟-代謝(CKM)共病群。常見風險因子包括:
家族病史。
肥胖,尤其腹部肥胖。
高油高糖飲食、含糖飲料、精緻澱粉。
運動不足。
年齡與性別(男性早期風險高,女性更年期後風險迅速上升)。
吸菸、酗酒、壓力、睡眠障礙、荷爾蒙異常。
掌握五大重點 降低糖尿病與高血脂風險
徐智威醫師說明,多數糖尿病與高血脂是可以透過生活改善預防,包含
一、調整飲食習慣
少糖、少油、少鹽,選擇地中海飲食或得舒(DASH)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如蔬果、全穀雜糧。
減少加工食品、紅肉、反式脂肪。
多選擇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堅果。
二、維持健康體重
體重減輕 5% ~10%,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與血脂。
BMI 保持在 18.5~24 之間,腰圍控制男性< 90cm、女性<80cm。
三、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
加入阻力訓練(如彈力帶、重量訓練)改善代謝與肌力。
四、戒菸限酒、減壓助眠
戒菸可大幅降低心血管風險。
男性每天 ≤ 20 公克純酒精(約 2 個標準杯);女性:每天 ≤ 10 公克純酒精(約 1 個標準杯)。
每晚 7~8 小時的高品質睡眠。
五、定期健康檢查
建議 40 歲以上每年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血脂肪。
若有家族史或肥胖、三高等高風險族群,可提早開始監測。
預防勝於治療 有異樣及時就醫診治
徐智威醫師提醒,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常在「沒有症狀」的狀態下悄悄發展,一旦發現,常已伴隨器官損傷。因此,提早辨識風險因子、積極改善生活型態,是最有效的策略。若已經有異常,有多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穩定病情。(健康醫療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為什麼糖尿病常伴隨高血脂?醫師解析原因、族群風險與檢查重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別一個人去!美「獨旅最危險州」出爐 新墨西哥州慘拿第一
台大大氣系賭輸雞排放鳥百人!地理系學長霸氣喊「我們出300杯飲料」
影/醫學革命!心臟3D列印、微奈米機器人亮相深圳高交會
其他人也在看

八木勇征二度訪台辦見面會 挑戰臭豆腐前先擲筊許願
日本男團FANTASTICS from放浪一族的成員「國寶級美男」八木勇征16日2度在台舉行個人見面會。他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自己真的對臭豆腐印象太深刻,「工作人員已經替我準備好入口的了,但對我來說好像還是不行」,而這次見到比上次更多的粉絲來接機,他感動表示:「很多粉絲還跟我說歡迎回來,感覺像是另一個故鄉,很溫馨。」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威力彩頭獎保證2億 3星座「財運一把抓」有望中獎
威力彩明(17日)晚間開獎,頭獎保證2億元。根據《搜狐網》星象預測,水瓶座、射手座、牡羊座這3個星座可能迎來意外的獎項或事業的進步。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謝和弦力挺范姜彥豐!寫「工具人之歌」邀合作:唱歌比王子好聽
范姜彥豐怒控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掀起熱議,一向敢言的謝和弦,今(16)日出席〈夠愛〉簽唱會,特別選唱曾為王子所屬團體「JPM」創作的〈那不是雪中紅〉。談及選曲原因,他直言「這首歌好像又翻紅了,現在好像只剩我可以唱」,狠酸分別捲入閃兵與不倫風波的小杰(廖允杰)和王子,更笑說自己乾脆與毛弟(邱宇辰)組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59歲女反覆腹痛竟是「肝內結石」作祟!醫:合併3症狀千萬別再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慢性腹痛常被誤以為腸胃不適,但背後可能潛藏重大危機!一名59歲陳女士長期承受間歇性腹痛,九月間於外院住院治療仍無改善,出院後轉至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由肝膽腸胃科內科部部長賴學洲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左側肝內結石合併慢性肝內膽管炎及膽囊細沙併慢性膽囊炎,後經一般外科主任曹連誠醫師評估,安排3D立體內視鏡左肝切除加膽囊切除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成功擺脫惱人的腹痛與長年不適。 3D立體內視鏡微創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肝臟及膽道手術過去大多以開腹方式進行,術後疼痛及恢復期長。此次採用的3D立體內視鏡技術可清晰呈現肝臟內細微結構,3D立體視角搭配螢光血流影像,即時辨識血管與膽管位置,提高手術安全性與精準度。15公分大的肝臟組織,僅透過約5公分傷口取出,可大幅降低術後疼痛與感染風險,縮短住院及復原時間,保留最多肝臟功能,同時避免肝內膽管癌長期風險。 腹痛合併發燒、黃疸、噁心應提高警覺 避免癌症風險 醫師提醒,腹痛若反覆發生、無法以一般胃腸藥物改善,應及早就醫檢查,特別是合併發燒、黃疸、噁心等症狀,更應提高警覺。膽囊結石與肝內結石可能導致反覆感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蟲害飄洋過海 黎巴嫩松樹林告急
今年COP30峰會,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入口城市、貝倫舉辦,突顯保護熱帶雨林的急迫性,同時,也強調,森林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自然防禦,在氣候系統中相當重要。但在黎巴嫩南部,擁有約10萬棵松樹的廣闊森林...
大愛電視 ・ 7 小時前
新店22歲男車禍自行就醫昏迷亡 高大成:應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15日發生離奇車禍,86歲劉姓男子騎單車與22歲徐姓騎士碰撞後倒地,劉男送醫不治。原先自行就醫的徐男,卻在看診途中突然昏倒,經搶救仍宣告死亡。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研究證實秋葵可降空腹血糖!醫:黏液是關鍵成分勿炒太久
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近期研究顯示,常見蔬菜秋葵具有穩定血糖的功效,其中最關鍵的成分就是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黏液,而料理方式也會影響其保健效果。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11/17開放16家金融ATM普發領現 LINE推「一鍵查找地圖」
財經中心/唐詩晴、林大帷 台北報導根據財政部統計,已有超過1068萬人,透過直接入帳或登記入帳,領到普發一萬元,下周一、11/17還將開放ATM領現,民眾可在16家指定金融機構、共計2萬8千多台ATM領取現金,為了方便民眾快速找到可領取的機台,LINE也推出了一鍵查找功能,幫助大家就近領錢。貼有粉色識別貼紙的ATM機台,從11/17開始,就能領取普發一萬元,不過全台僅有16家指定金融機構,共計2萬8036台ATM配合,到底哪些能領,哪些不能領?民視記者唐詩晴:「想要快速找到,可以領取普發現金的ATM機台,其實很簡單,現在LINE就推出了一鍵查找功能,透過手機直接搜尋,馬上就可以找到離你最近的ATM。」直接到「LINE熱點」,搜尋「#2025一萬元普發ATM」關鍵字,開啟地圖定位,就會跳出附近可領現的ATM,還能分享連結給親友,後續操作,依照畫面指示,輸入身分證、健保卡雙證件號即可,幫未滿13歲孩童代領的父母或監護人,則是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再輸入孩童的健保卡號,但ATM地圖鑑實不實用,見仁見智。LINE推「一鍵查找地圖」。(圖/民視新聞)民眾:「這些作業,這完全是小孩子幫我處理的,我不大了解。」記者vs.民眾:「我覺得還好耶怎麼說?,就是直接用網路匯到自己的帳戶中,(還是覺得登記比較方便?)對。」記者vs.民眾:「我可能明天ATM領,我還是會去我平常有開戶的銀行領就好了,(所以這個功能對你來說實用性不大?)對呀。」11/17開放ATM領現、11/24開放郵局領現。(圖/民視新聞)目前已有超過1068萬人成功入賬,目前除了特定偏鄉造冊發放,民眾可以透過登記、ATM領現,11/24也將開放郵局領現,確保明年4/30前,國人都能順利領到錢。原文出處:11/17開放16家金融ATM普發領現 LINE推「一鍵查找」超迅速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普發1萬ATM領現「LINE一鍵能速查地圖」 全台據點一次看普發1萬ATM領錢了!LINE「一鍵秒查ATM地圖」全台據點曝普發一萬元成詐騙新伎倆 刑事局提醒「4不口訣」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小時前
颱風前夕婦跌落水圳漂60公尺遠 女兒求助警救人|#鏡新聞
鳳凰颱風替花蓮帶來驚人雨量,一名49歲的婦人11日外出後就和家人失聯,由於她的身體不好,讓女兒相當憂心。報警協尋後才發現,原來婦人不慎跌落水圳,漂了60公尺遠。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小時前
毒雞蛋吃進肚子怎麼辦?毒物專家:最可能衝擊甲狀腺!「這樣做」可降低罹癌風險
芬普尼禁用藥竟出現在台灣養雞場!被芬普尼污染的雞蛋流向還在追查中,萬一吃到「毒雞蛋」怎麼辦?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長期接觸芬普尼恐有增加罹患「甲狀腺癌」風險,目前並沒有解毒的特效藥可治
健康2.0 ・ 11 小時前
63歲楊紫瓊「中空禮服」秀美胸辣翻 網見裙襬卻歪樓笑瘋:滷牛肚
63歲女星楊紫瓊有著豐富的演出經驗,精湛演技更曾榮獲多項國際獎項,近來,掀起關注的是楊紫瓊出席宣傳活動的造型,浮誇禮服讓網友集體歪樓,笑說一度看成「滷牛肚」。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1 小時前
黑米、白米、糙米、泰國米哪個好?「它」吃完血糖破220 比白米還恐怖
不吃白飯,改吃別的米對身體血糖有比較好嗎?醫師分享網路影片,由糖尿病患者實測白米、糙米、黑米、紅米、泰國米、壽司米等對血糖影響,結果超驚人,壽司米吃完血糖直接破220 mg/dL,比白米還可怕。
健康2.0 ・ 11 小時前
被誤會最深的「3大食材」冤案!營養師揭真相 肉雞沒打針啦
許多民眾在挑選食材時,常因網路流傳的片面資訊而對健康食物產生誤解。從橄欖油、肉雞到豆製品,這些日常常見的食材,其實都背負了「不必要的罪名」。營養師徐慈家指出,只要掌握正確烹調方式與攝取原則,不但能安心享用,還能發揮保健功效。 橄欖油不只能涼拌 高溫烹調同樣安全 市面上許多人認為橄欖油只能用於涼拌,否則加熱後容易變質產生有害物質。徐慈家營養師表示,其實這是長期被誤傳的觀念。橄欖油的發煙點可達攝氏190至200度,而日常家庭烹飪如炒菜、煎、炸等溫度多介於120至180度之間,仍在安全範圍內。橄欖油主要成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同時含有天然抗氧化多酚與維生素E,可幫助減少氧化壓力、維持血管彈性。相較於動物性油脂,橄欖油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有助於心血管保健。徐慈家營養師建議,日常烹飪可依料理需求選擇不同等級的橄欖油,初榨橄欖油適合涼拌或低溫煎炒,精製橄欖油則可安心用於高溫烹調。 肉雞無生長激素問題 炸雞風險在高溫油脂 網路上流傳「肉雞為了長得快被注射生長激素」的說法,長期引起消費者疑慮。徐慈家營養師解釋,實際上,這項指控並不符合現代養殖實況。生長激素藥劑價格高昂、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